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tel 99 SE实用教程(第3版)

Protel 99 SE实用教程(第3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赵景波,张伟 著
图书标签:
  • Protel 99 SE
  • 电路设计
  • EDA
  • 电子工程
  • 实用教程
  • 第3版
  • 软件操作
  • 电路图绘制
  • PCB设计
  • 电子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45094
版次:3
商品编码:1212564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9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1.在习题中增加了标准化试题的选择题和填空题题型。
2.在内容的组织上突出了“易懂、实用”的原则,精心选取了Protel 99 SE的一些常用功能和与电子电路设计密切相关的知识来构成全书的主要内容。

内容简介

《Protel 99 SE实用教程(第3版)》内容包括设计项目的文件管理、电路原理图的绘制、元器件原理图符号及符号库的创建、原理图报表、元器件封装及封装库的创建、印制电路板的绘制、多层电路板等。以电路板设计的全过程为主线,以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电路为例,由浅入深地介绍了电路板设计的全过程,实现了Protel 99 SE 基础功能、电路板设计基础知识与典型实例讲解的完美结合。

目录

第1章 电路板设计基础 1
1.1 电路板类型 1
1.2 电路板类型选择 2
1.3 常用工作层面、图件和电气构成 3
1.3.1 常用工作层面 3
1.3.2 认识电路板上的图件 5
1.3.3 电路板的电气连接方式 6
1.4 电路板设计基本步骤 6
1.5 常用的编辑器 7
1.5.1 原理图编辑器 7
1.5.2 原理图库编辑器 8
1.5.3 PCB编辑器 8
1.5.4 元器件封装库编辑器 9
1.5.5 常用编辑器之间的关系 9
1.6 初识Protel 99 SE 10
1.6.1 启动Protel 99 SE 10
1.6.2 Protel 99 SE设计浏览器 11
1.6.3 Protel 99 SE的文件存储
方式 12
1.6.4 启动常用编辑器 12
1.7 课堂案例——认识电路板 16
1.8 课堂练习——快捷键的人性化
设置 17
习题 18
第2章 原理图编辑器基础 19
2.1 启动原理图编辑器 19
2.2 原理图编辑器管理窗口 21
2.2.1 载入/删除原理图库文件 23
2.2.2 查找元器件 24
2.2.3 查看原理图设计中的图件 28
2.3 原理图编辑器工具栏管理 29
2.3.1 工具栏的打开与关闭 29
2.3.2 工具栏的排列 31
2.4 原理图编辑器的画面管理 32
2.4.1 画面的移动 32
2.4.2 画面的放大 32
2.4.3 画面的缩小 33
2.4.4 选定区域放大 33
2.4.5 显示整个图形文件 34
2.4.6 显示所有图件 34
2.4.7 刷新画面 35
2.5 课堂案例——查找元器件 35
2.6 课堂练习——查找网络标号 37
习题 38
第3章 原理图设计 39
3.1 原理图设计基本流程 39
3.2 设置图纸区域工作参数 40
3.2.1 定义图纸外观 40
3.2.2 栅格参数设置 42
3.2.3 自定义图纸外形 43
3.3 载入原理图库 43
3.4 放置元器件 45
3.4.1 利用菜单命令放置元器件 45
3.4.2 利用快捷键P /P放置元器件 46
3.4.3 利用放置工具栏中的 按钮放置元器件 46
3.4.4 利用原理图符号列表栏放置元器件 47
3.4.5 删除元器件 48
3.5 调整元器件的位置 49
3.5.1 移动元器件 50
3.5.2 元器件的旋转和翻转 51
3.5.3 图件的排列和对齐 52
3.6 编辑元器件属性 54
3.7 原理图布线 55
3.7.1 原理图放置工具栏 55
3.7.2 原理图布线 64
3.8 课堂案例——绘制指示灯显示
电路 64
3.9 课堂练习——单片机最小系统的原理图绘制 66
习题 72
第4章 原理图符号制作 73
4.1 制作原理图符号基础知识 73
4.1.1 概念辨析 73
4.1.2 原理图符号的组成 73
4.1.3 制作原理图符号的基本步骤 73
4.2 新建原理图库文件 75
4.3 原理图库编辑器管理窗口 76
4.3.1 原理图符号列表栏 76
4.3.2 原理图符号操作栏 78
4.4 绘图工具栏 78
4.4.1 绘图工具栏各工具的功能 79
