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裝備百科典藏”叢書從單兵、陸地、海上、空中等領域詳細羅列瞭人類曆史上各個重大或偏門的武器裝備,內容翔實,方便查找,在盡可能簡短的文字中為您羅列盡可能到位的武器情報。“武器裝備百科典藏”叢書既可以充當您閑餘時間的放鬆讀物,也可以作為軍事行業的一套實用工具書進行收藏。
作戰支援飛機是為殲擊機、強擊機、轟炸機等作戰飛機提供各種技術支援的飛機,包括偵察機、預警機、空中加油機、電子對抗飛機、教練機和無人駕駛飛機、反潛巡邏機等。
本書全麵介紹瞭世界著名的作戰支援飛機,從其性能、研發曆史、技術參數等方麵進行瞭係統、全方位的介紹,讓廣大讀者對它的發展以及相關知識有一個整體的瞭解。同時,本書還配備瞭大量的實物圖片,能讓讀者朋友們對其的認識更全麵、更直觀。
本書內容豐富、圖例清晰,非常適閤軍事愛好者閱讀,同時也可作為遊戲、模型設計相關行業人員的參考書。
叢書主編劉青山為《坦剋裝甲車輛》雜誌總編。參編人員為雜誌社的知名編輯與眾多的知名作者。《坦剋裝甲車輛》是中國著名軍事雜誌,重點介紹世界各國坦剋裝甲車輛、相關武器及其應用,圖文並茂,兼具專業性與可讀性,頗受專業人士與公眾喜愛。
目錄
第1章 運輸機
TA-1運輸機[美] 2
RB-1“大篷車”運輸機[美] 3
P-5/P-5M“槍魚”水上運輸機[美] 4
JRM“火星”水上運輸機[美] 6
C-46“突擊隊員”運輸機[美] 8
C-47“空中火車”運輸機[美] 10
C-54“空中霸王”運輸機[美] 12
C-69“星座”運輸機[美] 14
C-82“郵船”運輸機[美] 16
C-118“舉重霸王”運輸機[美] 18
C-119“飛行車廂”運輸機[美] 20
C-123“供應者”運輸機[美] 22
C-133“貨運霸王”運輸機[美] 24
C-124“環球霸王”運輸機[美] 26
C-130“大力神”運輸機[美] 28
C-141“運輸星”運輸機[美] 30
C-2“灰狗”運輸機[美] 32
C-5“銀河”運輸機[美] 34
C-17“環球霸王”Ⅲ運輸機[美] 36
B-377SGT“超級古比魚”
運輸機[美] 38
V-22“魚鷹”傾轉鏇翼運輸機[美] 40
TB-3轟炸/運輸機[蘇] 41
安-2運輸機[蘇] 42
安-12“幼狐”運輸機[蘇] 44
安-22“雄雞”運輸機[蘇] 46
安-24“焦炭”運輸機[蘇] 48
安-70運輸機[蘇] 50
安-72/74“煤礦人”運輸機[蘇] 52
安-124“魯斯蘭”運輸機[蘇] 54
安-225“夢幻”運輸機[蘇] 56
伊爾-76“耿直”運輸機[蘇] 58
圖-107運輸機[蘇] 60
彆-200水上運輸機[俄] 61
A-40“信天翁”水上運輸機[俄] 62
“霍莎”滑翔式運輸機[英] 63
布裏斯托爾-170運輸機[英] 64
ATL-98“天空開拓者”運輸機[英] 65
SC-5“貝爾法斯特”運輸機[英] 66
運-5運輸機[中] 68
運-7運輸機[中] 70
運-8運輸機[中] 72
運-9運輸機[中] 74
運-20運輸機[中] 75
Ju-52運輸機[德] 76
C-1運輸機[日] 78
XC-2運輸機[日] 79
C-212運輸機[西] 80
C-222/C-27運輸機[意] 82
C-160運輸機[歐] 84
A400M運輸機[歐] 86
A300-600ST“白鯨”運輸機[歐] 88
第2章 偵察機
OS2U“翠鳥”水上偵察機[美] 92
SOC“海鷗”水上偵察機[美] 93
O-57/L-2“蚱蜢”偵察機[美] 94
O-1/L-19“飛狗”偵察機[美] 96
O-47偵察機[美] 98
OV-1“莫霍剋”偵察機[美] 99
OV-10“野馬”偵察機[美] 100
RF-101“巫毒”偵察機[美] 102
RF-84“雷閃”偵察機[美] 103
RF-86“佩刀”偵察機[美] 104
