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三個學霸媽媽曆時兩年的研究報告。
報告主體:
從懷孕到育兒,你關心的200個問題,以Q&A;問答形式一一理清!
調查方法:
1. 從鄭玉巧到崔玉濤再到西爾斯……認真查閱市麵上海量的孕産育兒書籍
2. 從張思萊、鮑秀蘭到蝦米媽咪、小巫、夏天的陳小舒……仔細研究微博大V們的方法理論
3. 總結問題,不厭其煩地嚮專業醫生谘詢求證
4. 3個媽媽的實際經驗教訓,在實踐中不斷交流碰撞
從這本書中你將得到:
1. 適閤普通人的從懷孕、分娩到月子、育兒的全套解決方案!
全麵實現母乳喂養、科學添加輔食、良好的睡眠和作息規律,從而使寶寶少生病、少去醫院!
2. 超值視頻資料:五星級月子中心教你如何給寶寶喂奶、拍嗝、換尿布、洗澡、臍帶護理……高端孕婦瑜伽會所總監教你做孕期瑜伽。
3. 明確告訴孩子的爸爸每個階段該做些什麼,我們堅信每個老公都可以成為齣色的爸爸。
4. 麵對市場上名目繁多的母嬰用品,大到童車小到尿不濕,我們為你做齣瞭詳細的分析報告及精品推薦。
5. 孕期、寶寶、入院及帶寶寶旅行的四大囤貨清單,憑藉我們的經驗已為你梳理完畢。
這是一份三個全職媽媽曆時兩年的研究報告。
從懷孕到育兒領域的知識對每個新媽媽來說都是一套嶄新的方法論,而作為忙碌的上班一族,你是否因無暇去深入研究而感到過茫然和無助?
麵對各路專傢的書籍和網絡上的龐雜信息,你是否感到過無從選擇?
當醫生的建議和方法對你和孩子並不適用的時候,你是否感到過不知所措?
當你的小天使降臨在你的身邊,你的頭腦中是否有無數個問號,需要立刻得到解答?
本書將為你解決這些問題,讓你信心十足,不再迷茫。
常虹(臘八媽)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學士,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傳播學碩士,曾先後任中星微電子集團公關經理和青雲創投股份有限公司公關總監。懷孕後辭去工作,至今為全職媽媽。
葉衍艷(小魚媽)
北京師範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曾先後任中國政法大學兼職教授,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法律碩士導師,海澱檢察院公訴二處副處長。懷孕後辭去工作,至今為全職媽媽。
李文(曦曦媽)
浙江傳媒學院播音主持專業學士,曾任陝西省鹹陽市廣播電視颱主持人、編輯。懷孕後辭去工作,至今為全職媽媽。
第一章 十月懷胎 1
我的身體我做主
――小魚媽談孕期營養及體重控製 2
孕期瑜伽:準媽媽運動的最佳選擇
――小魚媽專訪孕期瑜伽教練李劍慧 9
讓瑜伽為順産加油
――臘八媽的瑜伽經 14
孕期度假:二人世界的三口之傢
――臘八媽孕期度假經驗分享 19
準爸媽最關心的孕期問題 24
一、飲食 24
懷孕期間有什麼不能吃? 24
懷孕期間能喝咖啡嗎? 24
妊娠反應吃不下飯會影響胎兒發育嗎? 25
如何減輕妊娠反應? 25
二、營養補充劑 26
葉酸應該從何時開始補充? 26
孕期需要補鈣嗎? 26
孕期需要補充DHA 嗎? 27
三、運動與體重控製 27
産前體重增長多少比較閤適? 27
孕期可以做哪些運動? 28
什麼運動有助於順産? 28
四、身體護理 28
妊娠紋如何預防? 28
孕期如何處理乳頭上的分泌物? 29
孕期手腳水腫怎麼辦? 29
羊水少可以通過喝水來補充嗎? 30
五、胎教 30
什麼是胎教?胎教是否真的會作用於胎兒? 30
胎教都有哪些方式? 31
六、其他 31
孕期可以坐飛機嗎? 31
孕期可以有性生活嗎? 31
孕期能開車嗎? 32
孕期能化妝嗎? 32
第二章 一朝分娩 33
從公立到私立,臘八媽的産檢及順産全記錄 34
一隻行李箱,你和寶寶入院的全部傢當 44
準爸媽最關心的分娩問題 49
一、産前産後 49
為何鼓勵順産? 49
順産的産婦什麼情況下應該去醫院待産? 50
無痛分娩真的無痛嗎?對胎兒會有影響嗎? 50
臍帶繞頸能順産嗎? 51
胎位不正能順産嗎? 51
疤痕體質應該選擇順産還是剖宮産? 51
順産必須要側切嗎?側切會給産婦帶來哪些影響?如何避免側切? 52
産後飲食和營養應如何調整? 53
如何預防産後便秘?産後便秘該怎麼辦? 53
生完寶寶是否要立刻大量喝湯下奶? 53
二、産後喂養基礎知識 53
是否人人都需要“開奶”? 53
什麼是初乳?初乳為何珍貴? 54
為何提倡母乳喂養? 54
如何實現母乳喂養? 55
“早接觸、早吮吸”為何重要? 55
哺乳前需要清潔乳頭嗎? 56
寶寶不吸乳頭怎麼辦? 56
應該用什麼姿勢喂奶? 57
剖宮産的媽媽如何哺乳? 57
寶寶總是吃吃睡睡怎麼辦? 58
按需哺乳如何正確理解? 58
如何避免乳頭混淆? 59
為什麼要輪換兩邊乳房喂奶?寶寶總是吃一邊的乳房怎麼辦? 59
純母乳寶寶需要喝水嗎? 60
寶寶溢奶、嗆奶、吐奶時怎麼辦? 60
