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1-08
野外筆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15位世界級科學傢野外考察記錄之作,鮮與人分享的私人手記。
★選入Brain Picking年度11本科學書
★哈佛大學野外探索與科學考察的指導課程
★Nature雜誌、《新科學人》《華爾街日報》、喬治·夏勒等推薦:博物學的野外實踐指導用書。
隨著博物學在國內日漸升溫,國內對博物學的研究也越來越重視起來。原版書由哈佛大學齣版社齣版,編纂此書的科學傢都是在人類學、植物學、生態學、昆蟲學以及古生物學領域傑齣的研究者。一個科學傢的野外考察手記是非常私人的東西,很少與外人分享。但是《野外筆記》這本書的目的在於,它嚮年輕一代的研究人員示範瞭科學研究的野外考察手記的重要性,因為他們在為畢業論文收集資料的時候所接受的正規指導已經越來越少瞭。就像生物學傢喬治·夏勒說的:隻有通過觀察和記錄對象的基本數據,我們纔能得到所需的基本知識,以便研究更復雜的問題。
《野外筆記》作者邁剋爾·坎菲爾德。15位世界級科學傢野外考察記錄之作,哈佛大學野外探索與科學考察的指導課程。
從偉大的科學傢達爾文、華萊士和貝茨起,他們探索自然世界的重要工具之一就是一直保持詳細的筆記記錄。這本書介紹瞭十餘位野外科學傢和博物學傢的野外筆記,他們分彆從個人與野外活動的結緣心得、野外筆記的經驗、野外活動門類發展、野外活動的趣味和價值等不同角度,展示瞭人與自然的科學記錄進程以及自然、社會的奇妙趣味。
藉助本書,任何人都得以管窺那些傑齣的野外科學傢和博物學傢,並深入其日誌的具體內容。《野外筆記》的中心圍繞幾個重點問題:科學傢應該做什麼樣的筆記?他們應該記錄多少細節?什麼樣的筆記格式好用?素描和插畫能告訴他們觀察對象的什麼信息?這些筆記在未來如何使用?等等。
邁剋爾·坎菲爾德(Michael R. Canfield),
畢業於美國密歇根大學和哈佛大學,是哈佛大學教授有機體和進化生物學課程講師。他除瞭做昆蟲的進化生物學的研究,也著迷於生物勘探,以及科學傢和自然的曆史記錄。
編纂此書的15位科學傢都是在人類學、植物學、生態學、昆蟲學以及古生物學領域傑齣的研究者。其中動物學傢、博物學傢、國際野生動物保護學會負責人——喬治·夏勒,他緻力於野生動物的保護與研究,曾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世界上三位傑齣的野生動物研究學者之一。其作品《塞倫蓋蒂的獅子》獲得瞭1972年美國國傢圖書奬,以在中國的研究經曆寫成的《*後的熊貓》和《青藏高原上的生靈》也成為國際暢銷書。
這本書不僅開啓瞭一個洞察世界級研究人員的通道,也更廣泛地普及瞭這一領域的貢獻和意義。
——《新科學人》雜誌
傑齣的筆記技巧對於自然觀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nature雜誌
沒有任何一本書,像這本書一樣,讓讀者從實驗室中走齣來到野外去,去學習自然曆史的基礎知識,發現觀察自然的樂趣。
——動物學傢、博物學傢 喬治·夏勒
這本書是關於科學的。它是人類思維的藝術,也是任何人類知識的源泉。
——Barnes and Noble
對博物學傢來說,沒有什麼事比丟失這樣一本筆記本更具摧毀性。
——《華爾街日報》
前言 1
簡介 5
1 觀察之趣 001
我在袖珍筆記本上匆匆記下所發生的事情或隨後補記,常常是草草的幾個關鍵字,寫的時候連紙都不看,晚上尤其如此。快速記筆記很重要,眾所周知記憶可是靠不住的。
2 開啓寶藏 015
一天早晨,我一邊在早春中散步,一邊重新翻閱著我的筆記。我意識到,多虧瞭那些筆記,我纔從赤腳跑步的男孩,變成瞭一名博物學傢、科學傢,一名試圖解開大自然神奇之謎的積極參與者。
3 給名錄一個半喝彩 031
在我探險的早期歲月裏,我被鳥類強烈地吸引住瞭。威奇托· 奧杜邦協會齣版的一種小清單卡,直接扭轉瞭我對鳥類的認識:我能發現其中的多少品種?我能發現名錄之外的物種嗎?
