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20世纪经济学家凯恩斯的经典作品,政治精英、商界领袖、中产阶层的必读著作。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它以其独到的“有效需求理论”与“乘数理论”,为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束手无策的资本主义世界指出了一条摆脱困境的出路。
★作者凯恩斯一度被誉为资本主义的“救星”和“战后繁荣之父”,《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基础理论浅显全面,堪称西方经济学教科书的典范。
★本书用“有效需求”原理代替了新古典学派的“萨伊定律”,改变了由劳动市场论、利息论和货币论组成的传统就业理论,实现了西方经济学演进中的“第三次革命”,在西方经济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开山作品,西方经济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部巨著,内容涵盖哲学、政治、历史、经济、法律、自然科学等学科,帮你看懂政府经济政策的有着重大指导意义。
内容简介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凯恩斯生前具影响力的代表作,1936年出版,在西方世界引起轰动。首先详细讲述了本书当时的历史背景。美国的繁荣背后,还有当时世界其他国家的乖谬之处,整个西方世界处在一种纷乱的状态,隐含着政治经济新的秩序所带来的诸多危机。凯恩斯提出了国家调节经济的主张,认为没有国家的积极干预,资本主义就会灭亡。为当时束手无策的资本主义世界指出了一条摆脱困境的出路。
★如今,我们的资产依然会随着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而涨跌,政府的经济政策不仅会影响我们所拥有资产的实际价值,也将影响持有者选择投资时机的策略。
★本书《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用“有效需求”原理代替了新古典学派的“萨伊定律”;在就业理论上,本书则论证了“非自愿失业”的存在性;在利息理论上,本书用流动性偏好理论代替了传统的利息论,进而提出了完整的货币经济理论。在政策方面,本反对自由放任政策,为国家调控宏观经济提供了理论基础,奠定了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作者简介
凯恩斯,英国经济学家,现代西方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一起并称为20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凯恩斯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引起了一场经济学的革命,和《国富论》《资本论》三本并称为经济学史上伟大的巨著。
精彩书评
★如果凯恩斯能和马克思、达尔文、弗洛伊德和爱因斯坦一样被划为宏观层次的创新性思想家,从而导致现代思想革命的话,那是由于他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对经济学的贡献,其中包括对经济科学和政策指导的贡献。
——明斯基
★也许我们要更早一点宣称: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以及马克思的《资本论》一起构成过去一百年中出现的重要著作。
——哈里斯
★经济学是一门按照模式进行思维的科学,而模式本身又夹杂着艺术,这种艺术就是能选出适合当前世界的模型。……出色的经济学家十分稀少,因为要运用“有准备的观察”才能捕捉到好的模型,尽管这种天赋并不需要高度专业化的知识技能,但却显得十分难得。
——凯恩斯
目录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第一编 引论
第一章 正名
第二章 经典学派的基本假设
第三章 有效需求原则
第二编 定义和观念
第四章 单位的选择
第五章 预期和就业
第六章 所得、储蓄和投资的定义
附录:论使用者成本
第七章 进一步讨论储蓄和投资的意义
第三编 消费倾向
第八章 消费倾向:(一)客观因素
第九章 消费倾向:(二)主观因素
第十章 边际消费倾向和乘数
第四编 投资引诱
第十一章 资本的边际效率
第十二章 长期预期状态
第十三章 利率通论
第十四章 经典学派的利率论
附录: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李嘉图《经济学原理》以及其他著作中的利率论
第十五章 灵活偏好的动机
第十六章 关于资本性质的几点观察
第十七章 利息与货币的主要特点
第十八章 就业通论提要
第五编 货币工资与物价