4.4.2 绘制直线 79
4.4.3 绘制贝塞尔曲线 80
4.4.4 绘制椭圆弧 81
4.4.5 绘制多边形 82
4.4.6 添加文字注释 83
4.4.7 新建元器件 84
4.4.8 添加子件 84
4.4.9 绘制矩形 84
4.4.10 绘制椭圆或圆 85
4.4.11 放置图片 86
4.4.12 放置元器件引脚 87
4.5 课堂案例 88
4.5.1 制作接插件的原理图符号 88
4.5.2 制作单片机AT89C52的
原理图符号 90
4.6 课堂练习 91
4.6.1 绘制IGBT模块 91
4.6.2 制作带子件的原理图符号 98
习题 100
第5章 原理图编辑器报表文件 101
5.1 电气法则测试 101
5.1.1 电气法则测试的具体步骤 101
5.1.2 使用No ERC符号 103
5.2 创建元器件报表清单 104
5.3 创建网络表文件 106
5.4 生成元器件自动编号报表文件 108
5.5 电路原理图的打印输出 110
5.6 课堂案例——根据ERC报告
修改原理图设计 114
5.7 课堂练习——电气规则检查 115
习题 116
第6章 PCB编辑器 117
6.1 利用生成向导创建PCB设计
文件 117
6.2 PCB编辑器管理窗口 121
6.2.1 网络标号 121
6.2.2 元器件 123
6.2.3 元器件封装库 124
6.2.4 设计规则冲突 125
6.2.5 浏览设计规则 127
6.3 画面管理 127
6.4 设置PCB编辑器的环境参数 128
6.5 PCB放置工具栏 129
6.5.1 绘制导线 129
6.5.2 放置焊盘 130
6.5.3 放置过孔 132
6.5.4 放置字符串 132
6.5.5 设置坐标原点 133
6.5.6 放置元器件 134
6.5.7 放置矩形填充 135
6.5.8 放置多边形填充 135
6.6 编辑功能介绍 137
6.6.1 选择图件 137
6.6.2 取消选中图件 139
6.6.3 删除功能 139
6.6.4 修改图件属性 139
6.6.5 移动图件 140
6.6.6 快速跳转 142
6.6.7 复制、粘贴操作命令 143
6.7 课堂案例——利用绘制导线的工具绘制图案及复制粘贴多组图件 146
6.8 课堂练习——PCB文件的导出 147
习题 148
第7章 元器件布局 149
7.1 电路板设计的基本流程 149
7.2 设置电路板类型 150
7.3 规划电路板 153
7.4 准备电路板设计的原理图文件和
网络表文件 154
7.5 载入网络表文件和元器件封装 155
7.5.1 载入元器件封装库 155
7.5.2 利用原理图编辑器设计同步
器更新网络表文件和元器件
封装 156
7.5.3 在PCB编辑器中载入网络表
文件和元器件封装 157
7.6 元器件布局 158
7.6.1 元器件布局基础知识 158
7.6.2 关键元器件的布局 161
7.6.3 元器件的自动布局 162
7.6.4 元器件布局的自动调整 166
7.6.5 手工调整元器件布局 168
7.6.6 网络密度分析 168
7.6.7 3D效果图 168
7.7 课堂案例——指示灯显示电路的布局 169
7.8 课堂练习——线性电源电路的
布局 172
习题 174
第8章 电路板布线 175
8.1 电路板布线基础知识 175
8.2 设置布线设计规则 176
8.2.1 设置安全间距限制设计规则 176
8.2.2 设置短路限制设计规则 177
8.2.3 设置布线宽度限制设计
规则 178
8.3 预布线 178
8.4 自动布线 179
8.4.1 自动布线器参数设置 179
8.4.2 自动布线的方式 181
8.5 自动布线的手工调整 183
8.5.1 手工调整布线结果 183
8.5.2 利用拆线功能调整布线
结果 184
8.6 覆铜 184
8.7 设计规则检验 186
8.8 电路板布线总结 187
8.9 课堂案例——指示灯显示电路的布线 188
8.10 课堂练习——线性电源电路的
布线 189
习题 194
第9章 元器件封装的制作 195
9.1 制作元器件封装基础知识 195
9.2 新建元器件封装库文件 196
9.3 元器件封装库编辑器 197
9.4 利用生成向导创建元器件
封装 198
9.5 手工创建元器件的封装 200
9.5.1 环境参数设置 200
9.5.2 绘制元器件封装的外形 201
9.5.3 调整焊盘的间距 201
9.5.4 手工制作元器件封装 202
9.6 课堂案例——异形接插件
“CN8”的元器件封装 203
9.7 课堂练习——IGBT模块封装 204
习题 209
第10章 多层电路板设计 210
10.1 多层电路板设计基础知识 210
10.2 浏览内电层 211
10.3 设置内电层设计规则 213
10.4 添加内电层 214
10.5 分割内电层 214