RF-4“鬼怪”偵察機[美] 105
RF-8“十字軍戰士”偵察機[美] 106
RB-45“龍捲風”偵察機[美] 107
SR-71“黑鳥”偵察機[美] 108
EP-3“白羊座”偵察機[美] 110
RC-135“鉚接”偵察機[美] 112
米格-25R“狐蝠”偵察機[蘇] 114
伊爾-20M“黑鴨”偵察機[蘇] 116
圖-22R“眼罩”偵察機[蘇] 118
圖-95MR/RTS“熊”偵察機[蘇] 120
M-17/55偵察機[蘇] 121
幻影Ⅳ偵察機[法] 122
幻影F1CR偵察機[法] 124
殲偵-6偵察機[中] 126
殲偵-8偵察機[中] 127
運-9(高新8號)偵察機[中] 128
AR-196偵察機[德] 129
FI-156偵察機[德] 130
九八式直接協同偵察機[日] 132
零式水上偵察機[日] 133
百式司令部偵察機[日] 134
“彩雲”艦上偵察機[日] 135
第3章 預警機
E-2“鷹眼”預警機[美] 138
E-3“望樓”預警機[美] 140
E-4“守夜者”預警機[美] 142
E-8“聯閤星”預警機[美] 144
圖-126預警機[蘇] 146
雅剋-44“鷹眼斯基”預警機[蘇] 147
A-50“支柱”預警機[蘇] 148
安-71“狂妄”預警機[蘇] 150
伊爾-80預警機[蘇] 152
哨兵R.1預警機[英] 154
空警-2000預警機[中] 156
空警-200預警機[中] 158
空警-500預警機[中] 160
E-767預警機[日] 162
“愛立眼”預警機[瑞典] 164
“費爾康”預警機[以色列] 166
第4章 空中加油機
KC-97“同溫層油船”
空中加油機[美] 170
KC-135加油機[美] 172
KC-10“延伸者”空中加油機[美] 174
伊爾-78“大富翁”空中
加油機[蘇] 176
轟油-6空中加油機[中] 178
KC-767空中加油機[日] 180
A310 MRTT空中加油機[歐] 182
A330 MRTT空中加油機[歐] 184
第5章 電子戰飛機
EB-66“毀滅者”電子戰飛機[美] 188
EA-6“徘徊者”電子戰飛機[美] 189
EF-105“野鼬鼠”電子戰
飛機[美] 190
EF-111A“渡鴉”電子戰飛機[美] 192
EA-18G“咆哮者”電子戰飛機[美] 194
圖-16P“獾”電子戰飛機[蘇] 196
圖-154MD電子戰飛機[中] 198
第6章 反潛巡邏機
PBY“卡特裏娜”水上
反潛巡邏機[美] 202
OA-14/J4F“野鴨”水上
反潛巡邏機[美] 204
SO3C“海鷗”水上反潛巡邏機[美] 206
A-28/29/AT-18/PBO“郝德遜”
反潛巡邏機[美] 207
UF-1/2/HU-16“信天翁”水上
反潛巡邏機[美] 208
AF-1“守護者”反潛巡邏機[美] 210
S-2“跟蹤者”反潛巡邏機[美] 212
S-3“維京”反潛巡邏機[美] 214
P-3“獵戶座”反潛巡邏機[美] 216
P-8“海神”反潛巡邏機[美] 218
圖-142“熊”反潛巡邏機[蘇] 220
伊爾-38“山楂花”反潛
巡邏機[蘇] 222
彆-6水上反潛巡邏機[蘇] 224
彆-12“鋁甲”水上反潛
巡邏機[蘇] 226
“海象”水上反潛巡邏機[英] 228
“塘鵝”反潛巡邏機[英] 230
“獵迷”反潛巡邏機[英] 232
“大西洋”反潛巡邏機[法] 234
運-8X反潛巡邏機[中] 236
運-9(高新6號)反潛巡邏機[中] 238
P-1反潛巡邏機[日] 239
第7章 教練機
AT-6“德剋薩斯人”教練機[美] 242
T-6“德剋薩斯人”Ⅱ教練機[美] 244
PT-16/20/21/22/NR-1“補充兵”
教練機[美] 246
PT-19/23/26“康奈爾”
教練機[美] 248
T-28“特洛伊人”教練機[美] 250
...
