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匆忙的生活中,带着满身的疲惫回到家,却发现家里一片凌乱,顿时更加烦躁。
现代都市生活,好玩的东西越来越多,于是家里的东西也越堆越高,看看这个,舍不得扔掉,看看那个,嗯,或许还有用,于是,又是日复一日地放在角落里积灰。
学学书里的主妇们吧,不合适的东西,扔掉;用不到的东西,丢掉;要用的,有用的,统统收起来。
家里的每个角落都“暗藏玄机”,空间瞬间变大,让凌乱不再,让家成为舒适的地方。
我的家,简单美好,正如我要的幸福。
本书介绍了家庭收纳的技巧,共分为7个部分,从布置要领到收纳原则,从过剩物品淘汰到衣物折叠要领,还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收纳专用的工具,文中不仅有收纳要领,更有很多图片详细讲解。
日本主妇之友社
日本著名的生活时尚类图书的出版社。自成立以来,出版过数百册生活实用类图书,收到日本读者的广泛喜爱。每年都有众多图书的版权出售到中国、韩国、泰国等国家。
梁玥,日语专业毕业,现专门从事日本图书的翻译工作,已经翻译过多本日本主妇之友社的图书。
6 极简整理术7大原则
PART 1
极简主义生活的房间布置要领
13 Case 01 拉开距离摆放低矮家具,并饰以心爱小物的简约空间
20 Case 02 用色质低调、纯朴的收纳家具,打造整洁、优雅的小居室
26 Case 03 兼顾美观与实用,让极具设计感的家具与房间融为一体
PART 2
利用极简整理术&收纳原则,打造惬意生活空间
32 Case 01 将常用物品与不常用物品分开收纳,让生活有条不紊
40 Case 02 用北欧风格的收纳家具,打造咖啡厅般令人放松的房间
44 Case 03 选用实用性强的家具,尽量杜绝物品过剩,俭朴地生活
48 Case 04 控制尺寸的开放式收纳及“混搭型展示”,打造舒适小户型
52 Case 05 为每件物品找好固定位置,实现便于全家人使用的收纳
58 Case 06 区分展示物品与收纳物品,展示心爱小物,使其融入家居设计
64 Case 07 隐藏收纳为基础,点缀常用物品及心爱小物,扮出成熟空间
68 Case 08 用古旧好用的家具分隔房间,增加收纳空间,增添温暖氛围
PART 3
草间雅子的过剩物品淘汰法
74 M的苦恼 76 5项操作步骤 77 衣物整理与收纳
80 玩具整理与收纳 84 “整理&收纳”工作收尾 86 工作收尾之后
PART 4
节省空间&防皱,正确的衣物折叠方法
88 上衣 毛线开衫、羽绒服、夹克、大衣
衬衫、针织衫、帽衫&毛衣
外搭吊带衫、连衣裙、T恤
91 下装 筒裙、长裙、裤子
92 内衣 打底吊带衫、裤袜、女士内裤、文胸
男士紧身内裤、男士平角内裤
93 领带 领带
94 袜子 高筒袜、短袜
94 毛巾 毛巾
PART 5
简约生活派的收纳要领
96 门仓多仁亚
严格遵守“买一减一”“易取易收”原则
102 渡边真希
确定收纳场所,不随意变动,不侵占其他空间
106 金子由纪子
给物品做减法,杜绝过剩并认真对待每1件物品
112 中川千惠
常用物品放在显眼处,时刻注意不浪费空间及物品
116 关根由美子
喜欢购买各种小物,但长期不用会果断处理
120 宫胁彩
慎重选择珍贵家具,食材及日用品快用尽再购买
122 尼尔 & 川井加世子
用旧物展现高雅品味,整理要兼顾看得到和看不到的地方
PART 6
玩转收纳工具
128 Case 01 打破常规,灵活使用收纳工具,打造方便、美观的收纳空间
134 Case 02 用编篮和抽屉式收纳箱,打造孩子也方便取用的收纳空间
138 Case 03 物品用完后立刻收回,简便利索
142 18款人气收纳工具
PART 7
物品繁多也能美观的上野朝子房间布置法
148 Rule 01 恰到好处的生活气息令人心情愉悦
151 Rule 02 制造“视觉焦点”引人注目
152 Rule 03 根据主题色搭配颜色
153 Rule 04 给零碎物品规定好收纳范围
154 Rule 05 强调线条之美
155 Rule 06 加1把椅子试试看
156 Rule 07 让易增加的书籍成为家居设计的点睛之笔
157 Rule 08 打造惬意温暖的氛围