10.6 课堂案例——多层板设计 215
10.7 课堂练习——4层板电路设计 216
习题 222
第11章 电路板设计典型实例 223
11.1 驱动电路及外接IGBT电路设计
综合实例 223
11.1.1 准备电路原理图设计 223
11.1.2 创建一个PCB设计文件 224
11.1.3 PCB设计的前期准备 224
11.1.4 将电路原理图设计更新到
PCB中 225
11.1.5 元器件布局 225
11.1.6 电路板布线 232
11.1.7 设计规则检验 236
11.1.8 驱动电路及外接的IGBT
电路的双面板的手工设计 237
11.2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电路设计
综合实例 240
11.2.1 双面板布线的准备工作 241
11.2.2 布线设计规则的设置 243
11.2.3 电路板的自动布线 244
11.2.4 手动调整布线 245
11.2.5 电路板的手动布线 247
11.2.6 电路板的交互式布线 248
11.2.7 覆铜 249
11.2.8 DRC设计校验 253
11.3 原理图设计技巧实例 255
11.3.1 应用原理图模板创建
原理图 255
11.3.2 全局编辑功能 257
11.3.3 放置PCB电路板布线规则
符号 258
11.3.4 原理图的拼接打印 260
11.4 PCB电路板设计技巧实例 262
11.4.1 放置不同宽度导线 262
11.4.2 放置屏蔽导线 264
11.4.3 放置泪滴 264
11.4.4 全局编辑功能 265
11.4.5 网络类的定义 268
11.4.6 设置图纸标记 269
习题 270
课程设计一 电源模块电路设计 271
F1.1 设计目标 271
F1.2 解题思路 272
F1.3 绘制原理图符号 273
F1.4 原理图设计 273
F1.5 制作元器件封装 273
F1.6 电路板设计 274
F1.6.1 电路板设计准备工作 274
F1.6.2 电路板手工设计 274
F1.6.3 电路板覆铜 274
F1.6.4 DRC设计校验 274
课程设计二 电子开关电路设计 275
F2.1 设计目标 275
F2.2 解题思路 276
F2.3 绘制原理图符号 276
F2.4 原理图设计 277
F2.5 制作元器件封装 277
F2.6 电路板设计 277
F2.6.1 电路板设计准备工作 277
F2.6.2 电路板手工设计 277
F2.6.3 电路板覆铜 278
F2.6.4 DRC设计校验 278
课程设计三 电动自行车控制器
设计 279
F3.1 工作原理 279
F3.2 系统方框图 280
F3.3 控制器电气规格要求 280
F3.4 控制器功能介绍 280
F3.5 控制器的结构图 281
课程设计四 6层电路板设计 283
F4.1 功能要求 283
F4.2 原理图设计 283
F4.3 电路板设计 287
PCB设计精要:从入门到精通 本书是一本面向电子工程专业人士、技术爱好者以及PCB设计初学者的综合性教程。它旨在系统地阐述印刷电路板(PCB)的设计流程、关键技术与实用技巧,帮助读者掌握现代PCB设计理念,提升设计效率与成品质量。 内容概述: 本书从最基础的PCB概念讲起,逐步深入到复杂的设计环节,理论与实践并重,内容涵盖: 第一部分:PCB设计基础 PCB概述: 详细介绍PCB的定义、发展历史、分类及其在电子产品中的重要性。理解PCB的基本结构,如基材、导电层、阻焊层、丝印层等,以及它们各自的功能。 电子元器件基础: 学习常见的电子元器件类型(如电阻、电容、电感、集成电路、连接器等)的封装形式,以及它们在PCB布局上的考量。 PCB设计流程概览: 梳理完整的PCB设计流程,包括原理图设计、PCB布局、布线、DRC(设计规则检查)、Gerber文件生成等关键步骤,为后续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部分:原理图设计 原理图绘制软件介绍: 介绍主流原理图绘制软件的基本操作界面、功能模块以及工作流程。 元器件库的建立与管理: 学习如何创建、编辑和管理原理图元器件库,包括符号绘制、引脚定义、参数设置等,确保设计的准确性。 电路的逻辑设计: 掌握如何根据电路功能需求,清晰、规范地绘制原理图。讲解如何使用逻辑门、总线、端口等元素,以及网络标号、差分对等高级概念,确保电路的逻辑正确性。 原理图的电气规则检查(ERC): 学习如何利用软件自带的ERC功能,检查原理图中的连接错误、未定义的节点等问题,提高原理图质量。 第三部分:PCB布局 PCB封装的导入与匹配: 学习如何将原理图中的元器件成功匹配到对应的PCB封装,以及如何处理封装不匹配的问题。 PCB板框的绘制与设置: 掌握如何根据产品需求绘制PCB板框,定义板的尺寸、形状、层数等关键参数。 元器件布局原则与技巧: 深入探讨PCB布局的艺术与科学。