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芬6册:活出全新的自己+爱到极致是放手+我心温柔,自有力量 励志成功书籍 心灵鸡汤书籍

张德芬6册:活出全新的自己+爱到极致是放手+我心温柔,自有力量 励志成功书籍 心灵鸡汤书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德芬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聚五缘图书音像旗舰店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74389
商品编码:11958107731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05-01
套装数量: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

★ 继百万畅销书《遇见未知的自己》后,灵性成长之重生创造篇:“心想事成”的人生步骤——

第*步:你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第二步:清除大脑中一直占据你思想的旧信念,重新设定目标

第三步:等待接受、学习放下,让宇宙的力量带领你

★张德芬分享全新自我灵修领悟:保持正面的感受和信任,是“心想事成”的关键

散发正向的、真实的、发自内心的频率,也会得到真正的回应 

★《遇见未知的自己》同题材身心灵三部曲经典收藏,实用性强的“心想事成”法则:

其实我们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老天给的其实就是我想要的。

《我心温柔,自有力量》

★ 华语世界深具影响力身心灵畅销书作家张德芬,继百万畅销书后,主编人生诗意生活的修行课。
★ 毕淑敏、陈文茜、黄佟佟、武志红、李银河、古典、meiya……三十余位重量级作家共同分享:怎样过上想要的生活,活出自己的光芒,绽放出自己的爱与美。
★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非常简单,是允许自己做自己。献给每一个真正爱自己的人!

《爱到*致是放手》

1.华语世界深具影响力深心灵作家张德芬,解读亲密关系的必读经典。 

2.继《遇见未知的自己》热销后的都市身心灵成长进阶课:所有的关系都是与自己的关系,让你从关系中找回自己,带你找到与所有爱的人——爱人、父母、孩子、朋友相处的内在力量和智慧。 

3.张德芬分享关于成长的生活心得和对亲密关系的全新感悟,作为序言收入书中。特别收录张德芬关于亲密关系的新文章。 

《活出全新的自己》

"★ 继百万畅销书《遇见未知的自己》后,身心灵三部曲之深度疗愈篇:在书中,作者运用一个特别的成长模式,让你可以随书中人物的遭遇和历程,逐步展开自己的成长。

★张德芬分享全新自我灵修领悟:回观自己,整合情绪、能量,自我疗愈效果才能更大化。经常出现的一些不愉快和危机,追本溯源,是与父母的未完成的事情有关。


★《遇见未知的自己》同题材身心灵三部曲经典收藏,脉络清晰的自我修行步骤指导:认真做主角们做的练习,同时进行情绪、能力上的整合,书中的工具才能更好记忆化、实践化。"

!"

《遇见未知的自己》

1.华语世界深具影响力身心灵作家张德芬代表作;都市身心灵修行必读经典,总销量超300万册;影响了数千万读者的身心灵小说。

2.德芬全新作序分享:觉察和自省是一切成长的开始;谦卑和感恩是解决一切问题的万灵丹。

3.杨幂说:“《遇见未知的自己》可以说是一本拯救过我的书,它让我学会了臣服和接受。”

刘亦菲说:“这本书让我们和自己真实的源头越来越近,人生从此变得有创造性。”

李娜说:“我特别喜欢《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它虽然没有华丽的文字,但是充满智慧。读完之后,你真的会觉得人生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

郝蕾说:“从逆境中走出来后,我多次把这本书送给身边的朋友,希望大家也能唤醒那个沉睡的自己,踏上爱和喜悦的心灵旅程。”

《重遇未知的自己》

★继百万畅销书《遇见未知的自己》后都市身心灵成长进阶课:要爱上生命中的不完美,因为任何困境之中,都潜藏着智慧、经验和意外的收获。读懂未知的自己,温暖、纯净的原创精美插图,感动每个都市灵魂。
  ★新增三篇文章,张德芬分享全新关于成长的生活心得。
  ★摘选十二篇代表性内文精心配乐,一起倾听“德芬悦读”,关注微信公众号“张德芬”,输入书中对应编码,让德芬念书给你听。
  ★周国平读后分享推荐、作序。

