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內容簡介
叢書簡介:
“大傢精要”叢書以近300位對人類文明有卓越貢獻的大師為對象,濃縮其生平與思想精粹,涉及文學、史學、哲學、軍事學等領域,旨在“啓迪生活智慧,開悟人生哲學”。
叢書作者都是相關領域的研究專傢,以淺顯易懂的語言,清晰、簡練、嚴密地闡述“大傢”生平與思想,讓讀者能快速讀懂“大傢”。
內容簡介:
《陸九淵》一書對陸九淵生平履曆和學術思想作瞭全方位的闡述。他不但講學布道,奬掖後進,對佛教亦有自己的獨到見解。他創立心學,強調精神的作用,與當時以硃熹為代錶的理學相抗衡。陸九淵既堅持儒學的真精神,又麵嚮生活、麵嚮生命,提齣瞭諸多具有現實意義的思想和智慧。
作者簡介
李承貴,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孔子學會理事,福建省嚴復研究會名譽理事,江西省陸象山研究會理事。齣版《儒士視域中的佛教——宋代儒士佛教觀研究》《20世紀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方法問題》《中西文化之會通》等多部專著,發錶學術論文一百六十餘篇。
目錄
第1章 神童初長成
一、義居世傢齣神童
二、學無常師卻有師
第2章 仕途坎坷成奇功
一、半推半就科舉路
二、做官為民求福祉
三、由治“心”到治政
第3章 講學布道傳儒
一、以講學為樂趣
二、獨創教學之法
三、槐堂起步與甬上放彩
第4章 佛教不是異端
一、隨心所欲論佛法
二、佛教乃“大偏”之學
三、不能判佛為異端
四、“儒體佛用”之佛教觀
第5章 硃陸之爭
一、無極而太極
二、鵝湖之會
三、王荊公之辯
四、道統之爭
五、硃陸互評
第6章 “心即理”的奧妙
一、“本心”就是“理”
二、發明與存養
三、為學隻是為做人
第7章 陸九淵與王陽明
一、從“六經注吾”到“六經具於心”
二、從“心即理”到“心即理即良知”
三、從“知先行後”到“知行閤一”
四、從“緻知格物”到“緻良知”
第8章 地位與影響
一、儒學之新發展
二、學術之新貢獻
三、現代之價值
四、名傢評論陸九淵
附錄
年譜
主要著作
參考書目
前言/序言
為學隻是為做人
求學問道究竟是為瞭什麼?並不是所有人都清楚明白,有些人忙忙碌碌一輩子,最終還是沒有搞清楚。而某些清楚明白的人,他們的目標卻僅僅是功名利祿、榮華富貴。他們之所以為學求道,並不在於為瞭提升自己,而在於在眾人中張揚,讓人羨慕。
陸九淵認為,為學求道首先應該認識到義利公私之辨,而認識到義利公私之辨,就是要告誡人們不應為瞭謀求“私利”而棄置“公義”。
“公義”乃天之所命,也就是“公事”,也就是人道。一個人生活在世上,上是天,下是地,人居其間,做人應做之事,應該盡人道,坦坦蕩蕩、頂天立地。這樣纔不枉來此世間一趟。
即使是不認得一個字的人,也必須堂堂正正地做個人。因此,做學問、鑽研真理,自然更應該是為做人。
陸九淵有個學生,名叫李伯敏,有一次讀書讀得頭昏眼花,就不想讀下去瞭,便來到陸九淵這裏求教。
九淵問他:“你讀書的誌嚮是什麼?”李伯敏迴答說,希望通過讀書做得一個人,不過,常常需要提醒自己不要忘瞭防備約束。
九淵告訴他,既然知道為學就是為瞭做人,怎麼還需防備約束呢?做人就是坦坦蕩蕩,根本就不需要什麼防備,也不需要什麼約束,所以說你李伯敏還沒有完全理解“為學就是為瞭做人”的道理。
陸九淵告訴李伯敏說,為學不是把握執著,而是立己,是要自昭其明德,也就是要知道為學是為瞭做人,既然知道瞭這個道理,就無須用心於那些枝葉之事,隻要立“大體”,隻要求放心就可以瞭,而在生活中做好你自己就行瞭。
為學就是為瞭做人,而做人必須立誌。這是陸九淵的基本邏輯。然而,為什麼要立誌?又應該立什麼誌呢?
可以說,陸九淵把辨誌看成教學的第一要務。他教學生的第一堂課就是辨誌,最後一堂課還是辨誌。據記載,陸九淵給學生講課,從年頭講到年尾,都是教學生辨誌。
首先是要立誌。陸九淵認為,儒傢之道並不難理解、把握,但由於沒有人以儒傢之道為誌,所以還是沒有著落。因此,人一定要立誌。如果一個人沒有任何誌嚮、抱負,那他真是枉為人身。
可是,有瞭誌嚮並不一定就能成功,還需要有正確的方法。如果一個人有瞭誌嚮之後,就拼死拼活地四處求索,這樣反而勞而無功,就會齣現“立瞭誌的人不如沒有立誌的人”的尷尬之事。
辨誌、立誌固然重要,但並不是什麼“誌”都可以立,立誌還要講究“誌”的性質。正如他所批評過的,如果一個人立的“誌”不是聖賢事業,而是功名利祿、富貴榮華,那麼他就會從俗浮沉,與時俯仰,徇情縱欲,汩沒而不能以自振。這樣的“誌”還不如不立。
因為,誌嚮不純會導緻比誌嚮不立更嚴重的後果。這個後果就是假竊附會,蠹食蛆長於經傳文字,沉湎於其中而不能自拔;就是鑽營私利,侵犯他人,化人之利為己之利,從而損害人人之間的關係;就是圖謀不軌,為非作歹,為害社會;所以,做人需要立誌,而立誌就是要立健康的“誌”。
陸九淵認為,做人除瞭立誌之外,還要勇於擔當、嚴於自律。一個人如果鬆鬆垮垮,懶散無束,縮手縮腳,他還是做不瞭人。
一個人有瞭過錯,應該主動去糾正,而不能依靠他人;一個人見有善德,應該主動去遷近,而不能依靠他人。
所以,自我主宰,自我擔當,收拾精神,就不會被外物所動,不會被名利所役。對於外物的刺激需要自律、擔當精神,對於內在道德良心,也需要彰顯、盡情釋放。如果不能彰顯自己內在德性,那就是自我踐踏,自然也就不能錶現齣擔當精神。
孔子講“為仁由我,而由人哉”,孟子講“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可見,自律、擔當是儒傢一貫的精神傳統。
因此,那些在生活中逃避責任的人,是有愧於陸九淵提倡的擔當精神的。
總之,陸九淵的“心學”,就是做人之學。他“本心說”的最大特點就是強調踐履,強調人的品行落實到實踐上、行為上,考察一個人的品行也要以他所作所為為根據;與這個“本心說”相配的“發明本心”之修養方法,是教導人如何免去利欲的消極影響,使自己得以保持好的德性,並將內在於心的善體現於生活中。所以,陸九淵“本心說”的精髓就是要求人做好自己、做有“本心”之人。可以說,陸九淵的“心學”就是人學,是教導人如何做人的學問,是生命的導師。
“大傢精要”叢書:陸九淵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