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版·2017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历年真题及全真模拟试卷(中学)(套装2册)

中公版·2017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历年真题及全真模拟试卷(中学)(套装2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公教育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ISBN:11992359
版次:1
商品编码:11992359
品牌:中公教育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808
套装数量:2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7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教育理论基础知识中学》结合各省市(自治区)历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的考情和考试真题,立足于满足各地区教师(含特岗)及其他事业单位(教育类)的招聘考试,深入研究考试趋势和真题命题特点,编写了本书。具体来说本书有如下特色:

  本书特色一:立足真题

  在本书的编写中,融合了包括福建、安徽、广东、山东、广西、四川、湖南、江西、黑龙江、陕西、江苏、浙江、天津、河北、河南等省、市(自治区)的历年考试真题。立足大量真题,认真研究和比较总结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真题的考查趋势及命题特点,为考生的备考提供有效参考。

  本书特色二:体例科学

  “真题实测”——每部分内容前设置了“真题实测”,汇总了各地区的典型历年真题,可以直观地了解本部分的考查基本点,方便考生学习、巩固知识点

  “思维导图”——每章(部分)内容前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汇总了本章的内容框架,从整体上体现正文内容体系

  “考题再现、知识拓展、备考锦囊”——正文讲解中设置考题再现、知识拓展、备考锦囊板块,帮助考生直观呈现大量真题,做好知识补充,提供备考指导。

  “牛刀小试”——每章后以真题汇编的练习题供考生自我检测和练习。

  本书特色三:内容全面

  本书架构起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的主要考查内容——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新课程改革、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每部分内容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对常考知识点做出细致讲解,并以下划线的形式标示了考查重点内容。





  《中公版·2017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历年真题汇编及全真模拟试卷中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中公教育教师招聘考试研发团队又一精心之作!

  内容全面、解析详实的专业习题集!

  夯实基础、提升能力的辅导材料!

  中公教育教师招聘考试研发团队,以2016年全国多地教师招聘考试公告和2016年真题的出题规律为导向,深入解读,真题均配以深入浅出的参考答案及解析,帮助考生明确考试的核心所在,应试时做到“心中有竹”;按照真题模式编写的全真模拟试卷,则起到巩固提高的作用,助力考生在考试中“挥洒自如”。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7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教育理论基础知识中学》编者潜心研究了各省市(自治区)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综合各地区的教师招聘考试大纲或要求,力求覆盖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的重要考点,构建了本书的知识体系。主要包含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新课程改革、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六部分内容。
  本套通用版的图书具有综合性强、通用性强、融合性强的特点。方便考生在针对本省、市(自治区)的考情备考时,参照其他省份历年真题进行复习。由于真题的效度较高,因此本书中在知识讲解、章前小测和章后检验等部分都设置了大量真题,能够让考生更为直观、真实地接触真题,做到学以致用。

  《中公版·2017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历年真题汇编及全真模拟试卷中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6套历年真题:汇集2016年多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真题,让考生明确考试发展趋势,把握出题方向。
  6套全真模拟试卷:研发团队以招考公告和真题为依据,倾力打造实用的全真模拟试题,帮助考生巩固知识,检测学习成果。
  详细的参考答案及解析:打通考生解题思路,释去考生疑惑,扫除作答死角。




