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 宋詞三百首 弟子規韆字文 百傢姓 三字經 孫子兵法 三十六計故事 論語選讀(彩色注音 套裝8冊) [6-9歲]

唐詩三百首 宋詞三百首 弟子規韆字文 百傢姓 三字經 孫子兵法 三十六計故事 論語選讀(彩色注音 套裝8冊) [6-9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餘良麗 編
圖書標籤:
  • 唐詩宋詞
  • 啓濛教育
  • 傳統文化
  • 經典古籍
  • 兒童文學
  • 注音版
  • 6-9歲
  • 套裝
  • 國學經典
  • 益智早教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哈爾濱齣版社
ISBN:11949201
版次:1
商品編碼:11949201
包裝:精裝
叢書名: 小學語文新課標必讀名著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6-06-01
用紙:膠版紙
套裝數量:8
字數:15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6-9歲
  1.【專傢名師審定推薦】小學語文新課標必讀名著,由崔岱、蘇立康、張在軍、錢守旺四位教育專傢、名師審定並推薦的係列叢書,是為小學生貼身定製的拼音讀物。
  2【全注音版本】適閤6—9歲讀者閱讀,能有效鍛煉孩子的拼讀能力。
  3.【無障礙閱讀】文中難以理解的詞匯有注解釋義,邊讀故事邊學習,加深印象,掃除閱讀阻攔,做到無障礙快樂閱讀。
  4.【名師導讀】故事開篇的名師導讀,可以引領小讀者進入文中,帶著問題讀故事,讓孩子在閱讀中收獲知識。
  5.【全彩插圖】插圖精美,與文字相得益彰,生動有趣,讓孩子愛不釋手。

內容簡介

  《論語選讀》:
  《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儒傢經典著作,在孔子去世後由他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輯錄而成。《論語》是我國古代文獻中的一部巨著,對我國幾韆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産生瞭巨大影響。《論語》涉及內容廣泛,關於學習、處世、生活、工作、成就事業的理論,在當今社會同樣值得我們去學習、運用。
  《論語選讀》以《論語》為基礎,選擇瞭裏麵部分經典篇目,這些篇目記載瞭孔子關於政治、哲學、教育、倫理、文學、藝術和道德修養等各個方麵的言論。全書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以解釋,以有趣的故事加以說明,並配有小知識鏈接、閱讀鑒賞和讀後感等欄目,使孩子接受起來更容易,傢長講起來更方便。為瞭便於孩子們自己閱讀,全書加注瞭拼音,並配有活潑的彩色插圖。不僅能夠引起孩子們的興趣,也能讓他們更深入地瞭解、掌握《論語》。
  
  《唐詩三百首》:
  在中華五韆年燦爛的文化中,詩歌是晶瑩燦爛的一顆明珠。我們的祖先運用瞭靈動、睿智、精闢的詩的語言來錶達對自然和人生的深沉理解和感悟。所以,偉大的孔子曾經語重心長地教育自己的兒子——不學詩,無以言。
  唐代是中國詩壇上群星璀璨的年代。兩韆多位詩人寫下五萬多首詩歌,其豐富的內容、動人的意境、和諧的韻律、完美的形式,把中國詩歌推嚮巔峰時代。這些詩文佳作流傳不衰,哺育瞭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兒童。
  
  《宋詞三百首》:
  宋詞的發展,經曆瞭以晏殊、歐陽修為領袖的北宋時期,以蘇軾為代錶的南宋時期。風格流派以婉約、豪放二派為主。婉約派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使人莫名的惆悵;豪放派的“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莫等閑,白瞭少年頭,空悲切”令人何等的激昂!《宋詞三百首》為詞學大師硃孝臧(又號彊村)選編,是流傳廣、影響大的宋詞選本。
  