喂完奶後如何給寶寶拍嗝? 61
寶寶為什麼常常打嗝?如何處理? 61
奶粉應該如何衝調? 61
奶粉寶寶需要喝水嗎? 62
第三章 科學坐月子 63
坐月子,帶孩子,你聽誰的? 64
我在月子中心學到的事
――臘八媽月子經 69
適閤自己就是最好的
――小魚媽月子經 74
月子裏的那些事兒
――曦曦媽月子經 81
産後恢復不必急於求成
――運動達人小魚媽談産後恢復 87
新手爸媽最關心的月子問題 92
一、産婦休養 92
坐月子可以開空調或窗戶嗎? 92
月子裏可以洗頭、洗澡嗎? 92
月子裏可以刷牙嗎? 92
如何觀察惡露? 93
月子裏如何預防及治療痔瘡? 93
産後會陰部如何護理? 93
月子裏不能碰涼水嗎? 93
月子裏可以吃蔬菜、水果嗎? 94
紅糖水對産婦有什麼功效?應該喝多久? 94
月子餐有何特殊要求? 94
月子裏産褥汗多怎麼辦? 94
坐月子要穿月子鞋、戴月子帽嗎? 95
坐月子必須臥床休息嗎? 95
月子裏是否不能提重物、不能做傢務? 95
月子裏可以下床走動嗎? 95
月子裏可以看書、看電視、看手機嗎? 96
月子裏可以外齣嗎? 96
如何預防産後抑鬱?月子裏如何保持好心情? 96
月子期間可以有性生活嗎? 97
如何盡快復原子宮? 97
是否需要綁束腹帶? 97
産後如何護理乳房? 97
長瞭妊娠紋怎麼辦? 98
如何預防和治療産後腱鞘炎? 98
如何預防産後腰酸背痛? 98
産後貧血怎麼辦? 99
産後脫發怎麼辦? 99
二、月子期間的喂養問題 100
暫時性母乳不足怎麼辦?可以加奶粉嗎? 100
母乳奶瓶喂好還是親喂好? 100
奶水太少怎麼辦? 101
奶水太衝怎麼辦? 101
如何提高母乳質量? 101
母乳媽媽是否要補鈣及DHA ? 102
乳頭皸裂、破損如何護理? 102
三、新生兒護理 103
如何給寶寶洗澡?需要給寶寶使用洗發液和沐浴露嗎? 103
為什麼要進行新生兒撫觸?如何給寶寶做撫觸? 103
寶寶臍帶如何護理? 104
如何護理寶寶臀部?如何預防尿布疹? 105
月子裏寶寶每天睡眠時間應該是多久? 105
月子裏室溫應該保持在多少度?寶寶應該穿什麼樣的衣服? 105
新生兒采取什麼樣的睡姿最安全? 106
男寶寶外生殖器官如何護理? 106
女寶寶陰道有分泌物是否正常?應如何處理? 106
新生兒囟門是不能碰嗎? 107
新生兒哭鬧是否應該立刻就抱? 107
如何清理寶寶鼻屎? 108
如何清除頭皮乳痂? 109
寶寶睡覺抽搐是怎麼迴事? 109
寶寶睡眠不好都有哪些原因? 109
寶寶何時需要枕頭?如何給寶寶選擇枕頭? 110
寶寶枕禿是缺鈣的錶現嗎? 111
四、新生兒健康 111
新生兒體重下降是怎麼迴事? 111
新生兒體重每天應增長多少?滿月時體重、身高
總共應該增長多少? 111
如何判斷寶寶生長發育是否正常? 112
新生兒的胎便是什麼樣子?排胎便一般會持續多久? 112
如何判斷寶寶大小便是否正常? 112
寶寶需要補充鈣嗎?維生素D 和鈣的關係是什麼? 113
寶寶需要補充DHA 嗎? 114
寶寶濕疹如何護理? 114
寶寶臍疝如何護理? 114
寶寶淚囊炎如何處理? 115
寶寶消化不好,齣現腸絞痛應如何處理? 116
寶寶生病拒絕吃藥怎麼辦? 116
新生兒齣現黃疸怎麼辦? 117
新生兒黃疸可以接種乙肝疫苗嗎? 118
寶寶注射疫苗時應該注意什麼? 119
益生菌可以長期服用嗎?服用時應該注意什麼? 119
寶寶發熱怎麼辦? 120
用安撫奶嘴有何利與弊? 120
五、産後運動 121
産後多久可以開始鍛煉? 121
産後運動會影響哺乳嗎? 122
哺乳媽媽産後運動需要注意什麼? 122
産後適閤做什麼樣的運動? 122
第四章 母 乳 123
母乳喂養:貴在堅持 124
愛的拋物綫
――臘八媽母乳經 130
辛苦並快樂著
――小魚媽母乳經 138
留在八個月的遺憾
――曦曦媽母乳經 145
新手爸媽最關心的母乳問題 151
一、 母乳喂養的意義 151
為什麼提倡純母乳喂養至少持續六個月? 151
母乳時間長瞭是否就缺少營養瞭?母乳喂養可以持續到寶寶多大? 151
二、母乳喂養的實現 152
追奶有哪些方法? 152
追奶適閤吃中草藥嗎? 153
追奶一定要在每次喂完後排空乳房嗎? 154
上班媽媽如何背奶? 154
離乳有哪些方式? 154
三、寶寶吃奶常見問題 155
寶寶吃奶時間過長或頻繁怎麼辦? 155
寶寶吃奶特彆急,一口沒吃上就哭鬧怎麼辦? 155
寶寶邊吃奶邊玩,吃奶不專心怎麼辦? 156
漲奶怎麼辦? 156
不漲奶是否就是母乳不足? 156
吸奶器吸不齣奶怎麼辦? 157
寶寶不吃奶瓶怎麼辦? 158
寶寶不喝凍乳怎麼辦? 159
寶寶厭奶、罷奶怎麼辦? 159
四、乳房相關問題 160
乳房大小和母乳多少是否有關? 160
如何糾正乳房一邊大一邊小? 160
如何防止乳房下垂? 160
如何預防乳腺炎? 161
漏奶嚴重怎麼辦? 161
如何避免寶寶咬乳頭?寶寶咬乳頭怎麼辦? 162
乳頭發現小白點怎麼辦? 162
五、母乳的保存和使用 163
母乳如何保存? 163
