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系统、案例丰富、注重创新、集理论和实践于一体。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物流管理、工商管理、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专业的教材,同时兼顾高职高专、应用型大学的教学。
本教材根据物流行业产业发展的新特点,结合物流经济基本原理,系统介绍:物流与国民经济、物流经济分析、物流供需预测、物流生产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物流效益分析、物流创新效益分析、物流市场组织、循环经济与绿色物流、回收物流、全球物流经济等基本理论知识,并通过实践实训、强化获取*佳物流经济效果的途径和方法。
第一章物流经济学概论1
第一节物流概述3
一、 物流的定义3
二、 物流的作用4
第二节物流经济学概述6
一、 物流经济学的基本概念6
二、 物流经济学的作用及意义9
三、 现代物流的经济学价值10
第三节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经济比较分析11
一、 物流活动的经济比较方法11
二、 “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竞争策略选择12
三、 “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竞争优势选择的动因14
案例分析14
复习思考18
第二章物流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及方法19
第一节现代经济理论概述22
一、 微观经济学22
二、 宏观经济学23
第二节物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25
一、 物流技术创新原理25
二、 资金报酬原理27
三、供应链系统整体最优化原理27
第三节物流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28
一、 物流投资28
二、 物流成本与费用29
三、 物流税收与税金30
四、 利润31
五、 经济效果32
六、 社会影响效果33
第四节物流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34
[1][1]一、 边际分析法34
二、 成本收益分析法35
三、 贡献分析法36
四、 盈亏平衡分析法37
案例分析38
复习思考41
第三章物流供需理论与预测42
第一节物流需求44
一、 物流需求的内涵44
二、 影响物流需求的主要因素46
第二节物流供给48
一、 物流供给的内涵48
二、 影响物流供给的主要因素48
三、 物流市场供求均衡与价格49
第三节物流需求预测53
一、 物流需求预测的原理53
二、 物流需求预测的步骤54
第四节物流需求预测方法55
一、 定性预测方法56
二、 定量预测方法57
第五节物流需求预测实例60
一、 简单平均法60
二、 加权平均法61
三、 移动平均法61
四、 季节指数法62
五、 指数平滑法64
复习思考66
第四章物流生产理论67
第一节物流生产形式70
一、 运输70
二、 仓储71
三、 流通加工74
四、 装卸搬运76
五、 配送76
第二节物流生产与组织79
一、 物流组织79
二、 物流生产管理80
第三节物流的规模效益分析80
一、 物流规模效益的含义80
二、 物流规模效益的基本原则81
三、 物流规模效益的实现81
案例分析84
第四节物流专业化效益分析86
一、 物流专业化效益的内涵86
二、 物流专业化效益产生的原因86
三、 物流专业化效益的实现87
复习思考91
第五章物流成本与控制92
第一节物流成本管理概述95
一、 物流成本的概念95
二、 物流成本的构成95
三、 物流成本的分类95
第二节物流成本相关学说96
一、 物流成本的几个重要学说96
二、 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100
第三节物流系统的本量利分析101
一、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原理与相关概念101
二、 本量利分析图102
三、 物流系统的本量利分析103
第四节物流成本的控制原理105
一、 物流成本的控制原理105
二、 成本控制的内容106
第五节物流成本控制的具体方法106
一、 弹性预算法107
二、 目标成本法107
复习思考112
第六章物流的空间效益分析113
第一节空间效益及其内容构成115
一、 物流空间效益的内涵115
二、 物流空间效益的内容116
三、 物流空间效益产生的原因118
第二节物流空间效益的度量121
一、 物流空间价值相关的收益121
二、 与物流空间效益相关的成本121