4 對真相的反思 049
在我職業生涯早期,我發現若要成為博物學傢,就有必要掌握兩種技術輔助手段:首先是采集標本,其次是進行采集相應地就需要記錄。
5 為幾代研究者架起紐帶 067
盡管虛擬世界在不斷擴展,榖歌地球可以把你帶到這個星球任何的野外地點,但這並不能替代真正去那裏,花上一段時間漫步於大地之上。
6 言語及處與未盡之意 087
作為突然來訪的陌生人,不能提齣要整天跟在村民身後,記錄他們的行為。雖然瑪雅人以好客聞名,也許能答應這樣的請求。我發現有一個步驟能幫助我融入他們的社會,那就是給村莊繪製地圖。
7 旁觀者之眼 105
無論記錄的是什麼,動物行為也好,植物結果也好,黎明顯露也好:所有一切都必須經由人類感知處理並翻譯為文字、數字、圖畫、照片,或任何用於告知他人的其他交流慣例或設備。
8 為什麼畫素描? 133
繪畫仍與科學傢和博物學傢密切相關。盡管技術創新提供瞭強大的新型信息記錄工具,所有野外科學傢還是能利用簡單的繪畫技術增強他們記錄大自然的能力。
9 植物學野外筆記的演變與命運 149
植物學野外筆記是帶有強烈個人烙印的産物。不用說,它們對未來的研究者和曆史學傢來說富於價值且很有用,但現在,它們在迅速地淡齣精裝手寫的傳統規範。
10 厭惡鉛筆者的筆記 163
紙時代正在快速衰退,不難想象在未來的某個時候,學生會對一種稱作“鉛筆”的奇怪原始工具感到睏惑不解。對我而言,那個時候並不會很快到來。
11 緻未來的信 173
閱讀那些早已作古的研究者的手寫筆記給人一種深刻的體驗。令人尤為獲益的是能看到他們如何孕育想法,那些想法後來在發錶的手稿中臻於成熟。
12 為什麼記野外筆記? 211
在歐洲探索未知世界那輕率的全盛期,許多科學傢和博物學傢從遙遠的探險返迴後,他們會齣版自己的野外日誌而且常常成為暢銷書。
感謝 231
附錄:注解 235
開始
我研究的是三種截然不同的傳統社會——瑪雅人(Maya),一群來自墨西哥的農學傢;雅魯羅人(Pumé),生活在委內瑞拉南美洲的大草原的狩獵者-采集者;塔納拉人(Tanala)——馬達加斯加高地的農耕者。我的研究興趣側重於影響人口學進程的行為和生物因素。我的第一個長期人種誌學項目是瑪雅野外工作,其目的是收集時間分配和人口統計學數據。令我感興趣的是閤作養育孩子和很高的生育存活率,這一點在人類生活史上也很有特色。要處理這一問題,就要記錄瑪雅母親的生育史和母親與孩子是如何共處的。然而,我野外工作的第一步卻與研究沒什麼關係。
作為突然來訪的陌生人,立即詢問孩子齣生、死亡的情況肯定不是什麼成功的研究策略,也不能提齣要整天跟在村民身後,記錄他們的行為。雖然瑪雅人以好客聞名,也許能答應這樣的請求,但我們會因此感到彆扭,而這也會為為期一年的駐紮開一個令人不舒服的頭。準確捕捉人們如何分配時間不但取決於係統化數據收集,參與者以放鬆、正常的方式進行每天的活動也很重要。正如靈長類學傢使研究對象習慣於有他們在場一樣,人類學傢必須首先與他們所處的團體建立融洽、信任的關係。
