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08
把日子過成詩 : 一位女攝影師的山居筆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這是一位獨身女子的山居筆記,她在一片荒蕪中建設傢園,自食其力。
這是一位女攝影師鏡頭下的深山四季,充盈著心靈與萬物交匯生長的盎然生機。
所謂詩意生活,是在紛繁現世中,留一方淨土種理想,在看似平凡的人生裏,奮力拼搏。
這本書寫的是自由,是夢想,是用腳踏實地的努力、奮不顧身的追尋,來經營理想生活的故事。
祥子將用深情的文字跟你分享,如何將苦澀釀成酒,把日子過成詩,給你溫暖,給你力量。
90後攝影師祥子在一次跟朋友去終南山遊玩的時候愛上瞭終南山,決定此生定居此處。租一齣院子,養雞、種菜過上瞭田園牧歌般的生活。
然而,她的這種離經叛道的生活方式,跟父母對她的期望相差甚遠,經過跟父母的激烈鬥爭。最終,取得瞭父母的同意。
本書作者祥子在書中描寫瞭她在終南山生活的點點滴滴,讀瞭她的文字讓久居城市的人感覺無比的放鬆,似乎在書中找到瞭安放疲憊內心的處所。
作者簡介
祥子,獨立攝影師
一個人,一颱相機,走遍中國和東南亞
現棲居終南山
一個迷戀一切美好事物的記錄者
一個以大自然為導師的內在探索者
一個腳踏實地敬畏萬物的生活者
這是關於終南山居真實而富性情的文字,如終南山四季輪轉的美好,自然質樸。這世外桃源究竟是在我們的心中,它充盈四季,恒時運轉。
——馬常勝(音樂傢 古琴傢)
這纔是生活本來該有的模樣:熱烈地愛著,努力地追求著,全力地創造著,勇猛地生活著,不妥協,不將就,背靠土地,麵嚮陽光,恣意生長……
——鬍莎麗(《問道》叢書副主編)
推薦序
序一: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序二:勇猛地活著,像祥子一樣
引 言
相遇終南
第一章 我的桃花源
當這座山脈齣現在我眼前時,我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好像它就在這裏等我一般,等我來與它相遇。
002 | 桃花源裏的小院
009 | 紮籬笆是個技術活兒
013 | 學種菜
019 | 打水路上
028 | 狗兒阿黃
033 | 貓兒窩窩
041 | 一襲布衣行於山水間
048 | 終南山的茅棚
第二章 一個人的小院
剛租下的小院裏什麼都沒有,屋裏滿是灰塵,堆滿瞭廢柴,連做飯用的水都要每天來迴半個小時去附近村裏打。我沒有請工人,開始靠自己的一雙手去建設它。
052 | 獨處之美
064 | 你怕黑嗎?
071 | 原來,他不是小偷!
077 | 山居生活是易是難?
088 | 山居生活需要錢嗎?
第三章 如何讓父母同意你去實現夢想
迴首這一路的成長,我很慶幸,我終於與他們從統一到分裂,對峙,走到現在的和解。
100 | 飄零的童年
103 | 自我意識的爆發
107 | 追逐內心的旅程
112 | 傷痛,是療愈的最佳切入口
117 | 創造內外皆豐盛的生活
122 | 全然綻放的生命
第四章 我貪戀,一切美好的事物
終南山的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美,我怎麼也看不夠。在城市裏密集的建築攛動的人群總讓人感到渺小,空氣中彌漫著匆忙和焦躁。大自然裏也總會讓人感到渺小,而這種渺小卻是充滿對生命的珍惜與敬畏。
130 | 春:野花野菜
140 | 夏:野果飄香
150 | 鞦:豐收時節
158 | 鼕:山中賞雪
第五章 尋隱記
所謂的修行不是一味地在蒲團上枯坐,同時也應有通達俗世的智慧。
170 | 心佛師父
178 | 雲老師夫婦
187 | 深山踏雪
208 | 如心道長
224 | 終南山書院
相遇終南
2013年的鞦季,好友莎麗約我同去終南山遊玩,那段時間我正好休息,便答應瞭。 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這座山的名字,在這之前,我對它一無所知。那時的我並不知道,這是一場即將改變我一生的際遇。
當車子開齣熱鬧的市區和城郊,駛進山路,青翠的秦嶺山脈齣現在視綫裏,茂盛的植被讓它散發著一種質樸的幽靜,這裏的山泉水很清澈,公路沿綫的小河裏,一路上都聽得到河水嘩嘩的聲音。 車子再往裏開,一座座泥土房屋點綴在山腳或山坳,讓這裏的幽靜又多瞭一層古樸的意蘊。望著眼前的景緻,我整個人放佛入瞭魔怔一般:這不是我夢中齣現過的場景嗎?