第十九章 货币工资的改变
附录:皮古教授的《失业论》
第二十章 就业函数
第二十一章 物价论
第六编 通论引起的几篇短论
第二十二章 略论商业循环
第二十三章 略论重商主义、禁止高利贷法、加印货币以及诸消费不足说
第二十四章 结语:略论“通论”可以引起的社会哲学
精彩书摘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资本的边际效率
假设一项资本可以使用n年,那么在这n年中,该资产可以创造产物,而用这个产物的价值把为得到这一产物所付出的代价减掉,每年的收入就算出来了,用Q1、Q2……Qn来表示。这组年收入可称为投资的未来收益(prospective yields)。当一人把一件投资品或资产买进来时,就相当于买来了得到这组年收入将来收益的权利。
该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supply price)和投资的未来收益是对立的。所谓供给价格,就是刚好能吸引厂家在该资产上增加一个新单位所需的价格,而不是在市场上购买该资产所要支付的市场价格。所以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有时也被叫作该资产的重置成本(replacement cost)。我们从一种资本资产的未来收益和供应价格之间的关系中,可以得出这类资本的边际效率(marginal efficiency of capital)的概念。准确一点说,我所说的资本的边际效率,就相当于一种贴现率,把该资本资产的将来收益运用贴现率折算成现值,那么这个现值就刚好和该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相等。同样的,我们还可以得到不同资本资产的边际效率,其中最大的边际效率就可以被看作是一般资本(capital in general)的边际效率。
读者要留意这样一点,这里所说的资本的边际效率,就是根据资本资产的预期收益和现行供给价格得出的定义。所以资本的边际效率,就是在新产资产上投资,预期可以得到的回报率(rate of return),而无关历史结果,也就是无关该资产使用到年限以后,回顾过去,原投资成本回报的回报率。
不管在哪个时期,假设增加某类资本的投资,那么随着投资的增加,这类资本的边际效率就会下降。其中一部分原因是该类资本的未来收益会因为供给的增加而下降,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生产设备所承受的压力会因为该类资本的产量增加而增加,所以供给价格会上升。一般来说,第二类因素对于短时期内达到均衡状态要更重要一些,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第一类因素的重要性也会慢慢凸显出来。所以可以给每类资本制作一个表,表中把这些内容显示出来:在一段时间中,要想让边际效率下降到某个特定的数值,就要对这类资本增加多少投资。把这样的表格累加起来,就可以得到一个汇总表,总表会把二者的关系表示出来:一是投资总量,二是和该总投资量对应,并在此基础上成立的一般资本的边际效率。我们把这个总表叫作投资需求表(investment demand-schedule),或资本的边际效率表(schedule of the marginal efficiency of capital)。
显而易见,现行的实际投资量,肯定会达到使各类资本的边际效率都小于或等于现行效率的水平。换句话说,就是投资量肯定会达到投资表上的一点,当达到那一点时,一般资本的边际效率和市场利率刚好相等。
一件事实可以用两种方式表达出来。假设一项资产在r时的未来收益为Qr,r时的一镑根据当前利率折现以后的值用dr来表示,那么投资的需求价格就可以用∑Qrdr来表示。投资量一定会增加到使∑Qrdr和该投资的供给价格(定义见上述)相等的那一点。假设∑Qrdr比供给价格小,那么当前就没有在该项资产上进行投资。
所以投资引诱(inducement to invest),不仅取决于投资需求表,而且也取决于利率。而事实上对投资量起到决定性的因素有多么复杂,则必须等到本编结束时才能知晓全部。可是我希望读者现在就得留心这样一点,如果只是对资产的未来收益和边际效率有所了解,我们还不能推导出利率或该资产的现值。利率必须由其他方面来决定,之后以这个利率为基础,对该资产的未来收益进行还原(capitalising),然后把该资产的现值算出来。
……