第1章 運輸機
軍用運輸機是用於運送軍事人員、武器裝備和軍用物資的飛機,具有較大的載重量和續航能力,能實施空運、空降和空投,保障地麵部隊從空中實施機動。軍用運輸機使用性質可以簡單分為戰術運輸機和戰略運輸機兩種。
20世紀飛機發明後,早期的航空運輸業務使用的大都是經過改裝的軍用飛機,它們不適於運送貨物和乘客的需要。1933 年7月1日,美國道格拉斯公司DC-1型運輸機首次飛行,後來改進定型為DC-2,它的誕生標誌著現代運輸機的誕生。1935年,美國道格拉斯公司推齣瞭有史以來最有影響的運輸機DC-3(軍用型號為C-47),蘇聯也大量仿製過DC-3,改稱為裏-2. 美國波音和美國道格拉斯公司首先采用瞭光滑的承力金屬濛皮的懸臂式下單翼設計、可收放式起落架、襟翼、變距螺鏇槳、機體除冰設備、自動駕駛儀、雙操縱係統和飛行儀錶。它們為現代運輸機的誕生奠定瞭基礎。1943年1月,美國洛剋希德公司研製的 C-69“星座”運輸機首次試飛,它是世界上第一架采用密封艙的運輸機。
發展到現代的軍用運輸機能在晝夜和各種復雜的氣象條件下飛行,機上設有各式通信、導航設備。軍用運輸機由機身、動力裝置、起落裝置、操作係統、通信設備和領航設備等組成。機身艙門寬闊,有前開、後開或者側開的艙門,可以快速裝卸大量裝備和物資。動力裝置多采用渦輪風扇或渦輪螺鏇槳發動機。現代戰爭中的軍事運輸重視快速反應,軍用運輸機的發展越來越受到重視。它具有在復雜氣候條件下飛行和比較簡易的機場上起降的能力,有的還裝有自衛的武器或電子乾擾
設備。
TA-1運輸機[美]
研發曆史
1923年,美國大西洋飛機公司成立,1925年,大西洋飛機公司製造的福剋FVIIA-3M型運輸機在由福特公司贊助的飛行錶演中展現齣瞭優異的性能,獲得瞭來自美國陸軍航空兵和美國海軍航空兵的大量訂單。福剋FVIIA-3M型運輸機的軍方定型編號為TA-1,1927—1928年,TA-1運輸機進入駐紮在尼加拉瓜的美國海軍陸戰隊
服役。
性能特點
相比於大西洋飛機公司製造的其他民用福剋飛機,軍用機型采用瞭更大的機身和萊特J-5發動機。TA-1采用傘形單翼布局,動力裝置為三颱無整流罩的星形發動機,兩颱安裝在雙翼下,一颱安裝在機頭,可以提供較強的動力輸齣。TA-1運輸機采用固定起落架和封閉式駕駛艙,可執行客貨運輸、通信等任務。
技術參數
機長:14.6米
翼展:21.7米
機高:3.9米
最大速度:172韆米/時
最大航程:736韆米
載員數:2+8
最大載重:2.15噸
RB-1“大篷車”運輸機[美]
研發曆史
RB-1“大篷車”特種運輸機是1942年年初美國勃德公司按照美國政府的要求所設計的一款完全使用不銹鋼製造的單翼運輸機。1942年年初,美國政府鼓勵航空設計師們研製使用鋁閤金以外的金屬材料製成的飛機,勃德公司完全用不銹鋼製造的RB-1“大篷車”,就是這項政府提案的産物。由於航空用不銹鋼工藝復雜,導緻“大篷車”的生産進度大大延遲,直到1944年3月,纔交付美國海軍服役。RB-1“大篷車”運輸機僅僅生産瞭17架便停産,現僅存一架藏於美國亞利桑那皮瑪航空航天博物館。
性能特點
翼麵布局為上單翼,兩颱普惠R1830-92“大黃蜂”發動機安裝在機翼兩側下;采用可收放的前三點式起落架;機身寬大,駕駛艙在機頭上部球形延伸處;機頭采用瞭蚌式貨艙門,在機尾也安裝瞭貨艙
舷梯。
技術參數
機長:20.73米
翼展:30.48米
機高:9.68米
最大速度:317韆米/時
最大航程:1127韆米
載員數:2+24
貨艙載重:6.216噸
P-5/P-5M“槍魚”水上運輸機[美]
研發曆史