我發現有一個步驟能幫助我融入他們的社會,那就是給村莊繪製地圖。像所有地方的人一樣,瑪雅人也對所處世界的鳥瞰圖産生瞭興趣。建立詳細的村莊住戶地圖耗時幾個月,但藉此機會我和野外工作夥伴得以在村莊周圍走動,逐漸熟悉村民。一個村莊的空間組織恰當地反映瞭該群體的社會和傢族組織。
通過繪製村莊地圖,我能確定誰住在同一座房子,誰住在誰的隔壁,哪些傢庭在相同的菜園中勞作。同時,我也瞭解瞭他們的親族紐帶、食物分享以及婚嫁與血統模式。村民對此也很感興趣,常常主動幫忙,也因此逐漸習慣瞭我們的存在,我們的齣現沒有一下子乾擾他們的日常生活。
我們在雨季開始繪製地圖,那個季節在尤卡坦異常悶熱、潮濕。村民們看著我們在正午的酷熱中汗流浹背,在泥濘中艱苦跋涉,一心一意為繪製地圖而努力。我們對儀器的著迷以及為他們提供的便利成瞭村民的娛樂方式,他們的準確判斷使他們能在一天中比較涼快的時段安排工作。為瞭生活得舒服些,我很早就學會瞭自我解嘲,我們不僅在研究他們,他們也在研究我們。經常是拿自己開涮的幽默成瞭培養友誼、融入社會的媒介。
詢問和觀察人們做什麼
許多動物研究關心的是個體如何分配時間和能量以滿足各種身體和繁殖的需要。因為時間可以係統地、重復地記錄,因此它就是一種很有用的度量單位,可用於比較各年齡組、性彆、人口和物種的使用差異。人類學傢使用觀察法和訪談法來估計時間預算,每種方法都各有韆鞦。
在瑪雅研究的早期,我進行瞭傢庭訪談。就像繪製地圖一樣,這種方法可以使你瞭解人們的名字和年齡,建立村莊普查,再就人們如何利用時間提幾個問題,這樣我就能先完善時間分配方式,然後再開始收集行為觀察。我問過的一個問題是“你花多少時間在田裏?”訪談開始後的幾個星期,我注意到女人的迴答模式總是相同的:不花時間。但每天早晨我都看到婦女到鎮子外的田裏去。後來,時間分配研究發現婦女每天把一定比例的時間用於在田間耕種。如果我僅靠問婦女問題,而不去觀察她們如何利用時間,那麼所揭示的婦女勞動該是另一番景象。
訪談和迴憶數據需要參與者準確記得他們之前的活動,還需要研究對象所迴答問題符閤采訪者的原意——某一個問題可能因語言、文化標準和個體感知方麵的差異而被加劇。例如,一天下午野外工作快結束時,我正在記錄行為觀察,一位母親轉嚮我——一個胳膊抱著孩子,另一隻手照看著爐子,對我說“我已經乾完瞭今天的活兒,如果你想迴傢就迴傢吧。”她耐心地扇著爐子燒水,好給她3 個最小的孩子洗澡,此外她還要為傢人準備豆類和玉米薄餅晚飯,晚上照顧自己的6 個孩子。但按她的想法,當天的工作已經結束瞭——這與美國母親在結束一天工作時可能說的話大相徑庭。我說我想多待一會兒,並問她是不是沒把給孩子洗澡、喂他們吃飯當成工作。她看著我,為我們觀念上的問題和差異而疑惑不解。
對於不同的文化和個體,關於什麼是工作的看法相去甚遠。不管是通過訪談還是在日記中自我陳述,迴憶法都可能令人生疑,因為它不但要解釋記憶錯誤,還有說清楚參與者所報告內容時存在的個體差異。例如,如果你問孩子上周有多少時間用在學校,那麼他們是否要算入上學時間,做作業時間,午餐時間,休息時間?每個孩子都會以相同的方式迴答問題嗎?
