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精品线描集:菩萨 说法图 供养人》翔实、准确的收集了在敦煌石窟艺术中对菩萨、说法图、供养人三种题材的线描对临作品,汇集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线描稿,包括饱受各方期待的敦煌57窟“美人菩萨”,还收录了新疆克孜尔38 窟《弥勒说法图》,以期让观者区别敦煌早期艺术与西域风格的艺术不同。对临原作的时期跨度从北凉到元,书中集选的线稿清晰地呈现了线条受时代及地域影响而演变的过程,展现出敦煌壁画在各个时代的艺术风貌和文化精髓。
为了利于学习和研究,本书版面设为横八开、背胶裸脊,画幅清晰、翻阅方便,外提供封套方便收纳。整本书稿内容不仅有完整的线稿呈现,还增加了诸多的精彩细节:恰到好处的文字点解,客观介绍了重点线稿的内容风格;尽量接近原大的细节局部,不容错过的复杂造型、作者细处的起笔收笔以供观摩;尽量接近作者原稿的四色印刷,线条不同层次的灰到黑,甚至能够辨出作者画稿中的起承转合。
本套书版面设为横八开、背胶裸脊,画幅清晰、翻阅方便,外提供封套方便收纳。整本书稿内容不仅有完整的线稿呈现,还增加了诸多的精彩细节:恰到好处的文字点解,客观介绍了重点线稿的内容风格;尽量接近原大的细节局部,不容错过的复杂造型、作者细处的起笔收笔以供观摩;尽量接近作者原稿的四色印刷,线条不同层次的灰到黑,甚至能够辨出作者画稿中的起承转合。
《敦煌壁画精品线描集:菩萨 说法图 供养人》翔实、准确的收集了在敦煌石窟艺术中对菩萨、说法图、供养人三种题材的线描对临作品,汇集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线描稿,包括饱受各方期待的敦煌57窟“美人菩萨”,还收录了新疆克孜尔38 窟《弥勒说法图》,以期让观者区别敦煌早期艺术与西域风格的艺术不同。对临原作的时期跨度从北凉到元,书中集选的线稿清晰地呈现了线条受时代及地域影响而演变的过程,展现出敦煌壁画在各个时代的艺术风貌和文化精髓。
以下精选部分图片简介:
莫高窟272 窟(北凉) 供养菩萨
莫高窟272 窟为敦煌莫高窟早的北凉时期洞窟,是莫高窟现存北凉三个洞窟之一。该铺画为一组供养菩萨,画于窟内正中佛塑像一侧。造型明显受到当时西域画风的影响,各种舞姿优美生动,是当时西域流行舞姿或受印度舞伎的影响,造型线条虽纤细如丝,有“天竺遗法”之称,但已非西域和印度的装饰性线条,而是明显转入了带着丰富情感的中国汉民族审美的书写线条了。
新疆克孜尔38 窟(约3 至4 世纪) 弥勒说法图
新疆克孜尔38 窟《弥勒说法图》,绘画造型精美而富有装饰性,是典型的“西域风格”。当然,西域风格中也有受到印度键陀罗艺术的影响。但最终形成了当地民族的一种独特艺术风格,由于敦煌早期艺术受到西域风格的影响,为了让学者更好地区别敦煌早期艺术与西域风格的艺术不同,特选了该幅线描图于此。
该说法图为《弥勒说法图》,由于该画的精美,画面两侧的两大块被挖盗藏于德国柏林博物馆,二战时期,又被盟军炮火炸毁无存,现根据当年照片复原整理而成。
莫高窟285 窟(西魏) 说法图
莫高窟285 窟《说法图》,为西魏时期作品。由于在前朝北魏时期提倡全面向汉民族学习的影响,该画造型明显受到当时以东晋顾恺之为首的南朝时期“秀骨清像”的画风影响,人物细腰瘦脸,体态轻盈,身着大袖长袍,巾帔潇洒,具有南朝士大夫风采。线条以土红线为主,色彩浓重艳丽,体现了西魏时期艺术正在转向中国化艺术风格。
莫高窟57 窟(唐) 说法图
莫高窟57 窟《说法图》,也称为“阿弥陀经变图”,是初唐时期作品。这里明显地遗留了隋代经变画的小型布局结构,还未进入唐代大型经变画的大布局。中间阿弥陀佛,左边观音菩萨,右边为大势至菩萨。两边有佛弟子及众菩萨听法。这里值得提起注意的是:此图虽定为初唐时期,但其造型和线法都还明显地保留了隋代时期的那种“秀美”画风。所以该画被现代人称为“美人
图”。其造型及形象非常精美传神,色彩淡雅高贵,被世人所喜爱。由于其造型及神韵之微妙,可称为莫高窟艺术中的神品之一。
谢成水,男,汉族,1950年生于福建长汀县。1976年毕业于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1982年进修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1984年应聘在莫高窟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从事敦煌艺术研究。曾任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2002年到大英博物馆研究流失在英国的敦煌藏经洞绢画一年,同时临摹了珍藏在大英博物馆的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原作,2006年6月任南京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和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至今。2009年起任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至今。2011年兼任杭州佛学院艺术院教研室主任至今。
