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書係·從班會課到成長課程:德育特級教師的班會課微革命

大夏書係·從班會課到成長課程:德育特級教師的班會課微革命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林誌超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華東師範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67560734
版次:1
商品編碼:12179732
品牌:大夏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大夏書係·全國中小學班主任培訓用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69
字數:286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張萬祥、丁如許、鄭學誌、鄭立平、鍾傑、梁崗等知名班主任聯袂力薦。
德育特級教師傾情打造,並在所帶班級實踐驗證,既保證專業性,又保證可行性。
6個方麵、30個主題,緊緊圍繞學生成長的核心素養,為學生的一生奠基!
剋服班會課走過場、重形式的弊端,創新授課模式,注重互動與實效,讓學生真正有收獲。
每篇教案,貼近教學實際,步驟完整而詳細,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讀者拿來即能用。

推薦文章
《教育,是藝術引領學生成長的幸福旅程》(張萬祥)P1
《懂得感恩,學會孝敬(感恩主題)》P3
《學會微笑,享受幸福(溝通主題)》P185
《班會課如何“說”齣精彩》P261

內容簡介

德育特級教師林誌超基於自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經驗和學生成長的素養要求,從人格品質、行為習慣、衛生安全、節儉環保、情感能力、成長健康6個方麵,分30個主題,打造瞭30篇精品班會課教案。每篇教案,詳細描述瞭班會課的教育背景、教育目標及課前準備所需,教育過程貼近教育實際,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和指導性。每篇教案後麵,不但附有學生的真切體驗與感悟,還有作者針對教學實踐的反思與建議,對讀者的學習藉鑒提供切實指導。

作者簡介

林誌超,浙江省特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浙江省“春蠶奬”獲得者,班主任國培專傢。緻力於藝術化教育研究,探尋藝術應對學生問題,藝術引領學生成長,相關課題榮獲浙江省一等奬,並獲教育部重點課題立項資助。他筆耕不輟,發錶近100萬字,著有《教師藝術應對學生問題36記》;是《班主任》《班主任之友》《教師博覽》等雜誌封麵人物,《教師月刊》年度人物,《新班主任》特邀編委,並入選《班主任之友》“三十年三十人卓越作者”。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著眼於學生的成長,著眼於班情的實際,精心設計,積極實施,林誌超的精品班會可以學習藉鑒,值得分享推廣。而各具特色的班本教案,將豐富校本課程,助力班主任的專業成長。
——丁如許(特級教師,上海新紀元教育集團丁如許工作室領銜人)

林誌超的係列主題班會根植於學生成長需要,有效地預防和解決各個學齡段的問題,活動形式生動有趣,活動技巧簡單易學,不能不說是近年來少見的一本具有頂層設計理念的、高質量的班會課程指導書。
——鄭學誌(湖南省班主任學會副理事長,全國著名班主任)

本書把核心素養與學生成長所需品格內涵進行瞭科學的鏈接,利用係列化的內容,用真實的問題情境和藝術的方式,為德育創新之路做齣很好的榜樣示範。
——鄭立平(特級教師,全國著名班主任)

把教育做好已屬不易,把教育做成藝術就更不容易瞭;把班會做好,已屬不易,把班會課做成課程,就更加難瞭。可是,不管有多難,有人做到瞭!他的書,你值得擁有!
——鍾傑(全國知名班主任,廣東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

教育的藝術在於著眼於未來的發展而不僅僅局限於眼下的問題,著重於生命的成長而不應該僅僅滿足於問題的解決,林誌超用他的班會課課程實踐很好地詮釋瞭教育的真諦:敬畏生命,麵嚮未來,全人教育!
——梁崗(全國知名班主任)

目錄

序 教育,是藝術引領學生成長的幸福旅程(張萬祥)_____001

第一輯 人格品質篇
懂得感恩,學會孝敬(感恩主題)_____003
學會豁達,寬以待人(寬容主題)_____011
善待他人,惠及自己(友善主題)_____022
團結閤作,互惠共贏(閤作主題)_____030
肩挑責任,學做主人(責任主題)_____037

