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 彼得大帝,这位带领俄国走向富强之路的沙皇,在二十五岁时曾化名随贵族子弟访问德国、荷兰、丹麦和英国等地,除了学习造船、制炮等技术,还注意到这些国家先进的管理和法制经验,认识到使国家西方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性。 后来,他以近乎残暴的铁腕手段、独特的人格魅力、彻底西化的改革方式实现了俄罗斯民族的大崛起,使得落后的俄罗斯跃而成为欧洲的军事强国,“从愚昧无知的深渊登上了世界光荣的舞台”。可以说,近代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和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发展史,无不源于彼得大帝时代。 从彼得大帝致力学习西方至今,三百多年过去了,俄罗斯开始了新一轮“融入西方”,把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作为样板,全面融入欧洲。但这次不是独裁的彼得大帝为主导,而是俄罗斯人选举产生的总统普京,他领导着俄罗斯继续彼得大帝的梦想。他能否以自己的智慧给俄罗斯带来新的强大和富足,他能否成为另一个彼得大帝…… 在普京身上,你能看到彼得大帝的影子吗?
内容简介
彼得大帝并不单单是一个顺乎潮流的君主,更是一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人。正是由于他的先见之明,使得俄国历史发生了变化,改变了俄罗斯前进的方向。
本书为长篇历史小说,主要描写彼得大帝一生的业绩及其对俄国的贡献,展现了俄国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宏伟壮阔的生活图景和历史事件。作者笔下的人物刻画形象、生动,情节紧凑,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非常引人入胜。
小说共分三卷,第一卷主要描写了彼得为争取权力而进行的斗争、宫廷贵族之间的倾轧,以及彼得为促进国家西欧化而采取的最初一些措施。第二卷描写了彼得为夺取水域而进行的斗争、西欧各国之间的冲突,以及彼得为准备“北方战争”而从事的外交和军事活动。按照作家的创作构思,这一、二两卷仅仅是第三卷的一支序曲,而第三卷才是长篇小说主要的部分。它将描写彼得大帝的立法工作和改革活动、俄国军队保卫尤里耶夫和纳尔瓦城的英勇斗争,还将描绘国际上的叱咤风云和西方一些国家——法国、波兰和荷兰的绚丽多姿的图景。
作者简介
阿·托尔斯泰(1883—1945),是一位跨越了沙俄和苏联两个历史时期的俄罗斯作家。出身贵族。一九〇一年进入圣彼得堡工学院,后中途退学,投身文学创作。他早年醉心于象征派诗歌,一九〇七年出版《抒情集》。在第二部诗集《蓝色河流后面》(1911)之后转向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出版过中篇小说集《伏尔加河左岸》(1911)和长篇小说《跛老爷》(1912)等。十月革命后,因在内战中支持白党而流亡西欧(1919—1923),其间著有自传体小说《尼基塔的童年》。1923年返回俄国之后,著有长篇小说三部曲《苦难的历程》及《彼得大帝》。
精彩书评
彼得大帝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
——马克思
彼得大帝,他一个人就是一整部历史!
