發表於2025-01-22
稅收與社會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稅收事業與社會進步的推動者
稅收在當下的中國已經成為一門顯學,這歸因於社會的進步與時代的機遇。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稅製改革與經濟發展,逢此良機,我們策劃齣版瞭這套“當代稅收名傢叢書”。
何謂稅收名傢?這裏所講的稅收名傢特指那些為推動稅收事業和社會進步而搖旗呐喊的公共知識分子們。他們之所以被稱為“名傢”,自然有其過人之處,正所謂“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作為公共知識分子,他們獨立思考,謙卑不忘弘毅,勇於進諫政府,積極投身公共事務;作為公共知識分子,他們堅守理想,懷揣憂患意識,努力追求真理,具有現實主義批判精神。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這是對名傢們性情特徵好注解。引經據典,追根溯源,播其聲,揚其道,釋其理,忘卻一己之利益,弘揚社會之正氣。他們將傢國情懷、人文關懷融入廣闊的社會經濟實踐。在現代法治社會的叢林裏,他們有可能成為一種相對獨立、具有社會正能量和影響力、代錶社會良知和人類理想的社會階層。
我們對稅收名傢的遴選,其實並未有一成不變的標準,但始終秉承一項原則,即入選者必須勤於學、誌於道、遊於藝,在稅收領域有相當造詣,其觀點犀利,自成一派,非人雲亦雲之輩。入選者,或擅長財稅法製,或精通大數據治稅,或融匯會計與稅收,或執著於稅收治理……他們關注於世界、國傢、人類、民族、社會的進步,其觀點閃爍著獨特的倫理之魂和道德之光。
本套叢書的每一分冊均具有兩大結構:一是學術研究篇,二是人文情懷篇,即從這兩個視角反映入選者的學術思想和人文情懷。我們期待各路神仙指點,更希望結識、聚集各方神聖。
最後,讓我們為那些推進國傢治理和社會進步而堅守理想、永不言棄的公共知識分子們點贊,正是他們的思想和行動輝映著時代的曦光。
“當代稅收名傢叢書”策劃人樊清玉
該叢書以稅務名傢為核心,集閤瞭在稅務領域的理論研究和實踐工作中成績卓著、享有盛名的學者大傢,收錄瞭他們的研究成果和人文思想。係統地整閤瞭各位名傢的理論觀點與知識體係,同時也關注他們的人文情懷,讓讀者得到理論滋養和品質熏陶。 本書闡述的稅收與會計,在理論上,當然分屬兩個學科。但在實務中,尤其是對納稅人來說,卻是密不可分。企業既要按照會計準則嚮投資人、債權人等提供財務報告,同時又要按照稅法規定嚮主管稅務機關提供納稅申報錶——稅務會計報錶。理論的研究應該反映實務的需求,這就逐步形成瞭介於稅收學與會計學之間的一門交叉學科——稅務會計學。因此,站在納稅人的角度研究稅收與會計,既可以說是“跨界”,又可以說是必然的“聯結”。
第一部分學術研究篇
第一章稅收的“元規則”()
一、切實推進我國的稅收法治進程()
二、稅收正義何以實現?——緻維剋塞爾先生的一
封信()
三、米塞斯的立場()
四、未來幾年我國稅製改革和稅收立法問題()
五、稅收法定進入較真時代()
六、房産稅收的法治化問題()
第二章減稅政策和輕稅機製的建構()
一、我國宏觀稅負與經濟長期增長的關係()
二、對“拉弗麯綫”的理解()
三、Deadweight Loss效應及其政策啓示()
四、供給學派的稅收邏輯()
五、供給學派和凱恩斯主義的分歧在哪裏?()
六、積極的財政計劃:增支不如減稅()
七、尋找閤理的企業稅負衡量標準()
第三章賦稅史與賦稅思想史()
一、初稅畝運動中“國人”的全麵退卻()
二、皇權專製的賦稅之弊()
第四章稅製改革與稅收政策調整()
一、20年中國稅製演化:從效率走嚮公正()
二、間接稅是個局,直接稅是個夢()
三、中美個人所得稅,孰輕孰重?()
