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中国古代的兵书卷帙浩繁,内容也非常丰富,以《孙子兵法》为首的“武经七书”,以及《百战奇法》、《纪效新书》等经典之作更是代不乏陈。中国古代兵书不仅讲论战争指导原则、战法战术、军队管理、军事训练、兵器技击等军事内容,更涉及经济、外交、文化治国方略,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反映出古人卓越的智慧,具有深厚的军事价值、史学价值甚至文学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华兵书经典”书系,介绍中国古代经典兵书,意在使当代读者正确认识中国军事思想与技术的渊源、成就与影响。
《司马法》作为皇家钦定的《武经七书》之一,是一本古代将校必读书。出自西周早期,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是目前流传下来极早的军事著作。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诏命校订《武经七书》,《司马法》从卷帙浩繁的兵学著作中脱颖而出,成为“七书”之一;到了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朝廷从“七书”中精选出三本,号称《武经三书》,《司马法》入选其中,成为“三书”之一。能够挺进不同时期皇家钦定的“七书”乃至“三书”的方阵,可知《司马法》在中国古典兵学体系中,早已与《孙子兵法》等书一起,成为古代兵学极高水平的代表,享有一般兵书所难以企及的崇高地位。
《司马法》现存三卷五篇,内容丰富、深邃,既有对有极高史料价值的周代军礼的大量记述,也有对“以仁为本”“以礼为固”的儒家思想的大力揄扬,既有对“忘战必危”、依法治军等军事文化理念的郑重强调,也有对“轻重”“众寡”等战略战术范畴的深入研究,其阐述的以法治军思想和具体军法内容,为后世制定军法条例、法令提供了依据,是具有军事法典性质的著作。
太史公曰:余读司马兵法,闳廓深远,虽三代征伐,未能竟其义,如其文也,亦少褒矣。
——汉 司马迁《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周《司马法》,本太公者也。太公既没,齐人得其遗法。……今世所传兵家者流,又分权谋、形势、阴阳、技巧四种,皆出《司马法》也。
——唐 李靖《李卫公问对》
古者《司马法》,即周之政典也。
——宋 王应麟《汉艺文志考证》
其言大抵据道依德,本仁祖义,三代军政之遗规,犹籍存什一于千百。盖其时去古未远,先王旧典,未尽无征,掇拾成编,亦汉文博士追述王制之类也。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兵家类”《司马法》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为我这样渴望探索古代军事智慧的爱好者量身定做的!一直以来,我对兵法谋略都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奈何市面上流传的各种版本良莠不齐,要么晦涩难懂,要么断章取义,真正能让我深入理解并感受其精髓的实在不多。而这本《司马法》,当我拿到它的时候,一种沉甸甸的厚重感便油然而生。装帧设计古朴典雅,内页纸张质感也相当不错,这首先就给了我一种“正统”的期待。翻开书页,首先映入眼帘的并非是艰涩的文字,而是清晰的排版和精炼的译文。我特别喜欢它在原文旁配以白话解释,这对于我这种非专业人士来说简直是福音。很多时候,读古籍最怕的就是望文生义,误解原意,而这里的译文恰到好处地捕捉了原文的精髓,让我能够更顺畅地进入到作者所构建的军事世界。更令人惊喜的是,书的开头部分还对《司马法》的作者、成书年代以及其在中国军事思想史上的地位做了详尽的介绍,这让我对即将阅读的内容有了更宏观的认识,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为我指明了探索方向。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品读其中的每一篇,去领略那位古代军事家深邃的洞察力和超凡的智慧,去感受那字里行间流淌着的战术与战略的精妙。
评分我对中国古代军事文化一直有着莫名的亲近感,而《司马法》这部著作,在我心中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次能够拿到这本《中华兵书经典丛书》中的《司马法》,感觉就像得到了一件珍宝。首先,这本书的编辑和排版都做得非常用心,无论是字体的选择还是注释的详细程度,都体现了出版方对经典的尊重。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对“军事道德”和“战争伦理”的强调。在现代社会,我们谈论战争,往往更多地关注其破坏性,但《司马法》却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在不得已而为战争时,如何才能“师出有名”,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如何才能最终赢得民心。