内容简介

《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

★ 继百万畅销书《遇见未知的自己》后,灵性成长之重生创造篇:“心想事成”的人生步骤——

第*步:你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第二步:清除大脑中一直占据你思想的旧信念,重新设定目标

第三步:等待接受、学习放下,让宇宙的力量带领你

★张德芬分享全新自我灵修领悟:保持正面的感受和信任,是“心想事成”的关键

散发正向的、真实的、发自内心的频率,也会得到真正的回应 

★《遇见未知的自己》同题材身心灵三部曲经典收藏,实用性强的“心想事成”法则:

其实我们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老天给的其实就是我想要的。

《我心温柔,自有力量》

没有什么比温柔更有力量。
华语身心灵畅销书作家张德芬,继百万畅销书后,主编人生诗意生活的修行课。
张德芬、毕淑敏、陈文茜、黄佟佟、武志红、李银河……三十余位重量级作家共同分享:怎样过上想要的生活,活出自己的光芒,绽放出自己的爱与美。

《爱到*致是放手》

这是华语世界深具影响力的身心灵作家张德芬解读亲密关系的必读经典,带你找到与所有爱的人——爱人、父母、孩子、朋友相处的内在力量和智慧,学会接纳、臣服和放手,找到通往爱和幸福的桥梁。 

成长真的就是一条自我认识的道路。这个自我认识不是单行道,而是多面的、360度的认识自己。因此,这本“爱到极ZHI是放手”,就可以让你去映照一下自己和父母、子女、爱人,以及和自己的关系,自行对号入座,看到自己多个角度的不同层面,对其他人的感受能够有个不同维度的体察和认识。

《活出全新的自己》

"华语世界深具影响力身心灵作家张德芬身心灵三部曲之深度疗愈篇

《遇见未知的自己》唤醒了未知的你,本书帮你找回内在力量,疗愈好自己

在书中,作者运用一个特别的成长模式,让你可以随书中人物的遭遇和历程,逐步展开自己的成长:

第*个阶段是唤醒沉睡中的自己,学会自我回观;

第二个阶段是疗愈旧时的创伤,学会整合、安抚各种能量,勇敢面对人生的各种难题;

第三个阶段是创造,也就是找出“你”是谁,同时找回自己的内在力量。

找回内心全新自我的生命课程,带你踏上爱和喜悦的心灵之旅!

"

《遇见未知的自己》

华语世界超300万册的身心灵自我修行必读经典


谦卑和感恩是解决一切问题的万灵丹。

《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可以让你了解自己、看清小我,进而在生活中操练,让自己更加自在、解脱、快乐。而感恩,正是你用谦卑的心去体会一切之后,自然而然发生的。感恩会带来更多的谦卑、更多的福分、更多的快乐,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良性循环。

这个成长进步的过程,需要大家把书中的资讯拿出来,彻底在生活中执行。一段时间以后,你一定会在某个领域或是某些情境能够做到先知先觉,不再堕入惯性模式的陷阱里。

——张德芬

《重遇未知的自己》

困境来临的时候,你是否能够活得出来,就算活不出来,也没有关系,事后你是否能清楚地看到自己,承认、接受自己的不足,进而很快原谅自己,这是成长的关键。
  而在事后的检讨、反省中,我突然明白了,不是你拜过多少老师,上过多少灵修课,读了多少本书,念了多少万遍的咒语,磕了多少头,做过多少大礼拜,或是静坐可以双盘多少个小时,你就能够脱胎换骨般开悟。*终你要面对的,还是自己心里的那些阴暗面和负面的人格特质。——张德芬

