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曼作品精选集:开到荼蘼花事了

陆小曼作品精选集:开到荼蘼花事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陆小曼 著
图书标签:
  • 陆小曼
  • 现代诗歌
  • 女性诗歌
  • 爱情诗
  • 诗集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伤感
  • 浪漫
  • 经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ISBN:9787510461125
版次:1
商品编码:12099713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6-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 陆小曼跨越时代性的超脱、纯粹与执着,向世人袒露。

◆ 更多维度、更全面地展现陆小曼,内容上不仅囊括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还精选她的画作。除此之外,也会收录她的日记稿本(未删减版)。


内容简介

  她出生于书香豪门,锦衣玉食的生活、新潮高端的教育,注定了她自由不羁、热烈亦放纵的性情。

  人们喜欢谈论她与徐志摩那场闹得满城风雨的生死之恋,郁达夫说:忠厚柔艳如小曼,热烈诚挚若志摩,遇合在一道,自然要放放火花,烧成一片了,哪里还顾得到纲常礼教?更哪还顾到家法家风?

  然而争议背后的她,实则有着世人看不到的优雅与灵性:她是当仁不让的才女,擅长绘画、精通英文和法文、文笔坦诚而清丽,一如她本人。她亦是新潮与传统的碰撞: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无畏世人诋毁与唾弃。她就是担得起万千恩荣与宠爱,也受得住无数谩骂与指责的“民国皇后”——陆小曼。

  本次选集不仅囊括陆小曼在戏剧、小说、诗歌和散文等方面的所有成就,还增收她的画作,以及《小曼日记》(稿本),以期更加真实地呈现她的闺房之苦、思念之情以及当时的生活状态。


作者简介

  陆小曼(1903年-1965年),江苏常州人,近代女画家。师从刘海粟、陈半丁、贺天健等名家,晚年被吸收为上海中国画院专业画师。她的绘画清逸雅致,诗意盎然。


  除了绘画,陆小曼还写得一手好文章,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和扎实的文字修饰能力,且颇具语言天赋。十几岁便精通英、法两国语言,被北洋政府聘为外交部翻译官,风云于各大社交场合,赢得京城“南唐北陆”等响亮名号。


  她擅长戏剧,谙昆曲,也能演皮黄,曾与徐志摩合作创作五幕话剧《卞昆冈》。


精彩书评

  

  陆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胡适/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她一双眼睛也在说话,睛光里荡起,心泉的秘密。

  ——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


  小曼是一位曾振动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艺界的普罗米修斯。

  ——郁达夫/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陆小曼的旧诗清新俏丽;文章蕴藉婉约;绘画颇见宋人院本的常规,是一代才女,旷世佳人。

  ——刘海粟/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陆小曼老师


目录

序言

卷一·散文  001

003 《云游》序

008 哭摩

017 《爱眉小札》序(一)

019 《爱眉小札》序(二)

024 随着日子往前走

027 中秋夜感

032 泰戈尔在我家

038 《志摩日记》序

042 牡丹与绿叶

044 泰戈尔在我家作客——兼忆志摩

050 遗文编就答君心——记《志摩全集》编排经过

057 《徐志摩诗选》序

059 谈文房四宝

064 关于王赓

067 《小曼日记》(稿本)

卷二·诗歌  097

101 悼志摩挽联(忆志摩)

102 癸酉清明回硖石扫墓有感

103 秋叶

卷三·书信  105

107 致徐志摩书信四封

118 致胡适书信六封

130 致《晶报》

132 致某作家

卷四·小说  135

137 皇家饭店

卷五·戏剧  169

171 卞昆冈

卷六·画作  229



精彩书摘

  前天晚上我亦不知怎样写的那封信,我真的是没有心的人了,我心里为难,我亦不管你受得受不得,我竟糊里糊涂的写了那封信,我这才受悔呢,还来得及么?你骂我亦好,怨我亦该,我没有再说话的权了,我忍心么?我爱!你是不会怨我的,亦绝不骂我,我知道的!可是,我自己明白了自己的错,比你骂我还难受呢?我现在已拿回那信了,你饶我吧,忘记了那封信被一时情感激出来的满无诚意的信吧!实在是因为我那天晚上叫娘哭得我心灰意懒的,仿忽我那时间犯了多大的罪似的,恨不能在上帝面前洗了我的罪,立刻死去。现在我亦不信我会写那样的信给你了的呀,(只爱你)就算是你疑我,我亦不怨你,不过摩呀,我的心——你相信我爱你的诚心,你要我用笔形容出去,是十支笔都写不出来的,摩呀!你要是亦疑心我或是想我是个□□□□(注:这里有一句英语无法看清)。那我真连死都没有清白的路了,摩呀,今天先生说些话,使我心痛的利害,咳,难道说我这几个朋友还疑心我,还看不起我么?可是我近来自己亦好怕我自己,我不如先的活了,有时我竟觉得我心冷的如死一样,对于无论何事都没有希望,只想每天胡乱的过去,精乏力尽之后倒床就睡,我前个的样子又慢慢的回来了,我自己的本性又渐的躲了起来了,他人所见的我——不是本来的我了,摩呀——我本来的我,恐怕只有你一个人能得到——享受,或是永不再见人。前天下午你走的时候我心里乱极了,我要你——近我——近了我——又怕娘见着骂——你走了,我心如失,摩呀!