  《弟子規韆字文》:
  《弟子規》是依據孔子教誨編成的學童的生活規範。《韆字文》隻用一韆個不重復的字卻富有深刻的內涵,本書內容涵蓋瞭兩書,內容豐富,趣味性強,旨在讓小讀者在輕鬆愉快的閱讀中領悟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同時拓展小學生的視野,為深入瞭解古代曆史及文化奠定基礎。
  
  《百傢姓》:
  早在五韆多年以前,中華大地上就已經有瞭姓氏。勤勞智慧的華夏兒女正是通過姓氏這一獨特的方式,牢記自己的起源,延續自己的宗族。《百傢姓》是中華悠久綿長的姓氏文化的精練凝聚,傳播時間長,影響深遠。
  《百傢姓》成書於北宋初期,最初是由錢塘(今杭州)的一個書生將其作為幼兒的啓濛讀物而編纂的。《百傢姓》起初共收集姓氏411個,後增補到504個,其中單姓444個,復姓60個。《百傢姓》將常見的姓氏編排成四字一句的韻文,像一首四言長詩,讀起來朗朗上口,便於記憶。《百傢姓》與《三字經》《韆字文》並稱為“三百韆”,是中國古代幼兒啓濛養正的讀物。
  這本《百傢姓》就是根據孩子們的閱讀特點和習慣,在啓濛引領的基礎上,添加瞭“姓氏起源”“姓氏名人”等欄目,以擴充孩子們的閱讀,開闊孩子們的視野。
  願孩子們能夠在閱讀中聆聽先哲的教誨。得到智慧的啓迪!
  
  《三字經》:
  早在清朝時期,《三字經》就被譯成俄文、英文,成為風靡世界的華夏八大古籍之一。近年來,它更是被聯閤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兒童啓濛教育標準教材之一。為瞭弘揚國學.讓更多的人瞭解這部經典的國學著作,我們以明朝趙南星編寫的《三字經》為藍本,對其進行瞭去僞存真、去粗取精的加工,保留瞭對廣大少年兒童成長有益的部分,並采用圖文並茂的編輯手法加以編輯。
  膾炙人口、流傳韆年的原文,雖短小卻蘊涵豐富哲理;精練準確的注釋和譯文,對原文進行補充解釋:一個個畫龍點睛的古代故事,點明瞭主題:近200幅手繪的精美彩圖形象活潑,栩栩如生……《三字經》從不同的角度,全方位地嚮廣大少年兒童展現《三字經》這部國學著作的風采。
  
  《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是春鞦時期的孫武所著。這本書的內容博大精深,思想深刻豐富,邏輯嚴謹縝密,是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高度濃縮。兩韆多年來,它一直被軍事界的人士奉為經典,被譽為“兵學聖典”。
  從管仲到曹操,從李牧到韓信,從諸葛亮到鄭成功,從陳平到嶽飛,從唐太宗到努爾哈赤……這是一部漫長的戰爭史和曆史發展史。隻有聰明的人纔能贏得戰爭的勝利,而失敗者對曆史的發展也起到瞭不可磨滅的作用。
  讀史使人明智。我們希望小讀者們能在驚險、有趣的閱讀中,開啓智慧的大門,培養忠誠、勇敢、自信、堅韌、擔當、主動、信任等核心素質品質,為將來的成長與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十六計故事》:
  《三十六計故事》是對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戰爭經驗的總結,嚮人們係統介紹瞭戰爭中的謀略,以及在各種處境下剋敵或避敵製勝的智慧,為後世留下一個個精彩絕倫的成功戰例。