1948年格倫?馬丁公司為美國海軍研製的一款雙引擎活塞動力的水上飛機用於執行運輸任務,它被定型命名為P-5“槍魚”水上運輸機,1952年開始正式服役,到20世紀60年代後期還在為美國海軍執行海上巡邏任務。它還曾在美國海岸警衛隊和法國海軍服役。1952年4月23日,首批114架P5M-1下綫服役。次年,格倫?馬丁公司重新設計瞭P5M-2的外形,為它安裝瞭T形尾翼和更低的弓形船形機底,以及更大功率的發動機。1959年,法國海軍接收瞭10架美國海軍的“槍魚”作為海上巡邏機使用,5年之後,它們又被送迴美國。1962年,P5M-2被重新命名為P-5B,“槍魚”一直服役到1966年後退居二綫。
性能特點
“槍魚”是格倫?馬丁公司的PBM“水手”水上飛機的衍生型號。格倫?馬丁公司利用“水手”獨特的海鷗形機翼和上機身,結閤新設計的機體,製造齣瞭“槍魚”原型機
CP5M-1。原型機於1948年5月30日試飛成功,它所用的萊特R-3350發動機的功率是“水手”的R-2600發動機的兩倍。該機典型的識彆特徵為上單翼和船形機身的布局;兩颱星形發動機分彆安裝在上單翼兩側下。
技術參數
機長:30.7米
翼展:35.7米
機高:10米
最大速度:404韆米/時
最大航程:3300韆米
載員數:2+9
最大載重:15.7噸
從人類獲得獨立的知性後,爭鬥便成為人類發展演進中無法迴避的頭等大事,對資源的爭奪和占有是一個物種生存的起碼保證。在這一過程中,武器開始漸漸興起並壯大。俗話說得好,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一件武器(工具)是否趁手說是決定瞭種群的存續也不為過。
早在石器時代的祖先們就已經用石片、石塊製作簡單的石矛、石匕首,甚至於一塊未加工的石頭在必要的時候也是他們狩獵的利器。武器的發展與人類社會科技發展息息相關,很長一段時間內所謂的武器僅指冷兵器,也就是刀槍劍戟,盡管在鍛造和使用以及設計上常有讓後世為之驚嘆的巧妙之處,但科技水平的天花闆限製瞭過去冷兵器的殺傷力。大約11世紀前後,最早的火藥武器雛形初現,從此掀開瞭熱兵器的輝煌篇章。在幾個世紀的演進中,全世界範圍內齣現瞭各式各樣的火藥武器,從單兵攜帶的火繩槍、燧發槍到各式各樣的大炮,武器的發展也帶動瞭戰爭形勢的變動,過去大兵團方陣傳統漸漸顯得落伍。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熱兵器齣現後的幾個世紀中的發展總體上依然是緩慢的,雖然戰爭形勢在潛移默化地演進,但一直未能齣現真正革命性的進化,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下簡稱一戰)爆發,武器開始以日新月異的驚人速度在成長。
我們現在熟知的半自動步槍、自動機槍、衝鋒槍等概念均是在一戰的戰場上嶄露頭角,這其中特彆要提及的是廣為人知的坦剋的初登場以及作戰飛機的快速成熟。如果說步槍、火炮的發展隻是加快瞭戰爭的速度,那麼在一戰中還如繈褓中嬰兒的坦剋、飛機現在已經徹底改變瞭戰爭的概念。
1939年爆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下簡稱二戰)由納粹德國先進的空地協同以及閃電戰戰術拉開序幕,這場波及全球的世界大戰是人類曆史上最慘烈的一次衝突,也是人類曆史上武器技術發展最快速的一個時期。以火炮為例,二戰開始前長身管火炮的口徑普遍為37~47毫米,負責火力支援的榴彈炮口徑也多為75毫米,截至二戰結束時155毫米或是203毫米的大口徑火炮在戰車上已經不在少數瞭。坦剋和作戰飛機的成熟使得戰爭從古闆的戰壕對壘演進為快速突進的機動化立體戰爭。
1945年隨著美國兩架B-29轟炸機投下的原子彈,二戰結束瞭。但和平並未如期到來,以核武器作為主題的冷戰時代到來瞭。由於核武器獨一無二的戰略威懾性,海陸空三軍的裝備建設無不圍繞著這一主題進行展開,而現在取代瞭很多身管武器的導彈武器也是崛起於這個時代。冷戰時代處於一種高壓下的病態和平。與二戰不同的是冷戰時期的裝備多帶有一種賭博性質的設計思想,在這個時代誕生瞭XB-70超音速轟炸機、279工程坦剋等非常獨特又科幻的裝備。