目录

《中公版·2017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教育理论基础知识中学》
真题实测(2)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4)
思维导图(4)
考点梳理(4)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4)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7)
牛刀小试(29)
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32)
思维导图(32)
考点梳理(32)
第一节教育与社会发展(32)
第二节教育与人的发展(41)
牛刀小试(47)
第三章中学教育目的(51)
思维导图(51)
考点梳理(51)
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51)
第二节我国的教育目的(56)
牛刀小试(63)
第四章教育制度(66)
思维导图(66)
考点梳理(66)
第一节教育制度概述(66)
第二节我国的学制(69)
牛刀小试(73)
第五章学生与教师(77)
思维导图(77)
考点梳理(77)
第一节学生(77)
第二节教师(81)
第三节师生关系(89)
牛刀小试(93)
第六章中学课程(96)
思维导图(96)
考点梳理(96)
第一节课程概述(96)
第二节课程目标(103)
第三节课程设计(105)
第四节课程开发、实施与评价(110)
第五节课程资源(114)
牛刀小试(117)
第七章中学教学(120)
思维导图(120)
考点梳理(121)
第一节教学概述(121)
第二节教学过程(124)
第三节教学原则(129)
第四节教学方法(133)
第五节教学组织形式(140)
第六节教学评价(145)
第七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49)
第八节教案设计与编写(153)
牛刀小试(169)
第八章中学德育(174)
思维导图(174)
考点梳理(174)
第一节德育概述(174)
第二节德育内容(178)
第三节德育过程(181)
第四节德育原则(185)
第五节德育模式(188)
第六节德育的途径与方法(191)
牛刀小试(196)
第九章班主任与班级(199)
思维导图(199)
考点梳理(199)
第一节班主任工作(199)
第二节班级与班级管理(210)
第三节良好班集体的培养(215)
牛刀小试(218)
第十章中学课外、校外教育(221)
思维导图(221)
考点梳理(221)
第一节课外、校外教育概述(221)
第二节课外、校外教育的内容与形式(223)
第三节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与要求(225)
第四节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226)
牛刀小试(229)
第十一章教育科学研究(230)
思维导图(230)
考点梳理(230)
第一节教育科学研究概述(230)
第二节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234)
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236)
第四节教育研究结果的分析(242)
牛刀小试(244)
真题实测(248)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250)
思维导图(250)
考点梳理(250)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250)
第二节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252)
第三节心理的实质(254)
牛刀小试(256)
第二章认知(258)
思维导图(258)
考点梳理(259)
第一节感觉(259)
第二节知觉(261)
第三节意识与注意(266)
第四节记忆(271)
第五节想象(283)
第六节言语与思维(286)
牛刀小试(293)
第三章情绪、情感和意志(296)
思维导图(296)
考点梳理(296)
第一节情绪与情感(296)
第二节意志(303)
牛刀小试(308)
第四章个性心理(310)
思维导图(310)
考点梳理(310)
第一节需要与兴趣(310)
第二节能力(314)
第三节人格(319)
牛刀小试(327)
真题实测(332)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334)
思维导图(334)
考点梳理(334)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概况(334)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336)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研究方法(338)
牛刀小试(340)
第二章中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341)
思维导图(341)
考点梳理(341)
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341)
第二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348)
第三节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350)
牛刀小试(354)
第三章学习与学习理论(358)
思维导图(358)
考点梳理(358)
第一节学习概述(358)
第二节行为-联结主义学习理论(363)
第三节认知学习理论(370)
第四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376)
第五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380)
牛刀小试(383)
第四章学习心理(388)
思维导图(388)
考点梳理(389)
第一节学习动机(389)
第二节学习策略(400)
第三节学习迁移(410)
第四节知识的学习(416)
第五节技能的形成(427)
第六节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培养(435)
第七节态度与品德的形成(444)
牛刀小试(454)
第五章教学心理(462)
思维导图(462)
考点梳理(462)
第一节教学设计(462)
第二节课堂管理(470)
牛刀小试(480)
第六章心理健康与教师职业心理(482)
思维导图(482)
考点梳理(482)
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论(482)
第二节中学生心理辅导(489)
第三节教师职业心理(501)
牛刀小试(512)
真题实测(518)
第一章我国课程改革概述(520)
思维导图(520)
考点梳理(520)
第一节我国课程改革的回顾与理论(520)
第二节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理念(521)
牛刀小试(523)
第二章新课程带来的变革(525)
思维导图(525)
考点梳理(525)
第一节教育观念的变革(525)
第二节学习方式的变革(528)
第三节课程组织的变革(530)
牛刀小试(536)
真题实测(542)
思维导图(543)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概述(544)
考点梳理(544)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基本知识(544)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范畴(547)
第三节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550)
第四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551)
牛刀小试(556)
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559)
考点梳理(559)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养成概述(559)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养成(561)
第三节教师职业道德评价(564)
第四节教师职业道德管理(567)
牛刀小试(569)
真题实测(572)
思维导图(573)
第一章教育法律基础(574)
考点梳理(574)
第一节教育法规概述(574)
第二节教育法律规范(577)
第三节教育法律关系(578)
第四节教育法律责任(580)
第五节教育法律救济(585)
第六节依法执教和对教师的法制教育(589)
牛刀小试(590)
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汇编(591)
考点梳理(591)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591)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599)
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604)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609)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条例》(612)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613)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617)
八、《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618)
九、《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619)
十、《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621)
十一、《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622)
十二、《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622)
牛刀小试(624)
教师招聘考试辅导课程体系笔试课程(626)
教师招聘考试辅导课程体系面试课程(627)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628)