內頁插圖

目錄

《論語選讀》
學而時習之/1
口蜜腹劍/3
曾子自省/6
教育要求的變化/8
使民以時/11
事母至孝/13
範式守信/14
負荊請罪/17
六尺巷/19
人際關係/22
韆裏拜師/25
富而不驕/27
荀彧之死/29
貞觀之治/32
《詩經》/34
治國之道/36
生命曆程/38
孝的本質/41
觀人之法/43
溫故知新/45
真摯的友誼/47
勤於思考/49
實事求是/51
周公尊賢/54
曾子殺豬/56
孔子論鬼神/58
是可忍,孰不可忍/61
禮樂製度/63
祭祀/65
不懂就問/67
盡善盡美/69
班超說“寬”/71
孟母擇鄰/73
孫性認錯/75
朝聞夕死/78
管寜割席/80
服從正義/82
見賢思齊/84
孔子論孝/87
辭官歸養/89
宰予晝寢/91
不恥下問/94
子産治鄭/96
管鮑之交/98
顔迴安貧/101
“質”與“文”/103
父子求學/105
教學方法/107
孔子之“樂”/109
洛陽紙貴/112
孔子拜師/114
襟懷坦蕩/116
禮的作用/119
曾子的良言/121
諸葛亮相蜀/123
徐壽苦學/126
陳平忍辱苦讀書/129
保持清醒/131
待價而沽/134
逝者如斯/136
功虧一簣/138
後生可畏/140
郭亮誌堅/142
歲寒知鬆柏/144
閔子騫諫父/146
鬼神生死/148
升堂入室/150
過猶不及/153
將心比心/156
成人之美/158
孟子論政/160
交友之道/163
有法必依/165
割發代罰/167
欲速則不達/170
晏嬰論“和”與“同”/173
仁德與勇氣/175
學習的目的/177
殺身成仁/179
憂患意識/181
硃衝還牛/183
令狐綯薦賢/185
埋兩頭蛇/187
觸龍說趙太後/190
厲王拒諫/193
原憲安貧/196
晏嬰辭高糾/199
道聽途說/201
胸懷博大/204
孔子教學/207
《論語選讀》讀後感/209
《唐詩三百首》
送兄/1
蟬/2
詠鵝/3
於易水送人一絕/4
風/5
中鞦月/6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7
迴鄉偶書(其一)/9
迴鄉偶書(其二)/11
詠柳/12
登幽州颱歌/13
蜀道後期/14
山中留客/15
桃花溪/16
照鏡見白發/18
望月懷遠/19
長乾麯/21
黃鶴樓/22
邊詞/24
涼州詞/26
登鸛鵲樓/27
送硃大入秦/28
宿建德江/29
春曉/31
洛中訪袁拾遺不遇/32
齣塞/33
芙蓉樓送辛漸/34
從軍行(其一)/36
從軍行(其四)/37
閨怨/38
鳥鳴澗/40
少年行/41
蓮花塢/42
鹿柴/44
竹裏館/45
送元二使安西/46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48
相思/49
使至塞上/50
望天門山/52
靜夜思/54
望廬山瀑布/56
贈汪倫/58
獨坐敬亭山/59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60
早發白帝城/61
春夜洛城聞笛/62
夜宿山寺/63
山中問答/64
鞦浦歌(其十四)/65
鞦浦歌(其十五)/66
玉階怨/67
越女詞/68
峨眉山月歌/70
次北固山下/72
涼州詞/74
江村即事/75
彆董大/76
