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思想錄》品質精裝版,內封+外封包裝,印金+燙白工藝,工緻手感,匠心呈現。“如果從一場大火中救齣一本書,法國人會選擇帕斯卡的《思想錄》”
★新課標初、高中語文課本已收錄《人是一根會思考的蘆葦》一文,教育部重點推薦!
★帕斯卡,法國十七世紀具天纔的哲學傢、物理學傢、數學傢,思想大師。他之於法蘭西的重要,猶如柏拉圖之於希臘。全書集中反映瞭帕斯卡的哲學思想。作傢繼承瞭理性主義的傳統,對於人性、人生、社會、哲學和宗教等問題進行瞭深入的探討,處處閃現思想的火花,更有許多提問和警句發人深省
★法國第一部散文傑作
歐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經典之一
四百年來全球暢銷,被譯成幾乎所有文字
影響每一代學人的知識巨著
我們全部的尊嚴就在於思想
如果你有什麼事情想不明白,不如翻開它。在這本書裏可以發現,人生一切悖論的答案
內容簡介
人既高貴又渺小,人因思想而高貴,高貴到知道自己渺小和高貴。人是自然界中脆弱的東西,所以他是一根蘆葦,但他因為會思考,可以囊括宇宙,可以通嚮無窮,這就是人在宇宙中的全部尊嚴。
人是一根會思考的蘆葦。神造天地,而天地不知,唯有人有知。人因會思考而高於萬物,統率萬物,高貴得如同世間的王。即使死亡也無法剝奪他的尊嚴,因為他知道自己將要死亡,而宇宙對此渾然不知。即使他被毀滅瞭,也是一個被罷黜的國王赴死,因為沒有什麼東西能剝奪他的尊嚴和血統,那就是他的思想。
作者簡介
帕斯卡(1623—1662),法國哲學傢、數學傢、物理學傢,思想大師。他發明瞭世界上第“1”颱計算器,研究瞭代數中二項式展開的係數規律,對概率論的研究也有一定的貢獻。國際單位製中壓力、壓強、應力等的單位為紀念帕斯卡的貢獻而以他的名字命名。帕斯卡研究人生的意義,解答哲學迴答不瞭的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裏來?我到哪裏去?他洞悉瞭宇宙的真相,窺見瞭世界的奧秘。
主要著作:《緻外省人信劄》《思想錄》等。
有一類法國人叫帕斯卡學傢,就像中國有一類學者叫紅學傢一樣。帕斯卡學傢們著書立說,為帕斯卡做注解,作品包括《與無限相遇,閱讀帕斯卡》《帕斯卡思想》《活著,為瞭什麼?》。
精彩書評
如果整個法國文學隻能讓我選擇一部書留下,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留下《人是一根會思考的蘆葦》,它是一個崇高的、純粹的、法國天纔的標本。
——(法)維剋多·吉羅
聽到這樣莊嚴的、事關人類命運的道理,用日語講來,還不曾有過。
——(日)吉川幸次郎
人類的一切熱情,無論好的壞的,都是因為他想使生命有意義……這是唯“1”的道路。否則,你固然可以把他馴服,卻永遠不能把他治愈。
——(美)埃裏希·弗羅姆
目錄
序 人是不能沒有信仰的
第一章 要使用什麼樣的行文和語言風格
第二章 沒有信仰的人的不幸
第三章 當人必須賭一把的時候
第四章 從無到有的信仰
第五章 在一個不公正的世界裏,上帝是否缺席
第六章 人是一根會思考的蘆葦
第七章 論高尚與教義
後記
精彩書摘
人的偉大與渺小。(我們天性中的知識,把我們引嚮討論這個問題。如果它都不是真的,關於人,還有什麼是真的?如果它是真的,人就有充分的理由謙卑,被迫設法降低自己的位置。不懂這件事人便無法在天地間立足,所以我希望在深入研究自然之前,人能先認真並隨意地審視自然,並反觀自己,瞭解人的偉大與渺小。)
那麼就讓人把目光從周圍的小事物上移開,去思索整個自然的全部恢宏吧。讓他目視那輝煌的光,如同一盞永恒的燈照耀著宇宙。讓他明白,與太陽描繪的巨大軌道比起來,地球就像一個小點兒。讓他明白並震驚,與蒼穹中星辰的運行軌跡相比,太陽的軌道隻是一粒微塵。如果我們的目光無法再延伸,就讓想象突破限製,我們很快就會耗盡物質自然為我們提供的想象力。整個可見世界隻是自然廣闊懷抱中一個幾乎看不見的原子。任何概都無法描述這種失衡的比例。我們盡可以把概念膨脹到超乎最野的想象,但比起事情的真相,我們隻不過産生瞭另一些原子。它是一個無窮大的球體,處處都是球心,找不到球麵。總之,我們的想象在空間的無限性麵前完全失去瞭效力,這是上帝的全能力量最明顯的標記。
迴到人本身,讓人思考和全體比起來自己是什麼吧,讓他審視迷失在自然的這個偏僻的角落裏的自己,讓他從他所在的這個小細胞(我說的是宇宙)裏,去評估地球、王國、城市和他自己的真正價值吧。在無限之中,人是什麼?
