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儿科护理学(第6版 本科护理)/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继续坚持“三基五性”的原则,在编写内容上,更加注重知识更新。在总结第5版教材编写经验的基础上,依据学科发展趋势,对教材的核心内容进行了修改、增新和扩展,力求反映本学科前沿知识,充分体现教材的时代感;更加注重对儿童心理、情感发育问题的干预和认知行为问题的护理,将儿科护理学的内涵延伸到儿童健康的各个方面,体现儿科护理的连续性、整体性、延伸性和主动性;更加注重人文知识向专业知识的渗透,贯穿个体与群体、局部与整体、生理与心理的有机结合,体现人文关怀与整体护理观。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
一、儿科护理学的任务
二、儿科护理学的范围
第二节 儿童年龄分期
一、胎儿期
二、新生儿期
三、婴儿期
四、幼儿期
五、学龄前期
六、学龄期
七、青春期
第三节 儿科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一、儿科特点
二、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第四节 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
一、儿科护士的角色
二、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
第五节 儿科护理学的发展与展望
第二章 儿童生长发育
第一节 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
一、生长发育规律
二、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第二节 儿童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
一、体格生长常用指标
二、出生至青春前期体格生长规律
三、青春期体格生长特点
四、体格生长评价
第三节 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他系统发育
一、骨骼发育
二、牙齿发育
三、生殖系统发育
第四节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及评价
一、神经系统的发育
二、感知觉的发育
三、运动的发育
四、语言的发育
五、心理活动的发展
六、社会行为的发展
七、儿童睡眠
八、神经心理发育的评价
【附】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DST)
第五节 儿童发展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
二、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四、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第六节 生长发育偏离
一、体格生长偏离
二、心理行为异常
第三章 儿童保健
第一节 各年龄期儿童特点及保健
一、胎儿特点及保健
二、新生儿特点及保健
三、婴儿特点及保健
四、幼儿特点及保健
五、学龄前儿童特点及保健
六、学龄儿童特点及保健
七、青少年特点及保健
第二节 儿童游戏
一、游戏的功能
二、不同年龄阶段游戏的特点
第三节 体格锻炼
第四节 事故伤害预防
第五节 计划免疫
一、免疫方式及常用制剂
二、免疫程序
三、预防接种的准备及注意事项
四、预防接种的反应及处理
第四章 青春期健康与疾病
第一节 青春期生理发育特点及常见问题
一、青春期生理发育特点
二、青春期发育常见问题
第二节 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及常见心理行为问题
一、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
二、青春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
第五章 儿童营养
第六章 患病儿童护理及其家庭支持
第七章 儿科常用护理技术
第八章 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九章 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十章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十一章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十二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十三章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十四章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十五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十六章 内分泌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十七章 免疫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十八章 遗传代谢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十九章 运动系统畸形患儿的护理
第二十章 感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二十一章 危重症患儿的护理
第二十二章 常见肿瘤患儿的护理
附录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第三节 儿科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年龄和发展程度是影响护理活动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儿童从生命开始直到长大成人,整个阶段都处在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在解剖、生理、病理、免疫、疾病诊治、心理、社会等方面均与成人不同,且儿童个体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都非常大,在护理上有其独特之处。因此,学习儿科护理学时绝不可将儿童视为成人的缩影。
一、儿科特点
(一)儿童解剖生理特点
1.解剖特点随着体格生长发育的进展,儿童在外观上不断变化,各器官的发育亦随年龄增长而有所不同。如体重、身高(长)、头围、胸围、臂围等的增长,身体各部分比例的改变,骨骼的发育,牙齿的萌出等。熟悉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规律,才能做好保健护理工作。如新生儿和小婴儿头部相对较大,颈部肌肉和颈椎发育相对滞后,抱婴儿时应注意保护头部;儿童骨骼比较柔软并富有弹性,不易折断,但长期受压易变形;儿童髋关节附近的韧带较松,臼窝较浅,易脱臼及损伤,护理中动作应轻柔,避免过度牵拉。
2.生理生化特点儿童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对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和水)及能量的需要量相对比成人多,但胃肠消化功能未趋成熟,故极易发生营养缺乏和消化紊乱;婴儿代谢旺盛而肾功能较差.容易发生水和电解质紊乱;年幼儿神经系统功能不成熟,受刺激后神经传导易于扩散兴奋,故高热易引起惊厥。此外,不同年龄的儿童有不同的生理生化正常值,如心率、血压、呼吸、周围血象、体液成分等。熟悉这些生理生化特点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3.免疫特点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防御能力差。新生儿虽可从母体获得IgG,但3~5个月后逐渐下降,而自行合成IgG的能力一般要到6~7岁时才达到成人水平;母体IgM不能通过胎盘,故新生儿血清IgM浓度低,易患革兰阴性细菌感染;婴幼儿期SlgA也缺乏,易患呼吸道及胃肠道感染。因此,适当的预防措施对儿童特别重要。