讲解如何根据信号流向、功能模块划分、散热需求、电源分布、高频元件隔离等原则,进行合理的元器件布局。介绍阻抗匹配、对称布局、关键器件的特殊布局要求等。 电源与地网络的布局: 强调电源和地网络布局的重要性,学习如何进行去耦电容的合理布局,如何处理电源层和地层,以及多层板中的接地策略。 散热与机械约束的考虑: 讲解在布局时如何考虑元器件的发热情况,预留散热空间,以及如何满足机械结构、安装孔位等方面的约束。 第四部分:PCB布线 布线规则与设计约束: 详细阐述PCB布线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各种规则,如线宽、线距、过孔大小、走线长度等。学习如何设置并管理设计规则检查(DRC)约束。 手动布线技巧: 掌握手动布线的方法,包括直线布线、蛇形布线、等长布线、差分走线等。学习如何优化走线路径,避免信号干扰。 自动布线的使用与优化: 介绍自动布线工具的使用方法,并重点讲解如何对自动布线结果进行手动优化,以达到更好的电气性能和可制造性。 信号完整性(SI)与电源完整性(PI)基础: 引入信号完整性和电源完整性的概念,讲解布线对这些关键指标的影响。介绍如何通过合理的布线策略来改善信号质量,例如控制阻抗、串扰、反射等。 特殊布线处理: 针对射频电路、高速电路、模拟电路等特殊应用,介绍相应的布线处理方法,如差分对布线、屏蔽线处理、接地网格的构建等。 第五部分:PCB生产与制造 设计规则检查(DRC)详解: 深入理解DRC报告,并学习如何分析和解决DRC报错,确保PCB设计符合制造要求。 Gerber文件的生成与理解: 详细介绍Gerber文件的概念、生成过程及其在PCB制造中的作用。学习如何检查Gerber文件,确保其准确无误。 钻孔文件(Excellon)的生成: 掌握钻孔文件的生成和作用。 物料清单(BOM)的生成: 学习如何生成准确的BOM表,为元器件采购提供依据。 PCB制造流程简介: 简要介绍PCB的制造工艺流程,如覆铜、蚀刻、钻孔、电镀、阻焊、丝印、表面处理等,帮助读者理解设计与制造之间的联系。 第六部分:高级主题与实践 多层板设计: 探讨多层板的设计原理、信号层与电源/地层的分配策略,以及不同层间信号的穿越与隔离。 柔性PCB与刚挠结合板设计: 介绍柔性PCB和刚挠结合板的设计特点、应用场景及设计注意事项。 PCB设计中的EMC/EMI考虑: 讲解电磁兼容性(EMC)和电磁干扰(EMI)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在PCB设计中采取措施降低EMI,提高EMC性能。 实际项目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几个不同类型的实际PCB设计项目,展示从原理图到Gerber文件生成的完整流程,以及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和解决方案。 本书结构清晰,语言通俗易懂,辅以丰富的图示和示例,旨在帮助读者快速掌握PCB设计技能,成为一名优秀的PCB设计师。无论您是初学者,还是希望提升技能的工程师,本书都将是您宝贵的参考资料。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在学习Protel 99 SE的时候,我购买了这本《Protel 99 SE实用教程(第3版)》。这本书我主要用作学习和参考。我对其中的某些特定章节,比如关于Allegro与Protel 99 SE之间的协同设计,有过比较深入的了解。我的工作经验主要集中在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开发,尤其是PCB设计方面,而Allegro作为一款功能强大的EDA工具,在某些复杂项目中会与Protel 99 SE结合使用。这本书中对这种混合设计流程的介绍,包括数据转换、文件格式的适配以及可能遇到的冲突和解决方案,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我并没有从头到尾学习这本书,因为我本身已经具备一定的Protel 99 SE基础。我更倾向于针对性地学习书中提供的解决方案和高级技巧。例如,在处理多层板布线时,书中对于信号完整性相关的参数设置,如阻抗匹配、串扰分析等,给出了较为详细的指导。虽然实际操作中还需要结合具体的硬件设计需求来调整,但书中的理论框架和参数范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起点。我有时也会阅读书中关于特殊元件库创建的部分,比如一些RF元件或者高密度连接器(HDC)的封装库制作。这些内容对于提升PCB设计的精度和可靠性至关重要。我通常会在遇到实际设计难题时,再翻阅相关章节,书中对这些疑难杂症的解析,往往能提供一些启发性的思路。

