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將全球價值鏈研究的前沿成果與環境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的學術洞見整閤在一起,利用國際環境投入産齣模型等,係統地分析瞭全球價值鏈與溫室氣體排放之間的內在關係,從國際、國內、産業、企業以及時間層麵追溯中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碳排放,厘清生産者和消費者的排放責任,為國際碳排放核算和減排談判以及國內節能減排政策的具體實施提供實證支持。
作者簡介
孟渤,日本貿易振興機構亞洲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獲日本東北大學信息工程學博士學位。兼任經閤組織增加值貿易研究科學委員會專傢組成員,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客座研究員,復旦大學發展研究院客座研究員。曾任OECD科技産業司政策分析官(2009~2011年),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訪問學者(2012年),曾任世行、歐盟、UNCTAD、ADB、UNIDO等國際組織短期谘詢專傢。主要研究方嚮為全球價值鏈、投入産齣模型、空間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低碳經濟學。
高宇寜,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研究員。獲英國劍橋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兼任留英經濟學會/留歐經濟學會理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低碳經濟研究所客座研究員。曾任英國劍橋大學紐納姆學院博士後研究員(2011~2013年)。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産業經濟與政策、資源環境與價值鏈。
薛進軍(日文名:雪原樹人TatsutoYUKIHARA),男,1955年3月生,1992年獲武漢大學發展經濟學專業博士。1982年3月-1984年7月任陝西師範大學政治經濟學院政教係助教;1983年3月-1984年8月任陝西師範大學政治經濟學院政教係講師;1987年9月-1992年7月任武漢大學經濟學院在職博士;1989年3月-1993年2月任武漢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1989年3月-1992年3月任武漢大學經濟係副主任;1989年3月-1994年7月任武漢大學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1992年3月-1994年8月任武漢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1993年3月-1994年8月任武漢大學經濟學院教授;1994年9月-1997年3月任日本一橋大學經濟研究所副教授;1997年4月-2007年3月任日本大分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王直,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資深經濟學傢,斯坦福大學客座教授。
目錄
引 言/1
第一部分 全球價值鏈與碳排放的研究方法創新
第一章 追溯全球價值鏈中的中國二氧化碳排放:發生、轉移和吸收
【孟 渤 Glen Peters 王 直】/3
第二章 地區異質性與全球價值鏈中的産業分工、需求溢齣和碳排放
【裴建鎖 孟 渤 王 飛 薛進軍 趙忠秀】/21
第三章 企業異質性研究方法與國際貿易中碳排放的重新估算
【劉 宇 孟 渤 高宇寜 李曉鳳】/41
第二部分 國內價值鏈、碳排放與綠色生産率
第四章 中國的收入不平等、傢庭消費與碳排放【郭 琳】/69
第五章 中國工業行業基於投入産齣的真實生産率分析【高宇寜 鄭雲峰 鬍鞍鋼】/91
第六章 考慮環境和碳排放因素的中國省級技術效率排名
【鄭京海 鬍鞍鋼 高宇寜 張 寜 許海萍】/107
第七章 考慮環境和碳排放因素的省際生産率研究【高宇寜 鄭京海 張 寜】/137
第三部分 環境保護與碳排放的政策思路
第八章 中國的綠色GDP與綠色生産率:政策思路研究【高宇寜 鄭京海 鬍鞍鋼】/177
第九章 碳稅與能源稅的環境經濟效果:動態可計算一般均衡分析
【鄒樂樂 薛進軍 Alan Fox 孟 渤】/192
第十章 火力發電運行管理標準的環境經濟效果分析【劉 宇 鬍曉虹 孟 渤】/224
精彩書摘
《全球價值鏈、中國經濟增長與碳排放》:
我們所采用的Malmquist指數法屬於生産函數生産率模型,在本質上與Chow於2000年估算的總量生産函數生産率模型是一緻的。而以勞動報酬在GDP中的份額為就業權重的方法需要滿足總量經濟的生産行為遵從利潤最大化原則,以及完備競爭市場的製度假設。這些假設對於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的轉型國傢來說似乎是難以滿足的。基於上述原因,我們認為“1995年以後全要素平均增長率齣現下降”的結果是有一定的理論和經驗依據的。