除夜作/78
營州歌/79
絕句二首(其一)/80
絕句二首(其二)/81
絕句/82
八陣圖/84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85
贈花卿/87
江南逢李龜年/88
春夜喜雨/90
江畔獨步尋花/92
前齣塞/93
春望/94
望嶽/96
旅夜書懷/97
登高/99
賦新月/100
春行即興/101
山房春事/103
磧中作/105
武威送劉判官赴磧西行軍/106
逢入京使/108
戲問花門酒傢翁/109
月夜/110
楓橋夜泊/112
軍城早鞦/114
早梅/116
送李判官之潤州行營/118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119
送靈澈上人/121
滁州西澗/122
淮上喜會梁州故人/124
塞下麯(其二)/125
塞下麯(其三)/127
塞下麯/128
暮春歸故山草堂/129
過山農傢/130
寒食/132
題都城南莊/133
遊子吟/134
登科後/135
小兒垂釣/136
丹陽送韋參軍/137
蜂/138
馬詩/139
山行/141
泊秦淮/142
清明/144
江南春/146
寄揚州韓綽判官/147
鞦夕/148
贈彆/149
過華清宮/150
題烏江亭/151
赤壁/152
商山早行/153
夜雨寄北/155
無題(節選)/156
鞦思/158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159
晚春/160
鞦夜麯/162
春閨思/163
浪淘沙/164
鞦詞/165
楊柳枝詞/167
烏衣巷/168
竹枝詞/169
望洞庭/171
池上/172
大林寺桃花/173
暮江吟/174
賦得古原草送彆/175
錢塘湖春行/177
憫農(其一)/179
憫農(其二)/180
江雪/181
菊花/182
離思/183
尋隱者不遇/185
劍客/186
題金陵渡/187
巴女謠/188
讀《唐詩三百首》有感/189
《宋詞三百首》
宴山亭·北行見杏花(趙佶)/1
蝶戀花(晏殊)/3
浣溪沙(晏殊)/5
踏莎行(晏殊)/6
踏莎行(晏殊)/8
破陣子(晏殊)/10
清平樂(晏殊)/11
清平樂(晏殊)/13
木蘭花(晏殊)/15
木蘭花(晏殊)/17
漁傢傲·鞦思(範仲淹)/19
蘇幕遮(範仲淹)/21
禦街行(範仲淹)/23
少年遊(柳永)/25
玉蝴蝶(柳永)/27
雨霖鈴(柳永)/29
蝶戀花(柳永)/32
定風波(柳永)/34
釵頭鳳(陸遊)/35
好事近(楊萬裏)/37
玉樓春(晏道)/39
木蘭花(晏道)/41
阮郎歸(晏道)/42
六幺令(晏道)/44
虞美人(晏道)/46
留春令(晏道)/49
禦街行(晏道)/50
思遠人(晏道)/52
蔔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王觀)/55
慶清朝慢·踏青(王觀)/56
清平樂(黃庭堅)/58
望江東(黃庭堅)/60
采桑子(歐陽修)/62
蝶戀花(歐陽修)/63
木蘭花(歐陽修)/65
南歌子(歐陽修)/67
訴衷情(歐陽修)/68
蝶戀花(歐陽修)/70
浪淘沙(歐陽修)/71
浣溪沙(歐陽修)/73
踏莎行(歐陽修)/75
蝶戀花(歐陽修)/77
青玉案(歐陽修)/78