总而言之,《敦煌壁画线描精品集 菩萨·说法图·供养人》是我近期阅读中最满意的一本书。它不仅在艺术性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准,更在文化传承和知识普及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我强烈推荐给所有热爱艺术、热爱历史、渴望感受中华文明独特魅力的读者。 这本书的价值,绝非仅仅是纸上的图像,而是凝结了无数人心血的结晶,是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我常常觉得,在翻阅这本书的时候,我不仅仅是在看画,更是在与历史对话,与那些古老的灵魂进行心灵的交流。它让我感到一种深深的敬畏,也让我更加珍视我们所拥有的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评分对于“说法图”的呈现,这本书做到了极致的细致。那些佛陀说法时的庄严姿态,听法者的专注神情,甚至背景中祥云缭绕、飞天散花的意象,都通过黑白分明的线描得到了绝佳的诠释。我仿佛能听到振聋发聩的佛法教诲,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慈悲与智慧。我尤其着迷于那些听法者的反应,有的合掌虔诚,有的低眉沉思,有的面露喜悦,这些细微的情感通过寥寥几笔却被勾勒得跃然纸上,极具感染力。 我常常在深夜翻阅,一边看着精美的线描,一边想象着当年的盛况。那是一种怎样的精神信仰,才能支撑起如此宏伟的艺术创作?这些线描图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历史的见证,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我尝试着去理解每一幅图背后的宗教意义和文化内涵,虽然我的学识有限,但每一次的观看和思考,都能让我对敦煌的艺术和佛教文化有更深的认识。这本书就像一位沉默的老师,用无声的线条,向我讲述着关于信仰、关于美、关于历史的无数可能。
评分作为一名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我从这本书中获得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愉悦,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敦煌壁画本身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宗教信仰,而线描作为一种表现形式,又将这些信息以最直接、最纯粹的方式呈现出来。 我通过这些线描,仿佛看到了丝绸之路上曾经的繁华,看到了不同文化在此交融碰撞的印记,看到了人们对于精神世界的无限追求。这本书让我对接下来的敦煌壁画研究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我希望能通过更多途径去了解敦煌背后那些更深层次的故事。它就像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一个辉煌的古代世界。
评分我还会经常和朋友们分享这本书,特别是那些对艺术和历史有兴趣的朋友。我们常常会围坐在一起,一人一本,互相交流对某些画作的看法。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有的专注于线条的流畅,有的惊叹于人物的神态,有的则被画面的整体氛围所吸引。 我发现,这本书具有很强的普适性,无论你的专业背景如何,都能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和知识的启发。它打破了专业壁垒,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到敦煌艺术的精华。我很高兴能拥有这样一本能够与人分享、引发共鸣的艺术书籍。
