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说阮籍咏怀诗(迦陵说诗)

叶嘉莹说阮籍咏怀诗(迦陵说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叶嘉莹 著
图书标签:
  • 叶嘉莹
  • 阮籍
  • 咏怀诗
  • 迦陵说诗
  • 诗歌
  • 文学
  • 古典诗词
  • 中国古典文学
  • 文学评论
  • 诗词鉴赏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00150
版次:1
商品编码:12155383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精装
丛书名: 迦陵说诗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96
字数:18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叶嘉莹说阮籍咏怀诗》是“迦陵说诗”系列的收官之作,由九十高龄的叶嘉莹先生亲自反复修改、审定而成。

  阮籍流传下来的87首诗中,其中有85首题名“咏怀”,这是一个乱世诗人的悲苦写照。阮籍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建安文学之后正始文学时代的诗人。当时正处于魏晋之交,社会上一群文士从外表上看放浪、恣纵、旷达、不守礼法,而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一份内在的悲哀和痛苦。阮籍的诗寄托深远,而其志气狂放、纵逸,幽微、深隐,蕴藉深厚,在痛苦无人可诉的时候,把零乱、悲苦的内心感情用诗文表现出来。叶嘉莹先生细腻深挚地解读了阮籍脍炙人口的十七首咏怀诗。

目录

一 意旨遥深的诗人 阮籍

二 寄兴幽远的诗歌 阮籍的咏怀诗
品读与赏析
夜中不能寐
二妃游江滨
嘉树下成蹊
昔日繁华子
天马出西北
登高临四野
开秋兆凉气
平生少年时
昔闻东陵瓜
步出上末门
昔年十四五
徘徊蓬池上
炎暑惟兹夏
灼灼西隤日
独坐空堂上
北里多奇舞
湛湛长江水