  我的心里只有你,你再也不用怀疑了。如果你怀疑,我会自杀。前些天,我心乱如麻,就像我表现出的那样。我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我想要你亲近我,但当你真这么做了,我又慌乱不安。至于其他朋友,他们仅限于朋友而已,他们跟你是完全不同的。魏说的是不对的,我不怪他,因为他根本不了解我。H·H对我来说就像一个细心的哥哥,但我依然心存戒备,我想他不会对我施暴。母亲依然陪伴在我左右。我真不知道我们到了上海会遇到什么情况。我一到上海,你最好不要来车站接我,我想让你明白,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佯装一个故友,这样我们才能更方便些。

  亲爱的!我们可以常常互相通信。我在上海时或许我们还能常常一起,不要反感或不快。只要记住,我的心永远和你在一起。

  今天是父亲的生日,现在大概是三点钟左右,大家都走了,只有X先生、H·H、三舅母和三太仍然在玩或做事情。而我在给你写信,但我好累,我写得匆忙是想让你高兴。相信我,我永远爱你,爱你到死。他们即将为我送信去了。请相信你可怜的小东西,她永远爱你。

  我答应他要永远做他的一个可爱的妹妹,但他清楚我们是相爱的。他了解我,对我也很正常,只是他来得如此频繁以至于引起别人猜疑;但如果他有一份工作,他就会没时间了。所有这些都是小事情,你不必老是放在心上;否则你会把我想成一个轻佻的女子!你做好最坏的准备,最坏的也就是我死了。如果我不能自由,那我愿意为你而死。最亲爱的!啊!摩!知道吗?前两天晚上我为你哭红了眼。你怎么能说你以后不可能再开心了呢?啊!你这没良心的,如果你知道这几天我是怎么度过的,我敢肯定,你会可怜我的。昨天,我跟死了没两样,把梦绿吓坏了,急得要把母亲叫回。我微笑着谈吐,和往常一样,但我的心如刀绞。他们看在眼里,试图让我开心起来,老张拉我去北京饭店的顶层,啊!天啊!那讨人厌的月光。它让我想起你在月圆之时的再次离开,我们似乎永远不可能“达到目的”了。自打我们相爱以来,从未一起度过中秋,而其他日子的晚上,心又是那么烦闷。啊!亲爱的!但愿你能原谅我所做的一切。啊!如果我们能在这样的月光下自在独处,你将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小姑娘。亲爱的,我如此地惊恐与不安,一点小事就能让我惊吓地跳起。啊!再这样下去,我一定会疯的。

  我好怕失去你,亲爱的,摩,啊!摩!能听到我的呼唤吗?我好爱你;但我不能伤了母亲的心。请换位思考一下我的感情,你觉得我能没有你么?你是我的梦想。但当母亲哭着求我,理由是:克利医生告诉我,母亲活不了几年了,她随时可能死去,因为她的一叶肺已经干涸。听到这个消息我真的很伤心,我想在她短暂的日子里让她开心,而且我要很本分,否则我会抱憾终身。不!我不遗憾,我是多么爱你。我只能欺骗我自己,我不能给你幸福。但亲爱的你要记住,我愿意永远和你同甘共苦。现在,亲爱的,我们要忍耐,终会有转机的,只有你依然爱我并相信我,我永远属于你。当我心烦意乱时,我可能说了过分的话,请你不要相信。等着我,亲爱的,如果我不能在名义上属于你,那之于任何名义而言,我都可以属于你。我最亲爱的,请帮助我做一个好女孩,一个尽责的女儿。我愿为你改变自己。如果你不想我见朋友,我会毫不犹豫地接受,不再见他们。为你我甘愿做任何事情,我愿答应你任何事情,如果你也答应我保重自己,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上,并等待上天安排。终有一天,上帝会怜悯我们的。我也答应你,我会一直这么等下去。