有一個辦法能在人們做什麼和他們認為自己做什麼之間架起一座橋梁,那就是直接觀察他們的活動。行為觀察法最初用於記錄靈長類的行為,這種方法記錄研究對象身處同伴中的活動,而不是通過訪談或迴憶來重建。數據采樣(scansample)和重點追蹤(focal follow)是常用的行為觀察法。在數據采樣過程中,隨機選取的個體按一定時間間隔排列,通常是10~15 分鍾,觀察者即時記錄參與者的行為。重復觀察之後,即可以準確估計齣個體用於各種活動的時間比例——他們把多少時間分配給田間工作、傢務、照顧孩子、娛樂、社交,等等。
通過記錄個體活動的連續序列,重點追蹤有效彌補瞭數據采樣的不足。在重點追蹤過程中,要在幾個小時內對每個對象進行觀察,每個活動變化都要有野外記錄,並有起始時間。重點追蹤能獲取多種信息,如返迴率、活動的持續時間和周期、分享、個體間的閤作,以及食物消耗。
雖然行為觀察法比訪談或迴憶更準確地反映個體分配時間的方式,但它們也難免帶有研究者的偏見和主觀看法。例如,在大多數傳統社會中,孩子會幫助照看更小的弟弟妹妹。但實際情況常常是,孩子會一邊和其他孩子玩一邊留意著弟弟妹妹。這到底是玩還是照顧小孩?這一問題的係統編碼方式直接影響孩子在特定社會中成為重要其他看管人的程度。我強烈地意識到瑪雅人就存在此問題,那裏的母親平均有七八個孩子,小孩子常常要照顧他們更小的弟弟妹妹。因為我不知道未來如何利用玩耍時間的數據,而且還要為如何對這一常見活動分類而長篇大論,所以我的解決辦法是在編碼係統中保留這種不確定性。
我組織行為代碼以涵蓋幾個層麵的信息。正如上麵例子中的情況,如果一個孩子在外麵和朋友玩,同時還要照看她兩歲大的妹妹,那麼該活動的編碼是675:600 指非經濟性活動,70 指玩耍,5 指玩的同時照顧孩子。這樣所有活動都得到瞭代碼。嵌套式的分類層級既保留瞭未來研究所需的詳細信息,也兼具歸並、分解活動以進行分析的靈活性。這種嵌套信息的方法可應用於很多種編碼和分類方案。
行為觀察是一種理想的方法,它可以在多個個體中收集到很大的準確數據樣本。該方法的缺點是,從研究者的角度來說,它比訪談法需要更多的時間。行為觀察雖然沒有消除偏見,卻有把參與者篩選條件降至最低的好處,而那些條件是研究者不得不解釋清楚的。傢庭訪談確實揭示瞭有關瑪雅人理解性彆分工的有趣觀點。按照文化標準,瑪雅婦女不認為自己是田間勞動者。如果我僅通過訪談或行為觀察收集數據,就不會意識到這一觀點。
……
20 世紀下半葉見證瞭分子和細胞生物學的崛起,這是科學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分子層次的生物研究建立瞭公認的生物學第一定律,即生命的所有實體和過程都遵循物理學和化學的規律。這種研究之所以成功,部分原因在於它側重於通過幾十種“模式生物”來探索具體的基本問題,例如,用大腸杆菌研究分子遺傳學,用綫蟲(C. elegans)尋求神經細胞發展的分子學支持,用蜜蜂研究高級社會組織的分子學基礎。分子生物學傢一直相對不太關注更高層次的生物學組織,不管是生物體,還是種群、生態係統和社會。此外他們也從不重視曆史。結果,在20 世紀,生物學的第二定律相對較少有人研究,即生命的所有實體和過程都是通過自然選擇而演變的。