“我很喜欢年代久远的家具,它们质感温暖,尤其是那种过去办事处用的木制家具和小抽屉柜,都是我的心爱之物,”三好恭子说,“它们虽然旧,但全都保养得很好,用起来也非常称手。”
三好家的餐厅兼厨房大约13.2m2,在这里木制家具大显身手。不仅被用作隔断、收纳器具,还被当作操作台面。三好是在思考如何摆放心爱的家具时,不经意间想到用收纳家具作隔断的。这样不但增加了收纳空间,而且可以把物品收纳在使用场所附近,缩短了行动的距离。而且将餐厅兼厨房分隔成烹饪区和用餐区,打扫起来十分方便。
三好一方面将手工制餐具、手工制家具进行展示型收纳;另一方面坚持在餐桌旁、沙发旁等留出空间,打造张弛有序的起居环境。这样即使物品较多,也能让房间看起来很宽敞。
前言
家,是我们的栖息之所。
家人在一起生活,
物品会不断增加,
房间自然会变得凌乱。
不过,如果你能掌握一点点要领——
做减法、整理、杜绝物品过剩等,
那么,即使你不擅长收拾房间,
或是房间又小又旧,
你的生活也会变得清爽利落。
无论在看得到的地方,
还是看不到的地方,
都要用心布置,
这样,家人才会更加热爱每天的生活。
初读此书,我本以为会是一本矫揉造作的“生活美学”教程,那种充斥着昂贵家具和精致摆设的空洞样本。然而,事实是,它像一股清新的山涧溪流,冲刷掉了我心中积攒已久的浮躁与功利心。这本书的叙事结构非常松散,更像是一本没有固定主题的日记,但这种松散却构建了一种极强的代入感。我特别喜欢作者描绘“气味”的部分,他花了整整三页纸来描述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点家里的气味。冬天,是壁炉里燃烧的木柴特有的,带着一丝辛辣的烟火气,和窗外冷空气交织出的那种“包裹感”;而春天,则是刚下过雨后,泥土和新翻的潮湿木屑混合在一起的“生命力”。这些描写不是为了追求猎奇,而是为了构建一种强烈的“在场感”。阅读的过程中,我时不时地会停下来,闭上眼睛,努力去嗅闻我自己的客厅——是旧沙发皮子被阳光晒久了的味道,还是昨晚煮咖啡时残留下的一点点焦糖香?这种互动式的阅读体验,远比那些直白的理论说教来得有效。它不是在教我如何布置一个“完美的家”,而是在引导我去构建一个“属于我自己的感官地图”。全书没有任何一张高清的室内设计照片,但读完之后,我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比任何精修的样板间都要生动、都要真实,因为那些画面里,有着我自己的生活痕迹,有着我自己的回忆温度。
评分坦白讲,我原本对这种主题的书是持保留态度的,总觉得它可能是在贩卖一种廉价的怀旧情绪。但这本书真正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对“边界感”的探讨,这一点在同类作品中是极为少见的。作者非常清晰地区分了“居所”与“家”的界限。居所是物理空间,有四面墙和一个屋顶;而家,则是心智投射出的一个安全场域。他提到,有些时候,真正的“家”并不一定在实体建筑里,而是在特定的互动和仪式中产生的。比如,他描述了一次全家在野外露营的经历,简陋的帐篷、简陋的炊具,但因为全家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搭好帐篷、如何生火取暖上,那种被彼此需求的紧密感,反而比他们豪华装修的客厅更像“家”。这种从外在物质转向内在连接的叙事,极大地拓展了我对“家”的理解。这本书并非让你去购买昂贵的物品来定义你的家,而是邀请你去思考:你的安全感、你的归属感,究竟是由哪几种核心的、不可替代的元素构成的?是晚餐时固定的餐桌位置?还是每天出门前爱人递过来的那杯热水?这种对内核的挖掘,让这本书的价值超越了单纯的家居指南,上升到了个体心理建构的层面。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说实话,初看之下有些令人意外——它竟然带着一种近乎古朴的严肃感,但这种严肃却不冰冷,反而有一种沉甸甸的可靠性。它不像现在很多流行的生活类书籍那样,用大量网络热词或过于活泼的语气来拉近距离,而是用一种近乎散文诗的结构,娓娓道来。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不完美”时的坦诚。