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復興大戰略

日本復興大戰略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韓] 文正仁,[韓] 徐承元 著,李春福 李成日 譯
圖書標籤:
  • 日本經濟
  • 日本政治
  • 復興戰略
  • 經濟發展
  • 政治改革
  • 東亞研究
  • 國際關係
  • 戰略規劃
  • 政策分析
  • 日本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ISBN:9787509795644
版次:1
商品編碼:12097951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5-01
頁數:452
字數:357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從韓國學者的角度,以訪談形式,從日本的國傢戰略、東亞共同體構想、日本對周邊國傢和地區的政策等方麵,全麵展現瞭日本知識精英和高層戰略設計者的思想、信念、對外部世界的認識以及對日本未來發展的主張,深入分析瞭中國崛起背景下日本知識精英強烈的危機意識、真實的內心世界及其思想的形成原因。這從一定角度幫助讀者客觀地瞭解日本人真實的內心世界及對自身和世界的思考,更加理性地認識日本未來的發展方嚮。

作者簡介

文正仁,韓國延世大學政治外交學係教授、美國杜剋大學亞太研究所兼任教授。畢業於延世大學哲學係,在美國馬裏蘭大學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曾任教於美國肯塔基大學、威廉姆斯大學和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等12年。後曆任延世大學國際大學院院長和統一研究院院長、總統谘詢機構東北亞時代委員會委員長和外交通商部國際安保大使等職,以及韓國和平學會會長和美國國際政治學會副會長。齣版《中國崛起的大戰略》(2010)等韓文和英文著作多部,目前擔任英文學術季刊Global Asia主編和10餘個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編輯。
徐承元,韓國高麗大學日語日本文學學科教授,研究領域為:日本政治外交以及東亞國際關係,最近關注領域為日本的外交戰略、中日關係、中韓日關係以及東亞地緣政治學等。畢業於高麗大學日語日本文學學科,獲慶熙大學和平福祉大學院(GIP)政治學碩士學位。後獲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法學博士(政治學專業)學位。曆任高麗大學亞細亞問題研究所的研究助教授、日本關東學院大學法學部助教授和教授,兼任高麗大學日本研究中心〔人文韓國(HK)支援事業海外地區研究選定研究所〕政治經濟研究室主任。
李春福,南開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畢業於南開大學經濟學專業,延世大學政治學碩士、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朝鮮半島政治、威權體製比較研究、中等強國外交、東亞安全秩序等。
李成日,男,1971年3月齣生,朝鮮族,法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先後取得北京大學政治學與行政管理係(現政府管理學院)法學學士學位、國際關係學院法學碩士學位,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法學研究科法學博士學位。曾在北京師範大學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學院做博士後工作,在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法學部做訪問研究員,在韓國東西大學國際學部任助教授。精通日文和韓文,主要研究領域為中美日大國關係、東北亞國際關係和日本外交。

目錄

第一部分 日本的戰略構想
第一章 戰後日本的外交現實與中等國傢構想【添榖芳秀】/003
  添榖芳秀(Soeya Yoshihide)/005
  引言/006
  日本外交的兩大基軸是“和平憲法第九條”和“美日同盟”/007
  被誤解的“正常國傢論”不能成為解決方案/011
  應警惕“大國論”和“核武裝論”/014
  日本即使擁有硬性力量,也不能行使/018
  “吉田路綫”是日本外交“看不見的手”/020
  唯一的解決方案就是“中等國傢”外交戰略/023
  “中等國傢”外交和東亞地區秩序/026
  “中等國傢”外交和日本國內政治/028
  日本外交的四大基軸/031
  “中等國傢”戰略的未來/034
  戰後日本外交簡史/037
第二章 日本的軍事戰略:專守防衛、動態防衛以及文官控製【山口昇】/041
  山口昇(Yamaguchi Nobori)/043
  引言/044
  朝鮮、中國、日本三國對威脅的認識程度/045
  潛在的威脅和日本的應對/049
  “專守防衛”、機動性遏製是戰略原則的基礎/051
  自衛隊是否真正的“自衛隊”?/054
  日本的戰力結構、武器體係以及軍力部署/057
  文官控製和美日同盟的未來/064
  日本核武裝的可能性/066
  韓日軍事閤作的未來/068
第三章 日本的國際貢獻:能否創造更美好的未來?【明石康】/071
  明石康(Akashi Yasuji)/073
  引言/074
  走嚮聯閤國之路/075
  聯閤國的過去、現在和未來/079
  日本的國際貢獻正日漸衰退嗎?/082
  日本能否成為聯閤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089
  日本不應該美化現代史/090
  日本的未來、日本的全球戰略/093

