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展示 | 悦悦图书 ● yueyuebook |悦淘好书·读乐众乐 |
| 基本信息 | 悦悦图书 ● yueyuebook |悦淘好书·读乐众乐 |
| 商品名称: | 老辞海(1936)(1-5册) |
| 作 者: | 舒新城 沈颐 徐元诰 张相 编 |
| 定 价: | 980.00 |
| 重 量: | |
| ISBN 号: | 9787513317580 |
| 出 版 社: | 新星出版社 |
| 开 本: | 16 |
| 页 数: | 3936 |
| 字 数: | |
| 装 帧: | 2015-10-1 |
| 印刷时间/印次: | 2015-10-1 |
| 编辑推荐 | 悦悦图书 ● yueyuebook |悦淘好书·读乐众乐 |
| 《辞海》,词典中的专业,覆盖内容大,为藏书家、图书馆、专业人士案头。取《辞源》之所长而又有所创造,在词典出版史上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辞海》是我国一部大型的专业的综合性工具书,它服务了一代又一代中国读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文化价值,在我国辞书出版史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老辞海,1936》为1936年版《辞海》的原大影印典藏版,在《辞海》启动百年纪念之际,影印版《老辞海,1936》旨在向一代代服务于《辞海》编校的学者们致敬,并将《辞海》精神薪火传承。 |
| 内容介绍 | 悦悦图书 ● yueyuebook |悦淘好书·读乐众乐 |
| 《辞海》是我国一部大型的专业的综合性工具书,是我国以字带词,集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辞书。1915年,《辞海》由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出版家陆费逵动议编纂。从1915年开始,至1936年开始出版,至今已出六版。版分为上下册,上册于1936年11月出版,下册于次年8月出版。分甲、乙、丙、丁、戊五种,开本、用纸、定价有所不同。《老辞海,1936》是由版《辞海》甲种本原大影印,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收藏价值。 |
| 作者介绍 | 悦悦图书 ● yueyuebook |悦淘好书·读乐众乐 |
| 舒新城(1893—1960),湖南溆浦人,著有《留学史》、《教育思想史》等。1928年任《辞海》主编。1936年正式出版了《辞海》版。1960年在上海病逝。 徐元诰(1878—955),江西吉安人。1913年9月寄居上海。除主编《中华大字典》和倡修《辞海》外,著有《管子释疑》、《说文》、《法学通论》、《民主》等。 张相(1877—1945),浙江杭州人。中国语言文字学家。他是晚清知名词人谭复堂的学生,骈文诗词都好,有“钱塘才子”之称,是个学者型人物。 |
| 目录 | 悦悦图书 ● yueyuebook |悦淘好书·读乐众乐 |
| 《老辞海,1936 子集丑集》 《老辞海,1936 寅集卯集辰集》 《老辞海,1936 巳集午集》 《老辞海,1936 未集申集酉集》 《老辞海,1936 戌集亥集》 |
|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 悦悦图书 ● yueyuebook |悦淘好书·读乐众乐 |
这套《老辞海》的影印本,简直就是时间胶囊,带着一股浓浓的旧日墨香扑面而来。我拿到手的时候,那种厚重感和纸张特有的微微泛黄的质地,立刻就把我从现代的喧嚣中抽离了出来。舒新城先生和沈颐先生主持编纂的这版,是民国时期学术精神的集中体现。翻开扉页,能感受到那种扎实、严谨,甚至带着点“踔厉风发”的士人气息。它不是那种追求时髦、面面俱到的工具书,而更像是一部凝结了那个时代文化精英智慧的宝库。 我特别留意了它对一些传统文化名词的解释方式,那种用词的精准和考据的细致,放在今天来看,依然令人赞叹。比如,对于一些典故的出处追溯,它往往能引经据典,条理清晰,不像现在的某些工具书,只是简单罗列一番。每一次查阅,都像是在进行一场微型的学术考古。虽然排版和字体相较于现代印刷品略显拥挤,但这恰恰是那个“活字”时代留下的独特印记,它要求读者付出更多的专注力,也因此,每一次成功找到想要的词条时,那种“豁然开朗”的成就感也来得更强烈。对于任何一个对近代文化史或者早期现代汉语规范感兴趣的人来说,这套书的价值是无可替代的。它见证了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努力与担当。