  ……



卷首语 人生是一场盛大的宴席,有欢笑,有泪水,有相遇,也有离别。而我们,都是这场宴席上的食客,品尝着酸甜苦辣,感受着悲欢离合。 陆小曼,这位民国时期的传奇女子,用她的一生谱写了一曲悲歌,也留下了一串串动人的诗篇。她的作品,如同一杯陈年的佳酿,越品越有味,越品越令人心醉。 《开到荼蘼花事了》,并非仅仅是一本书名,它更是陆小曼一生真实的写照。荼蘼花开,是花季的极致,也是凋零的开始。正如陆小曼的爱情,绚烂至极,却也终究走向了凄凉。 本书,精选了陆小曼的散文、诗歌、小说、画作以及她与徐志摩、梁启超等人的书信往来,力图勾勒出一个更真实、更立体的陆小曼。她不仅仅是那个被众人追捧的“佳人”,更是那个在时代洪流中挣扎、在情爱纠葛中伤痕累累的女子。 风华绝代:民国佳人,惊艳时光 陆小曼,出生于显赫的家庭,自幼聪慧过人,能诗善画,气质优雅,是那个时代无数人心中的女神。她的一颦一笑,皆是风景;她的一言一行,皆是风韵。 本书中的散文部分,如《春之歌》、《月夜》、《落花》等,字里行间流淌着陆小曼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她笔下的春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她笔下的月夜,宁静致远,思绪万千;她笔下的落花,凄美动人,惹人怜惜。 她的诗歌,更是将这份情感推向了极致。《残梦》、《别离》、《相思》等诗作,深情款款,哀婉动人。读她的诗,仿佛能感受到她内心的挣扎与无奈,也能体会到她对爱情的执着与渴望。 情深似海:才子佳人的爱恋,惊世骇俗 陆小曼一生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她与徐志摩轰轰烈烈的爱情。这段感情,在当时的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也成为了后世津津乐道的话题。 本书中的书信部分,收录了陆小曼与徐志摩大量的往来书信。这些信件,不仅是他们爱情的见证,更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情感交流的珍贵史料。从信中,我们可以窥见他们对彼此的深情厚意,对理想爱情的追求,以及在封建礼教下的挣扎与抗争。 徐志摩在给陆小曼的信中,字字句句都是爱意,他称她为“我的爱丽丝”,为她写下无数动人的诗篇。而陆小曼的回信,也充满了对徐志摩的依恋与思念。然而,这段惊世骇俗的爱情,最终却因为徐志摩的意外离世而画上了悲伤的句号。 岁月痕迹:人生百味,品读悲欢 陆小曼的一生,并非只有爱情。她也曾有过其他的追求和生活。在徐志摩离世后,陆小曼的生活陷入了低谷。她曾一度沉迷于鸦片,也曾尝试过重新开始。 本书中的小说部分,如《月下》、《风雨》等,反映了陆小曼在人生低谷时期的内心挣扎和对生活的感悟。她笔下的主人公,或孤寂,或迷茫,或绝望,都与她自身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 她也曾有过自己的艺术追求。本书中的画作部分,展示了陆小曼的绘画作品。她的画作,继承了中国画的传统,又融入了西方的色彩和构图,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她的画,如她的诗,都充满了女性的细腻和温柔。 历史回响:时代印记,不朽传奇 陆小曼,是那个时代女性的一个缩影。她渴望自由,追求爱情,却也受制于时代的束缚。她的命运,既是个人悲剧,也是时代悲剧。 本书的最后,收录了陆小曼的友人、学者对她一生及其作品的评论。这些评论,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了陆小曼的才情、性格和命运,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开到荼蘼花事了》,不仅仅是一本作品集,更是一段历史的回响,一个传奇的留念。它让我们有机会走进陆小曼的内心世界,感受她的喜怒哀乐,品读她的人生百味。 结语 人生如花,盛开时绚烂夺目,凋零时凄美动人。陆小曼的一生,正如荼蘼花开,美到了极致,也痛到了极致。 她的作品,是她留给这个世界的珍贵财富,也是她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读她的作品,我们不仅能欣赏到她的才情,更能体会到她人生的无奈与悲凉。 愿这本书,能让你更深入地了解陆小曼,感受这位民国奇女子的魅力与风情,也愿你能在她的故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共鸣与启示。 人生苦短,及时行乐。 花开花落,皆是风景。 情深缘浅,莫问来路。 愿君,如荼蘼花开,绚烂,不悔。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它像是一块经过精心打磨的玉石,表面光滑圆润,但你仔细去看,会发现内部有着复杂且迷人的纹路。有些句子是那么的凝练,仿佛每个字都经过了千锤百炼,没有一个多余的词可以被删减;而有些段落,又流淌出一种近乎散文诗般的自由与灵动,充满了华丽的意象和典雅的修辞。这种在克制与奔放之间的精准拿捏,着实考验作者的驾驭能力。我甚至会忍不住把一些特别精妙的句子抄写下来,贴在工作台前,一方面是出于欣赏,另一方面也是想学习那种对词语的敏感度和精准度。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于“美文”的定义,它不是堆砌辞藻,而是让文字本身具备了生命力和呼吸感。