评分“供养人”的部分更是让我惊叹于普通人对宗教艺术的虔诚与贡献。那些或王公贵族,或僧侣信徒,或市井小民,他们以自己的方式为佛法添砖加瓦,他们的形象被永远地定格在了壁画之中,成为了历史长河中闪耀的星辰。我看到那些供养人有的面容年轻,有的已经饱经风霜,他们带着对未来的期盼,对安宁的渴望,将自己最美好的愿望托付给了佛陀。 这本书最让我感动的是,它将这些历史人物的形象以最纯粹的线条艺术呈现出来,没有过度的修饰,却能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我常常会想象,在千百年前的敦煌,这些供养人是如何怀揣着怎样的心情,来到石窟,捐献财物,请求画师为他们画像留念。他们的表情,他们的服饰,他们的姿态,都带着那个时代的烙印,也带着人性的普遍情感。翻阅这部分内容,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艺术之美,更是普通人身上那种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评分我曾以为,没有色彩的壁画会显得单调,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那些黑白分明的线描,反而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它将我们从色彩的繁杂中解脱出来,让我们回归到对造型、对结构、对线条本身的纯粹欣赏。 我尤其喜欢它对光影的暗示。虽然没有具体的阴影描绘,但那些线条的疏密、粗细变化,却能巧妙地勾勒出物体的立体感和层次感。仿佛那些线本身就自带光芒,将画面中的形象照亮。这种通过线条来营造空间感的艺术手法,让我深感古代画师的智慧与高超技艺。这是一种“意象”的表达,含蓄而隽永。
评分从纯粹的艺术角度来说,这本书的线条功力简直是登峰造极。每一条线都像是画家手中流畅的笔触,或刚劲有力,或婉转轻柔,却都恰到好处地表现了物体的质感和形态。我尤其喜欢它对衣褶的处理,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丝绸的垂坠感和人物的动态美。 而且,那些人物的五官刻画,虽然只是简单的线条,却能赋予人物丰富的表情。我能感受到菩萨的慈悲,说法图中古朴庄严的气息,供养人脸上虔诚的期盼。这种“以少胜多”的艺术手法,恰恰展现了古代艺术家们深厚的功底和卓越的艺术造诣。我常常会找一个安静的午后,一杯清茶,一本此书,细细品味每一幅图中的线条语言,仿佛置身于一个纯粹的艺术世界,涤荡心灵。
评分对于学习中国画,尤其是传统人物画的爱好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典。我尝试着临摹书中的线条,虽然远不及原作的精妙,但每一次的练习都让我对线条的运用有了更深的理解。那些精准的勾勒,流畅的转折,都蕴含着深厚的技法。 我发现,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欣赏,更在于学习和借鉴。我可以通过临摹,学习如何用最简练的笔触表现最丰富的内容,如何通过线条的粗细、虚实、顿挫来传达情感和力量。这是一种非常实在的艺术启蒙,比那些花里胡哨的教程更能直击艺术的本质。我常常会把这本书放在案头,随手翻阅,从中汲取灵感,也感悟艺术的真谛。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也十分用心。每一幅线描图都配有简洁明了的图名,让我能够快速地了解图中的主要内容。虽然没有长篇大论的文字解读,但恰恰是这种留白,给了读者足够的想象空间,也让我们可以更专注于线条本身带来的视觉冲击。 我喜欢它那种“少即是多”的呈现方式。有时候,过多的文字反而会限制我们对艺术的理解。而这本书,将最精华的艺术元素摆在眼前,让我们自己去发现、去感受、去解读。这种主动的探索过程,比被动接受信息更能激发我们对艺术的热情和思考。我常常会反复翻看同一幅图,每一次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感悟。
评分这本《敦煌壁画线描精品集 菩萨·说法图·供养人》简直就是一本视觉的盛宴,我拿到手后就爱不释手。首先,它的装帧设计就非常考究,厚实的封面,沉甸甸的纸张,拿在手里就有一种珍藏级的质感。打开后,那一幅幅精美的线描图扑面而来,没有绚烂的色彩干扰,纯粹的线条勾勒出的形象却异常生动,仿佛穿越了千年时光,亲眼见证了那些佛陀讲经说法、菩萨慈悲垂视、虔诚供养人虔心礼佛的场景。 我尤其喜欢它对菩萨形象的刻画。每一位菩萨都各有姿态,或端庄肃穆,或妩媚动人,或神情悲悯,但无一例外都流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那些细腻的眉眼、流畅的发髻、飘逸的衣带,都通过简练而精准的线条展现得淋漓尽致。我常常会花很长时间去临摹其中的一笔一画,试图揣摩画师当时的心境和技法。那些线条并非简单的勾勒,而是饱含情感的力量,似乎在诉说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传递着一种宁静与祥和的力量。
评分非常好
评分漂亮值得收藏的画册
评分非常好
评分我在敦煌看了,卖98一本,回来在京东上买超级划算,一模一样哦!
评分宝贝很好,东西之前家人收件未拆开,导致冤枉快递员,说别人漏送了。
评分敦煌文化源远流长,人物线描精美,非常喜欢,价格小贵。.
评分喜欢的书,不错
评分85.8元叠加满200-100 再叠加200-100优惠劵 价格已经很低
评分还好,纸质也不错,清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