评分我得说,光是把这五册书从书架上请下来,摆在书桌上,本身就是一种仪式感。这套原大典藏版的影印质量,真的做得非常到位,尽可能地还原了1936年原版的风貌,那种油墨渗透和纸张的纹理,仿佛能触摸到当年校对者的指纹。我主要用它来对比一些历史词汇在不同语境下的演变。举个例子,对比一下其中对“科学”这个概念的早期阐释,你会发现它如何从西方概念的引入,逐步融入到中国自身的语境中,其中蕴含的文化张力非常值得玩味。 这不是一本让你快速获取信息的“快餐词典”,它更像是一本需要你沉下心来细品的“古籍”。阅读过程里,我时常会因为某个生僻词的解释而联想到更广阔的学术背景,需要跳脱出来查阅其他资料,这反而成了一种乐趣。它的视野是那个时代的,带着那个时代的局限性,但正是这份局限,让它拥有了不可复制的时代价值。收藏这套书,更多的是对一个文化高峰期的致敬,它就像是一座坚固的灯塔,标示着现代汉语规范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担心影印版的清晰度和易读性。毕竟是几十年前的排版和印刷技术,难免有模糊不清的地方。但实际使用下来,这套书的影印工作确实是下了大功夫的。虽然个别页面的墨色深浅不一,但这恰恰是原版文献的真实写照,反而增加了它的“物证”价值。我主要把它当作一本“工具书中的历史文献”来看待。 我尤其喜欢在晚上,开一盏暖色调的台灯,慢慢翻阅其中的成语和典故部分。那些看似熟悉的词语,在那个年代的定义和引证,往往会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比如,它对某个哲学名词的解释,会紧密结合当时的西方思潮传入情况,那种跨文化传播的努力,透过文字清晰可见。这套书的价值不在于“我能从中找到多少新词”,而在于“我能看到知识是如何被构建和传播的”。它敦促我不仅要知其意,还要知其所以然,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远超一般词典的范畴。
评分这套《老辞海》的体量感是惊人的,五册合起来,沉甸甸的,让人油然而生敬畏之心。它不是一本可以随意携带的袖珍工具书,而是需要一个专门的书架位置来供奉的案头重器。我用它来做一些中国古代文献的校对工作,它的准确度和广度,在很多方面依然能作为重要的参考。 特别是对古代的官制、地名以及古代科学技术的名词释义,它提供的背景信息非常丰富,往往一个词条后面跟着一段详尽的说明,而非寥寥数语。这种“百科全书式”的深度解释,是现代追求效率的工具书难以企及的。这种详尽,也意味着阅读它的时间成本相对较高,但收获的知识密度也相应提高了。对我来说,每一次翻阅,都像是一次与百年前的文化巨匠进行无声的对话,感受他们对待知识的虔诚和一丝不苟的态度。
评分这套书放在我的书房里,有一种独特的“镇场”作用。它代表了一种坚守和传承。舒新城、沈颐先生那一代学者,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能够主持编纂出这样一套体例严谨、规模宏大的辞书,其难度和毅力可想而知。影印的原大版,最大的好处就是保留了原有的字距、行距和版面布局,这对研究当时排版工艺和版面设计的人来说,都是极好的材料。 我试着去查找一些当时社会生活中频繁出现的词汇,比如一些行业术语或者新涌现的政治术语,看看它们在1936年是如何被界定的。这种“历史定位”的功能非常强大。它让你清楚地看到,哪些概念在随后的几十年里被淘汰或被重新定义了。它不像历史教科书那样提供线性叙事,而是提供了一个特定时间点的“知识快照”。对于文字工作者和历史爱好者而言,这套书不仅仅是工具,更是研究那个时代思想动态的绝佳窗口,充满了历史的沉淀感和学术的厚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