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漢學傢桑稟華為遊曆中國文學的無邊景緻提供的一份彆緻指南,巧妙運用具體例證來講述普遍主題,關注文學對社會和政治問題的迴應,以及文學與曆史和哲學之間盤根錯節的牽連。三韆年文學長河,六萬字清晰鳥瞰。文字靈動,譯筆優美。
內容簡介
本書講述瞭中國文學從古至今的曆程,尤其關注文學文化在迴應社會與政治關切時所發揮的關鍵作用。中國傳統的文學概念不僅涵蓋瞭詩歌、詩學、戲劇、小說,也包括瞭曆史和哲學,作者遵循瞭這種理解,在書中討論瞭文學文化的哲學基礎以及文學直麵曆史創傷、陶冶情操、滋育感性的力量。桑稟華從古代的曆史文獻一直追蹤到中國文學的現代化、全球化,突齣瞭倫理和審美之間的密切關係,也展現瞭中國思想的多樣性。
作者簡介
桑稟華,美國史密斯學院中國文學與比較文學副教授,兼任文學翻譯學刊《蛻變》執行編輯、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副研究員,2011至2013年任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公共知識分子項目研究員。著有《時光的心靈:20世紀中國小說的道德力量》(2006)、《牛津通識讀本:中國文學》(2012),另閤著、翻譯有其他作品,並在中文研究期刊上發錶論文。精通中文、俄文、法文和英文。
精彩書評
桑稟華完成瞭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事:在如此短的篇幅內,對中國文學從古至今三韆年中的主要趨勢、作者和作品進行清晰而迷人的鳥瞰,並且在具體例子和一般分析之間做到瞭恰到好處的平衡。 ——哈佛大學中國文學教授伊維德(WiltL.Idema) 以六萬多字的篇幅,呈現中國文學各體的麵貌,勾勒中國文學發展的綫索,突顯中國文學文化的特色,更非易事。隻有高瞻遠矚,執簡馭繁,纔能高屋建瓴,綱舉目張,做到既有論述高度,又有信息密度。我以為,本書就是采取這樣一種策略。 ——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程章燦
目錄
前言1基礎:倫理、寓言和魚2詩和詩學:山水、典故和酒3文言敘事:史書、筆記和誌怪小說4白話戲劇和小說:園林、草寇和夢5現代文學:創傷、運動和車站索引英文原文
精彩書摘
第一章基礎:倫理、寓言和魚 中國文學中的求知之路有時會令人驚訝。以傳說中的智者莊子(約前369—前286)命名的文集會讓偏愛直覺領悟的讀者眼前一亮。莊子和名傢的惠子遊於濠梁之上時曾有下麵一段對話: 莊子曰:“鰷魚齣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莊子先是用惠子本人的邏輯來反駁,然後卻提供瞭通嚮智慧的另一條路徑。正如惠子即使不肯承認,其實也知道莊子所知,莊子同樣能感覺到魚的快樂。對名傢而言,語言是交流的唯一工具。而在莊子看來,既然他和魚同屬一個宇宙,他就可以和魚感同身受。物我之間的此種感應意味著不斷擴展人的視野,這正是《莊子》的一則寓言中河伯所收獲的道理。河伯遊至北海,方知此前所見隻是一隅。北海若評論道:“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 中國思想的各大流派都渴望更加遼闊的視野,最受愛戴的詩人、樂天的政治傢蘇軾(1037—1101)最精彩地錶達瞭這種嚮往。在《前赤壁賦》中,蘇軾記述瞭泛舟長江的一次夜遊。當飲酒的賓客途經一處著名的戰爭遺址時,氣氛變得憂鬱起來。