第二輯 行為習慣篇
學會傾聽,收獲更多(傾聽主題)_____047
安靜有時,動靜相宜(安靜主題)_____055
謙謙君子,知書達禮(禮儀主題)_____065
學會學習,終身受益(學習主題)_____072
打敗拖拉,遠離磨蹭(效率主題)_____081

第三輯 衛生安全篇
清爽乾淨,衛生健康(衛生主題)_____091
校園生活,安全有序(校安主題)_____100
安全待火,預防第一(防火主題)_____108
珍愛生命,預防溺水(防溺主題)_____115

第四輯 節約環保篇
擁抱友好,遠離暴力(防暴主題)_____123
懂得節儉,閤理消費(理財主題)_____133
攀比有度,做好自己(攀比主題)_____143
愛護公物,我們能行(愛物主題)_____151
光盤行動,節約糧食(愛糧主題)_____159
減少垃圾,美麗傢園(環保主題)_____167

第五輯 情感能力篇
戰勝挫摺,笑迎一切(挫摺主題)_____177
學會溝通,善於交流(溝通主題)_____185
學會微笑,享受幸福(態度主題)_____193
看見美麗,學會贊美(贊美主題)_____201
珍惜朋友,消滅“敵人”(交友主題)_____209

第六輯 成長健康篇
悅納自己,快樂成長(悅納主題)_____219
閤理飲食,健康成長(飲食主題)_____227
每日堅持,點點進步(堅持主題)_____235
心懷夢想,量“勵”而行(夢想主題)_____243
生命旅程,不可刪減(生命主題)_____252


附錄 班會課如何“說”齣精彩_____261

後記 走著,行至藝術化教育的深意處_____267

精彩書摘

懂得感恩,學會孝敬(感恩主題)

教育背景
可憐天下父母心,誰不愛自己的孩子,可為什麼那麼多的孩子不理解父母對自己的愛?經常有孩子對父母吼叫、責罵,甚至以離傢齣走、威脅自殺等各種消極的方式恐嚇父母。是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那份情,還是父母從小將孩子當成掌中寶嗬護著、過度照顧,讓孩子認為父母給兒女做牛做馬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從而不懂“感恩”,不知如何纔是孝敬?不少孩子覺得父母嘮叨、麻煩,埋怨父母不理解自己,卻從來不會站在父母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不懂得體諒父母生活的艱辛與勞纍,更談不上去感恩和孝敬父母。在這樣的背景下,對學生進行“懂得感恩,學會孝敬”的教育顯得尤為迫切。

教育目標
?知識目標:讓學生懂得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體諒關心父母、與父母和諧相處。
?情感目標:讓學生瞭解父母之愛,體驗親情的無私和偉大,懂得感恩父母。
?行為目標:讓學生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以實際的行動孝敬父母。

課前準備
進行學生與父母溝通情況的調查,以及父母現階段希望孩子做什麼的調查;收集公益廣告《FAMILY》,製作相關課件資料。

教育過程
第一版塊:動畫導入,感知父母恩情
師:我們先來觀看中央電視颱公益廣告《FAMILY》。
故事梗概:F(爸爸)和M(媽媽)在I(孩子)小的時候細心嗬護,可孩子慢慢長大,有瞭自己的主見,不斷與爸爸媽媽發生衝突,企圖掙脫爸爸媽媽的束縛自由成長,這使爸爸媽媽十分傷心。孩子成年以後,體會到生活的艱辛,纔發現爸爸的背早已駝得不成樣子,媽媽的身體已臃腫,於是主動承擔起傢庭的責任,長成參天大樹,讓年邁的爸爸可以依靠,替年老的媽媽遮擋盛夏的驕陽。“Father and mather I love you”(爸爸媽媽我愛你)這句話每一個單詞的第一個字母便組成瞭“family”(傢庭)。廣告結束時齣現瞭一行字:有傢就有責任。
師:看瞭這則廣告,你的感受是什麼?
學生紛紛錶達自己的感受:非常感人,最後的“有傢就有責任”,最令人感動;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地與父母發生衝突,自己成年後纔知道作為父母的艱難,怎麼沒有早一點認識到呢?
【設計意圖】通過公益廣告《FAMILY》的視頻,讓學生感悟自我成長中父母的艱難,從而明白自己該如何做,為學會如何感恩父母打下情感基礎。

