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22
滇西抗战三部曲(套装共3册,赠2个图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1944:龙陵会战》、《1944:松山战役笔记》(2009)、《1944:腾冲之围》(2014),是余戈创作的滇西抗战“微观战史三部曲”的重磅之作。
叙述的是1944年滇西抗日反攻主战场的战事——中国远征军的会战,及其后收复芒市、遮放、畹町,与反攻缅北的中国驻印军会师芒友、打通中印公路的全过程。全书中心在远征军以重兵三战龙陵,其间还粉碎了日军“断”作战攻势,终于以硬碰硬的攻坚方式攻克龙陵古城,创造了抗战史上中国军队以大兵团及空前规模的步炮空协同,实施攻坚作战并赢得完全胜利的全新战例。
本书特色为“微观战史”,对战事叙事精确到一天一地,且以敌我双方史料严密比对,在错综复杂的战事中追求最大程度的客观准确,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信史”标准,为读者汲取战争经验教训提供优秀文本。
另附图册,收录中日双方的作战地图五十余幅和珍贵历史照片百余张。
本系列的前两部作品《1944:松山战役笔记》和《1944:腾冲之围》曾先后分别获得“文津图书奖”、“中国好书”奖 、“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并赢得了大量忠实读者。本书将和前述两部作品一起,为我国抗战历史的书写提供一套相对完整的有特色、有质量的战史实例,推动我国抗日战争研究的深入和延展,为充实完善中华民族坚强不屈、英勇奋战、敢于胜利的抗战史诗拓开一条新路。
序一 研究战争史的新视角与新方法/朱增泉
序二 真实战史的血腥拼图/乔良
序章 他们在寻觅什么?
第1章 松山:兽军盘踞的要塞
第2章 大反攻:西线有战事
第3章 一战松山(6月4日—7月1日)
第4章 二战松山(7月2日—7月6日)
第5章 三战松山(7月7日—7月11日)
第6章 四战松山(7月12日—7月19日)
第7章 五战松山(7月20日—7月25日)
第8章 六战松山(7月26日—8月2日)
第9章 七战松山(8月3日—8月19日)
第8军 松山战役中的指挥者
第10章 八战松山(8月20日—8月27日)
第11章 九战松山(8月28日—9月1日)
第12章 十战松山(9月2—9月7日)
尾章 松山战役检讨
松山战役大事记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1944:龙陵会战》
节选之一
攻克龙陵似乎唾手可得之际,后勤补给问题突然成了致命问题。
据宋希濂报告:“自6月4日以来,淫雨连绵不止,道路异常泥泞,人马行动困难。兵站输力既极薄弱,补给线路复因军队进展甚速、延伸过长,以致粮弹追送数量极少;飞机补助投掷,亦因受天候影响,不能及时接济。而龙陵地方贫瘠,产粮极微,又无法就地征购粮食。自6月10日以后,各部均因粮弹缺乏,亟望补充,无法续行攻击。”
“……我军在为驰名的‘龙陵雨’所苦。在不能飞行的气候了,他们渴望着空中的补给,他们盼望着老百姓组织的骡马队,自怒江东岸怒山山脉的平坝里,驮着米和弹,赶到怒江西岸的高黎贡山山脉中来。这些日子,炮弹只留得几十发,罄其所有也摧毁不了几处敌人的工事。他们万里来的米,一顿减少一顿,起先大家喝稀饭,后来一道嚼山芋;山芋找不到,再找芭蕉和草根。”第71军此时的窘迫,被中央通讯社随军记者黄印文写在了战地通讯中。
骡马队在大雨泥泞中翻山越岭的地面运输固然不易,对于实施空投补给的具体困难,美军顾问团长弗兰克·多恩在6月9日的记事中也道出了苦衷:
物资空投的形势越发紧张。几乎每天,中国方面提供的天气预报不是晴天就是碎云。但是第69联队[3]却报告天气情况并不乐观,执行空中支援任务的飞机不是不能起飞就是中途被迫折返。因此,空投行动也无法进行。昨天(8日)晚上,宋希濂来电表示中国军队正在承受每天数百人的伤亡,希望美国飞行员能够在不利的天气情况下,冒险为前线空投供弹药和食品。今(9日)早,他再次来电,龙陵地区的所有战事因弹药不足而被迫暂停。我们也在一刻不停地催促第69联队的肯尼迪(Kennedy)上校,请他想尽一些办法为中国军队提供空中补给;如果龙陵不克,则整个的反攻计划都将失败。
