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亞特蘭蒂斯文明作為偉大的太陽文明,起源於一萬多年前的遠古中國長江流域,崛起於荒蠻中。自文明的初興到大成時的傲視天下,期間共曆經四次輝煌、三次文明大傳播,也經曆瞭兩大劫難、兩次重建,但亞特蘭蒂斯的不落太陽,將永遠照耀華夏大地與整個東、西方的文明世界。
作者簡介
葉遠,漢族,姑蘇人氏。
少時貧,有誌,好學,自強……
務過農,打過工,扛過包,教過書,管過企業,當過律師……
風雨人生路。
寂寞江湖客。
讀韆捲書,行萬裏路……
曆經二十餘載,終成《天機:大西國揭秘》一書四部,以證亞特蘭蒂斯文明真相的韆古之謎。
目錄
第一章 隕落的星辰
1/1 第九個太陽
1/2 韆年“有”悔
1/3 追逐太陽的朝聖者
第二章 彩雲歸——女神補天
2/1 九五之尊
2/2 百變鳳凰
2/3 決戰昆侖
第三章 九九歸一
3/1 西去的“三苗”
3/2 九天鳳舞一新萬城之城
3/3 太陽不落
附錶
附錶1 大西國史前文明中的祖先時代的斷代劃分(Ⅰ)
附錶2 大西國史前文明中的祖先時代的斷代劃分(Ⅱ)
附錶3 大西國史前文明中的祖先時代的斷代劃分(Ⅲ)
附錶4 大西國史前文明中的父係創世祖先排名錶
附錶5 大西國史前文明中的母係祖先錶
後記
主要參考書目
精彩書摘
《天機:大西國揭秘·第四部:燃燒的星空》:
在神農王朝的曆代帝王中,有一位特彆重要,而且很值得關注的帝王身影,在曆史的投影中顯得尤為神秘。此君正是神農王朝的最後一位炎帝——“榆罔”。作為末代帝王,神農王朝的終結與黃帝朝的興起,應該都與他有一定的關係。但問題是,此君在史前的大西國曆史上到底是一位怎樣的君王.究竟又做瞭什麼錯事,纔會使祖先辛勤創建的大西國文明史上最為輝煌燦爛的第五太陽“人”時代突然被終結呢?換言之,他所在的時代裏究竟發生過哪些重大的曆史事件纔導緻神農王朝的傾覆呢?
這樣一位重要的史前君王,在史籍中有關他生平情況的直接記載卻是寥寥無幾,但還是有一些文字,雖簡單,卻是十分重要的史前信息遺存。在《逸周書。嘗麥解》中這樣記述:“蚩尤逐帝榆罔。”僅僅六個字,卻意義重大。因為從《逸周書》所說可知,是“犯上作亂”的“蚩尤”驅逐瞭神農王朝的閤法炎帝榆罔。顯然,神農王朝的終結與“蚩尤”的作亂有關。
雖然有關“蚩尤”曾在史前作亂過的記述在其他古籍中也可見到,如《史記》、《路史》、《山海經》中都曾有記述,但《逸周書》卻是為數不多的直接提到“榆罔”是被蚩尤所逐的古籍(《路史》中也有蚩尤逐帝並自稱炎帝的記述),此說可以提供以下兩點思考。
①“蚩尤”乃是傳說中與黃帝作“逐鹿天下”之戰的著名神話人物,在《史記·五帝本紀》中被司馬遷稱為“炎帝”,即在神農氏世衰時侵淩諸侯的那個“炎帝”就是他。否則,已世衰的神農王朝的末世炎帝怎麼還有能力去侵淩諸侯呢?更何況,所謂侵淩諸侯一說也不應該用在正統且閤法的帝王“炎帝”身上。因為上對下,被稱為討伐或徵討;下對上,或同僚之間纔能使用“侵淩”一詞。這從《逸周書》以及《路史》中也可得知,蚩尤本非帝,隻有在其“逐帝榆罔”後,他纔能自己稱帝,故蚩尤的這個“炎帝”身份在講究道統的史傢看來,乃是“僞帝”,不具有任何閤法性與正統性。因此,司馬遷纔會有“炎帝欲侵淩諸侯”之說。
②《逸周書》點明瞭神農王朝的“榆罔”成為末帝,乃是因被蚩尤所逐,這個“逐”字很重要,因為“逐帝”之說較少見之於其他的古籍中,而且由於“逐”不同於“誅”,故可以說明當時的榆罔並未被作亂的蚩尤所“誅殺”或“擒殺”。至於“逐”的方式,則既有以暴力強行驅逐,也有被迫自行放逐等不同的情況來體現。
然而遺憾的是,盡管《逸周書》提到“逐帝榆罔”,但“榆罔”是如何被逐的,又被逐往何處去?其最終的命運與結局又是如何?都還是迷。不過,在尋找這些疑問答案的同時,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逸周書》的“逐帝”之說除《路史》之外,是否還有與此可作呼應或是能作進一步補充的資料呢?