这是一种非常人道的战争观,也是一种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战胜于朝”的论述,它告诉我们,真正的胜利往往是在战场之外,在战略决策、外交斡旋和人心向背之中就已经决定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迪,让我开始用更广阔的视角去审视历史和现实中的种种冲突与挑战。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对兵法类的书籍涉猎不多,更多的是因为对历史的好奇,所以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这本《司马法》。拿到手后,它的厚重感让我有点意外,但翻开后,就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吸引了。首先,它的语言风格非常简洁有力,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但每一句话都直指要害,让人读起来既觉得畅快,又忍不住思考。我尤其喜欢它关于“伐谋”和“伐交”的论述,这是一种非常高级的战争理念,强调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在如今看来,依然是处理冲突和解决问题的绝佳思路。书中的一些概念,比如“天时”、“地利”、“人和”,虽然看似简单,但作者对其的阐释却非常深刻,让我明白了这些因素在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我经常会和朋友们讨论书中的一些观点,大家都能从中找到共鸣,并就此引申到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这本书不单单是一本兵书,更像是一本关于智慧的书,一本关于如何审时度势、如何把握主动的指南。它让我对“战略”这个词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让我看到了中国古代先贤的非凡智慧。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和军事理论有着浓厚的兴趣,而《司马法》作为兵书的经典之作,自然是我的必读清单之一。收到这本书后,首先吸引我的是它精美的装帧和考究的字体,给人一种庄重而肃穆的阅读体验。书中的内容,尤其是那些关于战略布局和战术运用的论述,令我印象深刻。它不像一些纯粹的战例分析,而是更多地侧重于战争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我反复研读了其中关于“知彼知己”的章节,结合自身的经验,觉得其所提出的战略思考方式,在任何领域都适用。另外,书中对于“军气”的论述也让我大开眼界,它不仅仅是指士兵的士气,更是一种整体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的体现。作者对于如何激发和维持这种“军气”的阐述,既有理论的高度,又不乏实践的可行性。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因地制宜”和“因时而变”的强调,这充分体现了古代军事家灵活应变、随机而动的智慧。每一次阅读,都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感觉自己对战争的理解又上了一个台阶,对那些古代将领的智慧感到由衷的钦佩。
评分这次入手《司马法》,完全是出于一种对历史与智慧的本能的探寻。我总觉得,古代兵书之所以能流传千古,必然蕴含着超越时代的真理。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系统性”。它不像一些零散的观点集合,而是更像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从开篇的“论”到具体的“法”,层层递进,逻辑清晰。我尤其被其中对于“义兵”的阐述所吸引。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兵法就是杀戮与征服,但《司马法》却强调了“仁义”在战争中的重要性,这颠覆了我之前的一些刻板印象。它不仅仅是在教你如何打仗,更是在教你如何“不打仗”,或者说,如何在必要时以最小的代价赢得胜利,并且赢得民心。这种“以人为本”的军事思想,在现代社会看来,依然具有极其宝贵的借鉴意义。我反复阅读了其中关于“军礼”和“军政”的部分,感受到了古代军队严明的纪律和对生命的尊重。虽然有些篇章的叙述风格比较简练,但正是这种“言简意赅”反而增加了其解读的深度和回味的空间。我常常会停下来,反复咀嚼某个词句,尝试去理解其背后的深层含义,仿佛在与那位伟大的军事家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还是不错的!
评分非常好的书籍 物美价廉 推荐给大家
评分兵家经典,值得一读,很喜欢这个系列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一如既往的支持京东!
评分快递很快,书很好,师傅人很好。
评分抢到神券美美哒
评分蛮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