第二部分 日本對主要國傢的外交戰略
第四章 日本與美國:是同盟的持續?還是改變?【船橋洋一】/099
  船橋洋一(Funabashi Yoiichi)/101
  引言/102
  美日同盟的現狀正在逐漸減弱/103
  統一的朝鮮半島可能對日本造成威脅/107
  如果沒有美日同盟,就很難想象日本的未來/109
  沒有存在感的日本外交的領導力/113
  牽製中國,不應成為解決方案/115
  美國仍然是日本值得信賴的夥伴/117
  日本的國內政治可能危及美日同盟的未來/119
第五章 日本與中國:是閤作?還是對立?【國分良成】/121
  國分良成(Kokubun Ryosei)/123
  引言/124
  1972年體製仍在發揮作用/125
  中國國內政治對中日關係的影響/127
  日本人的對華認識:20世紀90年代以後持續惡化/129
  隨風而逝的中日兩國間的人際網絡/132
  中國共産黨黨員職業構成/134
  中國的公共安全支齣超過國防支齣/137
  中國人必須重新學習魯迅/139
  日漸強烈的民族主義傾嚮/141
  日本的對華政策需要綜閤戰略/144
第六章 日本與東南亞:日本對東南亞的戰略與現實【白石隆】/151
  白石隆(Shiraishi Takashi)/153
  引言/154
  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究竟是何種機構?/155
  應從功能角度來理解東南亞與東亞/157
  “東亞共同體論”來自政治動機/159
  日本與東南亞的關係/163
  加深東南亞之間關係,要依靠美日同盟與自由貿易秩序兩大支柱/166
  東南亞:從“陸地的亞洲”到“海上的亞洲”/172
  日本的未來:取決於美日同盟與“東亞共同體”的實現/175
第七章 日本與俄羅斯:北方領土問題能否得到解決【東鄉和彥】/177
  東鄉和彥(Togo Kazuhiko)/179
  引言/180
  朝鮮陶工的後裔——東鄉傢族/181
  日俄關係的復雜曆史淵源/183
  模棱兩可的協議導緻北方領土問題/187
  北方領土的交涉:失去的五次機會/191
  小泉政權的非現實接近方式/195
  從麻生到鳩山:因一句話而崩塌的交涉/198
  難以預測:日俄北方領土交涉的未來/201
  普京的俄羅斯,將繼續推進“歐亞主義”/204
  應對崛起的中國,日俄需團結/208
  “富國有德”應成為日本的新國傢目標/209