作者简介

"张德芬:台湾大学企业管理系毕业。曾任台湾电视公司记者、主播多年。在美国UCLA取得MBA学位,2002年辞去国际知名公司IBM高薪工作,致力心灵潜修及写作,迄今其系列作品总销量已经超过600万册,被誉为华语世界深具影响力身心灵作家。作品已被泰国、韩国、越南等国翻译成该国文字热销中。

2007年,出版作品《遇见未知的自己》,在台湾一上市就掀起了阅读狂潮,该书被誉为华语世界第*本身心灵成长小说。同年,大陆引进的简体版,很快位列各大图书销量排行榜榜首,至今销量已突破300万册。

2008年至2013年,作品《活出全新的自己》《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重遇未知的自己》(台版为:《爱上自己的不完美》)《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逐一上市。与此同时,张德芬还翻译了德国心灵导师艾克哈特?托尔的作品《新世界:灵性的觉醒》《修炼当下的力量》和加拿大知见心理学领袖克里斯多福?孟的《找回你的生命礼物》,并审校《灵性开悟:不是你想的那样》等身心灵作品,为华语世界的身心灵普及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目录

《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

《我心温柔,自有力量》

《爱到*致是放手》

《活出全新的自己》

《遇见未知的自己》

《重遇未知的自己》

精彩书摘

《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

天刚微微亮的时候,22岁的农夫阿南就在山城国山脚下的一块田里干起活来。他看着自己费心栽种的山蘑菇,不由得摇头叹息。阿南的父亲在两年前过世了,现在家里就剩阿南和妈妈、姐姐相依为命。从两年前开始,为了增加家里的收入,阿南改变了父亲以前只栽种大米的方式,一直试着在自家田中栽种一些经济效益高的农作物,但是却屡屡失败。这次的山蘑菇,一个个看起来短小精干,但却并不是市场热销的高大粗壮的蘑菇品种,眼看这一年的收成又卖不到好价钱了。

阿南看着远方升起的朝阳,映照着春意盎然的田野,隔壁大婶的话此刻在耳际回响:“你看看人家阿信,买卖做得多好,挣了不少钱哪!就连你家对面的大春,人家的田里可是种什么就大卖什么,你啊!”从小看阿南长大的大婶眼里流露出失望和怜悯,“就跟你爸一个样儿,不是种田的料!”“那我还可以做什么呢?终其一生就守着这块田吗?”阿南觉得心中特别郁闷,但又好像有什么东西在蠢蠢欲动。正在纳闷时,村里的一群哥们儿呼啸而过,看到阿南,他们不由分说地扯着他就往前走。阿南奇怪今天这伙人怎么会起得这么早,只听见大春吆喝着:“走吧!走吧!公主招亲,咱们碰个运气,看谁有这个艳福!”阿南心一动,不觉地就跟着大伙往皇宫走去。

这时曙光乍露,但宫廷广场前已经挤满了黑压压的人群。这次公主的公开招亲*无前*地来得突然,但又未说明到底是采用什么方式,所以大家都是一头雾水。阿南一伙人好不容易窜到了*前头。他们和其他人一样,引颈盼望着公主出现。

据说月叶公主有天仙般的容貌,在她的眉梢上,有一小片和蔷薇花瓣形状、颜色都相近的胎记,让人悠然神往。可是全国还真没几个人有幸亲睹她的风采。

这时,广场的群众突然间安静了下来,艳光四射的月叶公主翩然地出现在楼台上。

公主清澈美丽的眼睛横扫广场一周,缓缓开口,声音清脆好听,如黄莺出谷:“几个月前,有人上供一只会说话的鸟儿给我玩赏。这只鸟儿说:‘在大山之西,碧海之东的遥远的地方,有一个神秘国。这个国家的人们保存着一个镇国之宝,传说得到这个宝贝的人,就会拥有真正永恒的幸福。’所以,”公主停顿了一下,看着广场上的人们,“这次招亲的条件就是:谁能找到这个秘密之宝,并且把它带回山城国来,我就嫁给他。但是你们只有一年的时间去完成任务。”说罢,公主头也不回地走了。