评分

我入手《Protel 99 SE实用教程(第3版)》主要基于我对Protel 99 SE这款EDA软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场景的探索。我的工作性质让我需要不断地提升PCB设计的效率和精度。这本书的某些章节,比如关于Allegro与其他EDA工具之间的集成设计流程,我曾有过短暂的阅读。在一些涉及到与其他设计团队协作的项目中,理解不同EDA工具之间的数据传递和兼容性问题,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我很少会从头到尾地按照教程的顺序来学习,我更倾向于根据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来有选择性地查阅。例如,当我遇到需要设计复杂元器件封装,特别是那些引脚数量多、间距小的元器件时,我就会翻阅书中关于封装库建立的相关章节。书中提供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能够为我提供一个很好的参考框架,从而节省我大量的时间。此外,对于一些涉及高速信号的PCB设计,书中关于信号完整性分析和电磁兼容性(EMC)设计的内容,我也曾经有过一些了解。这些知识对于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非常有价值。

评分

我入手《Protel 99 SE实用教程(第3版)》更多的是出于一种“以备不时之需”的心态。我的日常工作虽然经常用到Protel 99 SE,但更多是依靠我长期积累的经验和对软件的熟悉度。我不是那种会从头到尾仔仔细细阅读教程的人,我更像是把它当成一本“速查手册”。我经常在项目中遇到一些棘手的技术问题,比如在设计一些高密度、多层PCB板时,关于如何优化布线规则和处理信号完整性方面的内容,我就曾经多次翻阅过书中相关的章节。书中对于Allegro与其他EDA软件之间的集成设计和数据交换的叙述,也引起了我的兴趣,尤其是在需要与其他团队进行设计协作时,了解这些互联互通的解决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我喜欢书中那些能够直接解决实际问题的“干货”内容,比如如何快速建立一个符合标准的元器件封装库,或者如何有效地进行设计规则检查(DRC)。这些内容往往能够极大地提高我的工作效率。