《中公版·2017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历年真题汇编及全真模拟试卷中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试题部分
2016年7月2日安徽省特岗教师公开招聘统一考试初中物理
2016年5月14日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教育系统事业单位招聘教师岗高中物理
2016年3月19日天津市教师招聘九区联考物理
2016年3月19日广东省广州市教育局直属事业单位招聘教师岗物理专业知识(中学)
2016年3月19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中小学教师招聘物理专业知识
2016年3月12日湖南省长沙市教育局直属单位教师招聘中学物理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物理全真模拟试卷(一)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物理全真模拟试卷(二)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物理全真模拟试卷(三)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物理全真模拟试卷(四)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物理全真模拟试卷(五)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物理全真模拟试卷(六)
答案部分
2016年7月2日安徽省特岗教师公开招聘统一考试初中物理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6年5月14日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教育系统事业单位招聘教师岗高中物理
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6年3月19日天津市教师招聘九区联考物理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6年3月19日广东省广州市教育局直属事业单位招聘教师岗物理专业知识(中学)
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6年3月19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中小学教师招聘物理专业知识
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6年3月12日湖南省长沙市教育局直属单位教师招聘中学物理参考答案及解析
全真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
全真模拟试卷(二)参考答案及解析
全真模拟试卷(三)参考答案及解析
全真模拟试卷(四)参考答案及解析
全真模拟试卷(五)参考答案及解析
全真模拟试卷(六)参考答案及解析





























精彩书摘

  1.【2016·天津·判断】范例教学的代表人物是瓦根舍因。()
  2.【2016·天津·判断】我国古代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六艺”包括“礼、乐、射、易、书、数”。()
  3.【2014·四川雅安·判断】一次考试的失利让李东很沮丧,李东回家时遇到邻居张阿姨并得到张阿姨的安慰鼓励,使得李东振作起来。我们可以称张阿姨为李东的“教育者”。()
  4.【2011·福建·单选】有关研究表明教育对当代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高。这说明
  教育具有()。
  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科技功能D.文化功能
  5.【2016·天津·单选】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通过研究(),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A.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B.教育过程和教育对象
  C.教育方法和教育问题D.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6.【2016·江西·单选】人的身体发展遵循由“中心向周围发展”规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特征。
  A.不平衡性B.顺序性
  C.阶段性D.差异性
  7.【2016·江西·单选】认为教育目的是由社会需要决定的代表人物是()。
  A.孟子B.卢梭
  C.涂尔干D.洛克
  8.【2016·天津·单选】根据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
  A.学习型社会B.终身教育C.毕生教育D.继续教育
  9.【2011·江西·单选】()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
  A.义务教育B.教育制度
  C.教育目的D.教育评价
  10.【2014·四川成都·单选】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现代学制是()。
  A.壬戌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寅学制
  11.【2014·四川·单选】教师职业的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
  A.多层性B.单一性
  C.多样性D.不确定性
  12.【2011·江西·单选】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数、外等课程属于()。
  A.综合课程B.潜在课程
  C.活动课程D.学科课程
  13.【2010·江西·单选】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一观点体现了教学的()原则。
  A.巩固性B.启发性
  C.循序渐进D.系统性
  14.【2015·河南郑州·单选】《学记》提出“教者也,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这句话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B.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C.疏导原则D.导向性原则
  15.【2014·河南三门峡·单选】教师通过记录课外活动中学生的攻击行为来研究攻击和性别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是()。
  A.个案法B.实验法C.调查法D.观察法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解析: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著有《范例教学原理》,创立了范例教学理论。范例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选择真正基础的本质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通过“范例”内容的讲授,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的方法。
  2.【答案】×。解析:我国古代教育的主要内容“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3.【答案】√。解析:题干所述为广义的教育,张阿姨相对于李东来说,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是广义的教育者。
  4.【答案】B。解析:由“有关研究表明教育对当代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高”可知,题干中涉及的是教育和经济之间的关系,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明显作用,可知教育有经济功能,故选B。
  5.【答案】D。解析: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6.【答案】B。解析: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变化的过程,具有顺序性特征。如身体发展是按照首尾方向(即从头部到躯干的下肢)和中心外周方向(即从中间部位到边缘部位)进行的。
  7.【答案】C。解析: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制于社会环境,所以要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意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教育是国家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的指标。代表人物有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巴格莱等。
  8.【答案】B。解析: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需要受到各种教育培养,是根据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
  9.【答案】C。解析: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它反映了社会政治和社会生产的需求,体现了教育的历史性、阶级性和生产力的性质。所以本题选C。
  10.【答案】A。解析:壬戌学制是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现代学制。
  11.【答案】C。解析:教师职业具有专业性、创造性、示范性、复杂性、协同性和连续性的特点。教师职业的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多样化,包括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朋友角色和研究者角色等。
  12.【答案】D。解析:学科课程是指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分门别类地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与发展水平的知识所组成的教学科目,它亦称分科课程。学科课程可以是一个大类,如自然、社会,或是一门学科,如算术、几何、三角等。根据学科课程的定义可知,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数、外等课程属于学科课程。所以本题选D。
  13.【答案】B。解析:教学的启发性原则是根据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体性相统一的规律提出来的。该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发展自己的能力。第斯多惠的这一名言,正是体现了教学的启发性原则。
  14.【答案】A。解析:“教者也,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的意思是教师应当是帮助学生发挥长处、纠正学生错误的人,体现了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
  15.【答案】D。