第三节物流空间效益的实现方式及方法123
一、 采购优化123
二、 优化交易环节124
三、 优化网络124
案例分析126
复习思考129
第七章物流的时间效益分析130
第一节物流时间效益概述132
一、 物流时间效益的内涵132
二、 物流时间效益的类型132
三、 物流时间效益计算137
第二节影响物流时间效益实现的因素137
一、 资金的时间价值137
二、 时机效益139
三、 时间协调效益141
第三节物流时间效益的挖掘143
一、 挖掘物流时间效益的原则143
二、 减少物流时间消耗挖掘时间效益144
三、 差异化市场营销挖掘物流时间效益147
四、 仓储系统物流时间效益挖掘149
案例分析151
复习思考153
第八章物流创新效益分析154
第一节物流服务创新概论156
一、 物流服务创新的含义及特点156
二、 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类型158
三、 创新效益内涵及内容163
第二节物流创新效益的实现路径165
一、 物流企业服务创新必要性165
二、 物流服务创新的实现途径165
三、 我国流通产业物流创新的政策建议168
案例分析171
复习思考172
第九章物流市场组织173
第一节物流市场分析175
一、 物流市场的含义175
二、 物流市场的构成要素175
三、 物流市场的分类与特征177
四、 物流市场的功能178
五、 发达物流市场的表现179
第二节物流业生产力要素特性分析180
一、 生产力的要素构成180
二、 现代物流业生产力要素特性181
第三节物流组织层的界定183
一、 物流组织层界定183
二、 物流组织层的功能界定184
第四节物流组织层的培育186
一、 物流组织层推进模式的选择186
二、 物流组织层战略支持体系的构建188
三、 物流组织层的培育策略190
案例分析192
复习思考197
第十章物流与国民经济发展198
第一节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201
一、 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201
二、 物流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作用202
三、 物流与国民经济的关系204
第二节物流投资理论204
一、 物流产业的投入与产出特性204
二、 物流系统投资经济效益分析的基本内容206
三、 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及其计算207
四、 投资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指标208
第三节物流产业分析211
一、 中国物流业发展面临的经济环境211
二、 物流产业及其特征212
三、 物流产业结构213
四、 “新常态”下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特征214
五、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215
案例分析216
复习思考218
第十一章循环经济与绿色物流219
第一节循环经济概述221
一、 循环经济思想的起源221
二、 循环经济的概念与内涵222
三、 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和传统经济223
第二节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224
一、 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224
二、 循环经济的发展途径226
三、 循环经济的国际趋势226
四、 循环经济在中国的实践229
第三节绿色物流概述231
一、 绿色物流的产生232
二、 绿色物流概念232
三、 循环经济和绿色物流的关系233
四、 基于循环经济的绿色物流的特征234
五、 循环经济下的绿色物流发展235
六、 循环经济下的我国绿色物流发展238
案例分析240
复习思考241
第十二章回收物流242
第一节回收物流概述246
一、 回收物流的物资种类246
二、 回收物流的特点248
三、 回收物流产生的价值248
案例分析249
第二节再生资源回收物流概述251
一、 再生资源回收物流251
二、 组织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的意义252
三、 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的分类254
四、 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的特点259
第三节回收物流的发展趋势260