广场上原本安静无比的群众,一下子炸开了锅,七嘴八舌,议论纷纷。阿南这时候就像做梦一样失了神,他的心思早已经跟着公主进了后宫,去往云深不知处的地方……

“啊!美丽的公主,要我为你做什么都可以……”阿南这颗少男之心,早已唱起了美丽的情歌。

“喂,阿南,发什么呆呀,还不回家种田去!”旁边的哥们儿狠狠地拍了阿南脑袋一下,才唤醒了兀自做着美梦的他。

山城国内,全国的年轻人都蠢蠢欲动准备出发。这个追逐宝藏的远行,让整个山城王国笼罩在离别的气氛里。阿南的几个哥们儿发现,平时*脚踏实地的阿南,这次居然也要加入长途跋涉的队伍,去寻找一个虚幻不实的宝藏。

“你没搞错吧?”阿南的大姐关心地问。

“我会把秘密找回来的!”平时沉默寡言的阿南,这时却有着无比坚定的信心和勇气。

妈妈看阿南去意已坚,拿出来一件压箱底的传家之宝——项链,上面有个玉石雕刻的蝉:“这是你爸爸留给你的遗物,本来是要等你结婚时给你的。你现在就先戴着,不管遇到什么困难,记住你爸爸的话——遇到事情要沉着定静。”翌日,天还没亮,出发探险的人们就已经迫不及待地齐聚在西城门外,鸡一报晓后就立刻动身了。

《爱到*致是放手》

你的亲密关系走得下去吗? 

你要不要择一人终老 

单身后,我研究过很多人的关系模式,想理解一段关系如何能长长久久地永续经营。我发现了以前我看不到的视角:原来每一段关系都是需要忍让、妥协,甚至牺牲,才能够长远发展下去的。 

环顾四周,几乎没有一对长期伴侣是没有经过非常低谷的低潮,或是几乎走不下去的情境的。吵吵闹闹、外遇的外遇、抑郁的抑郁……经过各种厮杀磨合,*终有一天两个人找到了磨合点的平衡,不吵了。这种情形尤其发生在有孩子的夫妻身上*多。 

根据我的观察,爱侣走进长远稳定的关系之后,双方就开始权力斗争了。因为当关系稳固了,双方都会拿出*恶劣的习性、嘴脸,坦然地对付彼此。我就看过在外面脾气非常好,人品极优,个性也很好的人,对自己老婆说的话是你无法想象的恶劣,再加上那种不耐烦的嘴脸和口吻,我怀疑他们之间是否还有爱存在。可是后来我了解,爱,还是在的。随着时间的流转,随着双方拉开距离之后的成长,爱,一直都在。 

所以我知道,在亲密关系中,必须要容忍暂时的不和谐,这个“暂时”也许是好几年,甚至几十年,代价不可谓不高,但是*终你得到一个白头偕老的结发夫妻与你终老——就看你要不要。 

走下去,就会有路 

有个朋友有才有貌,可是老公对她不好。后来有一个潇洒浪漫的男人爱上她,两个人坠入情网。但是因为孩子小,她不忍心离婚,而且事业上和老公有诸多牵扯,一时也不好分。老公知道她有人后,开始悔悟,对她好起来。*终,她还是选择了家庭,留在婚姻中,发展自己的事业,并且照顾孩子。 

还有一对郎才女貌的朋友,刚刚交往的时候也是水火不容,吵得不可开交,后来,居然因为两个人决定分房睡而天下太平。他们吵得*严重的时候,我都觉得前途堪虑,但是他们走过来了,现在两个人相敬如宾,感情还是很好。 