第三部分 日本與朝鮮半島
第八章 日本與韓國:能否實現真正的“和解”?【小此木政夫】/215
  小此木政夫(Okonogi Masao)/217
  引言/218
  有意義的朝鮮半島研究40年曆程/220
  《金大中—小淵聯閤宣言》和韓日“1998年體製”/222
  逆轉的韓日關係:“學習韓國的日本”/227
  獨島問題應該采取“靜悄悄的外交”來解決/232
  對教科書問題,不介入纔是上策/237
  韓日民族主義者之間的“敵對性攜手”/241
  日本並不擔憂統一的朝鮮半島/242
  麵對中國的崛起,韓日應加強閤作/247
  對韓日關係的未來是樂觀的/250
第九章 日本與朝鮮:日本對朝政策變化的可能性【伊豆見元】/253
  伊豆見元(Izumi Hajime)/255
  引言/256
  日本國內對朝鮮研究的現狀/257
  《三黨聯閤宣言》和朝日關係改善的勢頭/260
  綁架問題打破瞭小泉首相的訪朝之旅/262
  日本人對朝認識日趨惡化/264
  朝鮮擁核是不是“既成事實”/266
  齣乎意料的朝鮮體製的穩定性/267
  韓國政府的“朝鮮崩潰論”沒有依據/272
  需要加強韓日或美日韓之間的安全閤作/275
  短期內很難實現所謂的“吸收統一”/277
  日本民主黨政權或對朝鮮更強硬/280
  對朝強硬論被政黨政治所利用/281
  附錄朝日關係簡史資料/283
第十章 朝核問題與六方會談【田中均】/287
  田中均(Tanaka Hitoshi)/289
  引言/290
  《朝日平壤宣言》是如何促成的?/291
  有必要相互組閤專業知識與權威/294
  美國的新保守派企圖破壞小泉的訪朝計劃/296
  《朝日平壤宣言》以後的日朝關係/299
  岌岌可危的“綁架問題”/301
  朝核問題及日本的應對/302
  朝核問題,真正的責任究竟在於誰/306
  東北亞齣現“核多米諾現象”的可能性很小/309
  日本的對朝外交應從綁架問題中擺脫齣來/311
  今後日朝關係發展趨勢如何/313

第四部分 日本的綜閤安全保障與未來秩序構想
第十一章 日本和東亞的未來【豬口孝】/319
  豬口孝(Inoguchi Takashi)/321
  引言/322
  處於停滯的日本政治學界,其原因是什麼呢?/323
  21世紀的東亞國際秩序/327
  日本應該走嚮“世界正常國傢”/331
  日本應成為“亞洲的英國”/337
  東亞共同體很難成為現實的政策方案/340
  日本的未來/344
第十二章 東亞的區域主義和“東北亞共同之傢”【和田春樹】/349
  和田春樹(Wada Haruki)/351
  引言/352
  從俄羅斯的曆史研究到朝鮮研究/353
  戰後日本區域主義的變化/359
  “對和解與和平的熱情”應該成為地區認同意識/370
第十三章 日本的自然災害與國傢危機管理:如何剋服東日本大地震?【五百旗頭真】/373
  五百旗頭真(Iokibe Makoto)/375
  引言/376
  受到小泉首相的邀請擔任防衛大學校長/377
  綜閤性災害的東日本大地震和福島核電站事故/382
  “東日本大地震復興構想會議”:構成和爭議/385
  “東日本復興構想”的課題和今後方嚮/389
  東日本大地震應成為新騰飛的轉摺/391
  “福島核電站事故”是文明史上的一大衝擊/394
  大地震後日本的國際貢獻將會持續下降/396
  日本的未來到底會如何/399
第十四章 日本眼中的國際經濟秩序的未來【竹中平藏】/401
  竹中平藏(Takenka Heizo)/403
  引言/404
  他與小泉首相的命運般的邂逅/405
  有必要通過“自助”(self-help)體現福利/407
  成功的改革、失敗的改革/409
  既得利益和民粹主義破壞瞭日本的結構改革/412
  政權交替帶來瞭改革失蹤/414
  2012年日本經常會計預算/415
  對美國經濟是憂慮的,對歐洲經濟是悲觀的/418
  日本應該發揮世界經濟秩序的橋梁作用/420
  當東日本大地震那樣的危機發生時,需要更大的藍圖/423
  對韓國經濟的期待很高/425

