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结构针灸学是近年来的针灸新兴学科,该学科是中医针灸理论与时俱进的代表之一,强调在全面继承传统经络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精细、精准解剖和表面解剖学等现代医学知识,对腧穴定位、针刺手段、针刺理论、进针手法、疗效判断、康复预后等进行再研究,提出更加适合现代针灸临床需要的理论的治疗措施。
《结构针灸研究丛书:结构针灸刺法经验》围绕针灸科常见病系统总结了当前众多临床医生的针刺治疗经验,包括穴位选择、针灸用具、针刺方向、针刺有效深度、捻转提插手法等针灸临床的关键问题和环节,对提高疗效有重要指导价值。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篇 刺灸方法交流
一、滞动针
二、运动针法
三、火针
四、针刀
五、闪火灸
六、浅刺针法与手法
七、制冷、制热针和浅刺阵挛现象
八、扎跳与瘢痕针刺松解术
九、针八髎
十、针肌腹
十一、长针透刺项平面
十二、干针
第二篇 疾病治验交流
一、周围性面瘫
二、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
三、肩凝症
四、肌源性髋关节痛
五、足跟痛
六、腰大肌损伤
七、腰方肌损伤
八、慢性盆腔痛
九、慢性咳嗽
十、胃下垂
十一、痛风
十二、失眠
十三、妊娠腰痛
十四、带状疱疹
十五、神经性皮炎
第三篇 病例讨论
一、耳鸣(刘农虞治疗)
二、头晕合并斜视(高志雄治疗)
三、落枕(关玲治疗)
四、颈椎病(于洋治疗)
五、锁骨上窝痛(胡追成治疗)
六、肩痛(曹国华治疗)
七、肩袖损伤(关玲治疗)
八、胭窝痛(钱心如治疗)
九、不安腿综合征(网络求医资料)
十、阑尾区疼痛(王迎治疗)
十一、腰痛(彭增福治疗)
十二、盆腔病(马彦红治疗)
十三、尿频(关玲治疗)
十四、银屑病(高志雄治疗)
十五、眼科病(马晓红治疗)
十六、顽固性头痛(冷三华治疗)
……
第四篇 精彩医案
第五篇 “结构整合医学微信公众号”文章选编
第六篇 医论
前言/序言
真理是世界的本来面目,人们只是不断地在认识它、发现它。
在自然界面前,人类永远是孩子,在她的作品里惊叹、观察、模仿,而观察者自身的条件,例如思维、视角,决定了他观察到的世界是什么样,有多大。前人经验的指引,就像开创了一条条游览路线,搭建了一座座观景平台,不同的认识角度和不同的解说形成诸多学派。然而,无论我们怎样认识,自然还是那个自然。你转换的角度越多,获得的认知越全面。
针灸,中国古人留下了经典观景台和古语解说词。虽然大部分人(包括西方科学界)不懂他的解说词,但是它指向的是经验事实,是一个个真实的景观。借助当今的知识交流和视野拓展,我们有责任在充分理解、分析古典文献和充分研究、观察临床现象的基础上给古人的经验事实提供一套逻辑明确、指向清晰、包容度大、前瞻性强的新的解说词,让现代人能听懂、能理解、能使用。这就是结构针灸的初衷。
令我们感到欣喜的是,从结构看针灸,不仅使先贤妙法的原理内涵在我们的眼中变得更加扎实具体,而且使我们更加叹服于古圣大医的聪明才智,也为我们临床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新的助力。
《黄帝内经》中有明确的结构学思想,古典针灸依结构取穴者比比皆是。所以“结构针灸”不是新发明,它只是一条几乎被遗忘的路。虽然有时若隐若现,有时又踪迹难寻,某处也许荆棘丛生,但是,相信我们的努力会让它更清晰、更坚实、更稳定、更便捷。感谢有此共识的一批针灸专家,在微信平台上朝夕讨论,奉献智慧,为结构针灸提供了一个个台阶,铺就了最初的一小段路。今结集出版,以期对读者有所帮助。内容很多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在此,也代表全体著者,感谢诸多微信群友的支持,感谢读者的参与,希望这条路上,也能有你的同行。
结构针灸研究丛书:结构针灸刺法经验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