前言/序言

  自2003年教育部推进教师聘任制改革,制定了“凡进必考”的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制度以来,教师招聘考试在探索中不断发展,正规化、专业化趋势十分明显,对应试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教师招聘考试从教师应有的职业素养、专业水平、教育技能等方面对应试者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浙江、福建、江西、安徽、四川、广西等省(或自治区)已在全省(或自治区)范围内实行统考。各地教师招聘考试一般由各地教育部门或人事部门发布招聘简章,应试者需通过报名与资格审查、笔试、面试、基本功考核、体检等环节,才能被录用。
  为帮助更多考生顺利走上教师岗位,中公教育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深入研究了各地教师招聘考试要求和真题,在多年教学研发的基础上,推出了本套教师招聘考试系列辅导教材。
  建议考生在使用本书时依据以下步骤对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进行系统复习:
  从各地教师招聘考试公告来看,考试的科目分为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两种。公共科目考试内容以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为主;专业科目的考试内容为相关学科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学科课程与教学论。题型主要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判断分析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材料分析题)等。
  (一)单项选择题
  1.题型简介
  单项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辨别分析能力。
  2.解答策略
  选择题的解答方法有直选法和排除法。
  3.例题
  【2016·江西】“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早出自()。
  A.《论语》B.《学记》
  C.《孟子》D.《中庸》
  真题解析:“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出自《礼记·学记》,意思是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形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这句话表达了这样一种治学精神,即教育担负的大责任不是传承知识,而是移风易俗。
  编者在每章(或部分)开头均设置有本章(部分)内容思维导图,帮助考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形成整体的基本认知,明确主要内容。
  本书在正文部分对考点进行了细致的梳理,语句力求精简;采用双色设计,对重要知识用色笔和下划线标注,重点难点突出;考题再现选用近年的各省(市、自治区)考试真题;知识拓展对主体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便于考生理解和巩固知识点;备考锦囊为考生备考支招。
  本书在每章知识板块内容讲述完毕之后,配有一定数量的练习题,帮助考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强化记忆,查漏补缺。

用户评价

评分

还没开始做呢,不过信赖中公,所以肯定好评

评分

刚刚开始看,具体的还不清楚,过段时间用用再追加评论

评分

速度真快,给力!开始抓紧时间复习!

评分

为参加教师证的考试而买,内容丰富,比较全面,印刷质量很好,五分好评!

评分

据现代快报报道,前几天,常州大学白云校区南区15号宿舍楼上,宿管阿姨挂起了一条横幅,上面写着 “热烈庆祝储运142班302室全体考研成功 ”。

评分

考教师资格证用的,应该有帮助。

评分

买来是为了学习,备考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的。希望好运考过。

评分

不错,讲解挺详细的,很好

评分

书的质量挺好的,纸张质量也不错。网上买也很便宜,推荐购买,买书永远是最好的决定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