精彩书摘

  《叶嘉莹说阮籍咏怀诗/迦陵说诗》:
  关于阮籍的为人,历史上记载说,他内心淳至,以孝称,而疏于礼法。虽然他外表的行为很放浪,而真正内在的品性是非常淳厚、非常笃挚的,并且以孝顺著称。有一天,阮籍正和一位朋友下棋。这时,有人把他母亲死了的消息告诉他,他的朋友想要停止下棋,但他却对下棋的朋友说,请终此局。在一般人看来,母亲死了还要下完这盘棋似乎是很不孝顺的,可是,阮籍不在乎外表的虚伪的礼法,其实,他内心是极其悲哀的。下完这盘棋后,他就放声一恸,呕血数升,而且哀毁骨立,杖而后起。这不是表面的哀毁,而是内心的极度哀毁。当时人们以吊丧为重,当裴楷来吊祭阮籍母亲之丧时,阮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他就披散着头发,很没有礼貌地箕踞而坐,而且喝醉了酒,两只眼睛一直向前看,既不给裴楷答礼,也不哀哭。裴楷仍然尽他的吊丧之礼。当时有人间裴楷,既然阮籍没有给你答礼,你为什么还尽丧祭之礼呢?裴楷回答说,阮籍那样的人物是在礼法以外的,他可以像他那样行事;我们是一般的寻常人,是在礼法以内的,是应该遵守礼法的。此外,阮籍疏于礼法,他遇俗士则白眼沉默;遇知己就以青眼相对。历史上记载说,嵇康的哥哥来见阮籍,他就以白眼相对;嵇康自己来见阮籍,他就以青眼相对。
  ……
《沧海遗珠:阮籍咏怀诗十二首》导读 在中国诗歌的璀璨星河中,阮籍的《咏怀诗》无疑是其中最令人扼腕叹息、也最引人深思的篇章之一。它们如同一颗颗散落的珍珠,闪烁着奇诡的光芒,却又被历史的长河冲刷得斑驳陆离,使得后世之人欲窥其全貌而不得。本书《沧海遗珠:阮籍咏怀诗十二首》便是献给这些诗篇的一次真诚致敬,我们试图拂去历史的尘埃,在现存的文本中,遴选出十二首最具代表性的《咏怀诗》,并对其进行细致入微的解读。 我们选择的这十二首诗,并非全然依据某种固定的序列,而是基于对阮籍诗歌风格、思想情感以及艺术成就的整体考量。它们或侧重于描摹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或淋漓尽致地抒发诗人孤愤忧绝的情怀,或寄寓着对人生哲理的深刻追问。每一首诗,都是阮籍在特定心境下的情感流淌,也是他在黑暗年代中,以笔为剑,试图照亮内心世界的挣扎与呐喊。 在对每一首诗进行解读时,我们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还原历史的脉络与语境: 阮籍生活在魏晋之际,这是一个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价值观念剧烈冲突的时代。建安风骨的余韵犹在,却已被权谋倾轧、战乱频仍所笼罩。曹魏政权的摇摇欲坠,司马氏篡权的不安因素,以及士人群体在乱世中的生存困境,都深刻地影响着阮籍的思想和创作。我们将努力搜集相关的史料,勾勒出阮籍所处的具体历史情境,帮助读者理解诗歌中那些看似晦涩难懂的典故、影射以及那股弥漫其间的悲凉与愤懑,究竟源自何处。例如,诗中对“日月”、“星辰”的描摹,并非单纯的自然景象,常常寄托着诗人对时局兴衰、命运无常的感慨;而对“白鹿”、“玄螭”等意象的运用,也往往与魏晋士人的隐逸情结、避世思想紧密相连。 二、剖析诗歌的意象与象征: 阮籍的《咏怀诗》以其奇诡的想象、跳跃的思维和丰富的象征意义而著称。他善于运用各种意象来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从“高者歌,生者歌”的开篇,到“慷慨歌一曲,中有万古愁”的结尾,每一个词语、每一个画面都可能蕴含着多重意义。本书将深入挖掘这些意象背后的象征含义,探讨它们是如何被阮籍用来表达他对人生、社会、政治的看法。我们会详细解读诗中反复出现的“云”、“风”、“鸟”、“兽”、“山”、“川”、“古人”等意象,以及它们在不同诗篇中的演变和融合,揭示诗人如何通过这些意象来构建一个内心深邃、情感丰沛的艺术世界。例如,“白鹿”可能象征着纯洁美好的理想,而“玄螭”则可能代表着潜藏的危机或难以摆脱的命运。 三、梳理诗歌的情感与哲思: 阮籍的《咏怀诗》之所以能够跨越千年,打动无数读者,在于其情感的真挚与力量。诗中充斥着愤懑、悲凉、忧愁、孤独,但也夹杂着对自由的向往、对真理的探求以及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我们将细致地梳理诗人情感的脉络,辨析其悲从何来,愁向何处。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引导读者一同思考诗中蕴含的哲学命题,比如生命的短暂与永恒、存在的虚无与实在、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挣扎。我们会关注诗人在表达“丧乱之世”的无奈时,是如何同时探寻超越现实困境的精神出路的。 四、解读诗歌的艺术特色与语言风格: 阮籍的诗歌语言风格独特,充满了“以少总多”、“意溢言表”的艺术魅力。他的句子常常看似零散,却又紧密关联,意象跳跃,但情感却能直击人心。这种“隐晦”、“曲折”、“出人意表”的表达方式,既是那个时代特殊语境下的产物,也是阮籍个人艺术才华的体现。本书将尝试揭示阮籍语言艺术的奥秘,分析他如何运用比兴、象征、用典、反语等手法,来创造出其独特的诗歌风格。我们会关注他诗歌的节奏、韵律,以及那些看似平淡却蕴含深意的词汇选择,力求让读者体会到阮籍诗歌的独特美感。 五、对照与拓展: 在解读每一首诗时,我们也会适当引用后世对阮籍诗歌的评价和研究成果,但绝不拘泥于前人的成说。我们的目标是提供一种新的视角,一种基于文本细读和历史考量的解读方式。我们希望能启发读者自行思考,形成自己的理解,甚至对某些诗句产生新的感悟。因此,本书并非一部终结性的学术著作,而更像是一次与阮籍诗歌的对话,一次邀请读者共同参与的探险。 本书的结构设计,力求清晰明了。每一首诗我们将单独进行解读,并配以必要的注释,包括生僻字词的解释、典故的说明,以及可能存在的不同理解。在篇章之间,我们会用引言和过渡来连接,使得整部书读起来既有独立性,又形成一个整体。 我们深知,《咏怀诗》的博大精深,非一本书所能尽述。阮籍的心灵世界,如同一片深邃的海洋,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在潮水退去后,将散落在岸边的十二颗遗珠拾起,细细打磨,呈现在各位眼前。我们希望,通过本书的阅读,读者能够: 更加深入地理解阮籍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这一背景如何塑造了他的思想和情感。 掌握解读阮籍诗歌的重要方法,包括对意象、象征、典故的分析。 体会到阮籍诗歌中蕴含的复杂情感,以及他所追求的精神自由。 欣赏到阮籍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语言风格。 更重要的是,能够因此引发对人生、社会、历史的独立思考。 《沧海遗珠:阮籍咏怀诗十二首》不仅仅是对一堆古代文字的梳理,更是对一个伟大灵魂的追寻。在那些看似缥缈的诗句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在乱世中不屈的灵魂,一个在黑暗中依然试图寻找光明的探索者。希望本书能成为您走进阮籍诗歌世界的一扇门,一扇能够让您感受到那股穿越千年的“咏怀”之音的门。让我们一同在这十二首诗中,感受那份“慷慨歌一曲,中有万古愁”的深沉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整本书的论述逻辑清晰得令人称道,结构安排得井井有条,像一位技艺高超的织工,将散落的线头一一编织成宏大而精密的锦缎。作者似乎对阮籍的生平脉络和诗歌主题有着极其深刻的体悟,每一章节的过渡都自然流畅,论点层层递进,不急不躁。即便是初涉魏晋文学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能轻松跟上作者的思路,不会感到迷失方向。这种高超的驾驭能力,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文本分析变得引人入胜,每读完一个小节,都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自己也一同参与了这场深刻的学术探索。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最深感受是它所蕴含的深厚学养和人文关怀。它不仅仅是对诗歌的字面解读,更像是一次对魏晋士人精神世界的深度考察与温柔体恤。通过对这些看似孤独的咏怀之作的细致剖析,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如何在权力的夹缝中坚守自我、如何在孤独中寻求精神的自由。这种对生命困境的深刻洞察,使得全书的阅读体验上升到了哲学和人生的层面,读完之后,心中的烦闷似乎也被涤荡了许多,获得了一种审视自身处境的宁静与力量。它提供了一种穿越时空的对话,让人在喧嚣中找到片刻的安宁与自省的契机。