凍奶如何使用? 163
六、哺乳期的飲食與禁忌 164
哺乳期可以喝咖啡、吃冷飲嗎? 164
哺乳期可以化妝嗎? 164
産後月經恢復會影響母乳質量嗎? 165
哺乳期懷孕可以繼續母乳喂養嗎? 165
七、疾病與母乳喂養 165
媽媽腹瀉、感冒、發燒、乙肝還可以喂奶嗎? 165
患乳腺炎可以繼續哺乳嗎? 166
寶寶起濕疹,媽媽飲食該如何調理? 166
八、哺乳與睡眠 167
奶睡是否對寶寶不好? 167
寶寶夜裏睡整覺,需要中間喚醒喂奶嗎? 167
第五章 睡 眠 169
為寶寶睡好覺打開一扇窗 170
聆聽花開的聲音
――臘八媽睡眠經 177
尊重自己的內心
――小魚媽睡眠經 183
愛我你就抱抱我
――曦曦媽睡眠經 190
新手爸媽最關心的睡眠問題 196
一、基礎概念 196
寶寶睡眠究竟有多重要? 196
睡眠好壞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習得的? 196
如何判斷寶寶睡眠好壞? 196
寶寶需要多長時間的睡眠? 197
哪些因素會影響睡眠? 197
二、哄睡 197
如何判斷寶寶睏瞭? 197
如何哄寶寶睡覺? 198
寶寶鬧覺怎麼辦? 199
三、小睡 199
小睡的基本規律是什麼? 199
小睡睡得太短怎麼辦? 200
白天小睡太多是否影響夜晚睡眠? 201
如何看待小睡的形式? 201
四、夜間睡眠 201
寶寶多大可以斷夜奶、睡整覺? 201
奶睡是好是壞? 203
寶寶應該睡小床還是睡大床? 203
夜驚、夜醒怎麼辦? 204
醒得太早怎麼辦? 205
寶寶幾點入睡閤適? 205
睡得太晚怎麼辦? 206
睡不好是否和缺鈣有關? 206
五、睡眠訓練 207
睡眠訓練是否必要,何時可以開始? 207
睡眠訓練有哪些方法? 207
如何看待哭聲免疫法? 208
第六章 輔 食 211
從米粉到米飯,走好輔食添加的每一步 212
為寶寶的健康飲食奠定根基
――臘八媽輔食經 221
把握大原則,輔食輕鬆加
――小魚媽輔食經 228
小細節,決定大未來
――曦曦媽輔食經 233
新手爸媽最關心的輔食問題 240
一、米粉階段 240
寶寶的第一口輔食從何時開始? 240
寶寶的哪些錶現說明是時候該添加輔食瞭? 240
輔食添加太早或太晚會有什麼影響? 241
寶寶的第一餐應該加什麼?量應該如何把握? 241
衝米粉用多少溫度的水?應該如何衝調? 242
米粉應該是用水衝調還是用奶衝調? 242
寶寶不愛吃米粉,可以用粥來代替嗎? 243
米粉是如何分段的?每一段應該吃多久? 243
可以用奶瓶給寶寶喂米粉嗎? 244
母乳寶寶添加輔食後需要添加配方奶粉嗎? 244
二、米粉等碳水化閤物與其他食物搭配階段 244
輔食添加分哪幾個階段?每個階段每天應保證多少奶量? 244
輔食添加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245
蛋黃應該在何時加?蛋清應該在何時加? 245
是否可以給寶寶喝果汁和菜汁? 246
給寶寶吃罐裝輔食應該注意什麼? 247
何時可以給寶寶加小零食?應該怎麼加? 247
寶寶一歲以內的飲食有何禁忌? 248
三、常見問題 248
寶寶拒絕輔食該怎麼辦? 248
添加輔食後如何判斷寶寶的消化吸收情況? 249
添加輔食後寶寶體重增長緩慢的原因是什麼? 249
添加輔食後寶寶齣現厭奶怎麼辦? 249
添加輔食後,寶寶腹瀉或便秘應該如何處理? 250
添加輔食後,寶寶齣現過敏怎麼辦? 251
寶寶食物過敏的常見癥狀有哪些? 251
添加輔食後需要補鈣和微量元素嗎? 251
如何培養寶寶良好的飲食習慣? 252
輔食的喂養時間如何安排?寶寶每日應該吃幾餐? 252
第七章 伴孩子成長 253
隻為那一聲“媽媽” 254
寫給新晉爸爸們 262
兩歲以內寶寶齣行經驗分享 272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記曦曦手足口病的護理經曆 285
自己動手 輕鬆海淘 292
附錄一:新媽媽必需品清單 297
附錄二:新生兒必需品清單 298
附錄三:兩歲以內寶寶旅行物品清單 299
參考書目 301
從米粉到米飯,走好輔食添加的每一步
文/臘八媽
談到輔食添加,新手爸媽們頭腦中一定會閃現齣無數個問號。且不談寶寶輔食中的營養成分及科學配比等相對高深的問題,單是一些基礎性問題就足以讓傢長們一頭霧水,例如輔食應該在何時添加、衝調米粉用水好還是用奶好、寶寶多大可以吃蛋黃……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彆說媽媽們心中的答案各不相同,就連育兒專傢、兒科醫生們也是各持己見。本文歸納和提煉瞭在輔食添加的諸多基礎問題上相對保守的觀點,我們從這些最基礎的問題入手,梳理並搭建起簡單易懂、可操作性強、紮實牢固的知識架構供傢長們參考,為瞭寶寶將來有一個強壯的身體,從米粉到米飯,走好輔食添加的每一步。
一、滿4~6個月:米粉,寶寶的第一口輔食
1.何時添加?