评分

这本书,名为《Protel 99 SE实用教程(第3版)》,我入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说实话,我并没有深入到每一个章节去精读。我更像是把它当成一本“参考宝典”来使用,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才会翻开它。我的日常工作主要围绕着PCB设计的一些实际应用,比如如何快速建立一个复杂的元器件库,或者在布线过程中遇到一些奇特的信号完整性问题需要查阅相关参数设置。每次在Protel 99 SE软件界面上操作遇到瓶颈,或者不确定某个功能选项的准确含义时,我都会习惯性地打开这本书,在索引里查找相关的关键词。它的结构组织,尤其是针对一些常见的设计流程和技巧的梳理,确实是比较清晰的。我最常关注的,可能不是从零开始学习某个完整的项目,而是那些能够瞬间提升我工作效率的“小技巧”和“高级设置”。例如,书中对于Allegro与其他EDA软件之间导入导出文件的兼容性问题,以及如何优化这一过程,我曾有过几次短暂的翻阅。虽然我不能说完全掌握了书中所讲述的所有细节,但每次都能在其中找到解决当前燃眉之急的线索,这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我喜欢它在讲解某个功能时,会附带一些实际的案例截图,这比单纯的文字描述要直观得多。即便我可能不会完全复现书中的每一个步骤,但通过对这些图例的观察,也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软件的逻辑和操作方式。这本书在我桌上,与其说是一本“教程”,不如说是一个“知识库”,当我需要的时候,它就在那里,等待我去挖掘。

评分

我购买《Protel 99 SE实用教程(第3版)》是为了在我的PCB设计工作中,进一步提升Protel 99 SE的使用效率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我的工作节奏很快,需要快速地完成设计任务,所以不太可能花费大量时间从头学习基础操作。我更倾向于将这本书作为一本“工具箱”,在遇到具体的工程难题时,从中寻找解决方案。我曾多次查阅书中关于Allegro与其他EDA软件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章节,尤其是在处理一些跨平台设计需求时,书中提供的关于文件格式转换和兼容性方面的指导,对我非常有帮助。我喜欢书中通过实际案例来阐述复杂概念的方式,这比单纯的文字描述更容易理解和记忆。例如,当我需要设计一些特殊形状的PCB板或者处理复杂的布线规则时,我会翻阅书中关于这些方面的章节,书中提供的设置和思路,能够为我节省大量摸索的时间。虽然我不会每一个细节都去研究,但每次都能在书中找到解决我当前问题的关键信息。

评分

我购买《Protel 99 SE实用教程(第3版)》的初衷,主要是希望在我的PCB设计工作中,能够进一步挖掘Protel 99 SE软件更深层次的应用潜力。我的工作领域涉及一些比较复杂和精密的电子产品设计,对PCB设计的质量和效率都有较高要求。我并不倾向于从零开始学习软件,而是更侧重于掌握那些能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捷径”和“技巧”。这本书中关于Allegro与其他EDA工具之间协同设计,以及数据兼容性处理的部分,我曾有过一些了解。在与外部团队或者供应商合作时,理解不同软件之间的数据互通机制,对保证项目顺利进行至关重要。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特殊元器件封装库的创建,以及如何优化布线策略来确保信号完整性的章节。书中提供的参数设置和理论框架,能够为我在设计中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从而避免走弯路。我喜欢它在讲解某个功能时,会附带一些实际的案例截图,这对于我这样以实践为主的学习者来说,非常直观和有用。

