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15
看不见的养育,看得见的成长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头一回被叶月幽惊艳到(或者说惊吓到),是五年前读到她的文章《一个妈妈的自我剖析和成长》,无数人为之垂泪,我是其中之一,时隔多年,当年深夜痛哭的情景依旧清晰。
她从来都只是平静地叙述,但风平浪静之下潜藏着的惊涛骇浪,猛烈地拍打着每一位读者的内心。《一个妈妈的自我剖析和成长》被数百万次转发阅读,直接导致原生家庭问题在后来被广泛关注。
作为教育专家,叶月幽不喜欢说空话,讲道理,她只相信“真实”的力量,她说“教育”这件事在时时、在刻刻、在举手投足之间,我们没办法假装。
在期待孩子有任何能力之前,我们先得深刻体会或学习过那种生活;在培养出一个有趣的孩子之前,我们先得做一个有趣的母亲。教育不是给孩子规条,而是我们自己乐意做个真实的“好大人”,给孩子一个好的身影来跟随。
怎样才是做妈妈的恰当姿势?教育践行者叶月幽说,你若能成为自己,必然将触动孩子。
我们是母亲,是妻子,是女儿,但首先——我们是我们自己。没有自己,一切角色都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真正优质的亲子关系,是两个独立而优秀的“人”之间的关系。
安定自己的内心,不用外在忙碌,掩饰内在的无序。留一片自由的空间给自己,也留一片独立成长的空间给孩子。在孩子确认内心动力的时候不去干扰孩子,如果孩子听见的总是你的声音,他就无法听到自己。养育贵在“看不见”,如同春雨讲究“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任何时候,请帮助孩子,让他自己来。
叶月幽,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美国GTI总部认证P.E.T.父母效能训练讲师,首届小巫督导艺术养育课程讲师,萨提亚模式认证治疗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自2011年开始系统学习心理学及个人成长课程,并在生活中不断实践与分享。带领讲座及工作坊近百场,遍及上海、深圳、广州、长沙、重庆、南京、西安等城市,深受全国各地父母的欢迎。通过自身不断学习和养育两个孩子的过程,在学习中成长,在生活中修行。
叶月幽的文字有一种温度,读她的文章,就像寒冷的冬夜里捧着一杯热茶,暖胃暖心。她从没想过要把自己塑造成完美的专家形象,居高临下地指教父母们哪里没有做好,而是深刻地看到他们内心需要的支持和帮助,温柔地给予力量和抚慰。——著名儿童教育专家 小巫
叶月幽做任何事情,拼尽全力,毫无保留。她的成长像狂风暴雨中的小野菊,风雨后依然屹立。诚意向你推荐此书,愿它成为一道门,让身为父母的你从中得到共鸣和鼓励,带着智慧继续前行。——P.E.T.中国督导 安心
叶月幽的文字,温暖平静,充满力量。分析为疗愈做了很棒的准备,而去经验,去给予爱,才是疗愈真正的流动。叶月幽做到了,推荐!—— 心理学者 李雪
推荐序 真正的智慧是让对方觉得——我也行
自序 愿我成为一道门
01 倾听,走进孩子的内心
如何疏导孩子的情绪
倾听执拗期的孩子
关注人而不是事
“看见”的力量
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
倾听,赋予孩子内心的力量
02 表达,创造有效的双向沟通
究竟要不要给孩子立规则
消除影响,而不是禁止行为
每个人的需求都值得被尊重
孩子入园,你准备好了吗
给不愿等待的孩子的治愈系故事
03 家有俩宝,生活中的笑与泪
为两个孩子许下爱的承诺
这一地鸡毛的生活
你不是脾气暴躁,你只是需要休息
双宝之争,不做法官
04 爱,就是心底的那一束光
由育儿引发的家庭大战
当无条件养育撞上公立教育
所有的方法都是帮助我们找到爱
认出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爱
05 父母的自我成长
不做被育儿理论逼死的父母
你是世上最好的妈妈
由安慰引发的自我觉察
你对孩子的教育,是出于爱还是恐惧
警惕自己的育儿优越感
你是在接纳,还是在忍受
后记 我的选择,无须孩子证明
关注人而不是事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叫作“对事不对人”,就是说,我们不把对方的行为评判引申到人格、人性等层面。而当我们倾听孩子的时候,另外一个视角也很重要,那就是“关注人而不是事”。
有位妈妈去幼儿园接女儿,老师告诉她孩子在幼儿园和其他小伙伴抢玩具,争执中被咬了一口,手上留了个很深的牙印。妈妈看到后特别心疼,把孩子拉到一边,仔细询问:“玩具是谁的?是谁先动的手?为什么不遵守谁先拿到谁先玩的规则?”回到家后,奶奶知道了,指责妈妈:“都是你教她什么守规矩、懂礼貌,现在看看,被欺负了吧!你就应该教她谁打她就打回去!”妈妈听了也开始自责,担心自己是不是真的教错了。
吃饭的时候,爸爸回来了,看到孩子手上的伤口,非常生气,拉着孩子就要去找老师:“这是在幼儿园发生的事情,老师必须给个说法。让幼儿园提供监控视频,我倒要看看事情是怎么发生的,老师又是怎么处理的。必须让对方给孩子道歉,不然就去教育局理论!”