——普希金
彼得大帝的改革对人民是如此巨大的痛苦,但没有彼得的强制性改革,俄罗斯就不能完成自己在世界历史中的使命,也不能在世界历史上获得自己的发言权。
——别尔嘉耶夫(俄罗斯哲学家)
《彼得大帝》是我们文学中第一部真正的历史小说,是一部可以长期留传的书。
——高尔基
目录
译本序
主要人名表
第一卷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二卷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三卷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一 桑卡从暖炕上跳下来,用屁股撞开发胀了的门。雅什卡、加夫里尔卡和阿尔塔莫什卡跟着桑卡很快爬下来,因为大家突然都想喝水了。随着一团从有股酸味儿的屋子里冲出去的水汽和烟雾,他们跑到了黑糊糊的门廊里。蓝漾漾的微弱的晨曦从小窗上的积雪里透进来。天气冷极了。水桶里结着冰,木勺子也冻住了。 孩子们一会儿用左脚跳着,一会儿用右脚跳着——他们个个都打着赤脚。桑卡头上缠一条围巾,加夫里尔卡和阿尔塔莫什卡只穿一件齐肚脐的小衬衫。 “小心门,你们这些疯孩子!”母亲在屋子里喊道。 母亲站在暖炕前面。松明在炉台上熠熠地燃着。火焰照亮了她满是皱纹的脸。一双哭坏了的眼睛,在破烂的头巾底下吓人地闪了一闪——跟圣像上的眼睛一模一样。桑卡心里一吓,便使劲把门碰上了。然后她舀起一勺清甜的水,喝了一口,咬住一块冰,又递给弟弟们喝。她轻轻地说: “你们冷不冷?要是不冷,咱们跑到院子里去看看;爸爸在那边套马呐……” 院子里,父亲正把马套上雪橇。雪花轻轻地飘着,天空里净是雪片;几只乌鸦停在高高的桩栅上;这儿没有门廊里那么冷。父亲伊万?阿尔捷米奇(母亲是这样称他的,其余的人,连他自己在内,都简称伊瓦什卡,诨名布罗夫金),把一顶高高的毡帽直扣在两条凌厉的眼眉上。他那部火红色的大胡子,从圣母节日起就一直没有梳理过……一副连指皮手套突露在他那件粗呢农民长襟衣的胸口,腰间低低地束着一条韧皮,树皮鞋踩在畜粪狼藉的雪地上发出刺耳的吱吱声。车档子出了毛病……那东西烂了,净是一个个疙瘩。他懊恼地朝黑马吆喝,这马腿 短肚子大,就像他本人一样。 “淘气吗?你这个调皮鬼!” 孩子们在门廊旁边解了手,不顾寒气刺骨,大家还是挤在冻冰的门槛上,缩做一团。顶小的那个孩子阿尔塔莫什卡结结巴巴地说: “没关系,回头咱们到炕上去暖一下……” 伊万?阿尔捷米奇把马套好了,让它到木桶里去喝水。那马喝了很久很久,连瘦骨嶙峋的两肋都鼓起来了,好像在说:“草料你只喂了我个半饱,这水我可要喝个畅快啦!……”父亲戴上了手套,从雪橇里的麦秸底下拿出那根鞭子来。 “快到屋子里去,要不,我就给你们点厉害看看!”他向孩子们喝道。随后他侧着身子跳到雪橇上,一出大门就滑溜溜地趁势拐了个弯,小跑着经过盖着雪的高大的枞树地带,朝着领主沃尔科夫的儿子家的庄园驰去。 “啊!冷得好厉害!”桑卡说。 孩子们冲进了黑洞洞的农舍,爬上暖炕,牙齿格格地直打颤。又暖和又干燥的烟在熏黑了的天花板下面缭绕着,从房门上端的小窗口溜出去:这屋子连个烟囱也没有。母亲正在揉面团。这家人生活过得很不错:有一匹马,一头母牛,四只母鸡。人家都说伊瓦什卡?布罗夫金挺“扎实”。松明的火花从灯架上爆下来,嗤嗤地掉在水盆里。桑卡拿一件羊皮袄盖在她自己和弟弟们身上,钻在里头,又小声地讲着各种各样可怕的东西:这些东西千万可提不得,一到夜里它们就会在地板底下窸窸窣窣地作响呢…… “前几天,我要是瞎说,叫我眼珠子破裂,我可着实吓死了……门槛旁边有一堆垃圾,垃圾堆上搁着一把笤帚……我从暖炕上一望哪,真可怕,愿上帝保佑我们!