隨著蘇聯的解體,數十年的冷戰時代終於結束,時代主題再次迴到瞭和平與發展上。由於戰爭壓力減緩,各國的裝備更新明顯放緩,但裝備研發的成本卻在顯著上升,因此聯閤研製成為不少國傢的選擇。在技術上,現代武器裝備主要著眼於數字化、信息化、輕量化、機動化上,盡管軍備規模減小瞭,但戰爭的技術水平卻依然在快速發展,放眼未來又會齣現怎樣的革命性武器著實讓人好奇。
在閱讀本叢書時,讀者可以參考以上這些人類近代史的曆史進程與重大事件進行瞭解,體會裝備背後的故事。本叢書從單兵、陸地、海上、空中等領域詳細羅列瞭人類曆史上各個重大或是偏門的武器裝備,內容翔實、方便查找,在盡可能簡短的文字中為您羅列盡可能到位的武器情報。“武器裝備百科典藏”叢書既可以充當您閑餘時間的放鬆讀物,也可以作為軍事行業的一套實用工具書進行收藏。本叢書共分為:《手槍與衝鋒槍》《步槍與機槍》《牽引火炮》《坦剋》《自行火炮》《裝甲車輛》《戰鬥機》《導彈》《作戰支援飛機》《攻擊機與轟炸機》《大型艦船》等十餘本。
在編纂本叢書的過程中我們在幾本書中各有側重,以《牽引火炮》一書舉例:牽引火炮在國內的資料處於非常缺乏的狀態,而牽引火炮本身也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中不受青睞,因此此書的重點放在對二戰甚至一戰的經典火炮的資料收集上,方便讀者能夠對這種被稱為“戰場之神”的經典武器有一個直觀又詳細的認識。書中羅列瞭240餘種火炮兵器,通過各種渠道收集到瞭它們的詳細資料,讓讀者大飽眼福。
和我們身邊的科技産品一樣,武器裝備的種類也是日新月異,短短幾年間蘋果手機已經發展到瞭7代,武器裝備同樣推陳齣新讓人眼花繚亂。本書中我們不僅將側重點放在經典老裝備上,同時也十分注重幫助讀者瞭解近年來層齣不窮的新式裝備的相關資訊,可以說本叢書也是您目前能夠找到的最“與時俱進”的典藏圖鑒。
作為齣版業的從業人員,我們的初衷便是能夠收集、整理這些珍貴的資料,將它們作為曆史記憶的一部分嚮大眾推廣,將其薪火傳承下去。如果通過這一套叢書使您能夠有所收獲,有所感悟,那將會是我們相關編纂人員莫大的榮幸。
編者
第二段評價 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非常巧妙,並沒有簡單地羅列各種支援飛機,而是將它們按照作戰職能進行分類,比如空地支援、空中偵察、電子戰以及特種任務飛機等。這種分類方式讓讀者能夠更清晰地理解不同類型支援飛機的核心作用和技術特點。書中對於武器裝備的講解也同樣詳盡,不僅僅局限於飛機本身,還涉及到它們所攜帶的武器係統、電子設備以及傳感器等。我特彆對書中關於電子戰飛機的介紹印象深刻,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型飛機,卻能在戰場上發揮至關重要的“隱形”作用,通過乾擾敵方雷達和通信係統,為己方作戰飛機贏得寶貴的先機。讀完這部分,我纔真正意識到,在現代戰爭中,電子對抗已經上升到瞭一個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此外,書中還穿插瞭一些經典戰役中支援飛機發揮關鍵作用的案例分析,這些生動的敘述讓枯燥的技術數據變得鮮活起來,也讓我對這些“空中配角”在曆史進程中的重要性有瞭更深刻的認識。
評分第四段評價 作為一個對軍事曆史略有涉獵的人,我一直覺得很多關於武器裝備的書籍,要麼過於技術化,要麼過於偏重戰史描述,很難找到一本既能涵蓋廣泛,又能深入淺齣的作品。這本《作戰支援飛機/武器裝備百科典藏》在這方麵做得相當齣色。它的語言通俗易懂,即使是沒有深厚軍事背景的讀者,也能輕鬆理解其中的內容。但同時,它又保持瞭極高的專業性和準確性。我注意到書中對於一些關鍵的技術參數和性能指標都有清晰的標注,並且在必要的時候,還會用圖錶或示意圖來輔助說明。這讓我感覺作者在內容的編排和呈現上,做瞭大量的功課,力求為讀者提供最詳實、最權威的信息。我特彆喜歡書中對“偵察機”的分類和介紹,從光學偵察到電子偵察,再到如今的閤成孔徑雷達偵察,每一代技術進步都為戰場情報的獲取帶來瞭質的飛躍,這本書將這些演變過程描繪得淋灕盡緻。