(二)儿童心理一社会特点
感知觉的发育、情感的表达、性格的形成、语言的发展等使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具有不同的心理行为特征。儿童身心未成熟,缺乏适应及满足需要的能力,依赖性较强,合作性差,需特别的保护和照顾;儿童好奇、好动、缺乏经验,容易发生各种意外,同时儿童心理发育过程也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获得家庭、社会的关注和正确引导,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极为重要。在护理中应以儿童及其家庭为中心,与儿童父母、幼教工作者、学校教师等共同合作,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发育特征和心理需求,提供相应措施,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三)儿科临床特点
1.病理特点机体对病原体的反应因年龄不同而有差异,相同的致病因子在不同年龄可引起不同的发病过程和病理变化。如维生素D缺乏时,婴儿可出现佝偻病,而成人则表现为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肺炎球菌所致的肺部感染在婴幼儿常为支气管肺炎,而在年长儿或成人则多见局限于一个肺叶的大叶性肺炎。
2.疾病特点儿童疾病种类及临床表现与成人有很大不同,不同年龄儿童的疾病种类也有相当差异。如新生儿疾病常与先天遗传和围生期因素有关,婴幼儿疾病中以感染性疾病占多数;儿童白血病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占多数,而成人以粒细胞白血病为多;心血管疾病中,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多见,而成人则以冠心病多见。婴幼儿患感染性疾病时往往起病急、来势凶,感染易扩散甚至发展成败血症;婴幼儿病情严重时有时表现为各种反应低下,如表情淡漠、体温不升、不吃不哭等,而缺乏典型临床表现。此外,儿童病情发展过程易反复、波动,变化多端。故应密切观察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诊治特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患病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故在临床诊断中应重视年龄因素。以惊厥为例,发生在新生儿早期,应多考虑产伤、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先天异常等;发生在婴儿期的无热惊厥首先考虑手足搐搦症;发生在年长儿的惊厥则应考虑癫痫;婴儿有热惊厥除高热惊厥外,应考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往往不能主动反映或准确诉说病情,多由家长或其照顾者代述,其可靠性与代述者的既往经验及其与患儿的亲密程度有关。学龄儿虽能简单陈述病情,.但他们的时间和空间知觉尚未发育完善,陈述的可靠性降低;部分儿童可能因害怕打针、吃药而隐瞒病情,少数儿童为逃避上学而假报或夸大病情,使病史/健康史可靠性受到干扰。因此,在诊治过程中,除应详细向家长等询问病史/健康史,还须细致观察儿童表情、姿势、动作并结合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进行研判,才能作出确切的诊断和处理。儿童用药剂量与成人不同,应按年龄和体表面积计算。
4.预后特点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生命力旺盛,组织修复和再生能力强,儿童患病时虽起病急、来势猛、变化多,但如处理及时、有效,护理得当,度过危险期后,往往好转恢复也快,后遗症一般较成人为少。但年幼、体弱、营养不良者病情容易突变,需严密监护、积极处理。
5.预防特点儿童自身防护能力弱,加强预防措施是使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的重要环节。由于开展计划免疫,加强公共卫生与社区保健,使儿童传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得以控制;由于重视儿童保健工作,也使营养不良、肺炎、腹泻等多发病、常见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降低。及早筛查和发现先天性、遗传性疾病以及视觉、听觉障碍和智力异常,并加以干预和矫治,可防止发展为严重伤残;注意合理营养,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可防止儿童肥胖症,并对成年后出现的高血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等起到预防作用。可见儿童时期的预防工作十分重要,不仅可增强儿童体质,使其不生病、少生病,还可促进儿童各方面的健康。因此,儿科医护人员应将照顾的焦点从疾病的治疗移至疾病的预防和健康的促进上。
……
前言/序言
为加强高等医药教材建设,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组织修订全国高等学校护理学类专业本科第六轮教材,《儿科护理学》为其中之一。
本教材继续坚持“三基五性”的原则,在编写内容上,更加注重知识更新。在总结第5版教材编写经验的基础上,依据学科发展趋势,对教材的核心内容进行了修改、增新和扩展,力求反映本学科前沿知识,充分体现教材的时代感;更加注重对儿童心理、情感发育问题的干预和认知行为问题的护理,将儿科护理学的内涵延伸到儿童健康的各个方面,体现儿科护理的连续性、整体性、延伸性和主动性;更加注重人文知识向专业知识的渗透,贯穿个体与群体、局部与整体、生理与心理的有机结合,体现人文关怀与整体护理观。
在编写体例上,本教材突出“以儿童及其家庭为中心,以问题为引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模式,重点疾病护理采用典型案例引入、提出问题的方式,将护理程序有机贯穿于其中,反映本学科特有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建立临床思维,提高临床观察、分析、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教材篇幅有限,各系统选1~2个疾病护理作为代表,按护理程序的完整步骤进行编写,并附护理计划单,其余疾病的护理则仅阐述常见护理诊断/问题与护理措施。
在编写结构上,本教材章前设立学习目标、思维导图(网络增值服务中);正文中设置“box”,建立相关链接,引导学生对学科前沿趋势、相关领域研究热点、最新研究成果等进行深层次思考,鼓励学生分散思维;并大幅度增添图、表,章后设置护理学而思,赋予学生运用知识去实践和创新的动力和兴趣。本教材同时配有配套教材和网络增值服务,并且通过二维码技术将纸质教材与数字化资源互联,赋予教材灵活性和开放性,给教师选择、生成和发展的空间;赋予教材实验性和发展性,给学生参与、体验和探究的空间。本教材内容新颖,理论联系实际,段落层次清楚,文字结构严谨,语句精练通顺。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各参编院校领导及同仁的帮助和支持,在此谨致真诚的感谢!
由于能力和水平有限,难免存在缺点和不当之处,敬请各兄弟院校同仁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本教材中所列药物及给药剂量仅供参考。
崔焱仰曙芬
2017年5月
儿科护理学(第6版 本科护理 配增值)/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