那笤帚底下,有个毛乎乎的东西,长着猫胡子……” “啊!啊!啊!”几个钻在皮袄下面的孩子都给吓住了。 二 一条隐隐约约给人走出来的路往树林子里穿过去。年深月久的老松树把个天空都遮住了。被暴风吹倒的大片树木和茂密的林丛弄得这个地方很难走。这片土地是沃尔科夫的儿子瓦西里前年受封的,那时候他刚离开那在莫斯科任职的贵族父亲,独立成家。领地政厅封给他四百五十俄亩土地,连同住在那里的三十七名农奴和他们的家属。 瓦西里造了一所庄园,把钱都花光了,只好将领地的一半押给修道院。那些僧侣用二分息的高利借给他一笔款子。既然受了封赐,那么给皇上办公差时他就得骑骏马,披甲胄,佩宝剑,带火枪,还得随带自己的军士,而这三个人也得有坐骑,穿棉甲,佩马刀,带弓箭……靠那笔从修道院里借来的钱,这点装备好歹总算置办起来了。可是他自己不是还要生活吗?家奴不是还要豢养吗?僧侣的利息不是还要支付吗? 皇上的国库可真不饶人。年年有新的敕令,新的捐税——给养捐啊,道路捐啊,贡税啊,免役税啊。自己还能有多少留下呢?而且他们经常来催问领主——农民的免役税为什么追逼得这样松。可是你总不能一次又一次地剥农民的皮啊。在先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当政的年代,由于战争、骚乱和暴动,国家已经弄得民穷财尽了。自从那个该死的强盗斯坚卡?拉辛在大地上蹿了一番以后,农民们都变得无法无天了。只要你稍微把他们逼得紧一点,他们就会像狼一样张牙舞爪。为了逃避这种苛捐杂税,他们便纷纷逃到了顿河,你用诏书和军刀都没法把他们从那儿弄回来。 那马浑身盖着霜,快步疾驰。树枝擦着车弓子,撒下来扑簌簌的雪花。尾巴蓬松的松鼠,攀在树干上,望着他们走过去——林子里多的就是这种松鼠。伊万?阿尔捷米奇躺在雪橇里寻思着——农民们只有寻思的份儿,别的可什么都没啦…… “哦,好吧……这个得拿出去,那个也得拿出去……这个人要给,那个人也要给……可是,像这样的国家可真是一口无底的井哪!你怎么填得满它啊?干活,我们一点也不逃避,我们什么都受得了。可是在莫斯科,领主们出门都坐起镀金的马车来了。那种马车,也要我们给他钱去置办啊,那个吃得肥肥胖胖的恶鬼。哦,好吧……你强迫我们干活也罢,你把要拿的东西拿去也罢,可就是不要来跟我们胡搅……两次来剥我们的皮,伙计们,这就是胡作非为!骑在我们头上的官儿太多了,啐!——不管你走到哪儿,总有一个什么秘书啊、录事啊或是地方官啊坐在那儿写着……可是拿钱出去的却只有庄稼人……唉,伙计们,我最好还是逃走,在林子里,野兽固然会把我撕个粉碎,可是死总比吃这种胡作非为的苦来得痛快些……那样一来,他们总没法儿老是靠我们来养活了……” 伊瓦什卡?布罗夫金寻思着,他想的也许就是这些心事,也许不是。沃尔科夫家一个诨名叫做茨冈人的农民,黧黑的皮肤,花白的头发,在雪橇里跪着,从林子里冲出来,赶到了大路上。有十五个年头,这人一直过着逃亡的生活,在各地流浪飘泊。可是敕令下来了:所有的逃亡者,不管已经逃出来了多久,一律得遣还原主。这茨冈人正在沃罗涅什附近干农活,就在那里给逮住了,被押回老沃尔科夫家里。后来他又逃跑了,却又给抓回去,给残酷地抽了一顿鞭子,随后被囚禁在沃尔科夫的庄园里;等他皮肉上的创伤一好,又被拉出去残酷地打了一顿,仍旧给囚禁起来,为的是教训教训这个骗子,这个偷儿,以后休想再逃跑。幸亏茨冈人后来改归了瓦西里家,他这才算是得到解救了。 “你好,”茨冈人对伊万说,走过去坐在他的雪橇上。 “你好。” “听到什么消息没有?” “好像也没什么好消息……” 茨冈人脱掉连指手套,捻了捻唇髭,捋了捋胡子,遮住他的狡猾神色: “我在树林子里遇到一个人,他说皇上快要死了。” 伊万?阿尔捷米奇在雪橇里欠起身子。他觉得很害怕……“得噜!”……他除下便帽,画了个十字:“那么他说谁来做皇帝呢?”“他说除了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那孩子,没什么别人了。可他还刚刚断奶呢……” “嗯,我的小伙子!”伊万戴上了便帽,翻了翻白眼。“嗯,我的小伙子……这天下看来就要成为领主们的世界了。咱们统统都要完蛋啦……” “完蛋,也许不会,就是这话。”茨冈人朝伊万凑拢一点,递了个眼色。“那个人说:‘暴动就要起来了。’……说不定咱们还能活下去,啃啃面包,世故嘛,咱们也经历得很多了。”茨冈人龇开一口结实的牙齿,笑了一阵,随后大声地咳着,把满林子都震响了。 一只松鼠从树干上跳下来,飞也似的穿过大路,被它抖落的雪花在斜阳里熠熠闪耀,如同一丛丛细针。一轮巨大的紫红色太阳,悬挂在道路尽头的小丘上空,俯临着沃尔科夫家庄园那高高的围栅、陡陡的屋顶和袅袅的炊烟…… 三 伊瓦什卡和茨冈人在一座高高的大门旁边把牲口勒住。大门洞里有两面坡的房檐的神龛里面供着主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圣像,庄园四周围着无法攀越的栅栏。就是鞑靼人来攻,这栅栏也对付得了……两个农民除下便帽。伊瓦什卡抓着边门上的环子,按着规矩说道: “主耶稣基督,上帝的儿子,饶恕我们吧……” 看门人阿韦良从门房里走出来,树皮鞋咭咭地响着,往门缝里张了张——原来是自己人。他说了声“阿门”,就动手把大门打开了。 两个庄稼人把马牵进院子。他们光着头站在那儿,朝领主宅子那些安了云母片的窗子斜觑了一眼。有一道门廊,带着陡峭的阶磴,通往正院。这道雕着花纹的木门廊,漂亮极了,上面有一个蒜头形的拱顶。门廊高头,还矗立着一个天幕式的房顶,连着两排桶形的屋檐和一条镀金的屋脊。正院底层,是用粗大的圆木砌的储藏室。瓦西里?沃尔科夫当初造这一间屋子,原是为了在冬夏两季储藏东西——粮食,咸肉,以及各式各样盐腌和糖渍的食品。不过农民们都知道,他的储藏室里其实只有耗子。可是那门廊(不少公子王孙准会以此而自豪)着实富丽堂皇…… “阿韦良,老爷干吗传唤我们牵着马到这儿来——是要当公差,还是有别的什么事?……”伊瓦什卡问。“照我想,我们一点也不欠他什么了……” “要你们把军士送到莫斯科去……” “又要作践牲口了?……” “有什么风声?”茨冈人走拢一点问,“跟什么人打仗?还是发生了暴动?” “那跟你我都不相干,”花白胡子阿韦良点了点头。“吩咐这样做嘛——要你们把人送去。今天已经为你们这帮弟兄运来了一大车棍子……” 阿韦良直着两腿走回门房里。有一扇亮着灯光的窗子在冬天的黄昏中闪烁。这院子里修了不少杂用建筑物:畜栏、地窖、小木房、锻铁场。可是这些屋子,一半都没有使用。沃尔科夫总共只有十五个农奴,而这些人还都过着十分艰难的日子。活儿,他们自然是干的——好歹耕耕地啊,下下种啊,运运木材啊,可是靠这点活儿日子怎么能过呢?这是一种奴隶劳动啊。据说瓦西里把一个农奴打发到莫斯科去,在教堂门口装疯作傻——这个人倒替他弄来了一点钱。据说还有两个也在莫斯科,拿着篮子东走西转,贩卖木勺啊,树皮鞋啊,哨子啊什么的……可是,归根到底,依靠的还是庄稼人。他们养活了你…… 伊瓦什卡和茨冈人在苍茫的暮色中站在院子里,寻思着。着急也用不着。哪里也指望不到什么好事情。当然啰,老年人都说从前嘛日子来得好过些:要是你不喜欢你的主人,你尽可以离开他,跑到别的地方去。