他没有把“家”描绘成一个永远一尘不染的博物馆,而是大方地展示了那些生活的“瑕疵”:是孩子不小心在白墙上留下的蜡笔涂鸦,是猫咪抓坏了的门角,是雨天里总也擦不干的窗户水渍。作者将这些痕迹视为“时间的印章”,而非需要立即清除的污点。这种态度极大地缓解了我作为“强迫症”患者的内心焦虑。我记得有一章,作者专门写了他如何处理一次小小的厨房火灾后的残局,他没有渲染恐慌,而是聚焦于和妻子一起,如何在烟雾散尽后,重新清理灶台,重新点燃那盏小小的煤油灯,那种在废墟中重建日常秩序的平静与坚韧。这种对“日常破碎与修复”过程的深刻洞察,使得这本书的“美好”具有了真正的重量,它不是悬浮在空中的概念,而是扎根于柴米油盐的坚实存在。
评分这本书的节奏感掌握得非常精妙,它不像是一本需要一口气读完的传记,更像是一系列可以随时停下,然后让你沉浸其中反思很久的“微小说”。我尤其欣赏作者对“光线”的描摹,这几乎贯穿了全书的核心线索。他笔下的光线,不是摄影棚里那种均匀、无影的完美光,而是带着明确方向、带着温度、带着故事性的光。比如,清晨时分,透过厨房窗户打进来的第一束光,是带着露水寒意的,它会精确地照亮那把沾着前一天油污的抹布,提醒着你新的一天开始了,同时也提醒着你昨天的未竟之事。到了傍晚,光线变得浑厚、拉长,它不再关注细节,而是将整个房间笼罩在一片温暖的金棕色调中,这时候,所有的疲惫和棱角似乎都被这光线柔化了。这种对光影的细腻捕捉,仿佛是一种无声的叙事,它告诉读者:时间在流逝,生活在继续,而家,就是那个接纳你所有状态,并用光线为你重塑氛围的地方。读完这本书,我没有立刻冲动地去添置任何新的装饰品,相反,我做的第一件事是拉开了我卧室里那扇已经很久没有完全拉开的厚重窗帘,让午后的阳光,毫无保留地照进来,去看看那些积了灰尘的角落,去重新认识我这个陪伴我最久的空间。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一次视觉上的温柔冲击,那种浅米色的底调,搭配着手绘感十足的绿植和一扇半开的木门,让人瞬间感受到一种返璞归真的宁静。我是在一个忙碌的周五晚上打开它的,那一刻,我正被堆积如山的工作邮件和未完成的待办事项压得喘不过气。翻开第一页,里面的文字并没有直接切入什么宏大的主题,而是像一个老朋友在厨房里慢悠悠地磨着咖啡豆,讲述着清晨阳光透过纱窗落在木地板上的那种细微的光影变化。作者的笔触极其细腻,他没有用那些华丽的辞藻去堆砌“美”,而是专注于“恰到好处”。比如,他描述家里那把用了二十年的旧藤椅,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从硬邦邦的新鲜感,逐渐变成了完美贴合身体曲线的、带着岁月包浆的舒适感,甚至连那几处细微的开裂声响,都被赋予了一种温暖的仪式感。我读到他描写如何亲手制作一盏造型拙朴的陶瓷台灯,那不是为了炫耀手艺,而是为了让那束光,只照亮阅读角的那一小块空间,不打扰客厅里熟睡的猫咪。这种对日常琐碎的尊重和细致入微的捕捉,让我不禁放下了手中的电子设备,转而去观察我自己的房间——那盆快要枯萎的多肉植物,墙上挂着的、已经有些褪色的全家福,甚至空气中弥漫着的那种属于“家”的,混合着旧书和香薰蜡烛的味道。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慢下来”的哲学指南,它没有教你如何成功,但它会温柔地提醒你,成功或许并不在于你拥有了多少,而在于你如何珍视你已经拥有的那一点点光亮。
评分学习学习,天天对着衣橱发愁呢,总是觉得没衣服穿。。。
评分跟想象的不太一样,感觉大部分不是折纸,都是要先剪花瓣的形状然后拼接起来。
评分京东活动很给力,书折后很便宜,质量好,颜色鲜,物流快,支持网上购书,不出门也能买到满意的书
评分装帧好、纸质不错!值得一看的好书。
评分很详细,还没学,姑娘很喜欢!还可以!
评分活动买的很划算,但是这本书的内容一般般吧。
评分很好的书,还送了光盘!可以更直观了解健身器材了!感谢快递小哥的服务!下次还在京东商城购买!
评分买了本万能书,自己不会穿搭,买本书就不用费劲想穿什么了,照着买类似的就好了!京东物流还是不错的,就是包装太简陋,很多时候书都磨坏了,希望能改善下。
评分纸质很好,物流很快,在这买东西放心,还得凑二十个字,哈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