一、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回收物流260
二、 第三方回收物流261
三、 信息化的回收物流263
案例分析263
复习思考266
第十三章全球物流经济267
第一节全球物流概述269
一、 全球物流的含义269
二、 全球物流的发展269
三、 全球物流的特点270
四、 全球物流系统的组成271
第二节全球经济环境中的物流272
一、 全球物流概述272
二、 全球第三方物流市场273
三、 重要区域物流市场分析273
四、 全球物流的发展趋势276
案例分析277
第三节全球物流观点279
一、 国家主义观点279
二、 公司主义观点279
第四节全球互联经济280
一、 区域经济一体化280
二、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状态280
三、 全球互联经济对物流产业的影响281
案例分析281
复习思考286
参考文献287
第三章物流供需理论与预测
�r掌握物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的概念;
�r熟悉物流市场的供需均衡;
�r了解物流供给价格弹性与需求价格弹性;
�r掌握物流需求预测的基本方法。
电商仓库的理想2010年,几位来自莆田的创业者在厦门创办了专门从事品牌鞋服网络销售的乐麦公司,他们把电商仓库选在家乡的枫亭镇。如今,乐麦公司的年销售业绩已经从最初的几千万元翻倍式增长到10亿元,同时,在枫亭镇租用的仓库也从1个增加到4个,仓储面积达10万平方米,备货的各大品牌鞋多达350万双。
“到了2014年,乐麦公司年订单量有几百万双,原有的电商仓储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需求。翅膀硬了,自然要单飞。”乐商公司总经理陈俊平介绍说,成为专门运营仓储业务的独立公司后,乐商在仙游经济开发区拿下一块83亩的土地,投资1亿元建设标准化电商仓储物流基地。“我们的目标是向行业巨头学习,由单纯的发货仓库转型为专业化的第三方仓储物流服务平台。”
乐商要学习的行业巨头,是京东商城、亚马逊中国、苏宁易购等电商行业的佼佼者。如今,它们原有的仓储配送业务都在尝试着从母体独立出来,这成为一种趋势。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因为缩短送货时间正逐渐成为电商巨头的一项竞争利器,而仓储物流的反应速度是赢得竞争的关键,所以京东[1]〖2〗[1][2]商城、苏宁易购、当当网等电商企业在自建仓储物流方面都投入了大量资金。同时,这些巨头又纷纷成立独立的物流公司,并加速将其第三方化,可为无法在各地自建仓储的电商企业提供服务,不仅避免了已建仓库的空置问题,而且又创造出新的利润增长点。
“随着电商产业的发展,对第三方仓储的需求肯定会进一步增长。”陈俊平举例说,以厦门乐麦公司而言,原来销售额在几亿元时,在枫亭镇的仓储能力就能满足需求;当销售额达到10亿元时,就必须依靠合作仓储方的力量。“比如2015年,乐麦公司一共发出约700万订单,其中乐商公司发货600余万单,占订单总数的80%,余下的20%则由厦门、广东中山等地的合作仓储代发。”
智慧仓储成竞争利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乐商的利器是什么?“凭借自主研发的智能系统乐仓宝和自动化处理设备,我们有信心脱颖而出。”乐商公司部门经理朱帆说。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记者走进乐商公司1号仓库,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长达90米的自动传送带。在传送带两侧,整齐地排列着一座座一人多高的货架,货架上分门别类地摆放着一双双不同款式、颜色和尺码的运动鞋。通过传送带,可以将一双双鞋子直接传输到打包区。“过去仓库管理员拣货时,要拉着拖车来回穿梭,每天需要5~6名员工专门拣货,现在人员节省了一半。”朱帆说,今后,他们还会引进12~14米高的高危立体货架,并使用堆垛机器人补货。
比自动化更高一筹的是智慧仓库的核心——乐仓宝系统。这一系统前端与销售平台对接,消费者在电商企业的网店下单后,订单会通过系统自动传输到乐商公司仓库,然后生成拣货指令下达给仓库管理员。此时,管理员借助手中的PDA扫描枪,就能直接读取需要拣取哪双鞋、这双鞋所在位置等信息,而后送入传送带即可。
在传送带的尾端,是复核和打包程序。“扫描鞋盒的专属标签,1秒钟就能识别鞋子与消费者订单是否吻合;同时会根据消费者所在地域,自动选择当地最有优势的快递公司送货。”朱帆介绍说。
去年9月,这套智能系统在“双十一”大显神威。陈俊平说,“双十一”对电商企业的备货能力、发货速度是一次巨大考验,2013年“双十一”,乐商仓库用了1个星期才将全部订单发货完毕;而2015年“双十一”,乐商公司4个仓库发货量翻了几番,结果2天之内就完成了所有任务,而且杜绝了错发、漏发现象。“智慧仓库显神功!”