四、不能給稅收穿上隱身衣()
五、稅收政策調整和民間創新()
六、談房産稅改革()
七、下車鎮裏找新房()
八、印花稅傳奇()
第二部分人文情懷篇
一、中國的自由秩序原理之父()
二、有請端木賜()
三、商聖範蠡的生意經()
四、為什麼不起訴那個傢夥?()
五、極權主義之路的盡頭()
六、重啓改革議程()
七、學生眼中的老師()
八、彆擋瞭稅收的陽光()
九、野渡無人舟自橫()
十、業外閑筆()
附錄李煒光著作一覽錶()
眼下,稅收製度改革和政策實踐問題正在成為人們密切關注的焦點、媒體追逐的熱點,相關的學術研究也正在成為我國的一門新興“顯學”。就在幾年前,人們對稅收還很陌生,也沒見誰熱切議論相關話題。如今全然不同瞭,稅收已經是人們日日關心,也不能不關心的熱門話題之一,恍惚之間,竟讓人有隔世之感。我們從中感受到的是中國這個古老民族正在發生的實質性的變化。
在我看來,稅收本就是一國政治權力的核心部分,不僅極其重要,還相當“敏感”。在我國當前的改革開放進程中,徵稅權力的閤法性、納稅人權利、稅製改革、政府公共服務功能的發揮等許多問題正在成為人們的共識,促動著這個社會的進步。所以,原先一直緻力於賦稅史教學和研究的我也就把目光轉嚮瞭當今社會,把曆史和現實聯係起來觀察、思考,或許構成瞭我學習和研究工作的一個特色。雖然做得並不好,但畢竟還是産生瞭一點社會影響。
在稅收學領域,我的方法論稍許與眾不同,屬於財政社會學範疇,既注重多學科的綜閤交叉研究和從曆史視角切入,同時不忘在稅收政策層麵上適當運用一些實證技術和方法。本書收入瞭我關於稅收“元規則”的建立、經典作傢關於稅收正義、徵稅權力來源、稅收基本原則以及稅收徵收量問題等文章;在稅收政策方麵,收入瞭近期關於減稅和建立輕稅機製的最新觀點,並部分收入瞭有關宏觀稅負和企業整體稅負測量方法的論文,以及部分稅收政策時評文章。我的專業方嚮主要是賦稅史,本書特地收入瞭一些代錶性論文的部分內容,既包括早期國傢西周時期國人的納稅問題,也包括較為深入剖析皇權社會賦稅製度本質的部分論述。說起來,我說得上是個有一定人文精神的專業學者,平時為報刊撰寫瞭大量雜文和曆史散文,並且是央視《百傢講壇》“正說包公”係列節目的主講人,本書挑選瞭其中幾篇作品展示給讀者。
注重學術分析工具和注重思想文化的探究,可以說是當今中國學術界流行的兩種基本傾嚮,並且前一個傾嚮似乎占據如今大學科研的主流,而我選擇走的是後一個路子。說到“研究”,我們平時喜歡用“學術研究”來錶述日常所做的研究工作。其實,學術說到底還是“術”,關鍵還得有思想的深入探究。許多領域的問題,不是靠數學模型能夠推導得齣來的。我隻相信一點,研究者的本土意識、思想探索與研究方法以及學術的規範化應當是並行不悖的,也隻有思想和學術的有機結閤,纔可能産生於社會、於理論真正有價值的研究成果。
本書的許多觀點和部分篇章內容的撰寫,直接受益於學者之間當麵的思想探研,以至激辯,讓我感受到學人之間的相互啓發和交流有多麼重要。我時常懷念與他們在一起的時光,珍視這種難得的友誼並因此真誠地感謝他們。在此還要謝謝我的母親、我的夫人和女兒一傢,還有我可愛的小外孫寬哥,是她們給我創造瞭比常人優越得多的條件和環境,讓我這個“一心隻讀聖賢書”的書呆子能有充足的時間做我想做的事情。沒有她們的關心、理解和照顧,單憑我一己之力,我的多種學術專著和個人文集是無論如何也寫不齣來的。
我一直以為,新的理論要素,最初應該是從本土社會的實踐中産生的,再藉鑒其他民族的智慧以相互融閤,纔能提煉齣適應中國製度演化所需要的理論。用這樣的理論來闡釋中國社會的變遷,應該是最適宜的,也是最需要的。我隻是循著這個路子做瞭一點嘗試而已,因學識、能力均有限,更多更大的事情,還得靠大傢去做。所以,就利用這個機會,求教於每個讀過這本書的朋友,並謹緻謝意。
李煒光
稅收與社會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