21 世紀的生物學傢開始追求這兩大領域的均衡。即使在分子和細胞層次,綜閤的潮流也在迅猛發展——實體和過程如何配閤形成細胞,繼而創造齣有機體。從整體講,生物學正在轉嚮物種的對比。瞭解生命的全部多樣性——從分子到生態係統——成瞭全新的目標。這一切來得並不突然,人類現在迫切需要更廣泛的經過整閤的生物學,以提升個人健康和公共健康支持生物技術、管理和保護自然資源,至少要更完整、更智慧地瞭解我們自己。
科學的博物學是嶄新生物學的源泉。這一錶述並不是字麵上的準許。它是公理。地球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我們知之甚少的星球。大多數物種(若把微生物計入的話則可能超過90%)仍是未知的。目前已有描述且科學命名的物種約200 萬,但得到深入研究的不到10%。世界上的許多生態係統隻是被粗略地考察過,如果那樣也算數的話。但問題是,在我們所知甚少的前提下,先拋開管理、保護和充分利用不談,我們要如何去瞭解所生存的世界?
博物學傢有福瞭。作為研究者,凡是他們接觸的都變成瞭黃金,因為我們對世界知道的太少瞭。對於他們選擇研究的每種生物或生態係統而言,他們搜集的每個數據都可能很有用。每天早晨在野外醒來,他們就知道說不定能碰上什麼重大發現。雖然沒用過具體方法去衡量,但我確信如果按每人每小時獲得發現的比率來計算,那麼野外研究一定大大超過實驗室。這是我多年來的經驗。
我的個人記錄是與伯特·霍爾多布勒(Bert H?lldobler)在一個星期裏研究螞蟻,那是在哥斯達黎加拉塞爾瓦(La Selva)熱帶研究組織(Organization of Tropical Studies)的野外站。我們欣喜地從一種螞蟻轉嚮另一種,那些都是先前未被研究的。根據我們迅速完成的筆記和迴傢後的進一步工作,我們在同行認可的期刊上發錶瞭5 篇論文。
博物學傢知道,不管是遠足一天還是常駐營地或研究站一年,他們在野外看到的都不過是周圍世界極小的一部分。他們還清楚,不管是遠赴亞馬孫還是去傢附近的公園,他們都能知道生物學上的新奇之事。他們選擇未被廣泛研究的物種進行觀察時情況更是如此——在亞馬孫95% 或更多的是這樣的物種,在城市公園裏也許也能達到60%~70%。
我生命中最重大的一次探險是攀登新幾內亞島(Papua New Guinea)的薩拉瓦吉德山脈(Sarawaget Range)中麓的頂峰,這麼說倒不是因為在1955 年我是第一個這麼做的外來人,而是因為我能搜尋原始狀態下,高海拔森林地帶的螞蟻。對於博物學而言,探索豐富、未知的世界就是最主要的動力。我近80歲在西印度群島(West Indies)研究螞蟻時,這種感覺絲毫不比20 歲時差。
如果真有天堂且我得以進入的話,我所要請求的隻是一個可以在其中漫步、探索的無盡世界。我將攜帶取之不盡的筆記本,然後把報告交給更能坐得住的靈魂(大多數是分子和細胞生物學傢)。沿途我會期待遇到誌同道閤的靈魂,也就是本書各篇文章的作者。
博物係列,很喜歡,漲知識。
評分書的質量好,留著慢慢看。
評分好評
評分好評,服務和包裝很好
評分好評
評分我自己喜歡,希望兒子也喜歡
評分書的質量好,留著慢慢看。
評分書的質量好,留著慢慢看。
評分書很好,一起集中學習下。
野外筆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