乐商公司还在继续提升仓储管理效率。陈俊平给记者展示了一台最新引进的自动打包机,这台机器是专门定制的,适用于鞋类打包,每天能打包鞋子2.4万双,相当于4个人的工作量。“智能化加自动化,两大利器在手,所以我们才有底气去转型为专业的第三方电商仓储物流服务商。”陈俊平说。
面向全国做第三方物流
在1号仓库的旁边,乐商公司另外两栋更大规模的仓储车间也已建成,还有两栋专为吸引各家快递公司入驻而兴建的分拣车间也即将完工。预计到2016年年底整个厂区全部投产后,仅这一片厂区将拥有8万平方米的仓储基地,可储备300万双鞋子和15万件衣服。届时,乐商公司年总发货量将从去年的600余万单增长到1000万单以上。
比车间竣工投产更值得期待的,是乐商公司运营模式的成熟,并且具备了为更多电商企业服务的实力。陈俊平介绍说,电商企业可以将货物存放在乐商公司的仓库,平时只需通过系统将订单信息反馈过来即可,拣货、配货、包装以及联系快递发货等程序,全部交由乐商公司完成。“这样,电商企业可以节约自建仓储物流的各项成本,将主要精力放在品牌运营和产品销售上。”
中心节点城市的布局。陈俊平介绍说,乐商公司已进军上海、广州、成都、武汉等大型物流中心城市,以租赁的方式兴建专业化电商仓储物流基地,目前仓储总面积已超过20万平方米。“未来,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分仓模式,以提高发货效率、降低物流成本。”陈俊平说。
转型后,乐商公司还将以大数据为基础设计更高附加值的服务项目。据介绍,2016年,乐商公司将投入巨资研发电商云仓中心,通过跟踪发货、备货、退换货等各类数据,为电商企业客户提供畅销产品分析、爆款产品预测、营销策略调整等一系列配套服务。
“这将成为我们下一个利润增长点!”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型电子商务的成熟和市民远程物件投递市场的繁荣,带动了国内快递业的迅速壮大和发展,如今,在上海、北京、深圳的街头,每天都有数以十万计的快递员在充当第三方物流的角色。
大大小小的运输、仓储企业甚至小型送货、送报企业都纷纷打起了物流的牌子,进入物流市场,使国内物流市场竞争更加繁杂和激烈。
资料来源:http://www.chinawuliu.com.cn/xsyj/201602/22/309687.shtml
思考:
1.乐商公司的成功是否印证了中国物流需求市场的高涨?
2.分析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前景。
第一节物流需求〖*4/5〗一、物流需求的内涵需求是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需求的构成要素有两个:一是购买的欲望;二是购买的能力,即有支付能力。
物流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活动对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商品以及废旧物品、废旧材料等的配置作用而产生的对存货在空间、时间和费用方面的要求,它涉及运输、库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需求等物流活动的诸方面,它表明在一定时期内社会能够通过市场交换而消费的物流服务的数量。因而,在分析物流需求时,至少应该关注以下几方面:
1.物流需求量和物流需求结构
从物流的发展规律来看,现代物流服务的需求包含量与质两个方面,即从物流规模和需求结构中综合反映物流的总体需求。物流规模是物流活动中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和流通加工等物流作业量的总和,而物流需求结构则可以有不同的表述方式。从物流服务的内容来说,包括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服务等方面的需求。
从物流需求的形态来说,包括有形需求和无形需求。有形需求就是指对物流服务内容的需求;而无形需求则是指对物流服务质量的需求,如物流效率、物流时间、物流成本等方面的需求,其变化突出表现在减少物流运作时间、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等方面。
2.时间和空间特性
由于物流服务的主体内容包括产品的运输、储存、包装、配送、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各个环节的运作活动,这就涉及产品的时间效用问题,同时也涉及产品的空间效用问题。因此,在对物流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析时,不仅需要分析物流需求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而且还需要了解其空间的需求变化情况,即需要分析在不同时间、不同区域中物流需求的变化规律。
3.物流系统各作业项目的分析
由于物流的功能包括了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服务等,所以对物流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实际上就是对这些方面的物流作业进行分析。
不同的产品具有不同的物流需求模式。对于刚刚投入市场,还处于投入期和成长期的产品,其物流需求不稳定;而进入成熟期的产品,市场分布稳定,销售量会随季节、时间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趋势,其相应的物流服务也呈现出某种趋势。同样对处于供应链中不同环节的物流系统而言,其物流需求模式也是各不相同的。比如处于一个供应链中服务于供应链的下游企业、服务于供应链的上游企业或独立于供应链的为社会大众服务的物流系统,它们在物流需求量和物流需求结构方面也是不一样的。
4.独立需求和派生需求
当一种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与任何其他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无关时,该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就是独立需求;反之,如果一种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是由对其他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引发的,那么对该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就是派生需求。