听到这里,我不由地想问:“等一下,孩子在哪儿?”
看起来好像每个人都在关注这件事情,可是,谁在关心这个孩子?被咬的是谁啊?孩子被咬了会有怎样的感受?表面上好像所有人都在关心孩子,实际上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头脑里面。当你的孩子在外面发生打闹受伤回到家时,无论你是义愤填膺地想要去评理,还是冷静地和孩子分析谁对谁错,都没有看见眼前这个委屈、害怕、伤心、难过的孩子。
所有的分析和总结都应该在处理完情绪之后。当事情发生时,我们不去评论谁对谁错,谁应该谁不应该。无论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都比不上眼前这个孩子和他此时的感受对我们来说更重要。
去年曾经看到过一篇新闻报道:一个十二岁的女孩,在超市拿了一些巧克力及生活用品,被店主发现后通知了家长。女孩的妈妈赶到后先是打了女孩一个耳光,随后在和店主交涉的过程中也曾辱骂孩子。妈妈以为这下孩子应该知道错了,可是女孩在离开超市一小时后跳楼身亡。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悲剧。妈妈知道孩子“偷”东西之后无比恼怒,一心想要教育孩子,否则长大以后还了得?可是妈妈恰恰忘了孩子那一刻惊慌失措、羞辱绝望的心情。我没有指责这位妈妈的意思,因为她也是悲剧的受害者。然而如果妈妈可以不问对错,先安抚孩子的心,哪怕只是简单地说一句:“你还好吗?有没有被吓到?”也许结局就会完全不同。
每当看到孩子自杀的报道,很多人都会说现在的小孩太娇惯了,心理素质差,抗挫折能力低。其实不是因为挫折少了,恰恰是因为挫折太多了,孩子已经绝望了。这些挫折不一定是外界多大的打击,可能只是内心一直被否定的感受。孩子感觉不到爱和接纳,看不到任何美好,才会失去活下去的勇气。
其实,孩子不是没有勇气面对挫折,而是没有勇气面对父母的态度和责罚。孩子在家里感受不到价值和归属,就会封闭自己,不再信任父母。家,本应是无论你走多远,都心心念念想要回去的地方;是无论你在外面遇到多少挫折,一想起来就觉得温暖的地方。
父母能不能让孩子相信,无论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在父母眼里,孩子都是最重要的。如果父母可以让孩子信任,孩子敢于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那么无论在外面遇到什么事情、什么打击、什么挫折,他都知道还有父母会给他支持,还有家这个港湾可以给他停靠。就算走投无路,也有一条路可以走,就是回家之路。
那么要如何才能让孩子信任呢?就是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去倾听孩子,去跟随孩子的感受。事情永远不如孩子更重要。即便孩子可能会犯错,我们也可以带着满满的爱,去看看他需要什么帮助,而不是指责他、否定他、教训他。
托马斯.戈登博士说:“感受和需求是我们人际沟通的两大基石。”我们成年人的沟通层次一般是:打招呼—谈事件—说想法—谈感受—说需求。比如我们平时见面首先会彼此问候,然后聊一聊最近发生的事情,对事件发表一些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双方都感到真诚、恳切,没有被评判,我们就会觉得对方是安全的,这时候我们才敢于去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和需求。
而孩子的表达方式则恰恰相反,他们会直接谈感受和需求。孩子会和我们说:“妈妈,我要你陪我。”“妈妈,我好害怕。”可是我们给孩子的回应往往是拒绝和评判:“这么大了还要人陪?你又不是小孩子。”“这有什么好怕的?太胆小了,男子汉要勇敢一点!”于是慢慢地孩子就不敢表达感受和需求了。