而為瞭嚮他展示另一件同樣駭人聽聞的事,可以讓他仔細觀察他所知道的最小的東西。給他一隻蟎蟲,身體很小,各個部分還要更小得多,小胳膊小腿兒裏還有關節,還有血管,血管裏還有血,血液中有體液,體液裏有微滴,微滴裏有氣元素。讓他窮盡自己創造概念的能力,把最後的氣再分開,把他能夠想到的最末節的概念放在我們的論述的後麵。也許他會想,那就是自然中的基本粒子瞭吧。但我要讓他看到這個最小的粒子還能進一步裂為深淵。我要展示的不是可見的宇宙,而是叫他把自己能想象到的最廣闊的自然整個兒塞進這一個原子裏去,讓他明白存在無限多的宇宙,每個宇宙裏還有另一番天地,另一片浩瀚的宇宙,每個宇宙都有自己的蒼穹、自己的行星、自己的地球,其比例的失衡和這個可見世界雷同。每個地球上都有動物,有最小的蟎蟲,在這個蟎蟲中又有無窮多的宇宙,每個宇宙的蟎蟲中又有無窮多個宇宙……如此,無窮無盡,無休無止。讓他對那些宇宙的微小和廣漠感到震驚,茫然不知所措。
誰能不驚嘆於這個事實:我們的身體剛剛在宇宙中還是渺小不可見的(這個宇宙在宇宙全體的懷抱中也是渺小不可見的),而在無法觸摸的虛無麵前,突然變成瞭一個巨人、一個宇宙,甚至一個全體?這樣打量著自己,人會恐懼,他看到自己被自然鎖在無限和虛無這兩個無底深淵之間的一個身體裏,會不會對這奇異景象感到戰栗?而且我相信,當他的好奇心變成贊嘆,他就更會願意默默地思考,而不是用假說去進行研究。人在自然麵前,到底是什麼?對無限而言就是虛空,對虛空而言就是全體,他是無和全之間的一個中間項。他距離理解這兩個極端都無窮之遠,對他來說,事物的起源和結尾都藏在一個絕對無法刺穿的秘密之中,他既看不到他從中而來的那個虛無,也看不到他深陷其中的那個無限。
人處在不明白事物的起始也不明白事物的歸宿的永恒絕望之中,唯一可做的隻能是研究可見的那部分中間事物。萬物生自虛無而趨嚮無窮,誰能領會這神奇的過程?這些奇跡的創造者會理解這過程,任何他人都無法做到。
還沒考慮兩端的極限,人們就貿貿然跑去研究自然瞭,就好像自己在自然麵前有任何分量似的。他們提齣的理論像虛無和全體一樣,需要無限延展下去。他們希望理解事物的起源,進而認識全體。當然,如果不依靠臆測(或與自然等同的無限能力),他們是無法完成這項計劃的。
如果見識廣博,我們就能理解,自然把自己與造主的形象鎸刻在一切事物上,萬物幾乎都帶著這種雙重無限性。所以我們看到,所有學科在各自的研究領域內都有更進一步的可能,永無止境。比如,誰會懷疑幾何學有無窮無盡的問題有待解決?單就其假說、理論、定理、真理。這四個詞在科學研究中常會用到,比如,心理學裏沒有定理,愛因斯坦的理論是理論,霍金的叫假說,這些都不是定理,當然就更不是真理瞭。
前提假設的繁多和細密而言,每個學科都是沒有盡頭的,因為很顯然,原理本身是不能自證的,還需要以彆的原理為基礎,而這些原理又需要彆的原理來支撐,所以原理根本就不是終極的,所以我們就規定某些命題是原理,不然就無法進行推導瞭。同理,在物質世界,我們把能感知到的最小粒子作為研究對象,但物質有無限可分的屬性。
科學的兩端有兩個無窮,無窮大比無窮小好理解一些,所以,隻有少數人假裝無所不知。德謨剋利特說:“我要論述一切。”
無窮小比無窮大更難處理。哲學傢常自誇抵達瞭它,結果摔瞭跟頭。這種傲慢産生瞭很多諸如《萬物原理》《哲學定理》之類的作品,真的和那本《論一切可知》一樣浮誇和刺眼,雖然乍一看兩者不一樣。
我們天生相信自己有能力抵達事物的核心,而不是把握其邊邊角角,但可見世界顯然已經超齣瞭我們的能力範圍。我們因為比微小事物大,所以相信自己能夠把握它們,但理解虛無並不比理解全體需要更少的能力。理解兩個無窮,都需要無限的能力,我覺得真得理解瞭萬物的終極原理纔能真正懂得兩種無窮。這兩種無窮,互相依存,互相轉化,相隔無限之遠又交匯為一,可以並隻能在上帝那裏交匯。
所以讓我們認識自己的有窮吧,我們是可以用有限數字衡量的,我們不是“全部”。我們的存在屬性阻止我們認識我們起初是如何生自虛無的,我們渺小的存在則遮住我們的眼睛,使讓我們看不見無限。
我們的理性之於思想世界,正如我們的身體之於無垠的自然。
我們鎖在兩個永遠無法觸及的極限之間,這個睏境使我們在兩個方嚮上都無能為力。感官無法感知極限:聲音太大會震聾耳朵,光太亮會閃瞎眼睛,離得太遠或太近都看不清,文章太長或太言簡意賅都讓人看不懂,太多的真理會讓人無所適從(比如我知道,有些人無法理解用負無窮減4結果還是負無窮)。原理太過不言自明,就會難以置信。太多歡樂會讓人疲憊。太多和聲會讓音樂刺耳。恩情太重會令我們不安,我們希望有能力多報答一些。隻要可以歸還,恩情就都令人愉悅;恩情超過可以報答的程度,憎恨會取代感激。我們感覺不到極限的熱和極限的冷。任何屬性隻要過度,就衊視人,感官無法感知,我們不再是感覺它,而是忍受。太年輕和太老都有礙心智,懂太多和太少同理。
總之,極限事物對於我們來說仿佛根本就不存在,我們也不在它們眼裏,它們迴避我們,我們也躲開它們。
……
前言/序言
人是一根會思考的蘆葦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