例如,对于多数制成品的需求就是独立需求。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需求就是一种市场需求,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而对于制造业来说,其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物流需求多为派生需求。
物流市场的成长取决于物流需求和需求的潜力。从供应链角度来分析,市场对物流的需求和要求则是从供应链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体现出来的。内部需求是由与供应链成员企业相关的因素构成,有产品的特性、消费者和供应链上的各节点企业关系,它们分别构成中间性物流需求和最终物流需求。而外部物流需求则是来自于市场,这种外部市场的物流需求和要求将会有效地促使企业提高内部物流系统的效率与外部系统的协同。图3��1所示,描述了供应链上物流需求之间的具体关系。
图3��1供应链上的物流需求主体
二、影响物流需求的主要因素
物流需求属于派生性需求,它与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之间存在着强相关关系。下面分别就GDP总量规模与经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经济空间布局、技术进步、企业竞争战略与经营理念的转变、人口增长与流动等因素对物流需求的影响作概要分析。
1.GDP总量规模与经济增长速度
物流需求总量和需求结构的变化与一国或某一地区的GDP经济总量及经济增长速度有着密切的关系,GDP经济总量规模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国家和地区,对货物运输、仓储、配送、物流信息处理等物流服务的需求就越大;经济增长越强劲,对物流需求的增长也越强劲;而且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物流需求的结构和质量要求也存在很大差别。我国单位GDP物流需求系数,如表3��1所示。表3��11999—2010年单位GDP物流需求系数年份系数年份系数19991.720052.620001.920062.820012.020073.120022.320082.920032.520092.920042.820103.22.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
产业结构的差异将对物流需求功能、物流层次以及物流需求结构等方面产生影响。
从各产业对物流的需求看,第一、第二产业中的采掘业、制造业等提供的都是实物形态的产品,从生产到消费都离不开运输仓储。第二产业对运输仓储的需求较大,投入也比其他产业高,它的物流支出相对较大。
相反,第三产业的产值创造主要来自无形的服务,第三产业以服务业为主,对物流的依赖程度小,物流投入低,物流成本支出少,与产值相比,物流成本只占很少的比例。
这说明各产业对物流的需求程度不同,实物型行业的物流需求大于服务行业。如果用单位GDP所产生的货物周转量来表示货运需求强度,则重工业对铁路货运物流的需求强度最大,轻工业次之。商业服务业对公路货运物流的需求强度最强,其次是农业和轻工业,再次是重工业。因此,产业结构及其变动对物流需求的影响是深刻的。
此外,不同的产品结构,所引起的物流需求差别也是很大的。总之,产业结构、产业业态、产品结构的变化会带来物流需求结构的相应变化。
3.经济空间布局
在经济发展较低阶段,各经济区域间相对独立,产业结构又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彼此之间的交换需求大大减少,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也很小。而在市场经济发展较高阶段,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生产力布局会不断向全国甚至全球大分工的方向转变,区域经济将突破封闭割裂状态,向专业化、一体化和分工协作的方向发展。
经济空间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必然会增强不同区域间的经济社会联系,极大地增加区域间商品、中间产品和生产要素的转移与流动,从而拉动物流需求的快速增长。资源分布不均、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导致的经济空间布局,是客观上产生物流需求的最直接原因。如在我国的“北煤南运”与“南粮北调”就是典型例子。
4.企业竞争战略与经营理念的转变
现代企业对核心业务的专注越来越重视,在物流外包成为企业集中有限资源增强核心业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的认识下,工业企业将产生越来越多的社会物流服务需求量,这种需求首先会在汽车、电子等加工组装企业、外资企业中产生。
5.物流服务水平和物流价格
物流服务水平对物流需求也存在刺激或抑制作用。物流服务在走向专业化、综合化和网络化的过程中,物流企业利用其规模化优势和专业化服务优势,可以通过降低库存、提高商品周转率等服务,为企业节约大量成本,从而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倾向选择专业物流供应商,放弃自营物流,扩大了物流需求量。
第二节物流供给〖*4/5〗一、物流供给的内涵物流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能够向市场提供有效物流服务的能力或资源,也就是在一定价格水平下,企业愿意提供的各种物流服务的数量,包括量、质两方面内容。量是指有效物流服务总体数量的多少,质是指各种不同能力或资源的数量比例和结构。
显然,物流供给能力不能等同于社会拥有能力。前者不包含社会组织内部自我服务所拥有的物流能力或资源。所谓物流需求也不包含社会组织自我满足的物流服务要求量,不同于社会需要量。
研究物流需求与供给的根本目的,宏观上在于寻求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物流需求与供给总量上的基本平衡,结构上的相互适应的条件;微观上在于指导物流企业进入市场,参与竞争。