评分

关于《Protel 99 SE实用教程(第3版)》,我目前更多的是将其作为一本“操作手册”来使用。我不是那种从头到尾完整学习教程的人,我的学习方式更偏向于“按需索取”。在我遇到具体的设计难题,或者对软件的某个功能不太确定时,我才会翻开它。我最常利用这本书来解决的问题,通常是关于Allegro与Protel 99 SE之间的文件导入导出以及数据格式转换的细节。在跨平台设计或者与其他团队成员协作时,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兼容性至关重要,而这本书在这方面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指导。此外,我对书中关于特殊封装库的制作,例如高频元件或者一些不常见接口的封装,也有过短暂的了解。虽然我可能不会完全照搬书中的步骤,但其提供的思路和参考尺寸,能够极大地缩短我从零开始摸索的时间。这本书的排版和图示也相对清晰,尤其是在讲解一些复杂操作流程时,配合截图,能够帮助我更快地理解。我并不关注软件的基础操作,例如如何绘制导线或者放置元器件,这些我早已熟练掌握。我更感兴趣的是那些能够提升设计效率、优化设计质量的高级技巧,而这本书在某些方面确实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评分

最近我在使用Protel 99 SE进行PCB设计时,购买了这本《Protel 99 SE实用教程(第3版)》。我并不是从零开始学习这款软件,所以我的使用方式更多的是将它作为一本“参考指南”来查阅。我最常关注的,是书中关于Allegro与Protel 99 SE之间数据交互的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在实际的项目中,我们经常需要与其他部门或者供应商共享设计文件,而了解不同EDA工具之间的兼容性,对于保证设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至关重要。我曾多次翻阅书中关于文件格式转换、导入导出以及可能出现的误差处理的内容。此外,我对书中关于复杂元器件封装库的创建,特别是那些引脚密度非常高的元器件,也有过一些了解。书中提供的一些制作流程和设计规则,能够帮助我快速建立符合标准的封装,从而提高设计效率。我不太在意书中关于软件基本操作的讲解,因为这些内容我已经比较熟悉。我更希望从中获取一些能够解决实际设计难题、提升设计质量的“硬核”知识。

评分

我购买《Protel 99 SE实用教程(第3版)》主要是因为我需要学习和了解Protel 99 SE软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一些进阶技巧。我的工作主要涉及产品原型设计和快速迭代,对EDA软件的效率要求很高。这本书中关于元器件库管理和封装库建立的章节,我曾经深入研究过。尤其是在创建一些定制化的高精度元器件封装时,书中提供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对我非常有帮助。我不太会从零开始学习软件的基本操作,因为我的工作经验让我对Protel 99 SE已经有了一定的熟悉度。我更关心的是如何更高效地完成设计任务,以及如何处理一些棘手的工程问题。这本书在处理大型复杂PCB项目时,对于多层板设计、电源分配网络(PDN)的优化以及信号完整性分析方面的内容,我也有过一些查阅。例如,书中关于差分信号布线以及如何避免串扰的章节,我曾经花时间去理解其中的原理和设置。此外,我对书中关于Allegro与其他EDA工具的互联互通解决方案也颇感兴趣。虽然我的日常主要使用Protel 99 SE,但了解与其他主流工具的兼容性,对于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也很有益处。我喜欢书中通过实际案例来讲解概念的方式,这比纯理论的描述更容易理解和消化。

评分

我购买《Protel 99 SE实用教程(第3版)》主要是希望能从中学习到Protel 99 SE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更深入的知识和技巧。我的工作背景是嵌入式硬件工程师,经常需要进行PCB设计,并且需要处理一些复杂的信号处理问题。这本书中,我曾经重点关注了关于Allegro与其他EDA软件之间的数据互导以及如何解决可能出现的兼容性问题的部分。虽然我主要使用Protel 99 SE,但了解与其他主流工具的配合方式,对项目整体而言非常有帮助。我并不从头到尾地学习这本书,而是根据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查阅。例如,当我在设计高速数字电路或者射频电路时,我会去翻阅书中关于信号完整性分析和阻抗匹配的章节。书中提供的参数设置和理论解释,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设计中的潜在风险,并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我喜欢书中通过实际案例来阐述概念的方式,这比纯粹的理论讲解更容易理解和吸收。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如何优化布线规则和设计约束(Design Rules)的内容感兴趣,这对于提高PCB设计的可靠性和可制造性至关重要。

评分

不错

评分

不错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发货快,跟描述一样,好评!

评分

OKOKOKOKOKOKOKOK

评分

很好

评分

发货快,跟描述一样,好评!

评分

很好

评分

还阔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