现在啊,可就不许那么做了——叫你住在哪里,你非住在哪里不可。叫你养活瓦西里?沃尔科夫,你怎么也得养活他。大家都已经变成农奴了。而且你应该料到:情况还会坏下去呢…… 什么地方有扇门尖利地嘎的一响,一个没系头巾、不怕难为情的婢女,穿过雪地奔到他们那儿: “老爷吩咐,叫你们把牲口卸下了。就在这儿宿一夜。你们可千万别拿老爷家的草料喂你们的牲口啊!……” 茨冈人正想往这个姑娘的光滑的背上抽一鞭子,可是她跑了……他们不慌不忙地卸下了牲口,走进家奴的下房里去宿夜。有七八个男仆人,从主人那儿偷来了一支脂油制的蜡烛,正在把油腻腻的纸牌往桌子上拍着——用戈比赌输赢……他们在吆喝,在争吵;一个人打算把一个钱币藏在腮帮里面,另一个人就动手去扯他的嘴唇。这些懒汉,可不是吗?他们却全都吃得饱饱的! 旁边长凳上坐着一个孩子,穿件长长的亚麻布衬衫,一双破破烂烂的树皮鞋,他是伊万?阿尔捷米奇的儿子阿廖什卡。那年秋天,因为饥荒,欠缴了税款,他们只得把他送到领主家里当终身的奴仆。这孩子眼睛长得挺大,活像他的母亲。一看就知道他在这儿常常挨打。伊万乜斜着眼睛朝儿子瞟了一下,心里很难过,一句话也没说。阿廖什卡闷声不响,朝父亲深深地鞠了一躬。 他招呼儿子过来,压低嗓门问道: “他们吃过晚饭没有?” “吃过了。” “这可糟啦,我从家里出来没有带面包。”(这句话他说得不老实;明明有一块面包,他用破布包着,塞在怀里呢。)“你好歹替我想想办法……你瞧,阿廖沙……明儿早上,我要跪在地上禀告老爷,说我有许多活儿要干。说不定他会开个恩,让你替我上莫斯科去支差。” 阿廖什卡一本正经地点了点头:“好的,爸爸。”伊万动手脱鞋子,他好像兴致勃勃、吃得饱饱的样子,用爽快而又急促的嗓音说道: “你们是不是天天都像这样玩儿呀,伙计们?嗨,你们日子过得不赖呀,有那么多好吃好喝的……” 他们中间有一个高个儿的家奴,把纸牌一甩,回过头来说: “你是什么人,敢来找我们的碴儿?……” 伊万不等人家给他吃耳刮子,便爬到板床上去了。 四 到瓦西里?沃尔科夫家来做客的、附近一个小领主的儿子米哈伊尔?特尔托夫留在主人家宿夜。他们很早就吃了晚饭。涂着釉彩的火炉旁边,那些宽阔的木炕上堆着毡毯、枕头和熊皮袄。可是宾主都年轻,还不想睡觉。屋子里热烘烘的。他们只穿一件贴身衬衣,坐在木炕上,在暮色中聊天,不时打一个呵欠,往嘴上画一个十字。 “你啊,”客人说,嗓音又严肃,又低沉,“你啊,瓦西里,有很多人羡慕你……可你替我设身处地想一想。我父亲生下我们弟兄十四人。七个已经受封出去了,正在荒地上挣扎,有的只剩两个农奴,有的只剩三个——其余的统统逃跑了。我是老八,明天就要受封。他们会赐给我一个烧光了的小村子,一片满是青蛙的沼泽……日子怎么过呢?呃?” “眼下,谁都不好过,”瓦西里答道,一只手拨着挂在两膝中间的一串柏木念珠。“大家都在挣扎着……日子怎么过呢?……” “我祖父,地位比戈利岑高,”特尔托夫说,“他为先皇米哈伊尔?费多罗维奇白天黑夜守过灵,可是我们在家里,却穿的是树皮鞋……丢脸吗,我们也已经丢惯了。我们一点也没想到什么面子不面子,只想到怎么样活下去……我父亲到领地政厅去请求,头都磕烂了:眼下,空着双手去请求,一点也没用。总得给秘书官孝敬一点,给书记官孝敬一点,给小录事孝敬一点。你送去的东西,他们往往还不接受,只是歪歪嘴……为了一件小事,我们曾经请斯乔普卡?列梅佐夫书记官帮忙,送了他一点礼物:十个阿尔丁(好容易张罗来的一丁点儿钱!)一普特鲋鱼干。钱,他是收下了,那个贪婪的酒鬼,可是那点鲋鱼,他却叫人扔到了院子里……另外有些比较聪明的人,反而达到了目的……沃洛季卡?切莫达诺夫带了一个奏折去见皇上,弄到了两个小村子作为永久的领地。