二、影响物流供给的主要因素〖*2〗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贸易范围的扩大,分工的进一步深化,特别是工业革命的发生,现代物流供给才有可能大规模地发生和发展。
2.物流服务价格
物流服务价格是影响物流市场上物流服务供给量的重要因素。在一定时期内,价格高,物流服务供给总量就会增加;价格低,物流服务供给总量就会下降。合适的物流服务价格是一个健康物流市场的前提条件。
3.物流技术
物流技术和基础设施是物流供给的基础性条件。技术是物流供给的重要决定因素,物流技术与装备水平的提高,能对物流供给能力产生革命性的影响。进入20世纪中期,计算机的发明、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人们能够以更加精确、快捷的方式实现空间位移。
4.物流需求
物流需求规模的大小和变化方向决定了物流供给的可能空间和发展方向。缺乏物流需求,则会使物流供给缺乏动力;物流需求旺盛,物流供给相对就会充足。如果存在潜在、巨大的物流需求,则对未来的物流供给有很强的诱导作用。
5.产业布局
工农业生产的布局对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形成和发展有决定性的影响。例如,我国的煤炭、铁矿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加工工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因此,在我国西部、北部和东部沿海之间建设了铁路、沿海航线,它们和长江、大运河等成为能力强大的运输干线。
三、物流市场供求均衡与价格〖*2〗(一)供求均衡与价格〖*2〗1.供给与供给曲线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观点,供给是指某一时间内生产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可能出售的产品,对物流业来说也就是愿意提供的物流服务。价格与供应量成正比变化,其变化规律如图3��2所示。
物流企业为提供一定量的服务所接受的价格,称为供给价格,它取决于物流成本。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越高,物流企业越愿意提供服务,因此供给还是会随价格上升而增加。
2.需求与需求曲线
物流需求是社会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物流服务需求的表示,显然在物流价格低时,会有更多的需求;而在物流价格高时,有部分物流需求退出或者转为自营物流,因而物流需求量与物流价格呈反方向变化,其变化规律如图3��3所示。
图3��2物流供给曲线
图3��3物流需求曲线
一定的物流需求所对应的价格就是需求价格。
3.均衡的含义
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均衡是指经济学中变动着的各种力量处于一种暂时稳定的状态,均衡并不意味着不会变动,均衡价格就是一例,在均衡点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这时供给量与需求量一致,如果它在变动,供给与需求就不会一致了。
(二)均衡价格的分析[*2]1.均衡价格的定义需求价格是指消费者对一定量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供给价格是指生产者为提供一定量的商品所愿意接受的价格。在同图3��4物流供需曲线
一市场中,产品完全出清时,供给量与需求量必然相等,西方经济学家以此为根据提出了均衡价格概念。均衡价格就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价格,也是这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与市场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价格,也是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与均衡价格相对应的供求数量称为均衡数量,如图3��4所示。
图3��4中纵轴表示价格,横轴表示物流量,S是供给曲线,D是需求曲线,需求与供给均衡的位置在于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的点,即E点,其均衡价格为P1。
2.均衡价格分析
在图3��4中P1为均衡价格,当市场价格上升了,超过P1点时,需求量就会下降,而供给量因价格上升会增加。这样就形成了供过于求,但这只是暂时的现象,需求少,供给多,又将导致价格下降,一直降到均衡点使供给量与需求量又相等,达到市场均衡。
如果市场物流价格下降了,低于P1点时,需求量就会上升,而物流企业因为利润的减少会降低供给量。这样就会形成供不应求,但这也将是暂时的现象,需求多,供给少,这将导致价格上升,一直升到均衡点使供给量与需求量又相等,达到市场均衡。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市场竞争是一种形成均衡的机制,通过市场的调节,使供给量与需求量处于平衡状态。当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市场的调节又会使价格趋向于均衡价格,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是由供给和需求共同作用而产生的,是市场自发的行为和后果。
3.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
1)最高限价
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下进行。
(1)最高限价的目标是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
(2)属于政府对价格的干预措施。
(3)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实施最高限价,往往出现供不应求现象,造成短缺。
(4)要保障最高限价的顺利实施,必须有强有力的行政措施或分配措施。如凭票供应。
(5)最高限价只宜短期、在局部地区实行,不应长期化。
2)保护价格