另外一对夫妻,男的是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的那种人,女的比较理性,可是她无法容忍婚前柔情蜜意的老公,婚后就变成了一个坏脾气、需索无度的孩子。我亲眼看过他们吵架,真的像两个孩子,在我面前各自宣告对方的不是,对我来说,真是无解的烫手山芋,以我的个性,就会一走了之。但是,他们熬过去了。女的后来得了癌症,男的潜心研究自然医学,悉心照顾自己的妻子直到她康复。现在两个人携手继续开创事业,游山玩水,令人好生羡慕。 

所以,每次看到人家长长久久的夫妻或伴侣关系时,我不再自怜自哀了。每次在亲密关系中,在斗争*激烈的时候,我就断定我们个性不合,不适宜继续下去,所以到现在还是单身。可能是以前年轻,真的不懂得珍惜缘分。 

让成长引领你找到答案 

当然,也有人说,对方有时真的是太过分了,或是两个人其实真的不适合。记得林心如写过一篇文章,说到她的母亲,只因为父亲每次掐烟头的时候都往她*爱的盆栽里面戳,就离婚了。后来,她母亲真的找了一个懂她、爱她、疼惜她的男人,两个人幸福地过了后半辈子。那么,如何判定我们是该留下,还是另起炉灶呢? 

我觉得*好的答案就是时间的考验。 

当你发现两个人的权力斗争进入白热化的阶段、冲突不断的时候,双方一定要拉开距离,给对方时间和空间,也给自己一点时间和空间,来考验彼此的情感。爱情真的不是一个要求完美的地方,婚姻更不是。 

在自己的时空里,你需要成长,扩大视野,多看些书,和有智慧的朋友聊天,然后再回头看看那一段亲密关系和那个人,是不是你真心想要的。虽然他有那么多的缺点,虽然两个人相处有很多冲突,可不可能你们其中一个人成长了,带领另外一个人走出感情的泥沼,为双方的未来开创一个双赢的光明的格局呢? 

这是我现在会做的。

《活出全新的自己》

"幸雄感觉眼前有一片光,然而脑袋昏昏沉沉的,眼皮有如千斤重,无法睁开眼睛。

他听到一个低沉有力的男声告诉他:“慢慢来,不要怕。”这个声音具有某种特质,让幸雄一下子安定下来,好像冬天里喝了一口醇厚、浓郁的好茶一般。

他挣扎着想打开眼睛,双手双脚都使上了力,好不容易眼皮开了一条缝。

从眼缝中看到的景象,让幸雄大吃一惊,刹那间不但眼睛睁得老大,而且猛地坐了起来,开始不由自主地大叫——这怨不得幸雄,任何人在这种景况下,没有晕倒就已经不错了。

幸雄看到两个人,呃,说“人”,只能勉强算是*贴切的形容词了。应该是说,幸雄看到两张近似人类的脸孔,在他躺着的身体上方关切地看着他。

在幸雄惊恐的反应中,他粗重的身体开始不由自主地抽搐,双手双脚都开始大力挥舞,而且他当下的反应就是想逃。

两个人形生物用他们奇形怪状的手按住了幸雄,沉稳的男声又说了:“不要害怕,我们不会伤害你。”声音有短暂的安抚作用,幸雄安静了几秒钟,随即又开始恐慌地大叫,而且奋力想要挣脱两个生物的掌握。

在一片混乱中,幸雄听到其中一个说:“不是找了个大胆的吗?”另外一个委屈地说:“是啊,他平时天不怕地不怕的,谁知道会这样。”听到这段友善而不带恶意的对话,幸雄终于安静下来。可是这会儿他不敢睁开眼睛了,怕自己又不由自主地开始惊慌失措。

“没关系的,慢慢来,我会告诉你我们是谁。”浑厚的男声又响起了,幸雄的心随着他缓慢的语调渐渐安定下来。想起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天不怕地不怕,幸雄突然恢复了平时雄赳赳气昂昂的大男子气概,勇敢地睁开眼睛打量眼前的两个生物。

