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的兴亡

希特勒的兴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威廉·夏伊勒 著,张雅楠 译
图书标签:
  • 历史
  • 二战
  • 希特勒
  • 纳粹德国
  • 政治
  • 传记
  • 战争
  • 欧洲历史
  • 20世纪历史
  • 军事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59407627
版次:1
商品编码:12124291
品牌:读客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8-01
用纸:纯质纸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第三帝国的兴亡》作者威廉·夏伊勒经典力作。

◆作者亲眼见证并跟踪报道了希特勒从崛起到败亡的全过程。

◆他亲眼见证了希特勒煽动人心的就职演讲、三个月灭亡波兰后的趾高气昂,以及在接受法国投降时的轻蔑傲慢。

◆本书是了解希特勒一生的极简经典版本。

◆32开精装装帧,内有16页精美彩插,极具阅读和收藏价值。

推荐购买的其他畅销书链接:

内容简介

写过希特勒传记的人有很多,但真正亲眼见过希特勒本人的却寥寥无几。

193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时任哥伦比亚公司驻德记者、后来成为史学泰斗的威廉·夏伊勒来到柏林,开始了对希特勒长期的跟踪报道。他亲眼见证了希特勒从权力顶端一步步走向毁灭。

在柏林,我目睹希特勒登上元首的宝座,进行煽动人心的演讲。无数人陷入他的语言魔力,崇拜他,并服从着他可怕的命令。

在波兰,我跟着德军在前线待了几天,所有城市和乡镇都在战火中化为废墟,尸横遍野。在那里,希特勒被塑造成了战无不胜的德国战神。

在贡比涅,我见证了法国投降的场景,希特勒带着胜利者的傲慢宣读停战协定,他终于洗刷了“一战”的耻辱。这是他一生的光辉时刻。

……

翻开本书,领略一个历史见证者眼中真实的希特勒。

作者简介

威廉·夏伊勒,美国著名驻外记者、新闻分析员及世界现代史学家。1904年生于芝加哥。

1934—1941年间,夏伊勒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担任驻德记者,期间他亲眼见证希特勒上台并跟随德国军队辗转于各大战场。他将这一时期的新闻传至美国,其激情洋溢的言辞使美国开始对纳粹保持警惕,这使他赢得了皮博迪奖。

1960年,他根据亲眼见闻和纳粹被缴获的档案编撰而成的《第三帝国的兴亡》正式出版,并于次年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和凯里·托马斯奖。上市不到一年,销量超过100万册,被誉为研究纳粹德国的必读之作。

代表作品:《第三帝国的兴亡》《希特勒的兴亡》

精彩书评

1.能够将活着的证人与史实结为一体的伟大历史学家。

——《纽约时报》


2.威廉·夏伊勒是一位故事高手……现代史中那些欧洲重量级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读者眼前,对他们的精准描述,堪比作者对自己的描述。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作者


3.诚恳、富于探索精神,作者的一生和历史比翼齐飞,他照亮了后者。

——《洛杉矶时报》

目录

第一部分 希特勒的发迹 / 001

父亲与儿子 / 003

在学校的时光以及一段无所事事的日子 / 006

在维也纳的沉沦与出离:一生中最悲惨的岁月 / 012

命运的抉择:走上政坛 / 020

啤酒馆政变 / 028

第二部分 征服德国 / 037

一本发人深思的书和一个新的开始 / 039

堕入爱河 / 046

夺权的驱动力 / 052

元首与独裁者 / 059

第三部分 征服欧洲 / 069

没有流血的战争 / 071

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 084

战争初期的惊人胜利 / 098

巨大转折 / 112

第四部分 希特勒的灭亡 / 123

希特勒的“新秩序” / 125

刺杀希特勒 / 131

希特勒帝国的终结 / 143

希特勒之死 / 152

精彩书摘

希特勒的兴亡:

二战爆发第一年的那个11月,所有到场的将军们,包括所有的高级领袖,都不再对他们的最高指挥官产生任何怀疑了。

这个独裁者手中掌握着他们的命运,掌握着德国的命运——甚至在当时看来,掌握着整个世界的命运。他成为了一个危险的、不负责任的自大狂。

但在之后的七个月里,希特勒却表现得十分理性且精于计算,并将他的计算结果付诸实施。这让他的将军们相信了元首的军事奇才。

在大部分将军的反对下,他在1940年4月占领了丹麦和挪威。4月9日,几艘德国商船在德国海军的策应下秘密驶入挪威的五个主要港口和丹麦的哥本哈根。接着,德军突然从商船里涌出,几乎不发一弹就占领了城市。

事实上,丹麦在两个小时内就投降了。而勇敢的挪威人则在盟军的支持下,利用崎岖的地形抵抗到了6月。

1940年5月10日,德军袭击了荷兰和比利时边境,并迅速向法国行进。只用了六周,战争就结束了。曾在一战中成功抵抗了四年的法国及其周边国家统统投降。而英国远征队也被赶出了英吉利海峡。