譯後記/428

前言/序言

中文版自序

如同世界著名人類學傢魯思·本尼迪剋特在其巨著《菊與刀》中指齣的,一般來說日本具有錶麵行動(建前)和內心世界(本音)不相一緻的雙重性格。尤其是安倍政府再次掌權後錶現齣極端的右傾傾嚮。不僅是中日關係,韓日關係也正麵臨著重重睏難,從這一點上來看,再次理性地審視和剖析日本真實的一麵是十分重要的。本書便執筆於這種環境下。
2013年初,本書在韓國齣版,囊括瞭14名代錶日本知識精英的戰略傢的信念、哲學和言行觀點,並對這些內容進行瞭剖析,這是一本記錄精英們深層對話的對談集。我們可以肯定,本書對改變韓國人對日本的認識將起到可觀的作用。與中國“大國崛起”的氣勢不同,日本經曆瞭經濟不景氣和2011年的東日本大地震,我們跟蹤記錄瞭日本高層人士強烈的危機感。通過日本知識人士的視角,本書記述瞭正經曆著戰敗以後最大危機的日本目前情況以及對將來的展望。本書的齣版對於掌握日本堅固外錶之下隱藏的內心世界是十分有意義的。
尤其是,本書可以說是《中國崛起大戰略——與中國知識精英的深層對話》的日本版。《中國崛起大戰略——與中國知識精英的深層對話》2010年在韓國齣版以後改變瞭韓國對中國的看法,2011年該書翻譯成中文並在中國齣版,齣版後受到諸如“韓國學者整理瞭中國人沒有想到的部分”的好評,至今在中國境內多次再版,很有影響力。我們期待本書的齣版也會得到好評。
本書共由四個部分十四章組成,囊括瞭日本的國傢戰略、東亞共同體構想、對朝政策和對中國政策、美日韓關係、全世界關注的釣魚島和北方領土問題以及日本軍慰安婦和獨島問題。作者就與日本有關的各種熱點話題進行提問,從而幫助讀者從不同的側麵觀察問題,進而全麵掌握日本真實的一麵。同時,作者對各個主題的過去、現在、將來的發展進行瞭具體的分析,有助於讀者加強理解。我們期待本書成為希望瞭解並理解日本的讀者的重要參考和研究材料。
另外,我還要提到一點,中國讀者將會發現不僅在中日關係部分,而且在此外的幾乎所有章節中都存在的有趣的一點,即中國的崛起。日本人士無一例外地指齣,在日本的對外戰略中,中國是最重要的國傢。 當然中國的崛起對日本人來說不是晴天白雲,而是烏雲罩頂。日本人比韓國人更強烈地擔憂中國的原因是什麼呢?日本的民眾意識負麵化錶現得日趨強烈,中國應該注意這一點。
最後,我要對欣然同意齣版本書中文版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所屬的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錶示衷心的謝意。同時,還要對本書的譯者南開大學李春福副教授和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的李成日博士,以及支持本書中文版翻譯、齣版的亞洲研究基金和日本財團負責人錶示謝意。日本財團尾形武壽理事長的關心和支持使本書的翻譯更有意義。總之,我們希望中國讀者能夠通過本書得到全麵理解現代日本的機會。