此地的兵敗事實上決定瞭漢朝覆亡的命運,所以眾人不免談起瞭無常與恒常的話題。應當如何看待曆史上那些王國的終結?一位賓客不禁哀嘆人生的無足輕重: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為瞭解開朋友的心結,蘇軾以盈虧不止的月亮和奔流不息的江河為例,說明自然也有恒常的一麵,應該更達觀地看待變化: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蘇軾在11世紀關於無常與恒常的沉思觸及瞭中國文學想象中的一個核心主題。人生如此短暫,我們該如何應對?時間流逝的憂慮讓得失榮辱的問題,齣仕為官的責任以及對友誼、傢庭和種種成就的追求都變得格外緊迫。文學文化起到瞭幫助人們探討這些問題和欲望的作用,這種對人生抱負的關注也能指導他們如何麵對時光中的變遷。按照公元前4世紀晚期《左傳》的說法,“言”是實現“不朽”的三條途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之一。 第二章詩和詩學:山水、典故和酒 詩意地棲居 在《蘆灘釣艇圖》中,吳鎮(1280—1354)的詩所占據的空間超過瞭作為主角的漁夫,雖然比起水邊的蘆葦岸來它還是小些。書、畫和詩的含義融為一體,這幅手繪捲軸濃縮瞭自然界和它內在的模式,堪稱微型宇宙。 紅葉村西夕照馀。黃蘆灘畔月痕初。輕撥棹,且歸歟。掛起漁竿不釣魚。 他凝神注視光影的變幻,似乎在勞作之外看到瞭什麼。觀畫者或許會在他的休憩中體會到許多種情緒,從沉靜到坦然,再到不安,甚至到陰鬱,然後或許又循環一遍,因為漁夫可以象徵失意的文人,這在堵死瞭齣仕之路的元朝尤其能觸痛他們的心。這種情感的起伏與水麵的波浪和風中的蘆葦一樣,增強瞭作品的感染力。畫常被稱為“無聲詩”,它能傳遞難以言錶的情緒,書法被看作性格的窗口,而詩則負有更復雜的使命,不僅要喚醒自然的種種神秘,還要讓它們激發情感的共鳴和曆史的聯想。 在中國,詩歌嚮來都承擔瞭許多功能,修身養性、教化社會、治理天下都在其中。人們認為詩歌呈現瞭自然的運行模式,因而可以在易逝的時間中發現意義,也可調節身體的“氣”,培養善的品格。陸機(261—303)在《文賦》中寫道,“詩緣情而綺靡”。詩歌錶達復雜情感的能力使得它既適閤幽獨的沉思,也適閤眾人的雅集。許多詩都是應景之作,所以在標題或序言中記錄瞭時間、地點和場閤。互贈此類詩歌有助於見證並深化彼此的關係,也能促進政治的穩定。 正因詩歌有如此豐富的用途,它在古代中國就成瞭最受尊崇的文學體裁。古代的朝廷會采集民歌,經史子集各類書籍都收入瞭詩歌。到瞭公元3世紀,上層的扶植已經可以讓文人專心作詩,而且寫詩幾乎成瞭士大夫階級的必備纔能。7世紀末,唐朝更把這種要求變成瞭製度,寫詩作賦被納入國傢統一的科舉考試的科目。雖然現代學者對唐朝以後的詩評價不高,認為基本是因襲前人,但在整個帝製時代,詩歌仍保持瞭文學至尊的地位。 詩歌的感染力經常需仰賴理性所不能把握的“氣”,中國詩歌尤其擅長錶達微妙易變的情緒。例如在《二十四詩品》中,詩評傢司空圖(837—908)不僅討論瞭“悲慨”和“曠達”這樣的情感,而且還將“精神”等動態情緒與“縝密”等更靜態的情緒彼此對照。司空圖的這篇詩話本身就是一首長抒情詩,它既可形容詩,也可形容人。在開篇描繪“雄渾”的短章之後,立刻有“衝淡”來與之平衡,並突齣瞭這種特質的飄忽難測: 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脫有形似,握手已違。 其中一些情感(或者司空圖所稱的“品”)聚焦於人的世界(“典雅”),另一些則指嚮人類陳規之外的東西(“超詣”“飄逸”)。“自然”“實境”等品側重可感的錶象,“含蓄”“流動”等品則突齣無形的變化。這些詩品之間經常彼此交疊,體現瞭中國詩歌各種維度相交織的豐富質感。以山水詩為例,它不僅可以提供超脫紅塵的一條路徑(“飄逸”),也可呈現人心與自然的親密交流以及自己的心境(“衝淡”)。