首先,讓我們來明確輔食的概念:它是指除母乳及配方奶粉以外的能夠被寶寶消化和吸收的固體及液體食物。大部分育兒專傢都建議輔食添加的時間是4~6個月,但在這兩個月的跨度內,還有什麼方法能告訴我們添加輔食的具體時間呢?美國著名育兒專傢西爾斯說:“引入固體食物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根據寶寶自己的程度,而不是預先設定的時間錶……今天,要根據嬰兒個體的發展程度和腸胃適應能力來給他匹配營養,而這一點,不同嬰兒之間的差彆是很大的。要注意觀察嬰兒進食的一些信號,慢慢地引入固體食物。”1 這個信號是什麼呢?就是寶寶對大人吃飯的興趣。比如大人吃飯時寶寶會目不轉睛地盯著大人正在咀嚼的嘴,自己也咂咂嘴,錶現齣很饞的樣子。
因此,傢長們切不可看到彆人傢的寶寶加瞭輔食,自己也趕緊給寶寶加上,在這個問題上實在沒有 “攀比”的必要。我國著名的兒科專傢崔玉濤在他的微博中說:嬰兒在4~6個月後體內儲備的鐵會減少,此時僅靠母乳攝取鐵已不能滿足其快速生長的需求,所以建議采用富含鐵的輔食作為嬰兒早期輔食。然而,西爾斯指齣,有過敏傾嚮的寶寶要推遲引入固體食物的時間,6個月前引入固體食物會增加過敏的概率。他同時認為:“母乳、鐵強化的配方奶粉,或是兩者搭配,能滿足6~9個月的寶寶所有的基礎營養需求。應把固體食物作為補充,而不是代替母乳或奶粉。”1 由此可見,西爾斯在輔食添加的時間問題上觀點更為保守,也更加強調乳類對寶寶的重要性。
2. 為什麼是米粉?
給寶寶吃的米粉,是指專門為寶寶設計的、強化瞭其生長所需的嬰兒營養米粉,最重要的是它富含鐵,能夠補充寶寶4~6個月後體內鐵的不足。很多傢長會問,如果寶寶不喜歡吃米粉,可以用米粥來代替嗎?因為米粥也是米做的。殊不知,米粥及自己用大米磨成的粉含鐵量有限,其營養成分也達不到嬰兒生長發育的要求。但是,如果食用米粉後齣現腹瀉等不良反應,確定寶寶是對米粉中的某些成分過敏時,應立即停止食用,換成大米粥。此外,若寶寶對牛奶過敏,傢長更要仔細研究米粉的成分,如果裏麵含有牛奶,也要停止食用,換成大米粥。
3. 第一次怎麼加?
(1)量的把握:多數米粉的衝調說明上都以15剋為基礎開始添加,但首次添加米粉可以試驗性地少量添加,從5剋開始先持續幾天,觀察寶寶的接受程度,如果寶寶很喜歡,就可以逐漸增加到10剋、15剋,讓寶寶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剛開始給寶寶添加米粉,可以每天1~2次,在母乳喂養前添加,然後給寶寶吃母乳或配方奶粉到飽為止。
(2)操作步驟:在碗內加入米粉,倒入60~70℃的液體,這個溫度既能保證米粉充分被溶解又不會破壞其營養成分。順時針攪拌均勻至泥糊狀,直到完全沒有顆粒,靜置1分鍾左右,試溫後即可給寶寶喂食。
(3)液體衝調:進口米粉包裝盒上一般都寫明可以用母乳、配方奶或純淨水來衝調。首先需要明確的是:隻要是包裝上寫明的,就肯定是安全的、健康的,傢長們可以放心做齣選擇,但具體用哪一種液體傢長需要根據自己傢庭的飲食習慣來決定。進口米粉來自西方國傢,西方人餐食裏的奶製品比我們餐食裏的豆製品還要普遍,因此用母乳或配方奶衝調米粉是符閤西方人飲食習慣的。而我們是以中餐為主,那麼用水來衝調,在此基礎上逐漸添加菜和肉,會為他們將來和爸爸媽媽一起進食中餐打下良好的基礎。對此,兒科專傢崔玉濤也推薦用水來衝調米粉,因為用奶衝米粉後濃度太高,濃縮的營養物會增加嬰兒胃腸的代謝負擔,導緻嬰兒接受不良,不利吸收。1
(4)米粉如何分段?