生物?幸雄不敢确定。一时间,科幻电影里面看到过的外星人和机器人的形象突然出现在幸雄的脑海中。

“你们是外星人?我被绑架了?”电影里的情节再度浮现在幸雄的意识中,幸雄开始恐惧地颤抖,刚才一时间升起的男子气概转眼间消失无踪。

沉稳的男声又出现了,幸雄发现声音来源于眼前一名个子不高的“生物”。他的头很大,眼睛和耳朵也是不成比例的大,头上有几根稀疏的毛,手脚细长,而嘴角带着微笑:“是的,你可以说我们是外星人,但我们不是绑架了你,只是想邀请你参加一项实验。”说得虽然好听,可是幸雄听到“实验”两个字就毛骨悚然。他们是不是要开膛剖腹,研究地球人的体质、特性,看看地球人在各种严酷的环境下如何生存啊?想到这里,幸雄不禁打了个寒战。

眼前的外星人似乎能读到幸雄的思想,他摇头微笑:“不是你想的那样。而且*重要的是,你有自由意志,在我跟你说明情况之后,如果你决定不参加,我们会送你回去,而且把这段记忆清除,你第二天就会全忘光啦。”他的话颇具抚慰作用。幸雄听完,好奇心升起,不禁问道:“什么实验?”外星人满意地点点头,开口解释:“先向你自我介绍,我是图特,是来自另一个星球的生命,也就是你们地球人所说的‘外星人’。”接着,他转向身边那位长相和他截然不同、看起来像个机器人的个体,“他是阿凸,我的助理。”看到幸雄满脸疑惑,图特加了一句,“是的,他是机器人,不是我们星球上的生物,而是我们的产物。”幸雄看着阿凸。他有着银灰色的金属外壳,眼睛闪闪发光,身体是一只装满各式零件的大盒子,可以看到他的CPU(中央处理器)正在进行许多活动。看到幸雄在打量它,阿凸作了一个手势,优雅地跟幸雄致意,然后说:“你好!很高兴认识你。”幸雄开始打量周遭的环境。他们显然是在太空中,应该是在一艘太空船的小船舱里。感觉整个房间是由闪闪发光的白色金属打造而成,摆设很简单,有桌子、椅子、休息用的沙发,还有幸雄现在正坐着的床。屋里有一扇小窗,向外望去,是一片无垠的宇宙夜空,各种不知名的发光体在黑缎般的背景中闪耀。

幸雄一拍脑袋,感慨地说:“这是真的吗?我不是在做梦吧?!”

《遇见未知的自己》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

转念作业


若菱看到老师发下来的家庭作业,着实有点儿纳闷儿。作业的题目叫“批评你周遭的人”,然后按照要求把你的想法写下来,一共六个题目。

若菱*想写的当然是志明,但是她又不想在陌生人面前吐露自己婚姻的问题,所以她琢磨着该怎么写这些问题,搞到很晚才睡。听到志明进屋的脚步声,和他关上客房房门的声音,又是一阵心痛。

第二天是周日,若菱起了个大早,很期待地又去那个工作室,听老师的课。一开始,老师又是带领大家静坐,若菱在一种无形的能量中,感觉好放松,身体轻飘飘的,思绪也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直到老师呼唤他们回来,若菱才依依不舍地睁开眼睛。

“昨天我们谈到逃避我们自己以及其他问题的策略,其实还有一种策略,叫作……”老师在白板上写下了“投射”两个字。

“什么是投射呢?比方说,我从小就被教导我应该是一个聪明的人,我也自认为我很聪明,所以我压抑、否认了自己不聪明的地方。于是,我看到不聪明的人的时候,他提醒了我内在不想面对的部分,所以我特别讨厌不聪明的人,对他们没有耐心。”

老师停下来,看看所有的学生:“同样的,当你对某一类人或是他们的行为,特别有意见、特别看不顺眼的时候,就是一种自我的投射行为,也是一种逃避策略,其实,他们的那些缺点你都有,只是不承认罢了!”说着,老师把手比成一个手枪的姿势,对着一个学生,然后说,“你看,当我手指着你批评的时候,有几根手指对着我自己?”