可是人人都知道,在最近一次对付波兰人的战争中,正是这个沃洛季卡从战场上不顾死活地逃回来了,而他父亲在斯摩棱斯克附近的战场上,小差也开了三次……可是他们倒没有为此而被剥夺领地,逐出庄园,反而又受封了几个村子……真是没有公道啊……” 他们缄默了一会。热气从火炉里腾出来。蟋蟀枯燥无味地鸣着。屋子里又静寂,又沉闷。连院子里的那些狗也已经不嗥了。后来,沃尔科夫沉思地说: “我们只要能在哪一个国王手下有个差使当当就好了——不管是威尼斯,是罗马,或是维也纳……我会头也不回地赶去的……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戈利岑送给我教父一本书,我借来看了一下……所有别国的人民,生活都过得又富足,又优裕,惟独我们却全是些叫化子……前不久我在莫斯科,想找一个军械匠,有人就叫我到库奎区外国人那儿去……他们不是正教徒,一点不错——上帝会审判他们……可是我一走进他们的围栅,就发现街道都是打扫过的,房子又整洁又明净,园子里栽着花……我一路走进去,心里有几分惊奇——一切都那么美妙,仿 佛在梦里似的……人们都和蔼可亲;而他们就住在那儿,明明跟我们比邻而居。还有他们的财富!光是库奎一个区,就比莫斯科全城连同它的郊区还要富裕……” “想做买卖吗?那也得有本钱,”米哈伊尔望了望自己的光脚。“当射击军吗?那也没什么大出息。你还不曾升到百人长,你的脊背可先给他们折磨坏了。前些日子,御马房的一个马夫,丹尼洛?缅希科夫,来看我的父亲,他说国库已经积欠了射击军团队两年半的饷金。你要嚷嚷,他们就会把你抓起来。佩若夫上校把射击军派到了莫斯科自己的领地上,他们便像奴隶一般待在那儿干活了……有人去控诉,这些告状的人可就在拘留所前面给鞭打了一顿。嘿,那些射击军都气愤极了……缅希科夫说:等着瞧吧,他们还会给你们苦头吃呢……” “听人说,穿领主皮大衣的人,最好还是不要渡过莫斯科河去。” “你还能指望些什么呢?个个人都变成叫化子了……那样重的负担,又是贡税,又是租赋,又是杂捐,大家只好头也不回地逃走了……缅希科夫说:做买卖的全是外国人;在阿尔汉格尔斯克,在霍尔莫戈里,他们盖起了石砌的仓库。他们从外国用一卢布进的货,卖给我们三卢布……可我们的商人,因为贪心,宁可让货物都烂掉。商业区住户担负不了沉重的捐税,都在往外逃——有的去外县,有的去荒凉的大草原。现在,有人在河上打冰窟窿,于是又订出了一种什么冰税……那么,这些捐啊税的到底都用到哪里去了呢?缅希科夫说: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戈利岑在涅格林纳雅河边造了一座豪华富丽的邸宅,外头包的是铜皮,里面镶的是镀金的皮革……” 瓦西里抬起头,瞅着米哈伊尔。米哈伊尔把脚缩到木炕底下,也瞪着瓦西里。这个一刹那前还很温顺的年轻人,这会儿样子全变了:他冷冷一笑,摆动着一条腿,弄得那木炕在他屁股底下摇晃起来…… “那你怎么想呢?”瓦西里小声问道。 “上个星期,麻雀村附近,又有一个大车队给抢了。你听说没有?(瓦西里眉头一皱,抓起了念珠。)一些呢绒商人装了一大车贵重商品……他们急急忙忙赶着,要在晚饭以前到达莫斯科,可是他们没赶到……只有一个人活着逃回来,他把种种经过报了上去。他们就着手搜捕强盗,可是仅仅发现一些脚印,而这些脚印又都被雪掩盖起来了……” 米哈伊尔耸耸肩膀,笑了一笑: “不要怕,我不在场,我这是从缅希科夫那里听来的……(他朝瓦西里伛过身去。)他们说,脚印一直通到瓦尔瓦尔卡
彼得大帝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