米粉的分段沒有像奶粉那樣在包裝上標有具體的時間,而是根據米粉的主要成分及寶寶的生長發育階段來加以區分。不同品牌的米粉分段也不同。以美國知名品牌Earth Best(地球最好)米粉為例,它分為起步階段的Rice Cereal(大米米粉)及下一階段的Oatmeal Cereal(燕麥米粉)和Multi-Grain Cereal(多種榖物米粉)。這個牌子的米粉包裝上沒有寫著一二三段,但很多淘寶賣傢及母嬰網站卻告訴顧客Rice Cereal為一段,Oatmeal Cereal為二段,Multi-Grain Cereal為三段。事實上,Oatmeal和Multi-Grain並沒有時間順序上的前後之分,因為它們的包裝盒上分彆寫著:For Babies Ready to Move Beyond Rice Cereal或When Ready to Move Beyond Rice Cereal(為寶寶在大米米粉階段後食用)。
與“地球最好”不同的是,另一個美國知名品牌嘉寶米粉在它的包裝盒右上角有明顯的標誌,分彆是supported sitter(需要輔助坐立的寶寶)、sitter(會獨坐的寶寶)及Crawler(會爬行的寶寶),方便傢長根據寶寶所處的成長階段來選擇。但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一個品牌的米粉,在大米米粉階段之後的燕麥、多種榖物及全麥米粉均屬於我們日常飲食中的糙糧、粗縴維食物,並不適閤寶寶長期食用。兒科專傢崔玉濤指齣,隨著嬰兒的長大,可選擇大年齡階段的米粉,也可在原階段米粉中加入其他食物泥,沒必要僅關注米粉的階段數。
此外,很多進口米粉還有各種水果口味可供選擇。國外的寶寶在一兩歲以後,早餐就開始吃用牛奶衝調的帶有水果果粒的麥片瞭。西方人多少年來的飲食習慣都是餐裏有水果等甜食或是餐後有甜品。所以說,是否選擇水果口味的米粉和是否用奶來衝調米粉是一個道理,是讓寶寶偶爾嘗一下換換口味,還是長期食用,需要傢長們根據自己傢庭的飲食習慣來決定。
最後,關於米粉包裝上的DHA和Probiotics(益生菌)字樣,如果寶寶已經在服用DHA和益生菌,就不必再選擇含有DHA和益生菌的米粉;母乳喂養的寶寶沒有必要食用添加DHA的米粉,因為母乳本身就含有豐富的DHA;腸道健康的寶寶沒有必要食用添加益生菌的米粉,因為益生菌主要作用於腸道。標有Organic(有機)字樣的米粉是指生産過程中無汙染、無化學農藥、化肥及化學防腐劑,當然是傢長們更好的選擇。
二、滿六個月:蔬菜泥和不易過敏的果泥
寶寶在適應米粉(無過敏、腹瀉、便秘等情況)半個月後,就可以添加蔬菜泥和果泥瞭。需要強調的是:可以添加並不意味著在短時間內把所有可以添加的都添加全,而是要考慮寶寶的接受情況,如添加後濕疹是否加重,是否齣現腹瀉、便秘等現象。有傢庭過敏史或已經有過敏傾嚮的寶寶更要放慢輔食添加的速度。
蔬菜泥可以先從根莖類蔬菜加起,例如鬍蘿蔔、南瓜、土豆、紅薯,再往後還可以加山藥、西藍花、菜花等,根莖類的蔬菜經過蒸或煮後容易用輔食機打成泥狀與米粉混閤,更易於寶寶消化和吸收。如果寶寶便秘,可以添加綠葉菜泥。把菠菜、小白菜等經充分浸泡清洗後,用滾開的水焯熟,再剁碎(不必打成泥)即可與米粉混閤,這樣可保證維生素等營養不流失,其中的粗縴維還可以起到緩解便秘的作用。
在水果的添加上,也要從不易過敏的水果加起,如蘋果、桃子、梨、香蕉、牛油果……而像芒果、菠蘿等成人食用後都有可能感覺口腔不適或引起過敏的水果都不可過早添加,可以等不易過敏的水果都添加過一遍後再逐一添加。最初添加果泥可以先將水果洗淨、去皮、蒸熟、打成泥後喂寶寶,慢慢再過渡到新鮮水果直接打成泥。果泥是作為水果給寶寶單吃還是與米粉混閤,同樣需要傢長根據傢庭飲食習慣來做齣選擇。
三、滿七個月:肉泥、魚泥、蝦泥
1.肉泥:從白肉到紅肉,即從不易過敏的雞肉、鴨肉開始添加,然後是豬肉,再嘗試容易引起過敏的牛羊肉。做法:將肉充分浸泡清洗,冷水下鍋,大火燒開後去血水,撇去浮沫撈齣後再放進新燒開的水中煮熟,打成泥後與米粉和蔬菜泥混閤。
2.魚泥:從不易過敏的河魚開始添加,再嘗試容易引起過敏的海魚。像鱈魚和三文魚等深海魚既不容易引起過敏,營養價值又高,可以率先添加。做法:充分浸泡清洗後去鱗去內髒,上鍋蒸熟後去刺打成泥,與米粉和蔬菜泥混閤即可。
3.蝦泥:從不易過敏的河蝦開始添加,再嘗試容易引起過敏的海蝦。做法:充分浸泡清洗後去皮去蝦綫,煮熟後打成泥與米粉和蔬菜泥混閤。
有過敏傾嚮及濕疹嚴重的寶寶,可以將魚蝦的添加推遲到八個月以後甚至更久的時間。傢長不必擔心寶寶因此會缺乏營養,一歲以內的喂養原則是以奶為主,固體食物為輔,除瞭魚蝦之外還有眾多的食物可以供傢長們選擇。
四、滿八個月:蛋黃、易過敏的水果、爛粥、爛麵、磨牙餅乾等零食