評分第五段評價 我是一個喜歡從宏觀角度理解事物的人,而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對軍事戰略層麵的探索欲。它讓我明白,為何在現代戰爭中,作戰支援飛機的重要性已經不亞於一綫戰鬥機。它們就像是軍隊的“眼睛”、“耳朵”和“手”,是實現空中優勢、戰場透明化以及精準打擊的關鍵。書中對“電子偵察機”和“電子乾擾機”的講解,讓我認識到,信息在戰場上的價值不亞於實體的武器彈藥。那些能夠竊取敵人情報、乾擾敵人通信的飛機,纔是真正能夠左右戰局的“幕後英雄”。這本書不僅展示瞭各種飛機的型號、性能和武器配置,更重要的是,它將這些飛機置於具體的作戰背景和戰略考量之下,讓我能夠從一個更深層次的視角去理解它們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對於任何想要深入瞭解現代軍事力量構成和運作原理的讀者來說,這本書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寶藏。
評分第一段評價 剛拿到這本《作戰支援飛機/武器裝備百科典藏》,就被它沉甸甸的分量和精美的封麵設計所吸引。翻開扉頁,一股厚重的曆史感撲麵而來,仿佛置身於軍事航空發展的長河之中。我一直對那些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默默奉獻的“空中巨獸”充滿好奇,它們是如何保障前綫作戰單位的,又承載著怎樣的使命?這本書無疑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神秘領域的大門。從早期螺鏇槳時代的偵察機,到如今集電子戰、偵察、預警、反潛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先進型號,書中對各種支援飛機的演變曆程進行瞭詳盡的梳理。每一款機型的介紹都配有高清的彩色圖片,清晰地展示瞭它們獨特的外觀和關鍵部位。更令人驚喜的是,書中還深入剖析瞭不同時期作戰任務對支援飛機設計提齣的要求,以及技術進步如何推動它們不斷升級換代。那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以及嚴謹的考證態度,讓我在閱讀過程中仿佛化身為一名資深的軍事愛好者,沉浸在知識的海洋裏。
評分第三段評價 我之所以會被這本書吸引,是因為它不僅僅是一本冰冷的“百科”,更像是一部波瀾壯闊的軍事航空發展史詩。作者以非常生動的筆觸,描繪瞭每一次技術革新如何催生齣新型的作戰支援飛機,以及這些飛機又如何反過來改變瞭戰爭的形態。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空中加油機”的部分,在沒有空中加油機的時代,戰鬥機的航程和滯空時間受到瞭極大的限製,而空中加油機的齣現,徹底打破瞭這一束縛,使得空中力量的投送範圍和持久性得到瞭幾何級的提升。書中對不同型號空中加油機的設計理念、載油量以及加油方式的介紹,讓我大開眼界。同樣,對於“預警機”的闡述,也讓我深刻理解瞭“洞察一切”的戰場態勢感知能力是多麼重要。這本書所呈現的,是一種係統性的軍事科技發展脈絡,它將零散的飛機型號和武器裝備串聯起來,形成瞭一個宏大的戰略圖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