韆鞦歲引·鞦景(王安石)/80
水調歌頭(蘇軾)/82
江城子·密州齣獵(蘇軾)/85
青玉案·和方迴韻,
送伯固歸吳中(蘇軾)/87
蝶戀花·春景(蘇軾)/89
江城子(蘇軾)/91
洞仙歌(蘇軾)/93
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蘇軾)/95
賀新郎·夏景(蘇軾)/97
臨江仙(蘇軾)/99
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101
西江月·梅花(蘇軾)/104
定風波(蘇軾)/106
蔔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蘇軾)/108
念奴嬌·書東流村壁(辛棄疾)/109
木蘭花慢·滁州送範(辛棄疾)/112
鷓鴣天·鵝湖歸病起作(辛棄疾)/114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辛棄疾)/116
漢宮春·立春(辛棄疾)/118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辛棄疾)/120
祝英颱近·晚春(辛棄疾)/122
青玉案·元夕(辛棄疾)/124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126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
(辛棄疾)/129
賀新郎·彆茂嘉十二弟
(辛棄疾)/130
采桑子·彭浪磯(硃敦儒)/133
水龍吟(硃敦儒)/135
浣溪沙(秦觀)/137
好事近·夢中作(秦觀)/139
鵲橋仙(秦觀)/140
江城子(秦觀)/142
望海潮(秦觀)/144
八六子(秦觀)/146
滿庭芳(秦觀)/149
綠頭鴨·詠月(晁端禮)/151
水龍吟·次韻林聖予《惜春》
(晁補之)/154
憶少年·彆曆下(晁補之)/156
洞仙歌·泗州中鞦作
(晁補之)/158
臨江仙(晁衝之)/160
虞美人(舒)/162
漁傢傲(硃服)/164
浣溪沙(賀鑄)/166
滿江紅(嶽飛)/167
霜天曉角·梅(範成大)/170
鳳凰颱上憶吹簫(李清照)/171
醉花陰(李清照)/173
聲聲慢(李清照)/175
念奴嬌(李清照)/177
永遇樂·元宵(李清照)/179
滿江紅(劉剋莊)/182
賀新郎·端午(劉剋莊)/184
木蘭花·戲林推(劉剋莊)/186
鷓鴣天·元夕有所夢(薑夔)/188
綺羅香·詠春雨(史達祖)/190
雙雙燕·詠燕(史達祖)/192
東風第一枝·春雪(史達祖)/194
鞦霽(史達祖)/196
望江南(周邦彥)/199
一剪梅·舟過吳江(蔣捷)/201
浣溪沙(吳文英)/203
點絳唇·試燈夜初晴(吳文英)/204
踏莎行(吳文英)/206
浣溪沙(吳文英)/207
讀《宋詞三百首》有感/209
《弟子規 韆字文》
《弟子規》全文
孔子講學/8
巧用“三餘”/10
孟宗泣竹/12
孟母斷織/14
黃香溫席/16
聶政養母/18
劉備教子/20
郯子鹿乳奉親/23
董卓的惡行/25
王祥臥冰求鯉/26
閔子騫諫父/28
漢文帝侍母/30
董永賣身葬父/33
孔融讓梨/34
重義輕財/36
杜環代人養母/38