事實上,能為《逸周書》及《路史》之說佐證的依據的確存在,這就是《莊子·天地》之中的相關記載:“諄芒將東之大壑,適遇苑風於東海之濱。苑風曰:‘子將奚之?’曰:‘將之大壑。’曰:‘奚為焉?’曰:‘夫大壑之為物也,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吾將遊焉。’苑風曰:‘夫子無意於橫目之民乎?願聞聖治。’諄芒曰:‘聖治乎?官舉而不失其宜,拔舉而不失其能,畢見其情事而行其所為,行言自為而天下化,手撓頤指,四方之民莫不俱至,此之謂聖治。願聞德人。德人者,居無思,行無慮,不藏是非善惡;四海之內,共利之之謂悅,共給之之謂安;怊乎,若嬰兒之失其母也,儻乎若行而失其道也;財用有餘,而不知其所自來,飲食取足,而不知其所從,此謂德人之容。曰:願聞神人。’曰:‘上神乘光,輿形滅亡,是謂照曠;緻命盡情,天地樂而萬事消亡,萬物復情,此之謂混冥……’
從諄芒在將渡東海時在海邊與苑風二人的對話來看,其主要的內容可分為兩個方麵,其一,苑風欲阻諄芒東行海外,問其為何要去東海外(大壑)並勸其不要放棄“橫目之民”而不顧。其二,苑風改勸阻為請教以及諄芒告之其治國之道。
細加分析,不難發現,上述內容竟然就像一段上古的君臣之間的“視頻圖像”般的對話,其中隱含著以下幾點重要信息。
①從諄芒要去東海外以及苑風所講的“夫子無意於橫目之民”可知,當時極可能乃是神農的“人”時代。“橫目之民”乃是“橫目人”,在上古的“天、地、人”這三大時代中,唯有“人”時代以“橫目人”為標誌。因此齣現“橫目之民”的說法,不可能發生在産生“橫目人”這個名稱之前的時代。
②在有關古籍的記載中,本就有屬於神農時代所進行過的“圖地形、脈海道”的記述。而若無“圖地形、脈海道”之說的存在,諄芒又怎知東海外有大壑,且可航行到達呢?再者說,神農時代的“脈海道”勢必包括或根本就應指的是對東海外所做的探察,因為上古所謂的“東海”乃是泛指環中國東方的整個海域,故“脈海道”之說就隻能指從中國大陸對東海海道的航行與探究。因而諄芒的東海之行,應該發生在這一時期,而且也應是建立在已有的“脈海道”的基礎之上。
③從苑風一改勸阻為願聞聖治的內容看,有些過於突兀,此處是否還有可作前後呼應連接的一節內容,即諄芒不但不聽苑風勸阻且決意渡東海之前,還將治理“橫目之民”的國事暫時托付給瞭苑風?唯有如此,苑風纔會在接受使命後,一改先前的勸阻,而嚮將行的諄芒作最後的請示,這樣纔閤乎邏輯。而諄芒也纔會因此而不厭其煩地對他講瞭許多聖王的治國之道。不過可以看齣,能講齣如此高明的聖治之道,即聖王的治國之理論的諄芒,自己就應是一個很有能力的治國者。
……
天機:大西國揭秘·第四部:燃燒的星空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