很明显,一根手指对着对方,三根对着自己。然后老师说:“我的老师*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她看看若菱,显然她说的是老人,“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射出来的结果。”

针对老师的这句话,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若菱班上的同学好像已经都是灵修老手了,对老师说的话很能够呼应、认同。若菱却觉得她需要一些时间来消化这么激进的观念。

首先,有个同学就提到了那部若菱看不太懂的电影,他指出电影内容说:“观察者在各种事物的可能性中选择了一种,于是事情就如实发生了,所以事情是我们的‘选择’,而不是我们被动地看事情发生。”也有同学提到了“吸引力法则”,能量相同的事物会彼此吸引,所以我们周遭发生的事物都是我们本身的能量吸引过来的。

一个同学忍不住了,她有不太相同的观点:“我是个基督徒,我是认同有一个*高力量在管制这个宇宙的。你们这样说,好像人可以*越神,掌管自己的命运!”

大家突然变得鸦雀无声,震惊于半路杀出来这么一个程咬金。若菱倒是挺欣赏她的态度,毕竟有不同的意见可以激发我们更多不同层面的想法。

“没有冲突,亲爱的,”老师柔声地说,“当我们心里有个深切、真诚的渴望,整个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助你,这就是你心目中的神。当你祈祷的时候,你的内在会发出一股正面振动的能量,它会把你想要的东西吸引过来,也就是神在回应你的祷告而赐给你真心想要的东西。”

那个同学紧绷的面孔稍稍有些放松了。

老师继续说:“我们面对每天的生活,都去试着活在当下,臣服于所有‘已经发生’的事。已经发生的事就是神,因为如果不是神的旨意的话,它不会发生,所以我们臣服于它。然后因为我们相信神的恩典,所以在当下的每个选择中,我们没有惧怕,能做出*好的选择,而且正因为我们深信神的恩典深藏其中,*好的事物会因为我们有意识的选择而发生。”

若菱真是很佩服老师能一转头就用基督教的语言,把刚才大家说的“另类”观点换成基督徒能接受的说法。在这一转念中,不但那位同学,连若菱也心悦诚服地接受了。

老师这时转过头来,看着一直没有发言的若菱,邀请她分享她的家庭作业。

若菱有点儿害羞地低头看自己写的东西,然后老老实实地念道:“谁让你感到愤怒、挫折、迷惑,为什么?谁激怒了你?你不喜欢他们什么地方?”

若菱停顿了一下,更不好意思地小声念道:“我对志明感到愤怒,因为他很以自我为中心,从来没有真正地关心过我……”

“好!”老师要她停下来,然后问,“这是真的吗?”

“什……什么?”若菱不解。

“志明很以自我为中心,从来没有真正地关心过你?”老师重复若菱的话。

“嗯,是真的。他只管他自己的事,很少关心我。”若菱回答。

“志明很以自我为中心,这是真的吗?他每时每刻都是这样的吗?他的每个朋友、周围的亲人都觉得他是这个样子吗?”

“嗯……”若菱没有把握了,不敢接腔。

“他从来没有真正地关心过你,”老师又念道,“这是真的吗?”

“有偶尔关心一下啦,但是……”

“从来没有,真正的,”老师加重语气,“这是真的吗?”

若菱说:“嗯,大部分时候是真的。”

同学们都笑了,若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老师又问:“当你有这样的想法时,你是什么样的人?”

“嗯?”若菱听不懂。

“当你抱持这样的想法——‘志明很以自我为中心,从来没有真正地关心过我’的时候,你看到他,或是想到他的时候,你心里是什么感觉?”

“嗯,不太舒服……”若菱保守地描述。

“是喜悦、和平还是紧张、压力?”老师追问。

“紧张、压力!”若菱不假思索地答道。

“好,你想想,今天如果你没有这样的想法,在你的脑袋中,你看到志明,或是和他相处的时候,你会觉得怎么样?”