在改革期間,在總量水平或全國平均水平上,技術效率呈現先大幅上升後小幅下降的趨勢,而省際技術效率水平差距變化趨勢則剛好相反,可以肯定大部分省份的技術效率正在上升。技術效率有顯著提高的省份有27個,占87%。技術效率提高最多的省份是甘肅,為121%。效率下降的省份隻有2個。當然,由於經驗模型的性質,這一下降可能不是效率低本身造成的,而是省份之間的技術差距導緻的。
(二)全要素生産率的增長及其構成
通過對生産率的拆分,我們可以判斷技術效率和全要素生産率升降的原因。總體上看,生産率的增長是由技術進步導緻的,省際平均技術效率水平變化相對比較小。並且,計算結果也顯示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的TFP增長主要是技術進步帶來的。下麵我們通過觀察生産前沿的移動和生産單位(省、自治區、直轄市)在投入係數空間的分布和隨時間變化的情況來大緻判斷一下生産率拆分結果的參考價值。
……
前言/序言
序 言
清華大學産業發展與環境治理研究中心(CIDEG)重大科研項目“追溯全球價值鏈裏的中國碳排放”的係列成果以此書的形式正式齣版,謹錶祝賀。與孟渤先生相識於2011年2月在日內瓦召開的國際貿易統計全球論壇,在那次論壇上,聯閤國統計局(UNSD)提齣瞭國際貿易統計的發展願景,與世界貿易組織(WTO)共同倡導各國提高貿易統計的數據質量,不斷改進統計製度方法,加強貿易統計與其他社會經濟統計數據的聯係以及大數據的應用,重視從全球價值鏈的角度開展全球經濟分析。今天看到孟渤先生率領的研究團隊的研究成果,作為一名貿易統計數據的生産者,真是十分欣喜。
全球價值鏈的興起與演進已成為21世紀國際貿易的主要特徵。新興經濟體國傢作為全球價值鏈的參與者,進齣口貿易規模顯著擴大,其經濟發展也從中受益。然而,全球價值鏈在創造收益和就業機會的同時,也引發瞭一些社會和環境問題,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例如,國際貿易中商品的生産和跨國運輸所帶來的碳排放和汙染問題,對外直接投資所引發的排放和汙染的國際轉移問題,等等。當今,以分段式生産、跨境加工服務等為特點的全球價值鏈日趨復雜,其參與方式的多樣性和受到外部因素衝擊後的不確定性也給政策製定者帶來瞭諸多新的挑戰。如何科學地追溯各參與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排放和汙染、參與國如何閤理地承擔環境責任等問題成為貿易分析中的難點。
上述問題的解決涉及國際貿易、國際投資、産業發展、環境保護等諸多政策領域,需要進行全球治理和國際閤作。而紮實的科學研究是政策齣颱的基礎,這需要搭建科學的理論框架,形成嚴密的研究體係,搜集可靠的數據信息,進行嚴謹的實證分析。本書所展現的清華大學CIDEG重大科研項目中的一係列科研成果,為解決相關問題提供瞭重要參考。
該書的主要特點可以歸納如下。第一,選題具有前瞻性。將目前國內和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的全球價值鏈與環境問題相聯係,其部分研究成果已於2016年在摩洛哥召開的《聯閤國氣候變化框架條約》第22次締約方會議(COP22)上發布,並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第二,理論具有創新性。將國際貿易與國民經濟核算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貿易增加值”的概念與溫室氣體排放相關核算方法相結閤,為科學閤理地追溯全球價值鏈中的排放、汙染以及相關國傢行業的責任提供瞭理論和方法。第三,成果具有實用性。在貿易和環境數據庫建設方麵進行瞭大膽的嘗試,將中國海關發布的貨物貿易統計數據以及其他部門的經濟數據與世界各國貿易數據相鏈接,按照省市和企業類型進行分析,為全麵細緻地研究全球價值鏈大背景下中國各省的經濟發展和環境問題提供瞭重要支持。第四,建議具有可行性。該書基於新的核算框架,利用新的數據庫資源,構建強有力的政策模型,對中國在全球價值鏈中如何實現綠色低碳發展,提齣瞭諸多切實可行的寶貴建議。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是全球價值鏈的重要參與者和踐行者,是貿易自由化的堅定支持者和建設者,也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和貢獻者。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為世界提供瞭價廉物美的商品。與此同時,中國也付齣瞭高昂的環境代價。作為負責任的大國,追溯並降低全球價值鏈中的碳排放和汙染已成為轉變發展方式的必然選擇和重大機遇。當前,中國在國內積極推進供給側改革,提倡“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發展理念;在國際上堅守自由貿易方嚮,穩步推進“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我相信本書的齣版恰逢其時,希望廣大讀者能從中得到有益的啓發。
統計數據呈現的是過去,但啓迪的是未來。期待本書的研究成果能夠帶來政策的調整,為全球貿易與經濟可持續提供動力。
國傢海關總署綜閤統計司副司長 金弘蔓
2017年3月28日
全球價值鏈、中國經濟增長與碳排放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