自我少年時,內心就開始瞭對田園的嚮往,陶淵明先生的詩一直是我的最愛。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我無數次看著他的詩句憧憬著自己內心嚮往的山居生活。雖然曾經也走過很多國內的名川大山,但終南山給我的感覺除瞭大山特有的幽靜,還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好像它就在這裏等我一般,等著我來與它相遇。
我們的目的地是深山裏海拔近兩韆米處的一個修行道場。莎麗是這個道場的籌建人之一,所以我也纔有瞭在這個並不嚮外人開放的地方住下的機緣。下瞭車,背上相機和行李包沿著盤鏇山路開始爬,山路兩邊開著各種不知名的野花,隱約可以聽到至少八九種不同鳥兒鳴叫的聲音。一路的鳥語花香讓人感到分外愜意,然而連續爬坡的山路讓我們爬得也有些吃力, 一路我們停下休息瞭好幾次。半山腰有七八處山民還住在山裏,隻有上瞭年紀的老人,年輕人和孩子大都去城裏生活瞭。再往上走,是一個寺廟。 一個多小時後道場就到瞭。
這個道場座立在山坳間,四周長滿翠綠的樹。一圈竹籬笆將整個道場圍住 。推開竹子做成的山門,是一個獨木橋,橋下有一方池塘,池裏的水草或安於水底或浮於水麵,天上的藍天白雲倒影在淨澈的水麵上。 藍的天,白的雲,綠的草,匯成一幅生動的畫麵。穿過獨木橋,迎來一簇茂盛的竹子, 穿過小竹林,便看到一間滿是古樸韻味的禪堂。禪堂的正中間掛著儒釋道的畫像,畫像前麵是擺瞭香爐和貢果的供桌。 房間的一側是書架,上麵陳列著各類經書和古籍。地上放著蒲團,房間的另一側,則放著筆墨紙硯和古琴。禪堂的兩邊有幾間用來住宿的居士寮房。再往上,一間用木頭和蘆葦搭建的八卦亭,八卦亭的上麵便是廚房。
這裏麵有穿灰色僧服的僧人,有穿深藍色道袍留長發的道長。在周邊幽靜樹木和古樸建築物的襯托下,我産生一種穿越般的錯覺。
任道長便是住在裏麵的修行人之一,他齣傢前曾也是功成名就,後來覺得有生之年應該做點有意義的事,便跟隨因緣入瞭道門,如今來到終南山精進修煉。 在來這個道場以前他一直住在一個山洞裏,住瞭將近一年後山洞破裂無法再住,就暫時搬到瞭這個道場。還有一位姓劉的師兄也住這裏。據說他來終南山以前有著上百萬的年薪收入,後來愈發喜歡山居生活,就辭職進山瞭。他喜歡禪宗,每天持咒打坐念佛。他的性格開朗活潑是整個道場的開心果。
既然是修行道場,聊天內容自然離不開尋佛問道瞭。
我問劉師兄:禪是什麼? 劉師兄說:“禪就是吃飯時好好吃飯 ,放屁時好好放屁。” 話剛說完隻聽“啵兒”一聲悶響他緊接著就放瞭個屁,他和房間裏的人皆哈哈大笑起來。
我又問任道長,“您覺得佛傢 儒傢 和道傢的區彆是什麼呢?”