前言/序言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主要是写给我的同行经济学家的,当然,我期待其他人也能看明白。本书【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旨在探讨很多理论上的难题,至于如何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倒是其次。原因是,假如正统经济学存在谬误的话,那一定是因为其前提比较模糊,过于狭隘,不会因为其上层建筑有问题——从逻辑上来说,上层建筑通常极少遭到责难。为了能让经济学家们重新从批判的角度对个中最基础的若干假定进行考量,我必须使用非常抽象的论据,必须多次进行辩驳。我希望后者能尽可能少。可是我认为,我不仅需要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说明,还需要指出我的观点和通行理念相悖的地方。在那些与“经典学派理论”有着深厚渊源的人看来,我的观点若不是全部错误,就是全都缺乏创新。这其中的是是非非只能交由他人来评判了。以下驳斥的部分,就是为了给别人的评判提供相关资料。为了区分开不同的观点,我的驳斥难免会比较犀利,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还请大家谅解。我现在所驳斥的理论,我也曾经深信许久,我想我不会把它的优点忽视掉的。
我们所争论的对象可以说非常重要。可是,假如我的解释没错,那么我必须先让我的同行经济学家信服我的观点,之后再去说服群众。现阶段,尽管我们也欢迎群众加入论战,可是他们只能作为旁听者清晰地提出经济学家之间观点的不同点。这种不同点,导致现阶段的经济理论在实际生活中根本发挥不了任何作用,如果这种不同点存在一日,那么其在现实生活中就一日不能发挥作用。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和五年前出版的《货币论》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也许我本人要清楚一些。我觉得只是长久以来思考的演变而已,而读者却会觉得我的看法可能发生了变化,让人觉得混乱。我将术语改换之后,这种疑惑依旧十分严重。在下文中我将对那些必须要更改的术语一一指出。两本书之间的关联,简单的陈述如下:在我开始对《货币论》进行撰写的时候,我依循的还是货币并不属于供求通论范畴的传统理论。当这本书创作完成时,我已经进步了不少,认为货币理论为社会总产量论更合适。但是那个时候受先入为主的束缚,想要摆脱过去理论的深刻影响真的很困难,因此便没有对因为产量的改变而引发的诸多后果进行充分的探讨。现在觉得,这是此书【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理论部分(也就是第三、第四两编)最明显的不足之处。这本书中所提到的“基本公式”其实不过是瞬间的图景,必须以一定产量为前提才能得到。以这种假设为基础,那些公式试图说明:为什么导致利润失衡的诸多因素会出现,为什么必须让产量发生改变。但是,因为和刹那的图像有区别,动态的发展反倒出现了残缺,异常不清晰。与之相反的是,本书【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导致总产量与总就业量改变的因素为主要研究对象;另外,尽管在经济结构中,货币所处的地位一直十分关键且与众不同,但本书对其技术方面的细节却还是做了忽略,不做论述。货币经济的特征就是,当处于货币经济体系中的人对未来的看法发生改变的时候,无论是就业方向还是就业数量都会受到一定影响。尽管现在的经济行为也经常被人们对未来的已经改变的想法影响,且想法也经常发生改变,但我们对当下经济行为进行分析时所采用的方法却仍基于供求之间的交互反应。由是,分析法与价值论之间的衔接顺利完成,我们也得出一个普遍的理论:我们所熟知的经典学派的理论,在这普遍的论述中只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例子。
作者必须另辟蹊径,才能创作这样一本书。为了避免出现太多的错误,作者参考了他人的很多评论和指正。假如一个人潜心钻研,那么就算再荒谬的事,也会短时间内深以为然。所有的社会科学都如此,经济学更是如此,因为一般说来在做具有决定意义的试验时,我们常不能以一个人的思想为准,也不能单纯地以逻辑的方法或者现实的方法为准。撰写本书时,卡恩先生给了我许多建议与批评性的意见,和撰写《货币论》时相比,也许还要更多一些,根据他的建议,我对书中的很多观点进行了修正。另外,罗宾逊夫人、郝特雷先生和哈罗德先生也曾阅读过本书的全稿,并为之进行了校对,我从中获益良多。而本书最后的索引则是剑桥皇家学院的本苏珊?布特先生编写的。
撰写【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于我而言就是一段漫长的挣扎之旅,一个摆脱传统理论与思想的漫长过程。假如我的努力没有白费,那么绝大多数的读者在阅读这本书【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时候一定会有相同的感触。尽管本书【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采用了极复杂的方式对书中所含思想进行表述,但实际上它是极简单的,所有的人都应该知晓。我们中绝大部分的人都受过传统思想的熏陶,传统思想已经深深地铭刻于我们心中。因此真正的困难并不在新思想本身,而在于怎样脱离传统思想的桎梏。
凯恩斯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