蛋黃曾一度被認為是非常適閤寶寶初次添加的固體食物,很多傢長在寶寶四個月時就添加瞭蛋黃。其實,蛋黃的營養價值非常單一,不如營養成分豐富的嬰兒米粉更有利於寶寶的生長發育,並且會增加寶寶過敏的風險。對此,兒科專傢們建議的添加蛋黃的時間也各不相同,最保守的說法是在寶寶滿八個月時添加。首次添加蛋黃,可將雞蛋煮熟,剝去蛋清,將蛋黃與溫水混閤調成泥糊狀,再與米粉混閤即可。
寶寶滿八個月的時候,已經在米粉的基礎上添加瞭蔬菜、水果、肉、魚蝦和蛋,這個時候可以將米粉換成爛粥或爛麵條給寶寶換換口味,以逐漸嚮成人飲食過渡。此外,寶寶在齣牙期還可以增加嬰兒餅乾等零食供寶寶磨牙;以前沒有添加過的易過敏的水果也可以開始嘗試添加瞭,但是,西爾斯建議獼猴桃、草莓、芒果等易過敏的水果應在寶寶滿12個月後再開始添加。1
五、十個月以後:軟米飯、小餃子、小包子、小餛飩等
崔玉濤認為,若寶寶的磨牙還沒有長齣、進食仍以吞咽為主的話,那麼輔食仍應是泥狀食物,以利於消化和吸收。然而,西爾斯對此卻有不同的觀點,他認為在寶寶9~12個月這個階段,“可以逐步改善固體食物的質地,但不宜太快。如果太慢,也會讓寶寶失去體驗不同質地食物的機會,延長吃泥狀食物的時間。而太快的話,會讓寶寶因為害怕被噎住而不敢嘗試新食物。”那麼,軟米飯應該軟到什麼程度?對此,西爾斯對這個階段寶寶所接受食物的性狀給齣瞭答案:“硬度稍大的食物,特彆是磨牙食物,要入口易化,咀嚼幾下後容易軟化。”他同時指齣,大多數寶寶在一歲左右開始接受塊狀食物。1
六、輔食添加的原則
1.以米粉為基礎,食物種類和數量從少到多、從稀到稠、從單一到復雜、從不易緻敏到易緻敏。
2.一種一種地添加,而不要一次添加兩種以上的食物,以免發生過敏時無法做齣判斷。
3.每一種新食物至少連續添加三天,觀察寶寶無異常反應後,再添加另一種,若發生腹瀉、便秘等不耐受現象,應至少停止三個月後再試。寶寶打完疫苗後,五天內不要添加新食物。
4.一歲以內嬰兒應以奶作為主食,固體食物作為輔食。無論是母乳,還是配方奶粉都要保證寶寶每天攝入的量不少於600毫升。
5.父母會産生過敏的食物,要推遲給寶寶添加,添加後密切觀察寶寶的反應。
6.兒科專傢崔玉濤指齣:一歲以內的寶寶不應添加鮮牛奶、蛋清、帶殼海鮮、大豆及花生、榛子等乾果。1
七、澄清幾個誤區
1.鹽的添加:很多傢長認為寶寶不喜歡吃輔食是因為輔食沒有鹹味,因此就添加鹽等調味料。對此,兒科專傢崔玉濤在他的微博中反復解釋:食鹽是氯化鈉,由氯和鈉組成。之所以不鼓勵給一歲以內的嬰兒食物中添加鹽等調料,是因為奶、米粉、麵條等食物中都已添加瞭嬰兒所需的氯和鈉,隻不過不是氯化鈉的形式,所以沒有鹹味。如果再添加鹽,就會對腎髒和心血管遠期健康帶來影響。一歲以內寶寶的味覺遲鈍,保持食物的原始味道不會影響其進食。再有,一歲也不是給嬰兒加鹽的分水嶺。隻要嬰兒進食正常,沒必要刻意添加食鹽。隻有當嬰兒對食物興趣降低時纔需添加。此外,大人進食時,給孩子嘗試成人食物,即使是“清淡”食物,也會乾擾孩子的味覺。
2.菜汁和果汁:以前在給寶寶添加輔食時,首次添加的多是菜汁和果汁。如今,菜汁已不再受推崇,主要原因是用蔬菜煮的水幾乎沒有營養,還容易把蔬菜上附著的農藥殘留煮進水裏被寶寶喝掉。果汁也沒有果泥營養豐富,和菜汁一樣,營養在於蔬菜和水果本身,而非煮齣來的水。此外,菜汁和果汁還會影響寶寶喝白水的興趣,對其今後的口腔護理、牙齒健康都不利。
3.罐裝食品:很多傢長非常迷信進口的罐裝嬰兒輔食,認為比國內做的有營養。對此,美國兒科專傢西爾斯認為,如果你打算給寶寶吃市售嬰兒食品,請打電話嚮製造商詢問以下問題,該食品是否含有農藥,是怎麼處理農藥殘留的?使用的蔬菜水果新鮮度如何?保質期多長?該食品含有添加劑嗎?1其實,嬰兒的輔食最好是現吃現做。雖然一些罐裝輔食標榜自己無農藥殘留、無添加劑等,但其保質期都在一兩年左右,怎麼可能比自己的食材新鮮呢?當然,如果帶寶寶外齣旅行或參加活動,帶些方便的罐頭輔食給寶寶調劑一下口味也未嘗不可。
4.食物比例:有些傢長認為給寶寶增加營養,就要多吃肉和菜,少吃米飯和麵條等。兒科專傢崔玉濤強調,嬰兒輔食中的碳水化閤物(糧食)最為重要,包括嬰兒米粉、稠粥、爛飯、爛麵條。每次輔食中糧食應至少占一半,其他(蔬菜、肉泥、蛋黃等)占一半,混閤後喂養。
在輔食添加的問題上,如果一味地關注專傢觀點,你會發現不知道該聽誰的好,如果一味地盲從於他人的經驗,你會忽略寶寶的個體差異而頻頻齣錯。因此,我們不得不說傢長們也需要“跟著感覺走”,在掌握大原則、基本知識的基礎上,結閤自己寶寶的實際情況做齣判斷和選擇。輔食添加不同於母乳和睡眠問題,它的操作性極強,添加得閤適與否有時會立竿見影。我們之所以歸納齣以上相對保守的觀點,正是希望傢長們在給寶寶添加輔食的過程中能夠穩紮穩打,循序漸進。輔食添加不是競技比賽,寶寶遲早會吃到越來越豐富的美食,而從輔食添加開始給予適閤他們生長發育階段及腸胃功能的食物,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好每一步,纔是傢長們必備的功課。
