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环境辐射监测技术/现代原子核物理》分为6章,分别为:概论;环境辐射现场测量技术;环境氡、氧及其子体测量技术;环境样品的采集及预处理;放射性测量数据的处理;环境电离辐射监测的质量保证。除第1章以外,其余章节均由独立的模块组成,根据教学需要,每个模块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以不同的方式组合使用。
《环境辐射监测技术/现代原子核物理》可以作为环境电离辐射监测专业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环境电离辐射监测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概论
1.1 引言
1.2 环境电离辐射监测目的和对监测方案的要求
1.3 环境辐射场的物理特性
1.4 天然辐射照射
1.5 人类活动增加的辐射剂量
1.6 环境辐射监测
第2章 环境辐射现场测量技术
2.1 气体探测器测量技术
2.2 闪烁体计数器
2.3 剂量仪表的校准技术
2.4 热释光剂量测量技术
2.5 就地γ谱测量技术
2.6 航空γ能谱测量技术
第3章 环境氡、氢及其子体测量技术
3.1 引言
3.2 氡的基本知识
3.3 氡浓度测量
3.4 氡子体浓度测量
3.5 氢及其子体的测量
3.6 仪器的检定校准
3.7 氡的剂量估算
第4章 环境样品的采集及预处理
4.1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4.2 环境样品的放化分析方法
4.3 样品的实验室γ能谱测量分析
4.4 样品总α、总β放射性测量
4.5 α谱仪及其在环境放射性监测中的应用
4.6 β液闪谱仪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4.7 环境样品的加速器质谱(AMS)分析
第5章 放射性测量数据的处理
5.1 数理统计基础知识
5.2 实验误差
5.3 数据的处理
5.4 检测下限
5.5 检测结果的正确表达
第6章 环境电离辐射监测的质量保证
6.1 环境电离辐射监测的质量保证原则及要求
6.2 环境辐射监测质量保证工作举例
附录A
精彩书摘
《环境辐射监测技术/现代原子核物理》:
2.6.3.3 飞行测量
1.基线飞行
在机场与测区之间的航路上,应寻找一条宽阔(不小于3 km×0.5 km)、平坦、不受人文干扰和季节干扰的测试带作为基线。基线飞行一是用于每个测量架次测区作业前后的基准检查测量,称为早晚基线飞行,用于监控航测质量和大气氡的变化,飞行高度与数据处理归一的高度一致,铀资源勘查一般为120 m,环境及核应急航测一般为90 m;二是通过GPS高度与雷达高度的比对,检查雷达高度计的稳定性,同时在遇到飞机更换一般部件或雷达高度计之后,用于重新校准雷达高度计;三是在测区正式作业之前做不同高度飞行,用于高度衰减系数的适宜性检查,因为在不同地区,因海拔高度、温度、湿度存在很大差异,各能量窗的高度衰减系数需要做一定的微调。
2.飞行高度
飞行高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尽管可以使用高度衰减系数对空气吸收进行修正,但修正的不确定度与高度是成正比的,而且不同高度的视野也会直接影响到测量精度。飞行高度可接受的变化范围为正常航测高度的±20%,对于120 m的测量高度,飞行高度保持在110—135 m之间是很好的。但在丘陵或山区保持这个高度范围内飞行是危险的。这就需要驾驶员运用技巧和判断力,在安全的前提下,尽量保持稳定的测量高度。一般在飞行高度大于250 m时获得的能谱数据没什么价值。
为了监视飞行高度,航操员应注意观察雷达高度剖面图。发现飞行高度超出规范或设计时,应及时与驾驶员商讨对策,只要飞机安全条件允许,应重飞这些线或进行测线加密。在某些时候,宁可偏离航线也不要超高。
……
环境辐射监测技术/现代原子核物理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