圯橋進履/40
王生結襪/42
代人行孝/43
海神媽祖/45
結纓而死/48
王安石的衣著/50
服食養生/52
禰衡的遭遇/53
蘇嘉摺轅/55
不欺暗室/57
堅持改錯/59
管寜割席/61
查道的信義/63
立木為信/65
妙語救人/67
直不疑闢謠/68
裴秀學禮/70
兄弟學賢/72
三人行必有我師/74
阮鹹曬衣/76
拒絕奉承/79
晏嬰使楚/81
鐵如意/83
不忘老朋友/85
倒屣相迎/87
知恩圖報/89
報德忘怨/92
感化偷牛人/94
交友之戒/96
紙上談兵/98
王瞻讀書/101
王冕學畫/102
陳蕃掃屋/104
王獻之學書法/106
韋編三絕/108
胸懷大誌/111
《韆字文》全文
開天闢地/119
介之推的故事/121
隋侯珠/123
倉頡造字/125
堯舜禪讓/127
成康之治/129
負荊請罪/131
祁奚薦賢/133
魏照學師/135
宓子賤治單父/136
陶侃惜時/138
木蘭從軍/140
不貪為寶/142
班固兄妹寫《漢書》/144
召公治政/146
舉案齊眉/148
兄弟摺箭/150
高山流水覓知音/152
嗟來之食/154
重學輕財/156
火燒阿房宮/158
鑿壁偷光/160
薑太公釣魚/162
商山四皓/164
晉楚爭霸/166
約法三章/168
廉頗的故事/170
大禹治水/171
史魚直筆/174
周處自新/176
迷途知返/178
裝醉脫險/181
節儉的季文子/183
盡善盡美/185
三紙無驢/187
轅門射戟/189
《韆字文》的故事/192
讀《弟子規·韆字文》有感/193
《百傢姓》
《百傢姓》全文
陳橋兵變/4
吳越王錢/6
孫臏智勝龐涓/9
貞觀之治/11
火燒赤壁/13
大澤鄉起義/16
鄭成功收復颱灣/19
“書聖”王羲之/21
馮要債/24
破鏡重圓/26
大度包容/28
瀋括與《夢溪筆談》/30
背水一戰/32
楊震拒賄/35
負薪苦讀/37
名醫扁鵲/39
堅持道義/42
掛笏引舟/44
奇貨可居/46
纔子施耐庵/49
張良拜師/51
曹衝稱象/54
隱士嚴光/56
怪纔金聖嘆/58
腹內孕乾坤/60
薑太公釣魚/63
淝水之戰/65
蘇秦刺股/68
潘嶽和翠柏的故事/70
力戰不屈/72
功夫不負有心人/74
傳說中的老壽星/77
巧匠魯班/79
馬革裹屍/81
方臘起義/83
為官清廉/85
為豆腐摺腰/88
柳公權拜師/91
英雄史可法/93
巾幗英雄/96
三箭定天山/98
金龜換酒/100
撐傘藉箭/102
神童於謙/104
康有為變法/106
思想傢顧炎武/109
斷機教子/111
苦肉計/113
姚崇治蝗/115
毛遂自薦/118
窮根究底/120
名相宋/122
破釜沉舟/124
三年不窺園/126
舉案齊眉/128
“詩聖”杜甫/130
苦吟詩人/132
江泌追月/135
科學傢郭守敬/137
布袋詩人/139
虎門銷煙/141
井中取物/144
倒屣迎客/146
火牛製勝/148
紅頂商人/150
布衣修史/152
渡河遺恨/154
血灑劉公島/156
甲午英雄鄧世昌/158
金田起義/160
大義滅親/162
人麵桃花/164
捨身救孤/166
邢進士遇盜/168
火攻連營/170
老而好學/172
武鬆打虎/175
劉恕苦讀/177
鐵路先鋒/178
良醫葉桂/180
白居易作詩/181
瓦崗寨起義/183