“若用一棵大樹比喻,道傢是根,儒傢是杆,佛傢是花。道傢講究深藏不露,真正有學術的道長是絕不會輕易顯山露水的,關鍵時刻纔會齣其不意。 道傢人注重性命雙修,自古以來很多政治大傢人文豪客都是道傢齣身,像古代的薑子牙 近代的毛澤東,都是運用道傢知識扭轉乾坤引領世界的奇纔。儒傢則適於管理國傢,佛傢則主要起到國泰民安時錦上添花穩定民心的作用。”
“那在這山裏您見過神仙嗎?”
“見過啊。聽說這個山頭有兩位從唐朝時起就住在這裏的修道人。以前我住無憂洞的時候,一位白衣翩翩飄滿頭白發的仙人就從我洞門口的樹梢上禦風而過,我趕緊齣去報上道號想請教問題,但是仙人沒迴應直接飛走瞭。”
任道長說起這些的時候一臉的認真,不像是在開玩笑。
做飯的時候有人洗菜有人燒火,這裏的人都吃素食。 或許因為山裏空氣清新人心疏闊,山裏簡單的柴火飯反而比城裏豐盛的食物更有味道。
而且這裏的水是沒有水溝的,我就著溪水捧在手裏嘗一口,味道是甜甜的。道場的空地裏種瞭些許青菜,不過有時要從山下運,山裏的糧食來之不易,所以每個人都很珍惜,吃得顆粒不剩,不會浪費。
在聊天中,我慢慢瞭解到:終南山是秦嶺山脈的主要組成部分,“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鬆”中的南山指的就是終南山。秦嶺山脈處於中古國最中間的部位,它的存在使山脈兩側形成不同的氣候,是中國南北方的分界綫,也就是秦嶺以南為南方,秦嶺以北為北方。
因為終南山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它自古以來便是中國很多佛傢與道傢人的隱修地。古代的老子,近代的虛雲大師 等很多高僧大德都在這座山隱居過。從古至今,這裏都是隱士的天堂,直到現在,也有很多修行人在這裏居住修行,他們有的生活在山洞裏,有的自己用泥巴和樹木搭建成簡單的住所, 他們的住處統稱為茅棚。
聽人們說道從場再往上爬一個多小時,就可以到觀音洞和朝陽洞。觀音洞的洞頂有一個石頭天然形成的蓮花,甚是奇妙。我便決定去拜訪。有的深山老林走進去會給人一種莫名的恐懼感,說來也怪,終南山帶給我的隻有純粹的靜謐與安寜。沿路很多我沒有見過的不知名的花草,野雞遠遠近近咕咕的叫著,它們十分的警覺,不等你靠近就早早跑遠瞭,我永遠隻是看到它們漂亮的背影。爬瞭一個多小時後 竟然找不到路瞭,或許是我在需要拐彎的地方沒有拐 走錯瞭路。怕過瞭約定時間朋友見我不迴會擔心,我意猶未盡的原路返迴瞭道場。
晚上,我和莎麗坐在屋簷下,熱瞭壺茶,聽著山裏友人講各種山中趣事。山裏的夜與城市的夜是不一樣的,沒有各種照明燈光的摺射,到瞭晚上山裏便是伸手不見五指。鳥兒們也收起瞭它們婉轉的鳴聲,隻有蛐蛐還不知疲倦的鳴唱著。直到月亮升穿過山脈和雲層升到半空,我們纔進屋睡去。
我躺在床上,迴想著這一天滿滿的奇妙感受,我知道,內心深處那個日齣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山居夢,被終南山徹底的撩撥瞭起來。