文正仁 徐承元


韓文版緻謝

在準備和齣版本書的過程中我們得到瞭諸多幫助。首先要感謝支援本研究課題的財團法人亞洲研究基金(Asia Research Fund,ARF)的鄭求鉉前理事長,研究委員會委員長金基正教授,秘書長裴鍾尹教授,以及理事會的各位工作人員。另外,ARF的崔惠琳乾事對本次研究的順利進行做齣瞭很大的貢獻。本書作為ARF促進“韓日兩國知識精英對話”的一部分,日方慶應義塾大學的添榖芳秀教授正以相似的形式進行著與韓國知識精英的訪談。同時,在這裏我們要對本書的訪談對象錶示感謝。他們都是現在日本社會的上層人士,非常感謝他們能在百忙之中接受訪談。2011年末金正日去世之後,2012年東亞局勢很不穩定。尤其是韓日關係的變化較大。參與訪談的各位對與此有關的追加提問也誠懇地加以迴復並親自修改瞭初稿。他們誠實和追求完美的精神值得我們尊敬。在日本進行訪談期間,慶應義塾大學東亞研究所、明石康事務所、財團法人日本重建主導、防衛大學、政策大學院大學、日本綜閤研究所下屬國際戰略研究所、新潟縣立大學、竹中平藏事務所等在各方麵給予我們大力支持,在此深錶謝意。
同時,還要嚮平時對日本問題十分關注,並且給予我們極大援助和鼓勵的東亞財團孔魯明理事長和洪亨澤事務局長,延世大學政治外交學係和高麗大學日語日文係的各位教職員錶示感謝。此外,還有很多人給我們提齣瞭建議,給予瞭幫助。在這裏我們嚮國際韓國研究院的崔書勉院長,東西大學的張濟國校長和日本研究中心鄭求宗所長,延世大學的金相俊、柳相榮教授,高麗大學的廉戰鎬副校長和文科學大學長樸吉聲,日本研究中心所長崔官、鄭炳浩教授,首爾大學的日本研究所所長樸喆熙和南基正教授,國民大學的李元德教授, 世宗研究所的日本研究中心陳昌洙所長,國立外交院的尹德敏教授, 錶示感謝。在進行本次研究期間,兩位作者的研究助教也發揮瞭很大的作用。尤其是高麗大學研究生院中·日語文學係的碩士畢業生、現在作為日本文部科學省公費留學生在日本慶應義塾大學就讀的許元寜做齣非常重要的努力。許元寜不僅負責調查資料,而且以突齣的英語和日語實力以及誠實的精神詳細地翻譯、整理瞭錄音資料。另外,就讀於高麗大學研究生院的碩士研究生崔霞蘭也做齣瞭不少貢獻。延世大學的申鉉锡、樸智鉉助教在整理資料方麵做齣瞭貢獻。在這裏對他們的努力錶示真誠緻謝。
我們還要對幫助齣版此書的三星經濟研究所鄭琪榮所長、任振鐸部長錶示深切的緻意;嚮李由京編輯錶示特彆的謝意,如果沒有他的真誠鼓舞、精確校正和對內容結構的建議,以及其他的各種關懷和指點,本書很可能難以齣版。另外,對在齣版、印刷過程中給予幫助的各位錶示感謝。
最後,要把這本書獻給深切理解本書作者文正仁的傢人在玉、基賢、慧妍,以及給予作者徐承元深切關懷的熙貞、 東鉉和在禮山的父母。


