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抗战时期中华民族的民族主义,是反击日本侵略的重要武器,是为实现民族解放积极意义上的正义觉悟。《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民族主义思想研究》论述了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民族主义思想的理论来源,并对两党民族主义思想勃兴的背景进行了分析。《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民族主义思想研究》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详细呈现了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民族主义思想的基本构架。对比分析了国共两党民族主义思想在基本诉求、思想基础、社会动员效能、世界视野等方面的相同之处,以及国共两党民族主义思想的阶级属性、内在动力、实施路径和在处理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的关系上存在的实质不同。总结了共产党民族主义成功的经验,以及国民党民族主义失败的教训,为当代中国探究民族主义的时代内蕴,构建健康、理性的民族主义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作者简介
宋春华,女,吉林人,1980年出生。2003年、2006年分别获得历史学学士和法学硕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共党史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国共关系与海峡两岸问题”。现为东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教学与研究。近年来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一项、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一项、研究生教材建设一项、校级本科生教改项目一项,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目录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界定、分析
第一章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民族主义思想的理论来源及背景分析
一、抗战时期中国国民党民族主义思想的理论来源
二、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主义思想的理论来源
三、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民族主义思想勃兴的背景分析
第二章 抗战时期中国国民党民族主义思想的基本构架
一、政治民族主义思想
二、经济民族主义思想
三、文化民族主义思想
第三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主义思想的基本构架
一、政治民族主义思想
二、经济民族主义思想
三、文化民族主义思想
第四章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民族主义思想的比较
一、国共两党民族主义的交融
二、国共两党民族主义的分歧
第五章 国共两党民族主义思想的现实启示
一、中国共产党民族主义成功的经验
二、中国国民党民族主义失败的教训
三、对处理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现实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书摘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民族主义思想研究》:
(三)中国传统文化相关思想抗战时期,共产党通过借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抵抗日本侵略实现民族独立提供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进行民族主义动员的重要武器,来源于中华民族精神中的传统美德;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实现民族主义新文化构建的重要资源;中国传统文化形式,为塑造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民族新文化提供了不小的助力。
第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国共产党进行民族主义动员的重要武器。中国共产党充分重视中华民族数千年所形成的传统美德在振奋抗日民族精神中的重要价值。1938年中国共产党发表《目前抗战形势与如何坚持持久战争争取最后胜利》,指出中华民族抗日的自卫战争,是“五千年的民族美德和民族精神真正发扬者”,倡导在民族自卫战争中,发扬“忠、孝、仁、勇、礼、义、廉、耻”这些中华民族的精神美德为真正大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动员人民“只有充满了为民族尽忠,为民族尽孝,为民族报仇雪耻的光荣自觉,才能产生出抗战以来的我们许多民族优秀儿女所表现的可歌可泣的英勇奋斗慷慨牺牲的丰功伟绩”。肯定中国战士“前仆后继,愈战愈勇,其内心和精神力量的来源,便是伟大的民族自觉和伟大的民族美德——为国忘家,为公忘私,为民族命运忘个人生命,所以才能做‘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壮举!”①可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国共产党进行民族主义抗日动员的重要武器。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是中国共产党构建民族新文化的重要资源。中国共产党充分肯定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指出中华民族有数千年文明发展的历史和珍贵的文化遗产。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承认历史的连续性和文化的继承性,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科学分析,采取“批判的继承”的态度,将其区分为糟粕和精华两个部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主义思想的文化渊源。中国共产党从现实革命的需求出发,合理吸收、利用、改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所带有的“民主性和革命性”部分,纳入到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主义在文化内容的构建上来,使其成为中国共产党构建民族新文化的重要资源。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形式,为塑造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民族新文化提供了不小的助力。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主义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思想,必须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采取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形式、中国作风、中国气派,才能为百姓所接受、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新文化的构建提供了有力帮助。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给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感召和精神力量。
……
前言/序言
回顾近代以来人类所走过的历史,无论是对于整个世界,还是中国的发展和变迁,民族主义都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在世界范围内,民族主义运动和革命连绵不绝,影响着世界风云的变幻。由于民族主义自身的尖锐复杂,注定了对民族主义的研究必然是一个极其艰难而富有挑战的工作。
近些年来,学术界对近现代中国民族主义的研究渐趋规模。本书以“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民族主义思想研究”为主题,书中所言的“民族主义”是指包含56个民族在内的整体中华民族的“民族主义”,与狭隘的“地方民族主义”和“大汉族民族主义”有着本质的不同。本书通过选取抗战时期的民族主义为研究视角,系统而全面地阐述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中国的两大政党——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的民族主义思想,为丰富民族主义的研究以及抗日战争史的研究做一尝试,希望能对该领域的研究贡献绵薄之力。
这一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近代中国在与西方文化的对抗与融合过程中,逐渐产生了现代民族意识。民族主义,成为危机之下整合社会力量、进行社会动员的有效武器。在民族主义嬗变的过程中,民族主义与不同时期的意识形态、社会运动和政党政治交相辉映,使中华民族历经了一次又一次的伟大转折。以民族主义为视角,研究国共两党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所发挥的作用及其关系变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其一,民族主义是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在中国近现代这个多事之秋,民族主义作为一条或显或隐的主线,对中国近现代局势的发展、演变产生了难以估量的深刻影响。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中国民族主义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著名学者余英时曾对民族主义有过这样高度的评价:在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凡是能掀起一时人心的政治、社会、文化的运动,分析到最后,殆无不由民族主义的力量或明或暗地支持着”,由此认为民族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最重要的主导力量”。民族主义牵动了近现代中国乃至世界历史的发展变迁,产生了巨大的效能。因此,民族主义值得我们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把握其特殊意义和功能,挖掘其价值所在。
其二,抗战时期,近代中国民族主义达到最高点。民族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民族主义必须纳入到特定的历史时期、具体的民族国家来研究。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危机达到顶点。在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实现了有史以来最为充分的民族觉醒。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民族主义高潮不断迭起,至抗日战争时期达到顶点。这一阶段的民族主义,直接针对日本军国主义以及旨在求得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战争。民族主义,成为中华民族奋起救亡的精神武器。在民族主义的强大感召下,中华民族实现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反抗外来侵略所取得的第一次辉煌胜利。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民族主义思想研究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