前言/序言
程章燦 從事中國文學的教學與研究,屈指算來,已經三十多年瞭。其間接觸過很多介紹中國文學的著作,即以英文著述而論,也見過不少。其中麵嚮一般讀者,而且比較流行的,就有好幾種。例如上世紀初齣版的英國漢學傢翟理斯(H.A.Giles)的《中國文學史》(AHistoryofChineseLiterature,D.AppletonandCompany,1901),上世紀中葉齣版的華裔學者陳受頤的《中國文學史》(ChineseLiterature:AHistoricalIntroduction,TheRonaldPressCompany,NewYork,1961),以及另一位華裔學者柳無忌的《中國文學概論》(AnIntroductiontoChineseLiterature,IndianaUniversityPress,BloomingtonandLondon,1966)。新世紀以來,歐美學界又有幾種中國文學史新刊,大抵齣於集體撰述,執筆者幾乎囊括瞭歐美漢學界中從事中國文學研究的一時精英。然而,這些書要麼過於陳舊,沒有能夠及時更新知識;要麼過於學究,隻適宜做專業課程教學的參考,並不適閤一般讀者閱讀。先不論其閱讀界麵是否友好(這一點,既涉及筆調寫法的講究,也涉及篇章結構的安排),隻談篇幅,動輒數百頁,乃至長達多捲,常常令人望而生畏,一般讀者是否有耐心讀完,就大有疑問。 相比之下,桑稟華(SabinaKnight)教授的這本《中國文學》,英文本正文不過薄薄120頁,中譯本隻有區區六萬多字,簡直就是微縮版。但它的時間跨度,卻從《詩經》一直寫到衛慧,空間跨度上則涵蓋瞭中國大陸、颱灣以及香港等地的文學創作,甚至囊括哈金、李翊雲等海外華人作傢創作,可謂具體而微。其書言簡意賅,引人入勝,集中精力,一兩天就可以看完。老話說,“開捲有益”,就我個人而言,閱讀此書,既是一次輕鬆愉快的經曆,也是一種彆緻的知識體驗。 本書是“牛津通識讀本”之一。這套叢書的設計思路,是麵嚮一般讀者,進行某一學科領域的通識傳播。“牛津通識讀本”的英文標題是“VeryShortIntroductions”,這相當於漢語中的“簡說”、“略論”、“淺談”,可見簡明扼要是其首要訴求。誰都知道,中國文學史曆史悠久,文類繁雜,風格多樣,綫索紛亂,作傢作品汗牛充棟,即使一部鴻篇巨製,也未必駕馭得瞭,容納得下。以六萬多字的篇幅,呈現中國文學各體的麵貌,勾勒中國文學發展的綫索,突顯中國文學文化的特色,更非易事。隻有高瞻遠矚,執簡馭繁,纔能高屋建瓴,綱舉目張,做到既有論述高度,又有信息密度。我以為,本書就是采取這樣一種策略。在“引言”中,作者開門見山,徵引盛唐著名詩人王之渙那首膾炙人口的《登鸛雀樓》,意在藉用這首絕句,提示全書的寫作思路:“這首公元8世紀的絕句,讓我們想起中國人將文化視為綿延之河的傳統觀念。……蜿蜒的河道最宜登高遠眺,以觀其輪廓,體其深意。” 除瞭“引言”,全書隻有五章,每章平均一萬來字。“螺絲殼裏作道場”,顯然,麵麵俱到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取的。作者的應對策略,首先是突齣重點,其次是深入淺齣。第一章描述中國文學的曆史與文化基礎,相當於全書的概論;最後一章敘述中國現當代文學,相當於收尾;中間三章分彆敘述中國詩歌、文言敘事與白話敘事,相當於分體的中國文學概述,是本書的重中之重。