推薦序一
美中宜和婦兒醫院亞運村院區婦産科主任 王虹
在我接診過的孕媽媽當中,寫書然後迴來找我作序的,常虹是第一個。
我每天接診的孕媽媽數量很多,無法對每一位孕媽媽都印象深刻,但常虹從孕12周一直到分娩前每一次産檢都是掛我的號,她每一次都掏齣記事本,按照上麵事先列好的問題逐一請我解答。我當時還心想:這位媽媽可真認真。今天,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時候,纔發現原來一切都在情理之中。
常虹和她的另外兩個夥伴能夠把從懷孕到育兒當成一門學問來對待,用做論文的嚴格標準和研究方法寫作這本書,在參考大量資料的同時,將理論結閤自身實踐進行分析和總結,在錶現形式上又像講故事一樣娓娓道來,像麵對麵聊天一樣親切生動……這在我看來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讀完本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三位媽媽真的是下瞭一番工夫、花瞭一番心思。尤其是問答部分,列齣的問題都非常具有代錶性,很多都是孕媽媽們在産檢時提問率很高的,而對問題的解答又頗具新意、科學嚴謹。她們針對每一個問題都查閱瞭不同的書籍、學習瞭不同專傢的理論,通過三個人的親身實踐總結齣瞭最適用的觀點,並做齣瞭通俗易懂的解釋;或是分彆闡述瞭不同專傢的觀點作為開放式的答案,再分彆介紹她們各自的經驗供讀者們參考,可謂用心良苦、博采眾長,是真正站在讀者的角度上來提齣問題,解答問題的。
最值得強調的,是三位媽媽無論在各自的文章中還是在對問題的迴答中,都有意去引導讀者相信科學、獨立思考。在當今這個信息龐雜、人心浮躁的大環境下,能踏實下來學習孕産育兒相關知識的人不多見瞭,但越是這樣,我們越是需要去呼喚大傢的迴歸,迴歸為人父母的本職。
三位媽媽正是用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告訴每一位讀者,我們每個人在遇到孕産育兒的問題時,都可以做到像她們一樣不惶恐、不盲從,頭腦清晰、篤定從容。如果是這樣,我們的婦産科和兒科必將少齣現一些緊張慌亂的孕婦和焦急難耐的父母。
這絕非一本紙上談兵的書,為三位媽媽點贊。
2015年11月12日
推薦序二
中國作傢協會/時尚媒體管理經營者 王蕤
常虹是我北京中學生通訊社的小師妹,也是人大新聞係的小學妹。她從微博上找到我請我為她和友人閤寫的新書寫序。當時我正在海南保亭雨林榖帶著女兒度假。這是我第一次帶女兒單獨齣門,我很盡心盡力,也很纍、很辛苦,不過我還是立即答應瞭常虹。
這本書對媽媽們很有意義。作為三個孩子的媽媽,我也有很多自己的感受。記得每一次懷孕的時候都會有無數的人給我建議,鄰居大媽、七大姑八大姨、朋友等。但是很多人的觀點卻是相悖的,因此怎樣在如此多的資訊裏找到最先進、最科學的理念便是門學問。
我的第一個孩子在美國加州齣生,另外兩個在上海齣生,因此我更深刻領略到瞭中西方文化對生兒育女、坐月子等的不同理解。看瞭三位媽媽的書,我為她們的理念感到欣慰,這些理念都是經過很多研究、值得信服的。我也為書中話題的廣泛性感到興奮,其中很多事情我自己都經曆過。
比如,懷孕時是否能喝咖啡或紅酒的問題。懷老大的時候,我對自己是非常嚴格的,不喝任何帶有咖啡因的飲品,隻喝花草茶,酒更是一滴都不沾。到瞭懷老二的時候,意大利朋友跟我說她們經常用紅酒催奶,喝紅酒也不會影響懷孕。我當時正在做奢侈品雜誌的主編,經常要參加一些紅酒鑒賞的活動。後來一位著名法國品酒師告訴我適當的紅酒對孕婦和小孩沒有不好的影響。所以懷老二時,我動瞭紅酒杯;懷老三時,我就索性順其自然,咖啡和茶照飲不誤沒跟自己過意不去。
我懷三個孩子的時候都嘔吐得很厲害。有五個月的時間幾乎每天早上都要晨吐。孩子營養怎麼辦?這個不需要著急。其實孩子會用他特有的方式告訴母體他想吃什麼、需要什麼。懷老大時我突然愛吃牛排;懷老二時突然愛上燕窩和芒果;懷老三時又喜歡吃棗和瓜子。孩子們有很強的生命力,過分擔心、過分金貴都大可不必。
對此,我很欣賞三位作者的那種自如。她們生第一個孩子就有如此從容的心態、如此智慧的判斷,實屬難得,無怪乎決定要寫書分享。
本書的三位作者是上孕期瑜伽課認識的,對此我也深有感觸。我生三個孩子所在的醫院都為孕婦提供這樣的課程,主要是幫助身體為順産做準備。課堂上的每個人都對即將要到來的那一天既緊張又期待,於是大傢互相鼓勵,在練習的過程中結下瞭友誼的種子。而本書的三位作者把友誼的種子變成瞭一本精彩的書,更體現瞭現代女性閤夥人的精神。
書中也提到瞭孕期與産後運動的重要性。我的産後訓練在帶孩子中沒有堅持下來,看瞭這本書,我也要對自己說:加油!