韓文版序言

執筆此書:重視具有兩麵性的日本。
日本一直具有如傑納斯(Janus)的雙臉般的兩麵性。一麵是作為過去殖民和侵略曆史凶手的日本。我們對殺害朝鮮王朝明成皇後、《乙巳保護條約》和韓日強行閤並、36年的殖民統治、強行徵兵以及慰安婦的悲劇仍記憶猶新。日本掠奪瞭我們的主權和領土,將我們推入戰爭的鏇渦,日本帝國主義和軍國主義曾在我們民族的腦海裏留下瞭強烈的烙印。這也是改編曆史教科書、參拜靖國神社、獨島領土主權等問題齣現時韓國國民憤怒的原因。站在受害者的立場上,要寬容和饒恕加害者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長久歲月裏形成的反日情緒似乎已經融入韓國人的DNA。但無法忽視具有這種負麵形象的日本是韓國所麵臨的現實。
然而,日本還有另外一麵。不論是否接受殖民地近代化論,日本在韓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都是無法否定的。1965年韓日建交以後,日本賠償資金和大規模投資給韓國經濟帶來新的轉機。日本曾是韓國實現高速增長的發達國傢模型,並且其齣口導嚮工業化戰略、戰略産業政策、財閥等都是模仿並嚮日本學習的結果。日本的綜閤商社曾經是作為外協企業的韓國企業走嚮國際市場的窗口。更重要的是,日本的成功模式有力地激勵瞭韓國人。到20世紀80年代為止日本是亞洲唯一的發達國傢和經濟大國。如果沒有追趕(catch-up)日本的全民心理,韓國就不會在這麼短的時間裏取得如此快的經濟增長。不僅如此,舉辦瞭奧運會的日本,整潔又正直的日本人,有條不紊的“Japan Inc.”,等等,都成為我們模仿的典範。
這兩種相互抵觸的側麵由於1998年金大中—小淵惠三共同宣言(21世紀的新韓日閤作關係宣言)而發生瞭巨大的變化。這是兩國清算曆史,並懷著對未來閤作的期待,在將糾紛降低到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加強閤作問題上達成一緻的原因。韓日兩國的經濟閤作日趨擴大,韓國開放瞭文化市場,而日本作為對此的迴報則成為韓流的中心。2002年兩國共同舉辦瞭世界杯足球賽。在這種趨勢下,兩國的社會、文化、人力交流也隨之增大。韓日兩國共享以美國為媒介的準同盟關係和在東亞罕見的人權、民主主義、市場經濟普遍價值的狀況,成為韓日兩國這種正麵關係改善的背景。
然而,2012年情況又突然發生變化。小泉純一郎固執地進行靖國神社參拜的場景還曆曆在目,最近獨島隨軍慰安婦等問題幾乎每天都齣現在互聯網和常規媒體上。領土問題可能引起軍事衝突等悲觀預測雖然沒有根據,卻使我們迷惑,並不寒而栗。此外,還齣現瞭不明來曆的攜帶樁子和貼紙背包的“新型遊擊隊”。他們不僅在韓國而且在美國等其他國傢遊蕩,留下標記之後神秘消失。讓人好像重新看到瞭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大陸浪人”。政治傢的狀況也與此類同。
韓國政府缺少一貫性的態度也是關係惡化的一個原因。現政府一直在“價值同盟”的框架下謀求締結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和軍需協定,以及美日韓三國的軍事協作。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又突然揚言“日本的國際地位今非昔比”,並要求“日本天皇如果要訪問韓國首先要嚮獨立運動中的犧牲者誠懇道歉”。雖然錶麵上聽似閤理又痛快,但對贏取日本公民,尤其是有見解的公民的人心並孤立極右主義者起不到任何作用。其原因在於,日本天皇的存在對日本社會來說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象徵。對此,日本的反應非常強硬,並且錶明瞭要將獨島問題提交國際司法審判機關的立場。由此,1965年韓日建交以後兩國關係再次跌入榖底。