评分

文字的运用上,这本书展现出一种克制而又充满力量的美感。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画面感,尤其是在描摹那些“咏怀”的幽微心绪时,选词精准,极富表现力,但又绝不炫技或堆砌辞藻,始终保持着一种文人特有的内敛与风骨。读起来,让人感到一种久违的阅读快感,那是一种对精妙语言的享受。这种沉淀下来的文字质地,与阮籍诗歌本身的清峻冷逸气质形成了完美的呼应,让人感受到作者在文字选择上的高度自觉与审美坚持。它不像某些当代解读那样,试图用过于现代的口语去“亲近”古人,而是选择了尊重文本,用更优美的文字去衬托原诗的境界。

评分

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古朴中带着一丝雅致的气息,很能抓住读者的眼球。拿到手里,能感受到纸张的质感,墨香仿佛也随之流淌出来,让人迫不及待想沉浸其中。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读每一个字,但光是翻阅目录和浏览排版,就能体会到出版方在细节上的用心。字体选择上既保证了阅读的舒适度,又散发出一种典雅的书卷气,这一点非常加分。现在市面上很多图书在设计上都趋于同质化,但这本书在保持学术性的同时,又不失美感,让人觉得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特别是封面那几笔写意的设计,虽然简单,却蕴含着深远的意境,让人对内文的文字内容更加充满了期待。这种从外在到内在的整体审美构建,无疑为阅读体验奠定了极佳的基调。

评分

这本书的引言部分写得非常到位,它精准地抓住了魏晋风度的核心要义,没有陷入空泛的理论说教,而是通过几个鲜活的侧面,勾勒出了阮籍复杂而矛盾的内心世界。我尤其欣赏作者在阐释诗歌背景时的那种穿透力,仿佛能带我一同回到那个士人思想活跃、却又面临巨大政治压力的时代。这种叙事手法,使得原本略显疏离的古典诗词瞬间变得鲜活可感,不再是教科书上冰冷的名句。读着这些文字,我仿佛能听到诗人内心的低语和时代的回响,这种强烈的代入感是许多同类解读作品所欠缺的。它成功地搭建了一座桥梁,连接了古代的愁绪与现代人的共鸣点。

评分

五百年的光阴只是一个PIAN局,虚无时间中的人物又为什么而苦,为什么而喜呢?

评分

很喜欢这样的书,内容不错。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叶先生的书,必读书!!!!!!

评分

好的

评分

阮籍八十二首咏怀诗,意指遥深。

评分

真正的学者。出版社也是很给力了。

评分

性价比高,要是搞活动的时候买就更合算

评分

正版书,质量不错,价格公道。还会一直支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