“好多了,比较平静。”若菱想象了一下,然后老实地回答。

“好,我不是要求你要放掉这个思想,我只是问问你,你有没有看到任何理由,让你放掉这个思想,不再背负着它?”

“是的,我知道。”若菱说。

“好,我现在请你把这个句子反转过来,把肯定句改成否定句。”

“嗯?”若菱不确定要怎么改。

老师帮她起头:“志明不是……”

“志明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不是从来没有真正地关心过我。”若菱机械地念出来。

“好,我现在请你闭上眼睛,在心里默念这句话,看看它的真实性和原来那句话比较起来如何?”

若菱闭上眼睛,照老师的话默念这个反转了的句子,她觉得很滑稽,不过好像后来这一句的真实性真的并不亚于原来那句。

若菱张开眼睛,有点儿不好意思地看着老师。

老师没有乘胜追击,只是继续要求若菱:“把志明改成你,你改成若菱,把你写的句子再念一遍。”

若菱照着念了:“若菱很以自我为中心,从来没有真正地关心过志明!”

“这句话的真实性怎么样?”

若菱闭目沉思,其实是在逃避困窘。她有点儿心虚,因为她知道她对志明的关心也是从她自己的观点出发的,很可能志明对她也会有同样的抱怨。

“这个家庭作业真是个陷阱!”若菱觉得自己上钩了,可是也不得不佩服它的设计之巧妙!原来我们对别人的指控,真的是有三根指头是对着自己的!

《重遇未知的自己》

顺其自然地接纳,别问“为什么”
  我一直在学习“接纳”与“放下”,虽然愈学愈好,但有时候还是觉得不到位。因为,我还是会问:为什么?为什么这种事要发生?为什么事情会这样?为什么事情不能如我所愿?我发现,当我在问“为什么”的时候,其实是怀着一种受害者心态,想要讨回公道的。
  我有一个朋友,她的先生不到四十岁。有一天,先生和孩子在地毯上玩时,倒在地上再没有起来,就这么走了,连一句“再见”都没来得及说。在谈话中,她隐约地问到“为什么”。我看着她充满泪水的眼睛,试着尽量不用说教的口吻告诉她,灵修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不问“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只会让自己绕得更深,很难出脱。
  其实,聪慧的她早已知道答案。她说,在先生走的前一天,友人刚好来访,谈起一部电影——《遗愿清单》(TheBucketList)。故事是说一个很有钱的白人和一个贫穷的黑人住在临终病房里,两个人都快“挂”了,突然说到自己未完成的心愿。于是,有钱的白人资助黑人陪他环游天下,尝试自己一直想要做的一些事情,完成一些未了的心愿。
  朋友讲,她先生当时就说自己没有任何未完成的心愿,他对现有的生活十分满意。而第二天,她看到先生倒在地上的一刹那,竟然没有任何惊讶的感觉,反而有一种“终于发生了”的感受,好像她早已知道会有这么一天来临似的,虽然事前她在意识层面一点儿也没有感觉到什么。
  她叹了口气说:“好像一切都是注定的!”
  我当然不是绝对的宿命论者,但不可否认,人世间有很多现象是找不出答案的,只能说是“命”,尤其是生死这一关,真的很难由自己来掌控。
  不管有没有所谓的“命中注定”这回事儿,我们都要尊重事实,这是很重要的。事实既然发生了,我们就要尊重它,不去抗拒,或是心生嗔厌。我觉得圣严法师说得很好,碰到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时,我们要“接纳它,面对它,处理它,放下它”,学会了这几句话的智慧,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过着自在安心的日子。
  这就是我*近发现的一个放下的诀窍:不要问“为什么”。所以,当你在质问“为什么”的时候,就要意识到自己又在跟现实、老天或是对方较劲了,接纳是不需要问“为什么”的。处理它,放下它,安心自在!
  ……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