這是一種進退兩難的狀況。即使考慮國民的情緒,是否也不應該與日本形成尖銳的對立和敵對關係呢?日本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近鄰,兩國關係的惡化對韓國的利益也是沒有任何好處。現在兩國應該考慮的是,G2時代在這一地區形成地緣政治學上的不安定性,這纔是兩國麵臨的最大挑戰。中美的G2體製不再是假設,它們的戰略布局決定瞭東北亞的命運和曆史。美國和中國一旦發生軍事衝突,韓國和日本將全被捲入戰爭的巨大災難,相反,中美聯手構築兩極領導體製也同樣令人擔憂。在G2體製完全定型之前韓國和日本應協力營造新的地區未來秩序,決定我們命運的東北亞秩序應由我們來決定。在這一點上,韓日兩國之間的閤作或許可以說是曆史的使命。在軍事上超越個彆同盟而構築多角安全保障協力體製,在經濟上擴大中日韓FTA,由此深化閤作建立共同體將會成為具體目標。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加深信賴,我相信領土和曆史問題也會隨之得以解決。建立韓日關係新裏程碑的創意纔是決定今後百年曆史的關鍵。
在韓國構築東亞未來新戰略的齣發點問題上,不論如何強調對鄰國的確切理解和分析的重要性都不為過。從《不存在日本》到《日本的存在》,國內已介紹過很多關於日本的書籍。在韓國對外國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的數量和實力最為雄厚的領域可以說是日本。然而這樣就足夠瞭嗎?大部分研究都不是從日本的角度進行的,也就是說,我們沒有擺脫觀察者的角度。即,對真實並深層地揭示日本知識人士的心理的努力是不足的。本書試圖彌補這些缺陷。作者與日本當代最高水平的知識人士進行坦誠的交談,通過深度訪談來瞭解他們對曆史的評價、對現在的分析,以及對未來的展望,並欲掌握其中的含義。
本書共四個部分,由十四章組成。
第一部分論述瞭關於日本中長期戰略構成的內容。在第一章中,作者與因提齣“中間勢力外交”而受矚目的慶應義塾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添榖芳秀就日本的外交戰略問題進行瞭深度訪談。在第二章中,作者與陸上自衛隊中將齣身的、有代錶性的知識將士及軍事戰略傢、防衛大學山口昇教授就日本的防衛戰略問題進行瞭討論。在第三章中,作者與前聯閤國事務次長明石康就日本的國際貢獻戰略問題進行瞭集中訪談。
第二部分深入地論述瞭日本對主要國傢的外交戰略。在第四章中,作者與自由主義的國際主義者、前《朝日新聞》主筆兼財團法人日本重建主導理事長船橋洋一就美日關係問題交換瞭意見。在第五章中,作者與日本的中國研究權威、防衛大學校長國分良成就未來的中日關係問題進行瞭交流。在第六章中,日本最權威的東南亞研究傢、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校長白石隆在東亞大框架下對日本和東南亞關係進行瞭分析。在第七章中,京都産業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東鄉和彥對日本與俄羅斯的關係進行瞭精確的分析。
第三部分集中論述瞭我們最關心的主題,即日本和朝鮮半島的關係。在第八章中,慶應義塾大學名譽教授小此木政夫深刻地分析瞭韓日關係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在第九章中,靜岡縣立大學伊豆見元教授深度分析瞭為何日朝關係中日本對朝鮮采取敵對態度。在第十章中,曾任外務省審議官,並深層參與製定日本對朝政策的日本綜閤研究所下屬國際戰略研究所理事長田中均,就2002年小泉訪朝問題留下瞭生動的實錄訪談,並就朝鮮核問題提齣瞭有說服力的協議方案。
第四部分是對日本綜閤安全保障和未來秩序構想的探索。第十一章中,東京大學名譽校長豬口孝(現任新潟縣立大學校長)對日本未來國際秩序的構想闡述瞭獨特的見解。第十二章中,被稱作 “行動的良心”的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和田春樹提齣瞭與豬口孝完全相反的主張,即東北亞共同體構想纔是最適閤日本的模式。在第十三章中,作者與東日本災害復興促進委員會委員長五百旗頭真就最近給日本帶來巨大衝擊的2011年3月的東日本大地震以及災害剋服方案等問題交換瞭意見。最後,在第十四章中,作者與小泉內閣的結構改革先鋒、慶應義塾大學教授竹中平藏探討瞭陷入停滯的日本經濟是否有反彈可能性的問題。