第二版塊:感受親情,體會父母的愛
1.領略父母包容之情
師:父母的心都是柔軟的,他們包容、關愛我們,可有時我們卻感受不到。下麵我們來看一個故事。
齣示:一個美麗的小村莊,住著一對相依為命的母女,晚上,母親總在門上連鎖三道鎖。長大後的女兒嚮往都市,想去看看外邊的華麗世界。可母親卻不準,於是她們有瞭激烈的爭吵。“媽,你就當沒我這個女兒吧!”深夜,女兒偷偷離傢齣走。
師:母親不準,女兒就齣走。這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也存在。說說你的感想,好嗎?
學生紛紛錶達瞭自己的想法:有的說,年輕人嚮往外麵的世界情有可原,可母親為什麼不同意呢?有的說,這是女兒不孝,母親是過來人,有經驗,外麵的世界並沒想象中美好。還有的說,這是溝通不好造成的結果。
齣示:可外麵的世界不如想象中美麗動人,她受騙、墮落,深陷泥濘無法自拔,這時她纔領悟到自己的過錯。十年後,女兒拖著受傷的心與狼狽的身軀,迴到瞭故鄉。
師:這段話中,哪些言語讓你産生感觸?女兒迴來瞭,母親會原諒嗎?
生:“纔領悟到自己的過錯”這句話,也說明瞭母親當時為什麼不準女兒齣去。母親肯定會原諒,因為她是母親,總是會原諒女兒的過錯。
這個觀點得到瞭許多學生的認同,可也有學生擔心:十年瞭,母親還會原諒女兒嗎?
齣示:女兒迴傢已是深夜,她輕輕敲門,卻發現門沒有上鎖。“奇怪,母親之前從未忘記鎖門。”推開門,她看見母親瘦弱的身軀蜷麯在冰冷的地闆上,以令人心疼的模樣睡著瞭。
師:母親會原諒嗎?
生:會,門沒有上鎖,說明母親在等女兒迴來!她肯定會原諒。
齣示:“媽媽……”聽到女兒的哭泣聲,母親睜開眼,一語不發地摟住女兒,老淚縱橫。女兒哭瞭很久之後,好奇問道:“媽,你今天怎麼沒有鎖門?”母親迴答:“不隻是今天,我怕你晚上突然迴來進不瞭傢門,所以十年來門從沒鎖過。”
母親十年如一日,等待著女兒迴來。這天晚上,母親又緊緊地鎖上房門。
師:看完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感想?
生:非常感人,母親為女兒十年沒有鎖門,母愛是包容的、偉大的。
生:領略到母愛的偉大,也說明傢永遠是孩子溫暖的港灣。
(闆書:偉大的母愛,傢是溫暖的港灣。)
【設計意圖】習以為常的父母之愛,蘊含於日常中,學生平常不能深刻體會其偉大之處,有時身在福中不知福。案例呈現瞭這個過程,讓學生親曆麯摺與波瀾,感悟母愛的偉大。
2.感悟父母無私之愛
師:父母不僅能為我們無私付齣,更能無條件地接受我們,包容我們。下麵先讓我們做兩個選擇題。
齣示:
問題1:她青春有活力,美貌如花,瓜子臉、大眼睛、白皮膚,身材曼妙,他非常愛她。不幸的是,一次火災,她的臉被燒傷,留下瞭難看的疤痕。你認為:他會一如既往地愛她嗎?
A.會 B.不會 C.也許會 D.不好迴答
問題2:他英俊瀟灑,受過良好的教育,聰明有修養,還是商界精英,她非常愛他。不幸的是,一天他破産瞭,身無分文。你認為:她會一如既往地愛他嗎?
A.會 B.不會 C.也許會 D.不好迴答
學生在兩個問題的迴答上,齣現瞭很多的分歧。學生說,世界之大,各種人都有,所以有各種答案。
師:大傢有自己的理解,對於迴答也有自己的理由。如果把問題1中的“他”改為“父親”,把問題2中的“她”改為“母親”,你的迴答是什麼?
學生無一例外地都選擇瞭A,認為父母是不會離棄自己的孩子的,他們的愛是無私的。
師:你們為什麼有這樣的選擇?
生:父母的愛是無私的。
(闆書:無私父母愛)
【設計意圖】兩個選擇,兩種意境,讓學生自己去思考、評析、感悟父母的愛是沒有任何附加條件的,是無私的,從而讓學生感悟父母的真摯愛意。
第三版塊:善於理解,明白父母的心
1.感受融洽,討論自我責任
師:可很多同學在生活中,並沒有感受到這種愛,在與父母的相處中顯得不太融洽。
齣示:
學生與傢長交流情況(關係融洽程度)

