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俞凡编写的《新记大公报再研究》以台北“国史馆”藏“蒋介石档案”为主要材料,以蒋介石与新记《大公报》主要干部如张季鸾、胡政之、吴鼎昌、王芸生等人之间的交往为主要考察对象,结合《大公报》不同时期的主要社评及新闻,对该报的历史进行了再考察,揭示了《大公报》与蒋介石所领导的南京国民政府由相互试探到密切合流再到产生分岐最终决裂的历程过程,对这份近代史上重要的民营报刊做出了新的评价,同时也为如何评价近代史上的民营报刊与政府间关系这一重要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路。
作者简介
俞凡,男,1979年1O月生,山东济南人.博士毕业于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传播学专业,师从许清茂教授从事中国新闻史研究,现任中国海洋大学新闻系副教授,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等杂志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曾获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二等奖,《新闻与传播研究》年度优秀论文奖及中国新闻史学会“方汉奇奖”二等奖等学术奖励。
目录
序
序二:正本清源,论从史出
——读俞凡《新记(大公报)再研究》
序三
前言新记《大公报》的历史地位及学术价值
第一章 新记《大公报》学术史
第一节 大陆地区研究史述评
一全面否定阶段(1949—1980)
二80—90年代末的研究
三2000年至今的研究
第二节 台湾地区研究史述评
一回忆录
二1972年之前的台湾地区《大公报》研究
三1972—1988年的台湾地区《大公报》研究
第三节 新史料的出现及本书研究方法
一现有研究的局限
二本书所采用的主要史料
第二章 试探时期(1926—1933)
第一节 续刊之初的新记《大公报》与蒋政府
第二节 初次龃龉——冯玉祥通电事件
一蒋冯冲突及第一次讨冯战争的爆发
二冯玉祥“复蒋哿电”与蒋介石的反应
三对“冯玉祥通电事件”的分析
第三节 《大公报》与蒋政府间的相互试探
一“法西斯蒂组织”事件
二双方的其他接触
第四节 “九·一八事变”与《大公报》“明耻教战”
的宣传
一“明耻教战”论——《大公报》史上一则著名公案
二“请托电”,有耶?无耶?
三“九·一八”前后蒋张关系分析
四“九·一八”后胡、张对日态度分析
五分析结论
第三章 合流时期(1933—1941)
第一节 初次合作——热河事变
一热河危局
二吴蒋沟通
三热河战起
四事变善后
第二节 互动升级——福建事变
一变起福州
二吴蒋沟通
三言论转向
第三节 从报人到部长——“华北事变”中的《大公报》与“三巨头”
一平稳中发展——1934年的双方关系
二短暂的“亲善”——1935年上半年的《大公报》、“三巨头”与中日关系
三“华北危机”中的“三巨头”与《大公报》
四“华北五省自治运动”中的“三巨头”与《大公报》
第四节 “国家中心论”的形成
一《大公报》对共产党问题的态度
二《大公报》对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的态度.
第五节 抗战前期《大公报》与蒋政府互动之一例——汪精卫叛国事件
一汪精卫离渝及当时各报报道情况对比
二“艳电”发表后各报报道情况对比
三《大公报》对汪事件“冷处理”原因分析
第四章 分歧时期(194l一1946)
第一节 张季鸾去世后的《大公报》与王芸生
一张季鸾的最后岁月
二王芸生接手后的《大公报》
第二节 “飞机洋狗事件”与《青年与政治》
一“飞机洋狗事件”及《大公报》的两篇文章
二“飞机洋狗事件”报道的失实及《大公报》的处理措施
三事件过程中王芸生的态度分析
四王芸生与蒋介石、孔祥熙的关系分析
五《大公报》与政府的其他冲突及处理
第三节 《大公报》购买铸字金属事件及战后白报纸配额问题
一《大公报》申请稀有金属铸字事件
二白报纸配额事件
第四节 20万美元官价外汇事件
一事件论争的经过
二考察事件本身的经过
三同期国民党政府外汇政策及《大公报》购汇手续问题的考察
四同期《大公报》言论态度考察
五胡政之申请官价外汇原因考察
六结论
第五章 决裂时期(1946一1949)
第一节 正正堂堂,反对枪杆——胜利之初《大公报》
对中共的态度
一《毛泽东先生来了》与“不要另起炉灶”
二从《军事接收中的烦闷》到《质中共》
三从《东北的阴云》到《可耻的长春之战!》
四《我们反对武力解决!》与《要和平反破坏》
第二节 哀其不幸,怒其不做——胜利之初《大公报》
对蒋政府的态度
一从《蒋主席到上海》到《为蒋主席寿》
二从《欧洲这面镜子》到《军事形势鸟瞰》
三《大公报》与蒋政府在内政问题上的分歧
四《大公报》与蒋政府在外交问题上的分歧
第三节 呼吁民主,中道而行——《大公报》的政治态度
一战后初期:支持在国民党领导下的宪政政治
二《大公报》转向“中间道路”
三《自由主义者的信念》与《政党·和平·填土工作》
第四节 逝将去汝,何处乐土?——《大公报》与
蒋政府的决裂
一“请蒋主席下野”事件与蒋胡决裂
二“三查王芸生”
三最后一根稻草——《政府放弃了限价政策》
四从《和平无望》到《大公报新生宣言》
第六章 结论
第一节 海峡两岸《大公报》学术史总结
一海峡两岸《大公报》研究异同
二海峡两岸《大公报》研究史的启示
第二节 对《大公报》言论倾向变化的定量分析
一抽样方法
二样本选择
三编码表
四统计结果
五分析结论
第三节 《大公报》历史上几个重要问题的分析结论
一几个重要问题的分析
二如何评价《大公报》与蒋政府之关系
后记
新记《大公报》再研究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