保护价格也叫支持价格或最低限价,就是由政府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个价格之上进行。
(1)保护价格的目标是保护生产者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
(2)属于政府对价格的干预措施。
(3)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会出现过剩现象。
(4)实施保护价格,需建立政府的收购和储备系统。
(5)保护价格只宜在少数产品上实行,主要是农产品。
(三)弹性〖*2〗1.需求价格弹性1)物流需求的价格弹性
物流需求的价格弹性指物流服务价格变动所引起的物流服务需求量变动的程度,或者说物流服务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计算公式为Ed=ΔQQΔPP=ΔQΔP·PQ式中:Ed——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ΔQQ——需求变动的比率;
ΔPP——价格变动的比率。
Ed的性质:
(1)Ed的数值,不随选用的计量单位而变化。
(2)Ed的数值,可能为正数、负数、等于0或等于1。依赖于有关两个变量是同方向变化,还是反方向变化。
(3)Ed为正还是为负,所表示的仅仅是有关变量变化的方向性关系,而Ed的绝对值的大小则表示了变化程度的大小。有时,为了便于比较弹性值的大小,在等式右端添加一
……
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连接国民经济各个部分的纽带。物流经济学是一门应用型经济学科,也是集物流经济理论与物流营运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物流经济学对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经营决策、规范经营、完善服务、降低成本、减少损失、提高经济效益、提升物流品质、推动产业发展等各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功能和极强的理论指导作用。因而,其越来越受到我国物流行业主管部门和物流企业的高度重视。
当前,随着国家“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总体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面对物流市场国际化的迅速发展与激烈竞争,对从事国际物流运营人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物资流通和物流产业发展急需大量具有物流经济学扎实理论知识与实际运作技能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为了保障我国全球经济活动和国际物流服务业的顺利运转,加强现代物流经济学宏观战略规划培训,强化从业者专业综合业务素质培养,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速推进物流产业化进程,提高我国物流经济应用与管理水平,更好地为我国物流经济发展和物流教学实践服务,这既是物流企业可持续快速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本书出版的真正目的和意义。
本书自2012年出版以来,因注重质量、突出应用能力培养,故深受全国各高等职业院校广大师生的欢迎,目前已经第5次重印。此次再版,作者审慎地对原教材进行了反复论证、精心设计,包括结构调整、压缩篇幅、补充知识、增加技能训练等相应修改,以使其更贴近现代物流业发展实际,更好地为国家物流经济和教学服务。
本书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物流管理专业的特色教材,共有十三章,以学习者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坚持科学发展观,依照物流经济活动的基本过程和规律,围绕物流运作中所涉及的领域和业务,系统介绍了物流经济分析、物流供需预测、物流生产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物流效益分析、物流创新效益分析、物流市场组织、物流与国民经济、循环经济与绿色物流、回收物流、全球物流经济等基本理论知识,并通过实证案例分析讲解、培养提高读者的应用能力。
由于本书融入了物流经济学最新的实践教学理念、力求严谨、注重与时俱进,具有知识系统、案例丰富、注重创新、实用性强等特点,因此本书既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物流管理、工商管理、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相关专业的首选教材,同时兼顾高职高专、应用型大学的教学;也可作为物流、外贸与工商企业在职从业者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并为社会广大学习物流专业的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本教材由李大军筹划并具体组织,刘徐方和张淑谦主编,刘徐方统稿,田振中、梁旭为副主编,由物流经济学专家崔晓文教授审定。作者编写分工:牟惟仲(序言),刘徐方(第一章、第三章、第五章),张淑谦(第二章、第四章),张如云(第六章),梁旭(第七章、第十章),李青、刘丽艳(第八章),田振中(第九章、第十二章),胡彦平(第十一章),刘华、田振中(第十三章);华燕萍(文字修改、版式调整),李晓新(制作教学课件)。
在教材编著过程中,我们参考借鉴了国内外有关物流经济学等方面的最新书刊资料和国家颁布实施的相关法规和管理规定,并得到编委会及有关专家教授的具体指导,在此一并致谢。为配合本书使用、我们提供了配套的电子教学课件,读者可以从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www.tup.com.cn)免费下载。因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足,恳请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17年5月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