師:看到這個統計錶上的數據,你們有什麼感想?
生:這錶示我們與父母的關係融洽程度不容樂觀,太讓人擔憂瞭,說明很多同學也不懂感恩,不懂如何孝順父母,我們必須改變這種現狀。
師:那你們覺得問題齣在傢長身上還是孩子身上?請結閤自身的情況談談想法。
生:孩子長大瞭,想嘗試做一些事情,可傢長總是不允許孩子去嘗試,這樣兩者就會有衝突。其實,傢長不知道我們需要什麼,我們也不理解傢長為什麼不放心,而且傢長總是非常嘮叨,說這說那的。其實,雙方都有責任,對於我們孩子來說,要善於理解父母的難處,多聽聽他們的意見。
【設計意圖】展現親子關係現狀,剖析問題,讓學生找到自己的責任所在,為下一步學習如何孝順父母作好鋪墊。
2.學會融洽,孝順始於退讓
師:在日常生活中,與父母相處的不融洽,往往也就是因為一句話,當父母對我們說齣以下這些言語時,你怎麼應對?
齣示:
①為什麼你總是整天讓我操心,難道你不會變得自立一些嗎?
②看看你的房間,髒得跟豬窩一樣,難道你就不會收拾一下嗎?
③你看你,整天就知道玩,不知道學習,我怎麼生瞭你這樣的孩子呀!
④如果你昨天晚上不看電視,怎麼會起不瞭床呢?你總是這樣,不懂得如何安排時間!
師:誰能先說說這些話背後的意圖?
學生迴答後教師補充完善:第一條,希望我們自立一些;第二條,要把房間整理得井井有條;第三條,不要貪玩,要多學習;第四條,學會剋製,閤理安排時間。
師:是呀!他們心裏很想我們能夠變得更好,所以很著急。你覺得怎樣迴答最為理想?
小組交流討論,並把好的方法寫下來。
技巧分享:退一步,先答應下來;主動改正;委婉地把原因解釋清楚;多與父母聊天,聽聽他們的想法;多關心父母,瞭解他們的難處;主動提議讓父母多監督,幫助自己改正缺點;請求父母多幫忙,多提醒……
(闆書:孝順,從退一步開始。)
【設計意圖】讓學生學會如何去理解父母的言語,從苛刻的語言背後解讀齣“愛”的含義;通過討論如何應對,提升學生的溝通能力,使其學會與父母和諧相處。
第四版塊:感恩行為,檢視我們的迴報
師:從父母嚴格的言行中,我們讀懂瞭真情,其實,我們還有許多點滴值得去解讀與愚昧。
齣示:

1.父母為我做瞭什麼?
師:這些雖是小事,可點滴中見真情。每一位父母都為我們做瞭很多事情,到底為我們做瞭什麼?小組內交流一下。
組內成員分享、交流,再派代錶發言。
師:父母堅持為我們做這些嗎?(得到學生肯定的答復)
2.我為父母做瞭什麼?
師:我們為父母做瞭什麼?小組內交流一下。
組內成員分享、交流,再派代錶發言。
師:我們堅持為父母做這些嗎?(得到學生否定的答復)
(闆書:父母能為我們堅持做事,我們偶爾為父母做事。)
師:看來同學們為父母做的這些,都是偶爾去做的,請同學們迴憶一下父母為我們做的點點滴滴,有哪件不是天天如此重復著一直做著呢?那麼請大傢比較一下,父母為我們付齣更多,還是我們為父母付齣更多呢?
【設計意圖】迴憶一些日常事務,把父母和自己為對方做事的情況進行對比,引導學生自我反思,意識到自己做的遠不及父母為自己做的那麼多。
3.我還可以為父母做什麼?
師:是呀!通過對比我們發現,父母為我們做的遠比我們為父母做的多,我們可以為父母再做些什麼呢?
學生發言:幫忙做傢務,為父母洗腳,為傢庭賺一些錢,等等。
師:同學們的迴答,可以用為傢庭作一些貢獻來概括,對吧?那麼,你們的父母是這麼想的嗎?
齣示:
父母現階段最希望孩子能做到的事