也许他还会谈想法:“妈妈,周末我想去同学家玩。”但有时候我们连他的想法也要否定:“玩什么玩,一天到晚就知道玩,作业写完了吗?下周就要考试了,复习了吗?要玩也要和成绩好的同学一起玩啊,别总是跟那些调皮捣蛋的混在一起。”如果孩子的想法经常被否定,慢慢地他就会知道,和父母谈想法是不安全的,是会被批评的。于是他就学会了隐藏自己的想法,把父母关在了心门之外,父母便不再有机会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有多少青春期的孩子,回家后只和父母打个招呼,就躲进自己房间里?很多父母会问:“为什么我的孩子不和我沟通呢?”那是因为在孩子小时候,在他们缠着我们叽叽喳喳的时候,被我们一点一点推开了。孩子的心是从内到外一步一步离家出走的。
当我们谈需求和感受的时候,心和心的距离是很近的。只是我们成年人之间不再谈论感受了,因为我们会觉得谈论感受是不安全的。谈论感受是在敞开内心,当我们袒露自己的脆弱时,需要确定外界是安全的。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夫妻之间、父母之间感受不到爱了,其实并不一定是真的没有爱。爱还在,只是我们没有办法感觉亲近了。因为如果我连感受都无法跟你表达,又拿什么来说爱呢?回想一下,谈恋爱的时候彼此都很关注对方的感受,那时的我们是如此亲近。事实上当我们能谈论感受时,不论对孩子还是大人,都是心与心的交流。
为什么在人际沟通中感受如此重要?因为谈需求和感受是在用心。很多时候我们说不知道对方心里在想什么,没办法走进他的心,其实就是因为双方无法谈需求和感受。这就是感受和需求在人际沟通中的重要性。
如果我们能够暂时抛开事情的对错,仅仅是专注地倾听,倾听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和感受,孩子会感觉到被尊重、被接纳,觉得自己很重要、有价值。这种情况下,孩子是愿意和我们沟通的。如果要问:“如何走入孩子的内心?”方法就是:给予孩子倾听的品质。
愿我成为一道门
2011年,叶儿出生。2013年,叶新也来到了我的生命里。孩子的到来给我带来无比的欣喜、快乐、幸福和甜蜜,同时也带来各种纠结、疑惑、焦虑和痛苦。那时的我,带着心灵的旧伤,很多时候不知道如何去面对纯洁无瑕的小生命。在孩子带来的巨大的爱的冲击面前,我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为了赶上他们成长的脚步,我不断地看书、学习,同时开始审视自己的成长经历。曾经的伤痛一点点浮现,我慢慢看到自己的心理伤痕,看到自己坚如钢铁般的防御,看到自己一直在用冰冷的外壳保护自己。2012年,我写下了《一个妈妈的自我剖析和成长》,随手发到网上,没想到被大量地转发、转载。到现在,这篇文章的阅读量已经过百万了。
在数万条留言和来信中,我才知道,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是有共性的。而我们已经回不去了,现如今我们有了孩子,要如何对待他们,才能斩断这一代又一代轮回的链条呢?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这几年,我一直坚持在学习成长的同时写一些文章和大家分享,也因此得到了很多支持和关注,这让我无比感动,觉得自己非常幸运。经常在课堂上听到:“我从逛××论坛起就看你的文章,今天终于见到活人了……”“几年前我看到你的一篇文章后就开始关注你,没想到能有机会参加你的课程……”我真的觉得特别荣幸,能有这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路陪伴、见证我的成长。
你们看着我这几年的成长,看着我在一地鸡毛的生活中挣扎,看着我在俩娃的陪伴中欢笑,看着我努力想摆脱过往的伤痛但还是经常深陷其中,看着我忽而嬉笑怒骂,忽而犯二耍贫……
说到写这本书,我心里确实很没底。一直觉得自己只不过是比较幸运而已,并没有做什么,只是参加了一些学习,写了几篇文章,却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关注,这让我心生惶恐,不敢怠慢。我一直战战兢兢没有把握,担心自己能力不足,给不了大家有价值的帮助。直到有一天,小巫老师当头棒喝:“你为什么总担心自己不够用呢!”
我一下子愣住了。是啊,我为什么总担心自己学得不够深,书读得不够多,内心不够强大,自我成长得不够好呢?我这是把自己放在了一个什么位置?