中国方面提供的天气情况报告仅限于他们自己头顶的那一片区域(事实上,从机场到空投区的航路上会出现不利于飞行安全的气象条件,但中方对此不以为然),因此,大部分在前线的美军顾问也认为气象条件适合于空投。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空中补给,那么美国人在此之前所做的努力将付之东流。我个人认为单靠几次空投,是不可能推动战事的全面进展的。肯尼迪是一个教条主义者,他不能也不会接受任何在他认知范围以外的事情。他没有丝毫的实战经验,也很少学习别人的经验。第69联队的人也很坦白地讲,凡是在路易斯安那州的训练/演习中没有演练过的科目,肯尼迪上校是绝对不会在实战中去尝试的。由于我们的支援不到位,中方的态度在过去的几周内已经变得越来越尖锐。
11日,大概是被宋希濂屡屡发来的电报搞烦了,弗兰克·多恩开始在记事中指出宋希濂本人的责任,并披露了远征军高层的矛盾:
宋希濂仍在一刻不停地叫喊着要求得到空中支援和物资的空投补给。尽管他手里已经有足够的甚至超出所需数量的部队,但是如果得不到空中支援和空投补给,他拒绝展开任何行动。宋希濂的陆上后勤非常糟糕,他曾经报告说当他的部队到达龙陵外围的时候只剩下随身携带那点物资(他们没有按照规定携带5日份的大米和1个基数的弹药),粮食弹药非常缺乏。
尽管萧毅肃(远征军参谋长)、卢佐(军委会后勤部副部长)将军和我一再提醒他战区的气象条件不可能保证有效的空投,但是宋希濂仍然完全依赖空投来对他的部队进行补给。他的地面后勤负责人李国源(第11兵站分监)愚蠢无能,并且还被一群傻瓜包围着。现在宋希濂需要他拿出点真本事来解决后勤供应问题,结果这位老兄彻底崩溃了。卢佐将军曾警告宋此人(指李国源)不堪使用,但是宋希濂依然我行我素。
——对李国源提出指责的,还有远征军司令长官部兵站总监蒋炎。“他(蒋炎)相信,但是不能证实,第11集团军兵站分监李国源将军涉嫌贪污。李报告称他有1800头用于运输的牲畜,实际上这个数字可能被夸大以获取更多的经费。按照比例来讲,李所拥有的挑夫和牲畜的数量和第20集团军的一样多,但是第20集团军的后勤工作却进行得相当出色。并且,第20集团也没有向长官部申请更多的资金用于后勤保障工作。而李却不停地要求增加资金投入。”对此,弗兰克·多恩颇有深意地写道,“我们不能凭此断定宋有贪污行为,因为他已经是个十分富有的人。”实际上,已经谙熟中国军队传统的弗兰克·多恩明白,集团军的兵站分监就是总司令的“钱袋子”,往往由最亲信的心腹担任,且稳居不倒。
宋希濂还声称是我和萧毅肃使他陷入如此的困境,他甚至威胁说要从龙陵地区撤军。卫立煌因此指责我和萧毅肃先是说服宋冒险采取现在的作战计划,之后又让他在全军弹尽粮绝的时候无法及时得到补充。萧毅肃认为卫立煌的指责太尖锐了,如果不马上采取措施改变现状,他这个参谋长就干不下去了。萧毅肃认为宋希濂和他的下属们像一群爱哭鬼,事实上他们根本就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后勤系统;而且,宋希濂似乎忘记了,当时正是在他本人的支持下,我们才使目前的作战计划得以通过。
宋希濂直接给蒋委员长发去了一封电报,并在电报中列举了他目前遇到的种种不如意。委员长通过卫立煌做了回应,责问陈纳德(Chennault)将军为何没有能够提供有效的空中支援和空投。经过一番努力,我们终于让肯尼迪上校在不利的天气情况下为前线部队空投补给。肯尼迪的问题是,他不会做任何计划外的或者教科书规定以外的任何事情,同时他也不具备在特殊情况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日)下午两点,卫立煌召集了一次会议,在会上我们就空中支援和空投的问题对他进行再一次的说明,并说服他下令让宋希濂不要撤军。同时,萧毅肃致电宋希濂询问他的物资是否够用。萧毅肃建议最好马上开始攻城,好让士兵们能够尽快获得食物和住所。
下午5点,宋希濂攻下了龙陵。当天晚上,他收到了部分给养补充。攻城部队也将城内日军的大部分据点清除掉了。至6月11日早晨,日军残部被迫龟缩在龙陵城西、南两处的三个据点内继续顽抗。
实际上,“下午5点,宋希濂攻下了龙陵”之说,就是缘自宋希濂当日误发的那个报捷电报。据弗兰克·多恩记述,收到电报后,大概是为消弭此前中美双方的龃龉,卫立煌马上“向蒋介石发去了一封热情洋溢的电报,对美方在夺取龙陵的战斗中提供的支援给予高度评价”。
但此时龙陵上空的天气任然没有改善的迹象,预示着更大的麻烦还在后面。
不错的书
评分血泪史 看了我的团长我的团后买来了解一下历史。
评分单位统一购买的,内容不错。
评分微观历史是很精彩的细细品读
评分必须是本好书
评分国内不可多得的抗战史,不从士兵的角度,无法看到战争的残酷
评分好书,一直想买,又怕没时间看。
评分国内不可多得的抗战史,不从士兵的角度,无法看到战争的残酷
评分不便宜,但是喜欢的人还是要买的
滇西抗战三部曲(套装共3册,赠2个图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