學生錶示:原來現階段的大部分父母,並不想孩子為傢庭作多少貢獻,而希望孩子“努力學習”,“能心貼心交流”。努力學習是我們能夠預料的,心貼心地交流,是沒有想到的。看來感恩父母也很簡單,努力學習,能與父母心貼心地交流,他們就會非常開心。
(闆書:感恩,與父母心貼心交流;孝順,於點滴中見真情。)
【設計意圖】通過展示真實的調查結果,讓學生意識到,在父母的眼中,感恩不是作多大貢獻,而是好好學習和心貼心地交流,孝順是點滴中見真情。讓學生明白父母真正的需要,為自己的付齣找對方嚮。
第五版塊:孝順行動,錶達我們的決心
師:感恩是什麼?相信每一個同學的心中都有自己的理解,怎樣纔能做到孝順,你能說齣來與大傢分享嗎?
齣示:
感恩,是什麼?
感恩,是點滴中見真情。
孝順,是什麼?
孝順,是給父母一句貼心的言語。
感恩,是理解父母的想法。
孝順,是父母口渴瞭,我們遞上一杯水。
感恩,是父母遇到睏難,我們盡力去分憂。
孝順,是父母纍瞭,我們為他遞上一盆洗腳水。
感恩,是 。
孝順,是 。
學生自主完成後,與大傢分享。
師:是的,感恩,無需太多,隻要一個關愛的問候,一句貼心的言語;孝順,在點滴中見真情,可以是一次退一步的主動道歉,可以是一次換位思考,可以是為父母做一點小事。這些都是獻給父母的一份孝心。希望同學們都能學會感恩,懂得孝順。
【設計意圖】通過錶達,讓學生明白,感恩不是轟轟烈烈的大行動,孝順隻是點滴的正確行為。通過填寫,讓學生把心中所思說齣來,讓學生今後行動能有方嚮,能落實。心動更有行動,放在心裏,更要落實到行動上。

學生體會與感悟
一直以為父母沒有那麼愛自己,凡事都非常苛求,要麼漠不關心,要麼盯得太緊,感覺好煩,經常有逃離的念頭。上瞭這節課纔發現,原來父母嚴苛的言語中,飽含愛意和期待,隻是錶達方式我們沒有理解而已。那道簡直逆天的選擇題,讓我徹徹底底地領悟到,父母的愛是無私的,若換成我是母親或父親,不管孩子遭遇什麼變故,也都會一如既往地愛他(她)、支持他(她)。但願每一個孩子都能理解父母的愛。孝敬父母,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

教學反思與建議
課堂上,學生體驗後共鳴充分,顯得異常活躍,精彩語言不斷,非常感人。當然,學生由於認識不同,理解有差異,齣現瞭許多不著邊、不深刻的言語,如何更好地引導?建議如下:
①母親為瞭女兒十年不鎖門的故事,討論點很多,建議放在“為什麼齣走”上,以求學生能更多地站在母親的角度,去體會母親的擔憂,在“不鎖門等待女兒迴來”上獲得共鳴。
②第二版塊中的“選擇題”是創意點,也是亮點,可以放開讓學生自由暢談,建議老師對學生的個性觀點持尊重態度。
③第三版塊中“學生與傢長交流情況”的調查,建議老師對數據進行把握和解讀,要有所側重和調整,體現一定的教育性。比如城市學生,父母陪伴時間多,交流就多,側重融洽的意義;而農村孩子,可能交流少,要側重從理解的角度來對待父母。
④也許,很多感想學生目前尚未真正做到,可那是學生的真情流露,應給予尊重和肯定。激勵情感,有所行動,這節課的目的就達到瞭。

前言/序言

序 教育,是藝術引領學生成長的幸福旅程
張萬祥

這是第二次為誌超的新書寫序,2015年暑假聽他談起,在全力設計和打磨班會課,我心裏為之一振。後來看到他的一些精品課例被核心期刊連續刊登,心裏為之高興。通過逐漸積纍,終於形成瞭一個係列,於是這部《從班會課到成長課程:德育特級教師的班會課微革命》應運而生。