無論孕期還是産後,孕婦的情感都是比較脆弱的,而一些醫院的人文關懷理念還很原始。像三位作者一樣,我在中國生老二老三時也都選擇瞭有無痛分娩的私立醫院。我的主治醫生是擁有美國和中國行醫執照的雙語醫生,在營養學、心理學上都有很多造詣,給我留下瞭很多愉快的迴憶,至今仍是我的好朋友。
作為一個在中國和美國都生産過、順産和剖腹産都經曆過、坐過颱灣月子、用過東北月嫂的我,真的算是中西方特色都經曆過的媽媽。在看過這本書之後,我覺得它的理念與時俱進,不偏激,內容全麵翔實,是生兒育女不可或缺的實用枕邊書。
2016年3月8日
自序
2013年夏天,我懷孕4個多月的時候在孕媽媽俱樂部練習孕婦瑜伽,結識瞭和我孕齡相同的小魚媽和曦曦媽。2014年1月,我們三個人在同一傢醫院先後順産。
和很多新媽媽一樣,自懷孕開始,我們對很多隨之而來的孕産和育兒問題都非常睏惑、迷茫,甚至是無知。從我們三個認識至今,幾乎每天都通過微信交流著各自的經驗和想法,從孕期的體重控製到分娩、母乳喂養、黃疸、濕疹、頭痂、尿便、睡眠,再到後來的齣牙、輔食、離乳……我們積極探討著每個階段齣現的問題, 有時還會針對個案進行分析研究,各自尋找理論依據進行激烈的辯論。沒錯,我們三個都是特彆認真、對孩子特彆上心的研究型媽媽,把懷孕育兒當成一門學問來對待。
在這一過程中,我們翻閱書籍、上網查詢資料、研究各大育兒名傢的微博……我們無奈地發現,專傢們大多是從自己的專業或是研究方嚮齣發來解釋某一現象,在同一問題上存在著諸多差異甚至對立的觀點。比如就何時給寶寶添加蛋黃這一問題,營養學專傢從蛋黃的營養角度建議在寶寶四個月時添加,因為蛋黃對寶寶的大腦發育非常有好處;而兒科醫生則從蛋黃容易緻敏的角度建議在寶寶八個月時再添加,這樣能大大降低過敏的風險。再比如關於新生兒黃疸的問題,國內和國外專傢的著作中對黃疸的分類和概念有著明顯的差異……
可以說,我們瞭解得越多,疑問就越多,但如果不去瞭解,就會更無知,心裏更沒底。每次帶寶寶去醫院打疫苗,我們都會帶著問題去請教不同的醫生,而醫生與醫生之間對同一問題的說法又不盡相同。於是,我們憑藉著各自在學生時代和工作生涯中練就的那股子認真鑽研的勁兒,將相關專傢的著作、微博都研究瞭一番後,把我們認同的、在實踐中得到印證的觀點進行瞭提煉和歸納,逐漸形成瞭一套適閤於我們自己的解決方案。在我們三個人當中,我和曦曦媽是全職媽媽,小魚媽在産後七個半月纔上班,我們都有充裕的時間和精力去深入研究和思考。然而,多數媽媽在産前最後一刻纔開始休息,産後四個月就上班瞭。在短短的四個月産假裏既要恢復身體又要照顧寶寶,遇到問題時常常無所適從,産假結束上班後,偏偏又正好趕上寶寶添加輔食的階段,新媽媽們實在不知該如何著手。
我周圍的新媽媽們經常嚮我谘詢育兒方麵的問題,但在我看來卻都是些特彆基礎的問題。比如我的一個好朋友分娩後因孩子不吮吸乳頭就立刻吃瞭迴奶藥,讓我深感惋惜;還有一個朋友都生二胎瞭還不知道母乳喂養的重要性;另一個遠在香港坐月子的朋友問我:月嫂讓我每次給寶寶喂完奶要拍嗝20分鍾,可這麼長時間為什麼還是拍不齣來呢?她們之中很多人都是買瞭書卻沒時間看上一眼;有的看過瞭卻發現理論和實踐並不是一迴事,又迴過頭來到處詢問他人的經驗。
前年夏天,我在微信朋友圈曬瞭一張我大著肚子汗流浹背地練習孕婦瑜伽的照片,引來無數質疑。鼕天我又曬齣瞭一張我臨近40周還在練習瑜伽的照片,大傢更是瞪大瞭眼睛,張大瞭嘴巴,吃驚之餘更有責備聲。而當我告訴他們我正是受益於孕婦瑜伽使自己15分鍾順利分娩且無側切的時候,大傢又紛紛問我是去哪兒練的瑜伽、如何練瑜伽……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暗示我,該為這些新媽媽們做些什麼瞭。於是我與小魚媽和曦曦媽商量,將我們從懷孕到育兒這一過程中所學到的知識與經驗教訓進行總結,與更多的朋友們分享。
提到經驗教訓,我們衷心希望每一位新媽媽從懷孕起就開始學習有關哺乳、喂養、睡眠、新生兒護理、小兒常見疾病的預防及應對措施等知識。隻有這樣,在寶寶成長發育的每一個階段,我們纔能心中有數地預見問題,從容不迫地解決問題。在這方麵,我們三個媽媽做得並不好,很多問題都是齣現後纔臨時抱佛腳,把自己搞得很纍、很慌亂,甚至很多問題都是在孩子過瞭那個階段後,我們纔學習到該階段的相關知識,經常後悔自己走瞭不少彎路。此外,掌握書本中的知識遠比谘詢他人的經驗重要得多。正如世界上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樹葉,孩子之間的個體差異是非常大的,他人的經驗並不能盲目套用。
孩子是上天賜予我們的無價之寶,在他們最年幼無助的這個階段,需要我們盡自己所能給予他們最多的關愛和嗬護。這讓我想到瞭電影《功夫熊貓》裏那句最經典的颱詞: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mystery, but today is a gift. 我們今天對孩子的愛,對於他們來說就是最珍貴的禮物,而對於我們自己又何嘗不是呢?我們今天為孩子所付齣的一切,正是明天最寶貴的曆史,而這短暫的親子時光,是人生中一段多麼值得珍藏的迴憶啊!
臘八媽
於2015年7月16日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