先秦諸子散文與諸子哲學,早期文言敘事與曆史編纂,彼此糾纏,其間關係“剪不斷,理還亂”,議論紛紜。書中不僅對這兩組關係作瞭細心梳理,又從中國文化的高度,關注哲學與文學、曆史與文學之間盤根錯節式的牽連。這樣一種關注,顯示的是作者對“文史哲本是一傢”這個“中國傳統文化觀念的尊重”。 站在西方人的立場,又主要麵嚮西方讀者介紹中國文學,選擇從世界文學或者比較文學的視野來觀照中國文學,是理所當然的。由於作者本來就具有比較文學的學術背景,所以,在把握中國文學的曆史脈絡與文化特徵時,能夠抓住一些具有宏觀性與理論性的“普遍的主題”,作為標的。第一章先擺齣“文”、“文人”、“經典”等概念,討論文、文人以及經典的産生及其對中國文學的影響,又圍繞“情之道”這一主題,探討“情”在中國文學裏的獨特內涵。作者慣於“將普遍的主題與具體的例子相結閤,在不同文本的對話中,呈現自己關心的主要問題”。如果說“普遍的主題”好比森林中的道路,引導全書的行進方嚮,那麼,“具體的例子”就有如森林中的花草樹木,呈現行進途中的一幀幀風景圖畫,讓人賞心悅目。 本書五章題目的設計,就自覺體現瞭“普遍的主題”與“具體的例子”的結閤。這五個題目依次為:“基礎:倫理、寓言和魚”,“詩和詩學:山水、典故和酒”,“文言敘事:史書、筆記和誌怪小說”,“白話戲劇和小說:園林、草寇和夢”,“現代文學:創傷、運動和車站”。很顯然,這些題目以冒號為界,前麵就是“普遍的主題”,後麵則是“具體的例子”,其結構相同,實齣一轍。每一章之下,又分齣若乾小題,可以說是次一級的“普遍的主題”,與之相配閤的,則是各類“具體的例子”。以專門介紹中國詩歌的第二章為例。此章總共隻有12000多字,卻在“詩和詩學:山水、典故和酒”的總題之下,又分齣九個小題:“詩意地棲居”(主要講詩歌之用)、“實境”(主要介紹《詩經》)、“超詣”(主要介紹《楚辭》)、“典雅”(除詩體之外,又兼及辭賦)、“悲慨”(從漢魏六朝五言詩一路講到李白詩和李清照詞)、“疏野”(介紹嵇康、阮籍、陶淵明等疏離政治、具有鮮明的反抗個性的詩人)、“飄逸”(介紹謝靈運、王維、禪詩、神韻詩等)、“感時”(介紹杜甫《春望》等作品)、“豪放”(介紹李白、蘇軾等)。不難看齣,從“實境”到“豪放”都是圍繞詩歌的風格來做文章,而這八種風格標目,除瞭“感時”之外,全都齣自《二十四詩品》,可見作者對此書情有獨鍾,也就是對《二十四詩品》所代錶的極具中國特色的詩歌理論批評方式,懷有特殊的溫情與敬意。錶麵上看,風格論是本章的核心,實際上,作者在具體展開時,文筆隨時流轉,如入江南園林,得移步換景之妙。例如“豪放”一節由這種風格流派入手,在介紹過蘇軾之後,就順流而下,介紹宋代印刷術發展以及詩話韻書之類書籍的大量齣現及其對於詩學的影響,然後又陡然一轉,切換到古代女性詩人與女性詩評傢等有趣的話題等,雖然點到即止,卻讓讀者有意猶未盡之感。 “點”哪裏,怎樣“點”,大有講究。書中對具體作品的解析,就是“點”的一種,由於視角獨特,往往意味雋永,發人深思。在解析杜甫《春望》“感時花濺淚,恨彆鳥驚心”二句時,作者講到詩句的意思,“或者是詩人因為花和鳥而濺淚、驚心,或者是花本身濺淚、鳥自己驚心。兩層意蘊交融形成的歧義,錶現齣學者們所稱的中國詩的‘濃縮’特質或者‘雙重語法’”。在此基礎上,作者點齣中國詩歌的一個特色:“中國詩並不贊美單個的主體,反而經常讓自我隱身。通過淡化‘我’與‘物’的區分,這些詩所沉思的世界,是個性經驗較少橫亙其間的世界。”如此點評,堪稱舉一反三,妙語解頤。又如第三章介紹唐傳奇,從故事的敘述角度和作者的身份認同入手:“雖然多數核心故事是用全知的無人稱視角敘述的,許多故事卻采用瞭由某位目擊者嚮敘述者轉述的框架,仿佛故事隻是一段客觀的記錄。”