從第一部《教師藝術應對學生問題36記》的“藝術應對”到這一部的“成長課程”,似乎是一個完美的承接。誌超的理解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學生齣瞭問題後的應對,而是問題發生前的引導,關鍵在於深究問題原因,尋找預防策略,設計教育方案,構建完備的學生成長引領課程,引導學生探尋未知領域,給學生以啓迪,為學生解惑,使教育與生活相通,讓學生在觀察和經曆中獲得感受,受到熏陶,學有所獲,知而善行,幸福成長。

是的,教育是引領學生幸福成長的藝術,需要走在學生發展的前麵。好的教育是什麼樣態?不是學生齣現問題後的急急撓撓,而是智慧引導後學生能知善而行的淡定從容;不是學生陷入睏境後的單嚮灌輸,而是和學生一起麵對睏難的雙嚮交流;不是圍追堵截的一曝十寒,而是巧妙疏導的細水長流;不是簡單粗暴的疾風驟雨,而是精雕細刻的和風細雨;不是操之過急的生硬呆闆,而是循序漸進的循循善誘;不是戰戰兢兢的耳提麵命,而是生動活潑的經曆感悟。好的教育是撥動心弦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是潤物無聲,是春風化雨,它能促使學生自我感悟、自我內化、積極主動,這是最優的教育效果。

其實,藝術隻是一種方式,學生幸福成長纔是目的。

幸福是一切教育活動的“燈塔”,若能讓接受教育的孩子們感到幸福,那麼,這裏必須滿是溫馨,盡是柔情,無限親情,充滿靈氣,充盈智慧,洋溢笑聲,活力十足……

誌超正在朝這個方嚮去努力,去創設,去實踐,去進行班會課的微革命。他去創建、設計、補充、完善學生成長的引領課程,期待能係統性地教育和引導學生,引領學生幸福成長。這部《從班會課到成長課程》有“人格品質”“行為習慣”何
“衛生安全”“節儉環保”“情感能力”“成長健康”六大版塊,抓住青少年成長中所必須擁有的能力和品質,從單一課例到係統課程,構建瞭一個引領學生成長的課程體係——感恩、寬容、友善、閤作、責任等主題,內化青少年自然流露的美德和內涵;傾聽、安靜、禮儀、學習、效率等主題,促進學生養成受益一生的良好習慣;衛生、校安、防火、防溺、防暴等主題,教會學生懂得安全知識、能夠自我保護;理財、攀比、愛物、愛糧、環保等主題,把勤儉和環保等生活理念根植學生心中;挫摺、溝通、態度、贊美、交友等主題,鼓勵學生學會堅強、笑對一切去迎接幸福生活;悅納、飲食、堅持、夢想、生命等主題,培養學生成長為健康的、珍惜生命的、有夢想的人,讓學生成長為最具美德的人。

這是一本洋溢藝術芬芳的班會文稿薈萃,細細品讀,發現誌超的課例設計充滿智慧和藝術:遊戲參與,經典故事,身邊事例,經曆模擬,抒發感悟,行動落實……從古到今,由遠及近,慢慢展示,娓娓道來,讓學生看看、說說、辯辯,甚至笑笑。每一篇班會設計都獨具匠心,或義理深廣,或絲絲入扣,或酣暢淋灕,或靜謐優美;課例流程有“行到山窮處,坐看雲起時”的閑適從容,也有“驚濤拍岸,捲起韆堆雪”的蕩氣迴腸,字裏行間閃現學生的生命靈動,散發齣藝術芬芳。一篇篇設計稿,像一件件精雕細琢的藝術品,蘊含鐵匠的韌勁,一招一式都盡顯力度;飽含玉工的耐心,切磋琢磨盡顯章法;滿含織女的恒心,一針一綫綉齣錦綉華章。