第二天,我把自己想要留在終南山生活的想法告訴瞭朋友們,最懂我的摯友莎麗當即錶示支持,她知道我是一個怎樣追逐自我內心的人。而這時,一位恰巧來草堂做客的人聽到我的想法後發話瞭:“你就彆想瞭,一個小姑娘住什麼山,山居生活不是你想的那樣全都隻是詩情畫意,很多苦都是你吃不瞭的,在這玩兒幾天就行瞭,耍夠瞭就迴城市好好生活。”說這句話的是一位住山人,他在終南山的另一個峪口有一個茅棚。
其實 ,他說的話不無道理:山居生活有清風白雲相鄰,有詩、書、琴、茶為伴,然而與這些美好詩意同時存在的是物質的極度匱乏與生活便利的脫節,還有對體力、耐力甚至是智力的考驗,這些在昨天我已經感受到瞭。也確實,現代的很多年輕人,空懷一腔夢想,但大多又安於現狀,缺少為夢想腳踏實地持之以恒去努力的耐心和勇氣。
有人支持也好,有人反對也罷,我清楚的知道,我內心所關注的,隻是自己靈魂深處的聲音——那份無比渴望與大自然進行深層鏈接的訴求。
我相信我的直覺,我沒有辦法忽略它。即便有各種艱難的考驗需要麵臨,我都還沒有親自經曆, 怎能憑他人的一己一言就全盤否定瞭?就像是一種從未品嘗過的水果,縱然可以從他人的文章描述裏心領神會,而我更願意親自為它跋山涉水采摘下來親口嘗一嘗。何況,在追隨自我內心的道路上,我一直走得又勇又猛,毫不吝嗇的付齣努力。
其實,我的內心也是有些許猶豫的:我天性異常獨立,齣瞭校門後我也沒再花傢裏一分錢。2008年成為一名人像攝影師,2010年我脫離影樓開始成為一名自由攝影師,用全國巡拍的方式帶著相機,一邊行走一邊為全國各地的女性記錄拍攝,這四年裏我獨自走遍瞭大半個中國和國外數十個國傢。來終南山之前,我正在籌劃暫停行走拍攝,在北京做一個固定的攝影工作室。 如果按照原計劃迴北京做攝影工作室, 養活自己一定是沒問題的,但若要在自己一無所有、一無所知的終南山生活,也就意味著沒有瞭經濟來源,我該怎麼辦?
我給瞭自己兩天的時間來做最後思考。
最後,我毅然決定完全依照自己真實內心所想去生活。金錢確實是我們生活的重要部分,但不應該是我們生活的全部。我還可以每隔兩三個月就像以前的行走拍攝那樣去全國各地拍攝,山裏生活開銷很少,我再控製一下自己的購物欲,這樣下來滿足日常開銷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對自己心動的事物坐視不管,那纔是人生的大遺憾, 即便讓你想要放下它的擔憂有一百個,讓你前行的理由隻有一個就夠:人生短短幾十年,如果我不馬上行動去做自己內心想做的事,以後可能就都沒機會瞭。我必須忠於自己內心的活著,我的生命隻能以我想要的方式度過,否則我的生命就毫無意義!
幾天以後,原定的迴城日期到瞭,我對莎麗說:你自己迴去吧,我要留在這裏生活瞭!
山居生活需要錢嗎?
山居生活需要錢嗎?
如果我說不需要,那我一定在說謊。
如果我說需要,那一定會有三兩個人跳齣來冷嘲熱諷的說:“切,真是假清高,還真以為你是神仙呢,不照樣離不開錢?”
我想不明白,人人追求平等的年代裏,在某些人眼裏,選擇山居的人為何就失去靠自己勞動創造生存之基本的權利瞭呢?
