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纳粹元凶 希特勒(1889-1945)/二战风云人物》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大、战斗惨烈、影响深远的一场战争。
在这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参战双方涌现出了许多风云人物。他们或为人类自由而战,成为流芳千古的英雄;或为法西斯卖命,成为遗臭万年的战争罪犯。
希特勒,从一个穷困潦倒的小人物一步步爬上德国元首的宝座。他鼓吹民族主义,积极谋划对外侵略,妄图称霸欧洲乃至全世界。他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数千万人丧命和流离失所。他是20世纪*受人关注的人物之一。
目录
第一章 魔王出世:天主信徒,流浪画家
第一节 小职员之子,不安分的童年
第二节 在维也纳学习与苦难的岁月
第三节 寄居慕尼黑,选择德军当兵
第二章 投身政界:不甘平庸,加入纳粹
第一节 重返慕尼黑,开启政治生涯
第二节 靠演讲起家的纳粹头子
第三节 临时起意的起义行动
第三章 漫长等待:夺权失败,伺机而起
第一节 不甘面对失败的结局
第二节 从绝望的深渊中站立起来
第三节 兰茨贝格狱中“光荣的囚犯”
第四节 规划一个长远的目标
第五节 重建党派,东山再起
第四章 斗争年代:纳粹复活,显露锋芒
第一节 纳粹党的突然崛起
第二节 日益壮大的纳粹力量
第三节 如愿以偿,站在权力之巅
第五章 筹备扩军:废除公约,胆大妄为
第一节 血洗冲锋队,成为国家元首
第二节 无视《凡尔赛和约》,加速军事战备
第三节 野心初露,占领奥地利
第四节 修订“绿色方案”,迈开扩张脚步
第六章 迈向战争:野心初露,“二战”爆发
第一节 四国齐聚慕尼黑
第二节 渐露野心,吞掉捷克斯洛伐克
第三节 奏响进攻波兰的序曲
第四节 绞尽脑汁为战争制造借口
第五节 闪击波兰,“二战”爆发
第六节 大战前的最后一刻平静
第七节 攻克挪威和丹麦
第八节 如愿以偿,取得西线的胜利
第九节 征服法兰西帝国
第十节 宣告失败的“海狮”计划
第七章 命运转折:侵苏遇挫,四面楚歌
第一节 筹谋“巴巴罗萨”计划
第二节 深陷对苏作战的泥潭
第三节 珍珠港事件爆发,德国对美宣战
第四节 斯大林格勒的惨败
第五节 死亡工厂,纳粹集中营
第八章 坠入深渊:穷途末路,饮弹身亡
第一节 针对希特勒的暗杀行动
第二节 死里逃生的纳粹领袖
第三节 铲除一切有威胁的人
第四节 盟军反攻,法西斯节节败退
第五节 孤注一掷,难逃一败
第六节 帝国梦碎,最后一声枪响
精彩书摘
《纳粹元凶 希特勒(1889-1945)/二战风云人物》:
阿道夫所读的学校是一栋很破旧又原始的建筑,一共有6问教室,分别供男生和女生分开使用。在读书期间,阿道夫姐弟给校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据校长后来回忆说,阿道夫的思维非常敏锐,听从师长的话,性格也很活泼。并且两个孩子书包里边的东西总是放得整整齐齐。
“正是这个时期,使我萌发了自己的第一个理想。”希特勒后来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写道。无拘无束的学校学生活,让阿道夫很快就有了自己崭露头角的机会,没过多久,他便成了所有孩子当中的“小头目”。
但与自己的快乐生活相反的是,他的家庭生活遇到了麻烦。退休后的阿洛伊斯对种地一窍不通,这使他的生活变得困苦。雪上加霜的是,1896年另一个孩子保拉也出生了。于是这个家庭里便有了五个孩子,大的大,小的小,哭的哭,闹的闹,这么多的孩子挤在一起,家里成了一锅粥。在这样的情景之下,阿洛伊斯变得爱吵架,易动怒。于是小阿洛伊斯成了他发泄的对象,他们不时地争吵,父亲要儿子听自己的,而儿子又想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小阿洛伊斯后来回忆说,在那段时间里自己常常受到父亲用马鞭进行无情鞭打。但是,对于那个年代的奥地利来说,打罚自己的孩子是很平常的事情,没有人认为不妥,相反还认为是对孩子有益的。
这样的生活对于年轻的小阿洛伊斯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他觉得自己实在无法忍受哈菲尔德的生活了。
在他的眼里不但对父母有了憎恨,还对更小的阿道夫也产生了恶感。“他目中无人,动不动就发怒,听不进去任何的人讲话”,在52年后,他对于此事仍耿耿于怀,并且说道,“我的继母对于阿道夫非常的袒护,小时候他整日都是在想人非非中度过的,总是想办法逃脱惩罚。假如他的想法得不到实行,他立马会怒气冲天……没有谁愿意和他做朋友,他对别人也没有感情,天生就有一颗冷酷的心肠”。
正是感觉到了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于是小阿洛伊斯在14岁那年选择了离家出走,并且一直到父亲去世之前都没有再回来。随着哥哥的离家出走,阿道夫马上便成了父亲发泄自己满腔怒火的对象。他不断地给阿道夫立下规矩,如果阿道夫不能达到要求,就会招来体罚。因为不会耕种,过了一段时间,阿洛伊斯将自己的农场变卖掉了。为了改变贫困状况,他带着全家来到6英里外的朗巴赫居住。在这里,由于没有了农场繁重的劳作,这让阿道夫的生活变得愉快起来。阿道夫在学校里的表现非常优秀,在1897~1898学年的考试中,他获得了最高学分的12个“优”。不但学习很好,阿道夫在唱歌方面表现得也非常突出,每个下午,他都会跑到修道院的唱诗班里学习唱歌,神父本哈德·格罗纳是他的指导教师。在练习唱歌的时候,他很快就沉醉在庄严而又灿烂辉煌的教堂气氛里,修道院的牧师也成了自己心中的偶像,于是他便产生了加入教会的想法。对于他这种想法,更加令人意不到的是居然得到了对宗教一直持反对态度的父亲的支持。后来,阿道夫在与赫仑纳·汉夫施坦格尔夫人交谈时表示,“当自己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他最大的理想就是能够成为一名牧师。为此,他常常会把围裙披在自己的肩上,制成神衣的模样,然后趴在椅子上,学着牧师的样子大声地讲起道来。”对主很虔诚的母亲对儿子的想法非常赞同,不过阿道夫没有把自己的信仰坚持到最后。
……
纳粹元凶 希特勒(1889-1945)/二战风云人物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