這次訪談的企劃目的是試圖通過日本知識人士的視角更深層地瞭解停戰以後經曆瞭整體危機的日本之現在及未來,並力圖通過揭示當代水平最高的日本戰略傢內心世界來掌握日本的本意。我們認為策劃初衷基本得以達成。我們采訪的人士都沒有帶著日本人特有的假麵而是真誠地與我們交換瞭意見。我們從各個角度感受到瞭他們堅定的信念、哲學的深度、洞察力和誠懇。我們對此感到幸運。
還有一點,即他們在分析日本現實的時候,觀點相近得令人吃驚。他們始終如一地認為日本現在正處於嚴重的政治、經濟、社會、外交危機時期。持續瞭20年以上的平成危機、失去瞭活力的低齣生率、老齡化社會、被中國趕超的經濟大國地位、自然災害的恐怖、由於曆史和領土問題與周邊國傢的糾紛,以及政治的無力、國傢經營體係的混亂,這一切都使日本的未來看似暗淡。另外,訪談對象幾乎異口同聲地錶明,沒有任何一個日本公民希望修改和平憲法和吉田政策。尤其是他們確信美日同盟關係的程度令我們震驚。這使我們看到,“沒有美國的日本是無法想像的”這種認識在日本知識人士社會內部仍然根深蒂固。
“中國威脅論”已成為日常化瞭的老生常談。他們認為中國的崛起和由此形成的威脅是日本麵臨的最大挑戰。為瞭有效地應對中國的崛起,日本一方麵強化與美國的軍事同盟,另一方麵深化與韓國、俄羅斯,以及東盟國傢之間的閤作。但是也有意外的幾點,如上文中提到的,主張中國的崛起並不會順利、反而統一的朝鮮半島將會給日本造成最大威脅的船橋洋一理事長的觀點很有代錶性。國分良成校長雖然沒有明確主張朝鮮半島威脅論,但是他強調從中長期來看中國的崛起在結構上有著一定的局限性。
他們對現實的分析大同小異,但對日本未來應采取的戰略卻百傢爭鳴。添榖芳秀主張,在日本和平憲法和吉田政策的製約下走“中間勢力”的路綫纔是高明的戰略決策;豬口孝則主張,如果日本不能成為像新西蘭或澳大利亞那樣的“中間勢力”,那麼就應力求強化軍事力量。明石康錶示,未來日本應成為以聯閤國為主的、為國際社會做貢獻的國際主義的典範;和田春樹認為參與韓國主導的“東北亞共同的傢園”纔是日本地區主義戰略的正確方嚮。然而,從整體上來看,與包括東亞共同體在內的地區主義構想或“中間勢力”戰略相比,日本知識人士更傾嚮於走以美日同盟為基礎形成正常國傢的路綫。
我們在與這些日本知識人士的訪談中沉重地感到希望不大,前景不容樂觀。參與訪談的人士雖然都從政治領導力方麵尋找日本危機的本質,但是他們忽視瞭政治領導者是由國民選齣的這一點。在期待有領導風範的政治領導人齣現的同時又瞧不起政治傢,這一點纔是日本知識人士真正的謬誤。另外,不幸的是,即使著名的日本戰略傢也未能提齣明確應對危機的方案。或許這是因為他們沒有敞開心扉?不是這樣的。作者的結論是,他們都沒有明確的戰略。至今還沒有從“Japan, Number One”的迷茫中解脫齣來,仍然留戀過去,采取漸進式的適應方式,這便是日本現在的真實情況。
這些真實的情況看起來都無法使“失去的二十年”得以重來。我們認為這些都是在與和平主義或自由主義勢力相比保守主義右派得勢的日本政治土壤中形成的。自民黨在極端保守主義的座右銘之下執權,若依據橋本—石原聯閤的“日本維新會”形成製度化政治力量,日本的國內政治構思便會急劇右傾化,同時對外政策也會更具攻擊性。我們所擔憂的也正是這一點。正如五百旗頭真的主張一樣,我們真心希望日本走齣混亂的時代,獲得剋服問題的智慧,並像生於淤泥中的荷花一樣看到新的希望,從而走嚮世界。
一如既往,最後總結教訓。從日本的今天可以看到韓國的明天。事實上,我們一直沿著日本的軌道走到今天。所以,我們擔憂重蹈日本淪落的覆轍。老齡化社會、經濟的低增長、不透明的未來、分化無力的政治、兩極化的未來前景,這些都預示著韓國的未來。我們無法保證三星和LG的明天不會像夏普或鬆下的今天一樣。這些便是現在推動韓國發展的人們,尤其是推動韓國發展的年輕人要注意觀察今天日本的緣由。我們希望本書能在這一方麵起到積極作用。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