十七歲那年離開校門,因為骨子裏異常獨立的天性,便立誌要自立自強從此不再花父母一份錢。那年做瞭一年的攝影助理,每個月的工資隻有三五百元,因為那時吃住還在傢裏,所以自己節約一點花,但也做到瞭對自己的承諾。那一年,每每我父母勸誡我要都掙錢做存錢,我都不屑一顧地覺得:我纔不在乎錢呢,談錢簡直太俗瞭。
十八歲那年去北京成為一名人像攝影師,每個月管吃住還有兩三韆元,我開始捨得給自己買喜歡的各種花裙子瞭,那一年大部分的錢都花在瞭買裙子上。
十九歲那年又去深圳,歪打正著的在深圳一傢知名攝影機構試拍應聘成功,每月管吃管住還有四五韆元。工作很輕鬆,修片化妝都有專人負責,拍攝完畢就可以去休息。而那時,內心對生命也開始有瞭進一步的探索:我開始厭倦影樓模式化的拍攝,我想要去行走,想帶著我的相機走遍國內國外任何我想去的地方。 於是,第一次開始有意識地存錢。 那年鞦季,徹底辭去影樓工作去瞭心心念念的雲南,爬雪山、徒步,拍自己真正想拍的照片……那三個月裏花光瞭手裏僅有的積蓄,也使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生命完完全全的自由,同時也迷戀上瞭行走。
二十歲那年,決定徹底給自己自由,我決定用行走拍攝的方式:全國各地的女性都可以嚮我預約拍攝,每個城市滿四五個名額我便可以帶著相機齣發。這時,一直反對我從事攝影的父母支持瞭我一筆購買第一颱相機的錢,這也是齣校門後我唯一一次花傢裏的錢。最開始當然是辛苦的,為瞭省錢,二三十個小時的火車硬座是傢常便飯,連臥鋪票都捨不得買;為瞭省錢,泡麵和沙縣小吃是我吃的最多的食物。那一年,時常白天給姑娘們拍一天照,晚上接著熬夜修片到淩晨。因為拍攝最初拍攝定價每單隻有幾百元,除去來迴路費和生活費,我還得為接下來的旅程做打算。那一年,貧窮且自由著。
二十一歲,拍攝漸入佳境,收入逐漸增多,這一年,將父母藉我買相機的錢也還瞭上,甚至開始寄全國各地的美食給他們分享 ,開始每個月定期給父母的賬戶裏打錢,我認為,除瞭陪伴金錢也是嚮傢人錶達愛的最佳方式。而我也開始坐得起火車臥鋪和高鐵,甚至可以定特價機票瞭。拍攝也變得日益忙碌起來,長期外景拍攝讓我皮膚也曬得黝黑,很多人看我膚色以為我是少數民族的。我繼續白天拍照晚上熬夜修片、邊行走邊掙錢拍攝的生活,有時早晨醒來會突然想不起自己是在哪個城市。 這一年,忙碌且享受著。 就這樣我靠著自己熱愛的攝影工作,一個人一颱相機把大半個中國走瞭個遍,還有國外數十個國傢。
相遇終南
2013年的鞦季,好友莎麗約我同去終南山遊玩,那段時間我正好休息,便答應瞭。 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這座山的名字,在這之前,我對它一無所知。那時的我並不知道,這是一場即將改變我一生的際遇。
當車子開齣熱鬧的市區和城郊,駛進山路,青翠的秦嶺山脈齣現在視綫裏,茂盛的植被讓它散發著一種質樸的幽靜,這裏的山泉水很清澈,公路沿綫的小河裏,一路上都聽得到河水嘩嘩的聲音。 車子再往裏開,一座座泥土房屋點綴在山腳或山坳,讓這裏的幽靜又多瞭一層古樸的意蘊。望著眼前的景緻,我整個人放佛入瞭魔怔一般:這不是我夢中齣現過的場景嗎?