其实大家喜欢看我的文章,并不是因为我写得有多高深、讲了多少大道理,而是大家看到了一个和自己一样普通的妈妈,有担心、有恐惧、有纠结、有低落,面对着一堆的不理解、不支持,却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依旧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执着前行,因而才会有共鸣、有欣赏、有祝福。
说起来,我们这一代人其实挺郁闷的,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所有人都在指责我们不听话、不懂事;现在我们成为父母了,舆论的矛头又掉转过来继续指向我们—父母做得不够好,不懂得教育,伤害了孩子。然而比起指责、抱怨,我更愿意去想想自己能够做些什么来帮助这些父母和孩子。
随着学习和分享的不断深入,我发现太多的父母喜欢问“怎么办”,但所有的“怎么办”最终都会回到你自己身上,回到你是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生命的。因此,相比去修正孩子的行为,我更愿意关注父母们的状态。这本书也是如此,它可能不会教给你“孩子不吃饭怎么办”“孩子不睡觉怎么办”,但我希望它能带你去靠近自己的心。
这些年我带领了几十场工作坊,回想起走过的城市、见到的人、听到的故事,很多复杂的感受绵绵密密在心头。有时候会有素未谋面的学员告诉我:“你有篇文章里的一段话特别打动我,真的解决了我的一个大疑惑,让我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每当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就会打开你的文章看看。”也有只见过一次的朋友,多年后再次相遇时对我说:“你知道吗,第一次见面时你对我说的那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让我克服了种种艰难,一直坚持到现在,终于收获了美好和幸福。”
每当听到这样的话,我都会无比感动,并不是因为自己做了多大的事情,而是看到那些原本蕴藏在大家身上的美好和力量,逐渐开出美丽花朵的震撼。我怀着崇敬之心,分享前人的智慧,同时带着喜悦之情,聆听大家的故事。每次听到大家的反馈,我都能感受到每个人身上的力量与坚韧,都会被这样的美好打动,也让我更加坚定地走在这条路上。
其实很多时候,成长不在于我们能做什么天大的事,不在于我们能去改变别人什么,而只是我们彼此陪伴着走在这条路上。至少我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人跟我们一起努力着,心里就多了一点温暖,哪怕只是一点点。
为什么我一直专注于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因为自身的童年经历,更多的是因为家庭是人寻找自我的地方,是一个人第一次判断自己是否有价值的地方。在家庭中,我们第一次认识自己是什么样的,并学习如何与他人及世界建立连接。随着学习的深入,我越来越庆幸自己走上了这条自我成长之路。或许在未来,我将更多地关注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意味着什么。我希望自己成为一道门,穿过这道门,让我们一起遇见内心深处的渴望及自我,遇见无条件的爱。
据说每个人都是带着自己的使命来到人世间的。也许我今生的使命就是去传播,将我学习、体验、经历到的,加以吸收与整合,分享给他人。愿继续在专业上潜心钻研,身体力行地去传播与践行。愿投身于这过程之中,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百年后,真正有意义的,不是你住过多大的房子,开过多贵的车,有过多少存款,而是因为你影响了一个孩子的生命,世界因此变得不再一样。
和孩子一起,去体验生命、拥抱幸福吧。不必担心你没得到过无条件的爱,给不了孩子你没有的东西,你的孩子会给你的。总会有一个天使因你而来,让你懂得生命的全部意义。这一生,再也不会有一个人,像你的孩子这样爱你。
好
评分满意。 谢谢
评分在京东买了很多书了,都非常的合适,这本书是朋友推荐的,然后退下来看一看还没有看哦,嗯但是,看封面就很喜欢,有了孩子之后,嗯,书都是在京东买的,真的超级非常合适划算。
评分满意!
评分这本书看得很不错,物流很给力!
评分物流很快,书超赞,全家人都喜欢
评分很好看、很有用的书,讲了怎么倾听孩子,学习了
评分我为什么喜欢在京东买东西,因为今天买明天就可以送到。我为什么每个商品的评价都一样,因为在京东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导致积累了很多未评价的订单,所以我统一用段话作为评价内容。京东购物这么久,有买到很好的产品,也有买到比较坑的产品,如果我用这段话来评价,说明这款产品没问题,至少85分以上,而比较垃圾的产品,我绝对不会偷懒到复制粘贴评价,我绝对会用心的差评,这样其他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会作为参考,会影响该商品销量,而商家也会因此改进商品质量。
评分帮朋友买得,质量不错,是正品,棒棒哒。现在买书都是上京东了!
看不见的养育,看得见的成长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