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调控》针对变化环境下我国干旱灾害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形势,以干旱与旱灾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大量科学研究、实证研究和对干旱进行综合分析与对旱灾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进行机理研究、理论探讨、技术分析、方法研究和综合集成,阐述并回答了新时期我国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及调控的重大理论技术问题与关键战略问题,主要包括干旱灾害风险调控的理论与总体思路、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调控的一系列关键成果与技术体系、我国干旱灾害应对的战略对策措施及其应用实践成果等内容。
《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调控》可供从事水资源与干旱研究相关工作的科研、技术和管理人员阅读、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目录
序
前言
第1章 干旱灾害与旱灾风险
1.1 干旱及其影响
1.1.1 干旱现象
1.1.2 干旱影响
1.2 旱灾及其风险
1.2.1 旱灾形势
1.2.2 旱灾风险
第2章 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调控基础理论
2.1 干旱形成机理
2.1.1 水、能量和碳循环过程
2.1.2 水分亏缺与干旱的关系
2.1.3 干旱的定义
2.2 旱灾风险评估与调控的基本原理
2.2.1 旱灾风险评估的基本原理
2.2.2 旱灾风险调控的基本原理
2.3 旱灾风险评估与调控的总体思路
第3章 干旱及旱灾的演变规律
3.1 全球历史干旱
3.1.1 世界历史干旱事件及其影响
3.1.2 中国历史干旱事件及其影响
3.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干旱灾害规律
3.2.1 我国近50年干旱特征及其演变规律
3.2.2 我国农业干旱灾害演变规律
3.2.3 我国牧业干旱灾害演变规律
3.2.4 我国城市干旱灾害演变规律
3.2.5 我国因旱人畜饮水困难演变规律
3.2.6 我国旱灾综合损失演变规律
3.3 我国干旱区划
3.3.1 干旱区划概述
3.3.2 干旱一级区划
3.3.3 干旱二级区划
3.3.4 干旱三级区划
第4章 干旱的三维度量
4.1 干旱度量指标
4.1.1 干旱指标分类
4.1.2 主要干旱指标
4.2 干旱的三维识别
4.2.1 干旱的三维特征
4.2.2 干旱三维识别方法
4.3 干旱频率计算方法
4.3.1 干旱的频率和重现期
4.3.2 基于多维联合概率分布的干旱频率计算方法
4.4 实例分析
4.4.1 不同干旱指标下的昆明干旱频率分析
4.4.2 基于干旱三维识别技术的西南大旱频率分析
第5章 旱灾损失评估
5.1 旱灾损失评估基本理论
5.2 旱灾损失分类及指标体系
5.2.1 旱灾损失分类依据与原则
5.2.2 旱灾损失分类体系
5.2.3 旱灾损失评估指标
5.3 旱灾损失评估方法
5.3.1 基于作物生长过程模型的农业旱灾损失评估
5.3.2 基于生态过程模型的牧业和生态旱灾损失评估
5.3.3 基于经济过程的旱灾损失评估
5.3.4 区域旱灾损失评估
5.4 实例分析
5.4.1 农业旱灾损失评估
5.4.2 人饮困难旱灾损失评估
5.4.3 工业、服务业旱灾损失评估
5.4.4 区域旱灾损失率汇总
第6章 抗旱能力评估
6.1 抗旱能力概念
6.1.1 抗旱能力内涵分析
6.1.2 抗旱能力定义
6.1.3 自适应抗旱能力评估模式
6.2 抗旱能力定性评估
6.2.1 抗旱能力定性评估思路
6.2.2 抗旱能力构成要素分析
6.2.3 抗旱能力定性评估方法
6.3 抗旱能力定量评估
6.3.1 抗旱能力水平指数定义
6.3.2 抗旱能力水平指数理论算法
6.3.3 抗旱能力水平指数简化算法
6.3.4 抗旱能力水平指数曲线
6.3.5 抗旱能力在旱灾风险评估结果中的表征
6.4 实例分析
6.4.1 抗旱能力定性评估
6.4.2 抗旱能力定量评估
第7章 旱灾风险评估方法
7.1 基于风险要素的旱灾风险评估方法
7.1.1 分项指标法
7.1.2 综合指标法
7.2 基于干旱事件的旱灾风险评估方法
7.2.1 一定抗旱能力下的旱灾风险评估方法
7.2.2 不同抗旱能力下的旱灾风险评估方法
7.3 旱灾风险的表征体系
7.3.1 旱灾风险机理关系图
7.3.2 旱灾风险要素空间分布图
7.3.3 旱灾风险区划图
7.3.4 旱灾风险矩阵表
7.4 试点地区旱灾风险评估
7.4.1 流域概况
7.4.2 农业旱灾风险评估结果
7.4.3 农业旱灾风险分析
第8章 旱灾风险调控技术体系
8.1 概述
8.1.1 旱灾风险调控研究现状
8.1.2 旱灾风险调控技术总体框架
8.2 旱灾风险调控机理
8.3 旱灾风险调控技术
8.3.1 旱灾风险空间调控技术
8.3.2 旱灾风险过程调控技术
8.3.3 旱灾风险功能调控技术
8.3.4 旱灾风险要素调控技术
8.3.5 旱灾风险准则调控技术
第9章 旱灾风险的应对策略与调控实践
9.1 我国旱灾风险的应对策略
9.1.1 我国旱灾风险应对策略的发展背景
9.1.2 我国旱灾风险的总体应对策略
9.2 我国旱灾风险调控实践
9.2.1 国家宏观水资源调配格局
9.2.2 抗旱减灾应急体系
9.2.3 抗旱基本用水定额体系
9.2.4 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体系
参考文献
附表1 全国干旱区划二级分区属性表
附表2 全国干旱区划三级分区属性表
附图1 全国综合受旱县分布图
附图2 全国干旱区划一级分区图
附图3 全国干旱区划二级分区图
附图4 全国干旱区划三级分区图
精彩书摘
《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调控》:
(1)资料收集与分析整理。采用文献调研、实地采访调查和向观测机构购买资料等相结合的方法,收集典型研究区域的(各站点)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土壤含水量、地下水水位等水文气象资料。
(2)干旱频率分析各类型区划分。借鉴自然区划方法,进行全国干旱频率分析类型区划分,以划分出空间上具有相似性的地理区域,方便各个区域选择适宜的干旱指标进行干旱频率分析。选择降雨、气温、日照时数、高程、土壤类型和年径流深等要素反映不同地理区域在气象、地貌和水文上的空间差异,并基于上述要素的空间相似性,建立反映气候、地貌和水文分布的GIS因子图层。在提取因子图层等值线的基础上,以我国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进行干旱频率分析类型区划分。
(3)干旱指标的选取和干旱特征变量的提取。通过分析研究区域干旱的成因和主要影响因素,选取反映各类干旱的指标变量(对于气象干旱,以降水和蒸发作为干旱指标;对于水文干旱,以河川径流量或地下水埋深或土壤含水量为干旱指标)。考虑人类活动等变化环境的影响,采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非一致性干旱指标序列的分析、识别、分解和合成,构建具有一致性干旱指标序列。采用干旱阈值水平优选方法,确定干旱指标阈值;采用游程分析方法,用干旱指标阈值判别干旱指标序列中各干旱事件的发生过程,提取干旱历时、干旱强度等描述干旱事件发展特性的干旱特征变量序列。对于空间格点数据,计算干旱发生面积序列。
……
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调控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