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光学教程(第2版)》以物理光学和应用光学为主体内容。第1~3章为应用光学部分,介绍了几何光学基础知识和光在光学系统中的传播和成像特性,还讨论了激光存储等新型光学系统;第4~8章为物理光学部分,讨论了光在各向同性介质和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以及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特性及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同时,还介绍了密集波分复用技术、双光子吸收、拉曼放大、光学孤子、光子晶体、红外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相衬显微镜和磁光克尔效应等相关领域的应用和进展;第9章专门介绍航天光学遥感、自适应光学、红外与微光成像、光学信息处理、光纤激光器、有机电致发光、太阳能电池等光学新技术。
《光学教程(第2版)》为光电子、电子科学与技术及光学工程等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教材,也可作为有关专业师生和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篇 应用光学
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
1.1 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
1.1.1 发光点、光线和光束
1.1.2 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
1.1.3 全反射
1.1.4 费马原理
1.2 物像基本概念
1.2.1 光学系统与完善像概念
1.2.2 物和像的概念
1.3 球面与球面系统
1.3.1 符号规则
1.3.2 单个折射球面的光路计算
1.3.3 单个折射球面近轴光线的光路计算
1.3.4 物平面以细光束经折射球面的成像
1.3.5 球面反射镜
1.3.6 共轴球面系统
1.3.7 薄透镜
1.4 平面与平面系统
1.4.1 平面反射镜
1.4.2 平行平板
1.4.3 反射棱镜
1.4.4 折射棱镜
1.4.5 光楔
1.5 光学材料
例题
习题
第2章 理想光学系统与实际光学系统
2.1 理想光学系统的基本特性、基点和基面
2.1.1 理想光学系统的基本特性
2.1.2 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
2.2 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
2.2.1 图解法求像
2.2.2 解析法求像
2.3 理想光学系统的放大率
2.3.1 放大率
2.3.2 节点和节平面
2.3.3 用平行光管测定焦距的原理
2.4 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
2.4.1 双光组组合
2.4.2 多光组组合
2.5 球面与球面系统的基点和基面
2.5.1 单个折射球面的主点
2.5.2 单透镜的基点与基面
2.5.3 薄透镜和薄透镜组
2.6 矩阵运算在几何光学中的应用
2.6.1 近轴光的矩阵表示
2.6.2 物像矩阵
2.6.3 用高斯常数表示系统的基点位置和焦距
2.6.4 薄透镜系统的矩阵运算
2.7 实际光学系统中的光束限制
2.7.1 光阑及其作用
2.7.2 孔径光阑、入射光瞳和出射光瞳
2.7.3 视场光阑
2.7.4 渐晕光阑、入射窗和出射窗
2.7.5 光学系统的景深
2.7.6 远心光路
2.8 像差
2.8.1 几何像差
2.8.2 波像差
例题
习题
第3章 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
3.1 眼睛
3.1.1 眼睛的结构
3.1.2 眼睛的调节
……
第二篇 物理光学
习题答案
主题索引
参考答案
前言/序言
光学理论和技术发展很快,本书修订的目的是力图反映光学领域的高速发展。与教程第1版相比较,第2版主要是增加了一些相关新技术和前沿进展。应用光学部分,增加了激光存储系统;干涉部分增加了光子晶体;衍射部分增加了红外显微镜、相衬显微镜和1983年由诺贝尔物理奖得主GerdBining博士发明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晶体光学部分增加了磁光克尔效应;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部分增加了米氏散射在光电对抗等高新技术中的应用;第'9章中增加了光纤激光器、OLED、太阳能电池,至于第9章中航天光学遥感、自适应光学、红外与微光成像、光学信息处理等方面内容,基本上是根据母国光、姜文汉、苏君红、薛鸣球等几位院士提供的文献、资料编写的,第2版未作大的修改。
本书由饶建珍副教授改编第1、2、3章;肖峻教授改编第4、5章,并负责全书各章的内容衔接及文稿编排;李剑峰博士改编第6章并编写第9章光纤激光器一节;杨春平博士改编第7、8章;杨刚博士编写第9章有机电致发光一节;钟建博士编写第9章太阳能电池一节;敖明武博士改编第9章前5节并负责统编第9章;叶玉堂教授主要负责教程改编的进程、质量管理以及相关新技术和前沿进展方面的内容组织。
本教程第1版2005年出版后,到2010年,境内已4次印刷;2008年,本教程版权转让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译成繁体字版,由“国立交通大学”郭浩中教授校订,在境外出版发行。境内、外读者的厚爱是我们将教程改编、再版的动力。谨此衷心感谢境内、外采用本教程的同行、读者!
由于编者学识有限,书中缺点、错误或疏漏在所难免,恳请使用本教程的读者不吝指正。
光学教程(第2版)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