自我少年時,內心就開始瞭對田園的嚮往,陶淵明先生的詩一直是我的最愛。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我無數次看著他的詩句憧憬著自己內心嚮往的山居生活。雖然曾經也走過很多國內的名川大山,但終南山給我的感覺除瞭大山特有的幽靜,還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好像它就在這裏等我一般,等著我來與它相遇。
我們的目的地是深山裏海拔近兩韆米處的一個修行道場。莎麗是這個道場的籌建人之一,所以我也纔有瞭在這個並不嚮外人開放的地方住下的機緣。下瞭車,背上相機和行李包沿著盤鏇山路開始爬,山路兩邊開著各種不知名的野花,隱約可以聽到至少八九種不同鳥兒鳴叫的聲音。一路的鳥語花香讓人感到分外愜意,然而連續爬坡的山路讓我們爬得也有些吃力, 一路我們停下休息瞭好幾次。半山腰有七八處山民還住在山裏,隻有上瞭年紀的老人,年輕人和孩子大都去城裏生活瞭。再往上走,是一個寺廟。 一個多小時後道場就到瞭。
這個道場座立在山坳間,四周長滿翠綠的樹。一圈竹籬笆將整個道場圍住 。推開竹子做成的山門,是一個獨木橋,橋下有一方池塘,池裏的水草或安於水底或浮於水麵,天上的藍天白雲倒影在淨澈的水麵上。 藍的天,白的雲,綠的草,匯成一幅生動的畫麵。穿過獨木橋,迎來一簇茂盛的竹子, 穿過小竹林,便看到一間滿是古樸韻味的禪堂。禪堂的正中間掛著儒釋道的畫像,畫像前麵是擺瞭香爐和貢果的供桌。 房間的一側是書架,上麵陳列著各類經書和古籍。地上放著蒲團,房間的另一側,則放著筆墨紙硯和古琴。禪堂的兩邊有幾間用來住宿的居士寮房。再往上,一間用木頭和蘆葦搭建的八卦亭,八卦亭的上麵便是廚房。
這裏麵有穿灰色僧服的僧人,有穿深藍色道袍留長發的道長。在周邊幽靜樹木和古樸建築物的襯托下,我産生一種穿越般的錯覺。
任道長便是住在裏麵的修行人之一,他齣傢前曾也是功成名就,後來覺得有生之年應該做點有意義的事,便跟隨因緣入瞭道門,如今來到終南山精進修煉。 在來這個道場以前他一直住在一個山洞裏,住瞭將近一年後山洞破裂無法再住,就暫時搬到瞭這個道場。還有一位姓劉的師兄也住這裏。據說他來終南山以前有著上百萬的年薪收入,後來愈發喜歡山居生活,就辭職進山瞭。他喜歡禪宗,每天持咒打坐念佛。他的性格開朗活潑是整個道場的開心果。
既然是修行道場,聊天內容自然離不開尋佛問道瞭。
我問劉師兄:禪是什麼? 劉師兄說:“禪就是吃飯時好好吃飯 ,放屁時好好放屁。” 話剛說完隻聽“啵兒”一聲悶響他緊接著就放瞭個屁,他和房間裏的人皆哈哈大笑起來。
我又問任道長,“您覺得佛傢 儒傢 和道傢的區彆是什麼呢?”
“若用一棵大樹比喻,道傢是根,儒傢是杆,佛傢是花。道傢講究深藏不露,真正有學術的道長是絕不會輕易顯山露水的,關鍵時刻纔會齣其不意。 道傢人注重性命雙修,自古以來很多政治大傢人文豪客都是道傢齣身,像古代的薑子牙 近代的毛澤東,都是運用道傢知識扭轉乾坤引領世界的奇纔。儒傢則適於管理國傢,佛傢則主要起到國泰民安時錦上添花穩定民心的作用。”
“那在這山裏您見過神仙嗎?”
“見過啊。聽說這個山頭有兩位從唐朝時起就住在這裏的修道人。以前我住無憂洞的時候,一位白衣翩翩飄滿頭白發的仙人就從我洞門口的樹梢上禦風而過,我趕緊齣去報上道號想請教問題,但是仙人沒迴應直接飛走瞭。”
任道長說起這些的時候一臉的認真,不像是在開玩笑。
很好
評分細膩、美麗的全景式畫麵,畫麵中能考驗小讀者眼力和記憶力的小細節,以及各種好玩的洞洞工藝等,依然能令小讀者滿意到愛不釋手。
評分京東的物流配送很快,隔日到,兩天看完書的,把許多原有的理念改變,佩服作者的勇敢,嚮她學習,去僞存真。
評分用樸實無華的文字與言語道齣瞭平凡生活的真實與艱辛,但卻是包含滿滿的深情
評分不錯,文美圖美
評分幫同事買的。京東就是快,上午下單下午就到瞭。
評分用樸實無華的文字與言語道齣瞭平凡生活的真實與艱辛,但卻是包含滿滿的深情
評分祥子的生活是我想過而過不上的,買本書看看慰藉一下!
評分再忙碌的日子,也要給心靈找個港灣。
把日子過成詩 : 一位女攝影師的山居筆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