评分

这本书的文字功底,简直就像是行走在江南烟雨中的一把油纸伞,既能遮蔽尘世的喧嚣,又能让你清晰地感知到雨滴落在伞面上那细微的节奏和声响。作者对于情绪的捕捉和描摹,那种细腻入微的程度,让我这个习惯了直来直去的读者都感到震撼。她笔下的人物,不是扁平的符号,而是活生生地存在于那个时代的侧影,他们的喜怒哀乐,仿佛能穿透纸页,直接在你心头留下淡淡的痕迹。我特别欣赏那种不动声色的力量,很多深刻的意蕴和哲理,都不是直接说教,而是通过场景的构建和对话的留白自然流淌出来,需要读者自己去咀嚼和体会。读完一个章节,我常常需要停下来,把书合上,对着窗外发呆一会儿,整理那些涌上心头的思绪,这是一种非常难得的阅读感受,它强迫你慢下来,去感受文字深处的肌理。

评分

这套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太用心了,光是拿到手里摩挲着封面那种细腻的触感,就让人觉得物有所值。墨香淡淡的,不是那种刺鼻的油墨味,而是很沉静的、让人心安的味道。我尤其喜欢它在细节处理上的那种古典韵味,比如扉页上的小篆印章,还有正文排版的留白处理,都恰到好处地烘托出一种跨越时空的优雅感。阅读体验是极其舒适的,纸张的厚度适中,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在寻找一些能让我从日常琐碎中抽离出来的精神寄托,这套书的物理形态本身,就已经完成了一次小小的“仪式感”的构建。它放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件赏心悦目的艺术品,散发着一种低调而持久的格调,让人忍不住想时常去翻阅和触摸。我甚至会特意去留意书脊的折痕,那代表着我与文字的每一次亲密接触,是这段时间生活情绪的无声记录。

评分

我发现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掌握得极其高明,它不是那种大开大合、情节跌宕起伏的小说,而更像是一首精心谱写的交响乐。开篇的铺陈是舒缓而悠远的,像是在引你进入一个古老的园林,让你先熟悉这里的空气和光线。然后,随着情节的推进,音乐的张力才慢慢加强,偶尔会有几个意料之外的小高潮,但很快又回归到那种内敛的、富有韵律感的基调中。这种节奏感,让人在阅读时产生一种莫名的安全感,仿佛作者永远都在掌控着方向盘,即便偶尔陷入迷雾,也知道终点就在前方不远处。我甚至会想象,如果把它改编成戏剧或者电影,这个节奏的处理会是最大的挑战,因为它太依赖于文字本身散发出的那种时间感和空间感了。

评分

这本书中最让我感到触动的是它对于“时间”的理解和书写。它不是简单地记录“发生了什么”,而是探讨“时间如何改变了事物,又如何被事物所纪念”。那些对旧物、对逝去场景的追忆,写得极其有质感,仿佛能触摸到时间的灰尘。例如,对某件家具磨损的描述,对某段对话回音的捕捉,都体现出作者对生命流逝的深刻洞察。它让人思考,我们现在所处的“当下”,在未来又会以何种面貌被回忆起来?这种对永恒与瞬间的辩证思考,贯穿始终,让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故事层面,更升华到了对生命哲学的探讨。读着读着,我发现自己开始更留意周围环境的细微变化,试图抓住每一个稍纵即逝的美好瞬间。

评分

已经看了,很好。

评分

又省又快

评分

棒棒棒棒棒棒棒棒棒棒棒棒棒棒棒棒棒棒棒棒

评分

又省又快

评分

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

哈哈哈哈哈哈

评分

不错

评分

一直想看一本关于陆小曼的书 get

评分

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