這是一部充滿生命靈動的課堂活動紀實,描繪瞭誌超與學生間智慧火花在課堂綻放的幸福時光,由此可以窺見誌超的德育藝術及微革命所在,他善於“讓學生先開口”,挖掘學生現有的認識,呈現學生已有知識和價值觀,進而引發認知的衝突,通過引導、分析,讓學生深入地瞭解和辨析,以便重構知識;他“善用學生體會”,順著學生的思路延伸下去,步步追思,引導學生從不懂如何解決,到生成預防新知,從而達成教學目標;他能“妙用學生兩難”,因勢利導,選擇最佳解決途徑,從而生成智慧的應對方法;他更能“精用學生感悟”,接學生言語中有意義的“下茬”,精要概括,使其成為學生自我行動的方嚮,讓學生在感悟中明理,讓學生的智慧火花在課堂上閃爍。

這是一個引領學生幸福成長的愉悅旅程,是誌超帶領學生去充分體驗,獲得感悟,達到自我教育的旅程;是體會真誠品質,充分共鳴,實現明事懂理的旅程;是激勵積極參與,探求未知,習得知識的旅程;是不斷突破自我,剋服睏難,練就本領的旅程;更是發現生命,探討幸福,實現夢想的旅程。在這個旅程中,青少年懂得瞭寬容是人類仁愛的靈魂,是迷航人的明燈,是友誼的潤滑劑;明白瞭要釋齣善意,懂得瞭付齣愛心和真情纔有收獲的道理;內化瞭不斷堅持、永不放棄的意誌;強化瞭直麵挫摺,懂得自我激勵,笑對睏難、挑戰挫摺的樂觀精神……

教育,就是一個引領學生成長,且充滿正能量的旅程,教育者誠心滋養著一棵棵幼苗不斷成長,精心擦拭一塊塊金子閃閃發光,用心雕琢一件件藝術品熠熠生輝。

教育,是引領學生去經曆一段幸福與快樂如影隨形的奇妙旅程,欣賞一處處靚麗的風景,更讓自己幻化為學生心靈深處抹不去的一道幸福風景。

誌超已經成長為浙江省特級教師(德育),全國優秀教師,浙江省“春蠶奬”獲得者,浙江省首批名班主任工作室領銜人,溫州市“林誌超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班主任》《班主任之友》《教師博覽》封麵人物,《教師月刊》年度人物,並入選《班主任之友》“三十年三十人卓越作者”;育人事跡得到《中國教育報》《浙江教育報》《錢江晚報》等媒體的報道……誌超已經取得瞭驕人的成績,但是依然癡心不改,堅持學習,堅持創新,堅持讀書,堅持改革,堅持筆耕。於是,有瞭這部《從班會課到成長課程》。

對已經走上事業高峰的青年來講,重要的是繼續堅持初衷、堅持初心,矢誌不渝,繼續挺胸前行。青年人,尤其是胸懷大誌者,適時把自己“歸零”是一個難得的成長智慧。著名作傢劉震雲說過:“歸零心態就是把自己心靈裏的一切清空,把已經擁有的一切剝除,一切歸於零的心態。”人生,難免會有成功與失敗、順境與逆境。順境時,把自己適時“歸零”,可以戒驕戒躁,消除“驕嬌”二氣,不把成功和順境當“包袱”背起來;逆境時,固然會失去很多,但能夠在失去時勇於“歸零”,纔能重新麵對自己,從頭開始,積極奮鬥。其實,人生也像時鍾一樣,到瞭子夜就要“從零開始”,隻有“歸零”,纔會有新的周期與輝煌。

誌超,一個充滿靈氣的人,在物欲橫流的現今,淡定從容,始終沒有離開課堂,為教育而堅守,為學生而成長。難能可貴,值得贊嘆。

期待他能夠不斷地去追求、創造、展示,用自己獨特的魅力和成就來感染人、陶冶人、震撼人、影響人,讓生命開齣更燦爛的花朵。

是為序。

2016年12月於津門

用戶評價

評分

書還不錯,就差看瞭

評分

彆人推薦的,好書

評分

書還不錯,就差看瞭

評分

這本書很有用,是正品,書本質量也很好,下迴再來

評分

不錯的商品,很好。

評分

很有指導價值一本書。班會的內容,形式對今後的工作很有啓發。

評分

很不錯的一本書,班會課沒問題啦。

評分

喜歡在京東買書,又便宜又快

評分

非常不錯的好書,孩子比較喜歡。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