“這些敘述框架在故事本身和讀者的世界之間架起瞭橋梁,並且時常對核心故事的倫理內涵做齣評判。對道德說教如此重視,或許揭示瞭作者對文人地位和傳統儒傢價值觀的憂慮”,也頗有見地。再如第四章介紹白話戲劇和小說,拈齣“園林、草寇和夢”這三個具體意象,不隻是為瞭簡單地對應《紅樓夢》、《水滸傳》、《牡丹亭》這三部名著,而且藉由這些意象,強化直觀印記,拓展迴味空間。以“園林裏的草寇”為切入點,討論《紅樓夢》中的大觀園故事,就富於巧思,也饒有餘韻。 《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和《金瓶梅》,號稱明代長篇小說四大名著。為瞭幫助讀者瞭解這些小說,作者著重介紹瞭成書過程及其主題錶現。就成書過程來說,“這類小說都是在緩慢的纍積中演化而成的,和重寫前代詩歌的做法相仿,文人們經常為瞭某些意識形態的目的改寫更早的版本”。不是就事論事地說明這類小說的成書過程,而是將這類小說與前代的詩歌重寫以及意識形態力量的介入相掛鈎,從而揭示隱藏於小說背後的文化因素。當然,無論是語言風格,還是主題內涵,這四部小說又是各不相同的。以《西遊記》為例,其主題貌似簡單,盡人皆知,實則復雜,大可討論:“如果把《西遊記》當作一部象徵性的小說,那麼玄奘就是求道者,悟空是他的心智,白龍馬是他的意誌,八戒是他的生理欲望,沙僧是他與大地的聯係。取經之路代錶心智的修行,作品中的危難與妖怪代錶遮蔽頓悟之光的種種扭麯的幻象。小說對精神追求的描繪在多大程度上錶達瞭反諷,學者們各執一詞。它是嚴肅的史詩還是史詩的戲仿?它是鼓吹用佛法度人,還是主張儒釋道三教閤一?”這段話有確定的判斷,也有不確定的追問,還可以看成是對廣大讀者的一點提醒:實際上,這類小說都有復雜的主題,而這種復雜性,正是其深厚文化內涵的一種體現,不小心細讀,就最容易被忽略。 從總體上看,第五章的寫法與前四章略有不同,其邏輯層次特彆簡約。這一章專門敘述中國現當代文學,其空間背景涵蓋中國大陸、颱灣以及香港,甚至遠涉北美地區的華裔作傢。全章以高行健名噪一時的劇作《車站》為引子,串連起全章的五條綫索。“高行健的劇作是一則寓言,解讀瞭中國從鄉村進入城市的變化,隱含著對中國文學的現代化和全球化至為關鍵的五個主題:對民族自豪感、人文主義、進步、記憶和快樂的追尋。”接下來,作者就以追尋民族、追尋人性、追尋進步、追尋記憶、追尋快樂這五個主題為綱,提挈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各傢創作,麯終奏雅,歸結到對於文化中國的追尋,也涉及華語文學在當今世界上的地位,收尾乾淨利落,卻也顯得有些匆促。 本書作者桑稟華曾在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接受過中國文學和比較文學的專業訓練,從其書後所附延伸閱讀的書目來看,作者是擁有較為寬廣的專業知識視野的。這本書是為英語世界對中國文學有興趣但並未受過專業教育的一般讀者而寫的,對他們來說,不必花多少時間,就可以鳥瞰中國文學,有個粗略瞭解,事半而功倍。它也同樣適閤中國讀者。即使對中國文學已經有所瞭解的中文專業學生,若能設身廬山之外,有所觀,進而有所思,有所悟,定可滿載而歸。倘得如此,自要感謝本書將普遍與具體相結閤的體例,新鮮而跳蕩的筆法;也要感謝本書的譯者李永毅教授,他不僅有曉暢的譯筆,還以認真負責的態度,校訂瞭原書的幾處訛誤。至於從中英文對讀中,體會兩種語文錶述各自的微妙,更是雙語讀本得天獨厚之處,此乃眾所周知,不需我再饒舌。
牛津通識讀本:中國文學 [Chinese Literature]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