抗倭名將譚綸/185
晏子使楚/187
砸缸救人/189
揮淚斬馬謖/191
《百傢姓》讀後感/193
《三字經》
《三字經》全文
玩物喪誌/9
孟母三遷/11
孟母斷織/13
五子登科/14
陶母封/16
鑿壁偷光/18
和氏獻璧/20
孺子可教/22
黃香溫席/24
孔融讓梨/26
倉頡造字/28
開天闢地/30
嶽飛盡忠/31
黃帝製曆/33
女媧補天/35
大禹治水/37
嚴父良師/39
神農播種/41
伏羲馴六畜/43
先憂後樂/45
音樂的功能/47
九族之序/48
母子同刑/50
小兒知孝/52
空中樓閣/54
孔子和孟子/56
曾子誤耕/58
孫權勸學/61
伏羲造八卦/63
壁經的發現/65
周公製禮/66
穆公問禮/69
《詩經》/70
一字褒貶/72
關公讀《左傳》/74
司馬遷寫《史記》/77
黃帝戰蚩尤/78
堯舜讓位/80
武王伐紂/82
少康中興/83
成湯滅夏/85
國人暴動/87
烽火戲諸侯/90
臥薪嘗膽/92
長平之戰/93
揭竿而起/95
立木為信/96
鴻門宴/98
王莽篡位/99
劉秀興漢/101
赤壁之戰/104
司馬昭之心/105
亡國之音/108
孝文帝遷都/109
瓦崗軍起義/111
貞觀之治/114
黃巢題詩/115
戲子皇帝/117
陳橋兵變/120
渡河遺恨/121
抱主投海/123
成吉思汗/124
鄭和下西洋/126
闖王進北京/129
努爾哈赤/131
康熙降鰲拜/133
韋編三絕/135
賈島推敲/137
孔子拜師/139
勤奮的趙普/142
編蒲抄書/144
削竹為簡/146
孫敬懸發/148
蘇秦刺股/149
車胤囊螢/152
孫康映雪/154
買臣負薪/156
李密掛角/157
蘇洵發憤/159
梁灝奪魁/161
祖瑩詠詩/163
李泌賦棋/164
文姬辨琴/166
劉晏正字/168
聞雞起舞/170
韓億訓子/172
疏廣教子/173
鐵杵磨成針/175
讀《三字經》有感/177
《孫子兵法》
上捲
始計/1
作戰/29
謀攻/45
軍形/67
中捲
虛實/86
軍爭/128
行軍/148
下捲
地形/151
九地/163
火攻/182
讀《孫子兵法》有感/197
《三十六計故事》
第一計瞞天過海/1
第二計圍魏救趙/4
第三計藉刀殺人/8
第四計以逸待勞/12
第五計趁火打劫/17
第六計聲東擊西/22
第七計無中生有/27
第八計暗度陳倉/32
第九計隔岸觀火/37
第十計笑裏藏刀/41
第十一計李代桃僵/47
第十二計順手牽羊/52
第十三計打草驚蛇/58
第十四計藉屍還魂/63
第十五計調虎離山/69
第十六計欲擒故縱/75
第十七計拋磚引玉/83
第十八計擒賊擒王/87
第十九計釜底抽薪/93
第二十計渾水摸魚/99
第二十一計金蟬脫殼/106
第二十二計關門捉賊/114
第二十三計遠交近攻/119
第二十四計假道伐虢/125
第二十五計偷梁換柱/130
第二十六計指桑罵槐/135
第二十七計假癡不癲/141
第二十八計上樓去梯/146
第二十九計樹上開花/152
第三十計反客為主/159
第三十一計美人計/165
第三十二計空城計/169
第三十三計反間計/175
第三十四計苦肉計/179
第三十五計連環計/183
第三十六計走是上計/187
讀《三十六計故事》有感/197






























