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人类个体从受精的一刻起,就开始了五彩缤纷的人生旅程。发展心理学的目标就是对人一生发展变化的方式进行科学研究,从而揭示其中的特点及规律。该书从身体发展、认知发展、心理社会性发展等三个方面描绘了人一生发展的历程,阐述了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对生命过程的交织影响。
一方面,本书较为完整地介绍了关于人类发展的理论观,涵盖六大类十余种视角,既有仍然充满勃勃生机的经典理论,也有近年来声名鹊起的新理论;同时,用于解释具体发展问题的微型理论也散见于各相关章节。另一方面,本书也较为完整地描述了个人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及规律,反映了关于个人发展的*新认识;这主要得益于众多发展心理学家满怀热情且持之以恒的研究努力,他们不仅在研究历史较长的儿童期、青少年期发展领域获得了新发现,而且,在过往研究相对薄弱的成年期发展领域也有了较多的新成果,使我们能够看到更加栩栩如生的人生历程。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还反映了我国发展心理学家在经年累月实证研究基础上令人称道的理论建树。
本书的主体内容乃是个人“正常的”成长和发展,而对于各个年龄段可能出现的“异常”,则辅以“拓展阅读”稍加补充,同时还以“前沿扫描”(二维码)的形式提供了能浏览一些有趣而实用的近期新发现的链接。在写作上,本书则是深入浅出,把那些看似深奥晦涩的内容,阐述得浅显易懂。总之,本书向读者展现的是线条清晰的人生画卷。
作者简介
雷雳,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认定心理学家,楚天学者讲座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兼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学分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学分会理事,北京心理学会理常务事、副秘书长,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科学进展》《心理技术与应用》杂志编委。,《国际学校心理学》(School Psychology of International)。多年来一直在高校从事心理学的教学及研究工作,专注于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领域是个性与社会性发展,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00余册。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发展心理学概述
第二节 研究个体发展的方法
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观
第一节 毕生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二节 精神分析观
第三节 学习观
第四节 认知发展观
第五节 进化观
第六节 背景观
第七节 毕生发展观
第三章 生命的开始
第一节 胎儿期
第二节 新生儿
第四章 婴儿期的发展
第一节 婴儿期的身体发展
第二节 婴儿期的认知及语言发展
第三节 婴儿期的心理社会性发展
第五章 幼儿期的发展
第一节 幼儿期的身体发展
第二节 幼儿期的认知及语言发展
第三节 幼儿期的心理社会性发展
第六章 学龄儿童期的发展
第一节 学龄儿童期的身体和认知发展
第二节 学龄儿童期的心理社会性发展
第七章 青少年期的发展
第一节 青少年期的身体和认知发展
第二节 青少年期的心理社会性发展
第八章 青年期的发展
第一节 青年期的身体和认知发展
第二节 青年期的心理社会性发展
第九章 中年期的发展
第一节 中年期的身体与认知发展
第二节 中年期的心理社会性发展
第十章 老年期的发展
第一节 老年期的身体与认知发展
第二节 老年期的心理社会性发展
第十一章 生命的尾声
第一节 对死亡的界定与理解
第二节 面对死亡
精彩书摘
现实生活中,个体不可避免地面临着道德判断。无论是是与非,还是善与恶,都需要个体在特定的参照系统中进行评价。其中,这一参照系统所涵盖的范畴就是道德内容,而个体在这一范畴中依据参照点进行量化评价的过程就是道德形式。也就是说,个体道德系统除了判断道德水平的道德形式之外,还包括了界定道德范畴的道德内容。然而,基于理性主义的传统道德心理学研究重视道德形式,忽视道德内容。具体而言,传统道德心理学研究,忽视道德情绪因素,未能充分揭示道德判断规律;忽视道德情感与行为,未能系统描述道德发展全貌;忽视道德文化多样性,未能全面概括道德内容(张梦圆,苑明亮,寇彧,2016)。
“新综合取向”(new synthesis approach)的道德心理学研究,更注重对道德内容的研究,这也使得道德形式的研究更加深入(Haidt, 2007)。该研究取向认为,道德是在心理机能调配下,由多元道德价值观念、多种道德行为实践、多样社会习俗共同构成的心理系统。这一心理系统通过抑制和调节个体的利己性来维护日常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基于这一研究取向,乔纳森.海特(Jonathan Haidt)等提出了“道德基础理论”(moral foundation theory)。该理论是基于进化心理学和多元文化而形成的新综合理论体系,包括四个基本理论假设和五种基本道德内容。
假设一:道德源自进化,是先天性的反应机制。进化过程使人类形成了先天道德性(Haidt, 2012)。先天道德性早于个体经验而存在,是个体道德系统发展的起点。
假设二:道德具有文化可塑性。个体的先天道德性会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特定的道德规则与行为模型,表现为道德的文化特异性。
假设三:道德判断直觉先行,推理在后。个体的道德判断是快速、自动化的直觉反应,情绪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道德推理只是对道德判断的解释与辩护。
假设四:道德内容是多元的。进化过程中,生存适应的多样化使得人类道德内容呈现多元特征,并且多种道德内容普遍存在于不同文化个体的头脑中(Davis et al., 2016)。
依托四个基本理论假设,基于道德内容的先天存在性、共享意向性、直觉反应性、跨文化普遍性,海特等认为人类具有五种基本道德内容:关爱/伤害(Care/Harm)、公平/欺骗(Fairness/Cheating)、忠诚/背叛(Loyalty/Betrayal)、权威/颠覆(Authority/Subversion)、圣洁/堕落(Sanctity/Degradation)。这五种基本道德内容都具有各自的适应性挑战、原初诱因、即时诱因、特有情感和相关美德(Graham et al., 2013)。
关爱/伤害:与关心、照顾和保护他人免受伤害相关的道德内容。为了人类香火的传递,在进化过程中,个体会形成先天的同情心、利他性等涉及关爱的道德内容。
公平/欺骗:在与无亲缘关系的人进行价值交换和社会互动时,人们为确保双赢而形成的道德内容。
忠诚/背叛:在与外群体竞争中,个体指向内群体的道德内容。忠诚内群体会使所在群体在竞争中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利益。忠诚内群体使成员获得自豪感,背叛内群体则使成员感到愤怒。
权威/颠覆:在层级化群体互动中,人们指向上下级的道德内容。资源竞争和权力争夺而形成的合法不对称地位,使得人们尊重上级、保护下级。尊敬与服从被认为是与权威相关的美德,而破坏秩序则会引起人们的蔑视。
圣洁/堕落:与保持圣洁、避免玷污相关的道德内容。在进化过程中,人类为了避免接触致命的病菌和寄生虫,形成了快速检测危险源,并通过厌恶情绪自动远离危险源的行为免疫系统。
随着道德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入,有些学者认为,除了五种基本道德内容外,还存在其他未被纳入的道德内容,如自由/压迫(Liberty/Oppression)、诚实/欺诈(Honesty/Deception)、拥有/偷盗(Ownership/Theft)等(Graham et al., 2013)。经过深思熟虑,海特等将自由/压迫作为第六种基本道德内容,认为这一基本道德内容可以解释无明确层级结构的群体运行过程,其具体的含义是:个体面对统治和限制其自由的人,所表现出的与反抗、怨恨有关的道德内容。
……
发展心理学(第3版)/新编21世纪心理学系列教材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