纳粹征服者再一次显示出了他的勇气。他不顾众多高级将领的反对,命令坦克部队驶入了树木丛生的阿登高地。法军和英军认为坦克是不可能在那里发动袭击的,但他们错了。十天后,德国坦克抵达位于英吉利海峡之滨的阿布维尔,截断了英法两国的军队。

“元首非常开心。”希特勒的得力助手约德尔将军在攻占阿布维尔当晚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1940年6月22日,法国在贡比涅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这恰恰是一战时德国签署休战书的地方;为了让报复来得更甜蜜,希特勒坚持让法国在这里投降。

我当时刚好在贡比涅,有机会目睹希特勒在这个重要时刻的状态。这是他人生的制高点之一。

受降仪式那天,法国的天气前所未有地好。和煦的阳光洒在林中的那一小片空地上,希特勒走到一战协约国战争纪念碑前,阅读着上面的碑文:1918年11月11日,德意志帝国被它妄图奴役的自由人民打败,从此丧失其罪恶的尊严。

站在6月的骄阳下,希特勒细细地品味着上面斑驳的字迹。我看着他脸上的表情。这种表情出现在他生命中每一个“伟大”的时刻。他的脸上先是充满了恨意,然后转变为轻蔑,最终以胜利者的骄傲结束。

这个德国战争狂人终于可以复仇了。他走到德国工程师刚刚从博物馆送到这边的老休战车前。希特勒坐在了当初福煦将军的座位上,背诵了当时德国所签署的停战协定。

听完威廉?凯特尔宣读了他写给法国的停战协定后,他就起身出发去了巴黎。

在美丽的塞纳河岸,希特勒情绪激荡。他参谒了伟大的法国征服者拿破仑?波拿巴的墓地。他站在那里,静静地凝视着墓碑,逗留了近一个小时。

“那是我一生中最伟大也最美妙的时刻。”他后来对手下说道。显然,他已经将自己视为20世纪的拿破仑。他对这一角色颇感骄傲。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也很好呵呵好吧还会不会

评分

魔灯(全译本):英格玛·伯格曼自传魔灯(全译本):英格玛·伯格曼自传魔灯(全译本):英格玛·伯格曼自传魔灯(全译本):英格玛·伯格曼自传魔灯(全译本):英格玛·伯格曼自传魔灯(全译本):英格玛·伯格曼自传魔灯(全译本):英格玛·伯格曼自传魔灯(全译本):英格玛·伯格曼自传魔灯(全译本):英格玛·伯格曼自传魔灯(全译本):英格玛·伯格曼自传魔灯(全译本):英格玛·伯格曼自传魔灯(全译本):英格玛·伯格曼自传

评分

历史是万花筒,每个人看到的不同,每个角度看到的也不同。有的人看到了残酷,有的人看到了温情。有的人看到了杀戮,有的人看到了救赎。有的人看见了别人,有的人看见了自己。有的人假作真,有的人真作假。

评分

61的时候买了一年份的书 都挺好的 包装都没坏而且便宜阿 读万卷书!

评分

我为什么喜欢在京东买东西,因为今天买明天就可以送到。我为什么每个商品的评价都一样,因为在京东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导致积累了很多未评价的订单,所以我统一用段话作为评价内容。京东购物这么久,有买到很好的产品!!

评分

 第三帝国诞生的前夕,一种病态的紧张气氛笼罩着柏林。几乎人人都看得很清楚,魏玛共和国即将寿终正寝。一年多以来,它一直在迅速崩溃之中。  库特·冯·施莱彻尔将军,像他的前任弗朗兹·冯·巴本一样,一点也不喜欢共和国,更谈不上喜欢共和国的民主了,而且他也像他的前任一样,未经议会授权,是靠总统命令担任总理一职的。在执政57天之后,他就已到了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的地步。  1933年1月28日,星期六,年迈的共和国总统冯·兴登堡元帅突然免去了他的职务。当时,德国最大的政@家社会党领袖阿道夫·希特勒要求担任他原来立誓要加以摧毁的民主共和国的总理一职。

评分

刚买的书下册保存完好,上册却已经有了翻看折过的痕迹。然后就是地图被遮挡,看不完整(为什么不做成折叠的)。纸质也不算好。总的来说第一印象一般,内容还没看不做评价。

评分

《希特勒传(精装版)》一书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伊恩·克肖(Ian Kershaw)积30年第三帝国研究之功,历时12载而成的皇皇巨著,也是完整介绍希特勒一生的传记作品,甫一问世即在西方学术界引起轰动,获英国沃尔夫森历史学奖、奥地利布鲁诺·克莱斯基政治图书奖、英国年度学术图书奖等重要奖项,被誉为第三帝国研究史上的里程碑著作。

评分

吾消费京东商城数年,深知各产品琳琅满目。然,唯此宝物与众皆不同,为出淤泥之清莲。使吾为之动容,心驰神往,以至茶饭不思,寝食难安,辗转反侧无法忘怀。于是乎紧衣缩食,凑齐银两,倾吾之所有而能买。东哥之热心、快递员之殷切,无不让人感激涕零,可谓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仁不让世界充满爱。待打开包裹之时,顿时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