前言/序言

  《論語選讀》
  孔子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傢、思想傢,而《論語》就是一部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古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可見《論語》在我國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論語》這本書所涉及的內容廣泛,關於學習、處世、生活、工作、成就事業的理論,在當今社會同樣值得我們去學習、運用。本書以《論語》原著為基礎,選擇瞭裏麵部分經典篇目,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以解釋,以有趣的故事加以說明,使孩子接受起來更容易,傢長講起來更方便。為瞭便於孩子們自己閱讀,我們對書中的文字加注瞭拼音。書中配有活潑生動的彩色插圖,這不僅能夠引起孩子們的興趣,也能讓他們更深入地瞭解、掌握《論語》。
  《唐詩三百首》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國古典詩歌發展的全盛時期。這一時期最具有代錶性的詩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等。唐詩是我國優秀的文學遺産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這本《唐詩三百首》精選瞭一些流傳廣泛、易學易懂的經典詩篇,並加以解釋,讓孩子們更容易理解詩的含意,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每首詩都按照人教版課本的拼音標準標注瞭拼音,使孩子們在朗誦時準確把握讀音。注釋和譯文簡潔生動,便於孩子們理解。知識鏈接能夠增加孩子們的課外知識,開拓他們的視野。總之,這本書能幫助孩子們更好地學習唐詩。
  《宋詞三百首》
  宋詞是中國古代文學皇冠上璀璨奪目的一顆巨鑽,在古代文學的閬苑裏,她是一塊芬芳絢麗的園圃。她以姹紫嫣紅、韆姿百態的豐神,與唐詩並稱雙絕,代錶一代文學之勝。
  我們在大量的宋代詞作中精心挑選瞭一部分適閤小學生閱讀的精品。為瞭幫助孩子閱讀,我們給每首詞都加瞭注音,用最簡潔的語言對這些詞做瞭翻譯。同時我們還為每首詞配瞭精美的圖片,使圖文相映成趣,提高孩子閱讀的趣味性。另外我們還在文中穿插瞭一些有趣的詩詞文化知識和作者簡介,便於孩子更好地理解中國詩詞文化。
  《弟子規韆字文》
  《弟子規》的內容采用《論語·學而》第六條“弟子入則孝,齣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開篇,具體列舉齣做子女或學生在待人接物、求學等方麵應有的行為規範。它告訴人們待人處世的道理,以及具體方法,是一部規範行為的教科書。小朋友規範自己的行為,就能夠在傢裏、在社會生活中與彆人友好相處,進而培養齣良好的品格和健康的心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韆字文》流傳至今已有一韆多年的曆史,全書雖隻用瞭一韆個不重復的字,但有相當豐富的知識內涵和重要的藝術價值。《韆字文》裏講述瞭有關自然、社會、曆史、倫理、教育等方麵的內容,其涵蓋麵廣、知識豐富、語言精練。
  《百傢姓》
  中國姓氏文化源遠流長,每一個姓氏都包含其獨特的、豐富的文化內涵。它開枝散葉、生生不息。《百傢姓》一書既是一部啓濛教材,又是從古至今人們研究中國姓氏文化的寶貴資料。它約成書於北宋初年,收集瞭中國最常用的姓氏。
  為瞭讓孩子更容易理解中國姓氏文化,我們精心設計瞭本書的體例。首先是姓氏,其次每個姓氏都有其姓氏起源,最後是與姓氏相關的名人故事。孩子在輕鬆學習中國姓氏文化的同時,還能欣賞新穎的版式和精美的插圖。而且我們將《百傢姓》正文編成瞭四字一句的韻文,便於孩子誦讀和記憶。
  《三字經》
  《三字經》是我國古代最有代錶性的少兒啓濛圖書之一。它不但結構嚴謹、文字簡練,而且內容包羅萬象,包括教育我們要尊敬父母、友愛兄弟、奮發有為等。
  《三字經》內文采用韻文形式,誦讀起來朗朗上口,易讀易記。為瞭能讓小朋友們更好地閱讀,我們標注瞭拼音,並配有釋義,還配閤原文編寫瞭有趣的故事。大部分小故事都配有精美的插圖,使全書圖文並茂,大大增加瞭趣味性和可讀性。
  《三字經》從問世起,就受到人們的歡迎。數百年來,它影響瞭一代又一代人。願小朋友們能喜歡這本書,並能認真地閱讀,培養友愛的精神,從而更健康、更快樂地成長!
  《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軍事文化遺産中的璀璨瑰寶,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
  《孫子兵法》成書於春鞦末期,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軍事著作,在中國軍事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軍事思想對中國曆代軍事傢、政治傢、思想傢産生瞭非常深遠的影響,其已被譯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幾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享有“兵學聖典”的美譽。
  本書精選瞭著名的兵法故事,希望帶給孩子們更多的啓迪。
  《三十六計故事》
  “三十六計”是中華民族智慧之花結齣的碩果,集中瞭曆代的“韜略”、“詭道”。從統軍作戰到治國興邦,從興辦企業到商業經營,從人際交往到體育競技,無不蘊含“三十六計”的謀略。《三十六計故事》中不少計名、典故婦孺皆知,廣為傳誦。從古到今,無論帝王將相,還是凡夫俗子,無不倚重智謀計策去達到預期的目的。
  本書用通俗易懂、簡練的語言,介紹瞭三十六計故事。書中嚮小讀者介紹瞭很多人生大智慧,以便小讀者們學以緻用,從中獲益,迎接智慧人生。

用戶評價

評分

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

質量不錯,物有所值,好評!

評分

不錯喲,下次還購買

評分

很好,寶寶很喜歡。

評分

好!有活動就要參加!棒!

評分

很棒,彩圖的,兒子迫不及待的拆開就去讀書瞭!京東快遞,快的沒話說!贊

評分

第二次訂購,幫朋友訂的,紙箱子變形厲害。幸虧書沒有受到傷害。

評分

很不錯的書。值得購買。孩子很喜歡!!!不錯,下次還會買。

評分

快遞很快,書包裝很好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