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05
面向21世纪的中国模式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商品名称: 面向21世纪的中国模式研究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12-01 |
作者:董必荣 | 译者: | 开本: 32开 |
定价: 55.00 | 页数: | 印次: 1 |
ISBN号:9787208141872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1 |
作者对中国未来发展的走向和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中国梦一方面对以往的经济增长模式去敝,另一方面对中国模式澄明,使未来的中国模式趋于无敝和敞开。中国梦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精神高原上,总结以往各种增长模式的经验教训,彻底解决了它们无法解决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问题,彻底解决了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有谁享用等重大问题,使中国模式由一个单纯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到一个全面的社会发展模式,进而为构建马克思所说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创造必要的历史条件。中国既有许多成功的事实,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成就;也有许多成功的制度安排。这些事实的背后存在共同的、规律性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普遍意义。从这个角度说,作者肯定“中国模式”的存在。作者把中国模式与苏联模式、西方模式、拉美模式、东亚模式进行了比较,认为中国模式具有后发优势和潜在优势;同时中国模式也面临新的挑战,这种挑战包括国内的和政府自身的挑战,也包括国际的挑战。
作者认为中国模式解决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问题,解决了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有谁享用等重大问题。中国梦一方面对以往的经济增长模式去敝,另一方面对中国模式澄明,使未来的中国模式趋于无敝和敞开,使中国模式发展为一个全面的社会发展模式,进而为构建“自由人的联合体”创造必要的历史条件。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讲师,法学博士。主要研 究领域; 经济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哲学研究》、《哲 学动态》《伦理学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二十篇。
中国经济哲学博士文库(第二辑)序言 / 1
前言 / 1
第一章 导论 / 17
第二章 范畴辨析:“模式”与“社会发展模式” / 29
第一节 两种向度的“模式”及区别 / 29
第二节 四种社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 39
第三章 中国模式 / 99
第一节 中国模式的历史渊源 / 99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 111
第三节 何谓“中国模式” / 121
第四章 面向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图式 / 138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逻辑与体系建构 / 138
第二节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逻辑与制度建设 / 152
第三节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战略 / 170
第四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愿景 / 177
第五章 中国模式的开放性与国际性 / 186
第一节 中国走向世界 / 187
第二节 世界走向中国 / 203
第三节 人类走向和谐世界 / 214
第六章 中国模式面临的现实问题 / 244
第一节 公平的挑战 / 245
第二节 资源与环境的挑战 / 249
第三节 执政党和政府的挑战 / 252
第七章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中国的发展 / 268
第一节 发展是全人类的*大公约数 / 268
第二节 五大新发展理念的哲学解读 / 272
第三节 中国梦——中国模式的新愿景 / 283
第四节 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293
结束语 / 310
参考文献 / 319
后记 / 327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自然科学语境下的模式是基于科学主义的,主要用于识别事物的概念、性质,一般与价值无涉,而社会发展模式应该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域的,它不但要回答是什么,而且更要有价值取向。
模式是现代性的核心话语。所谓模式基本上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经济增长模式,它的形成标志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一个工业民族,当它一般地达到它的历史高峰的时候,也就达到它的生产高峰”[1]。但这类模式是异化的、单向度的,即“物的世界增值与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2],世界历史上发生的几种有代表性的模式基本上属于此类。第二类是社会全面发展模式,它是一种“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模式,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主要把经济增长与人的发展相结合,即物的世界增值与人的世界增值成正比。前一种代表了过去300年人类以工业化、现代化为主体的增长模式,后者将是人类迈入21世纪后开启未来全新的发展模式。
2010年,中国正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基本完成了经济增长模式出场的条件,所以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也成为热点;但人们对中国模式的在场性始终存疑,中国模式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精神高原上,总结以往各种增长模式的经验教训,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解决了它们无法解决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问题,解决了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有谁享用等重大问题,中国模式由一个单纯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到一个全面的社会发展模式,进而为构建马克思所说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创造必要的历史条件。所以,如果把模式仅理解为经济增长模式,那么,中国模式已经成立;但如果升级到全面发展的社会模式,我们还必须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大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各项制度趋于完善,中国模式才趋于成熟。至于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一远大目标,就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的努力。
中国模式证明了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同样能够实现工业化、市场化、现代化,它大大拓展了民族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发展;中国模式证明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同样能够实现工业化、市场化、现代化,粉碎了所谓的“历史终结论”;中国模式的和平发展道路也粉碎了所谓的“文明冲突论”和“中国威胁论”。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对中国模式的焦点研究
面向21世纪的中国模式研究前言国外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源于2004年美国高盛公司资深顾问乔舒亚·库伯·雷默(Joshua Cooper Ramo)提出的“北京共识”,他认为:“中国的模式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和社会需求、寻求公正与高质增长的发展途径,并把这种发展途径定义为: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试验;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循序渐进、积聚能量、创新和试验是其灵魂,既务实又理想,解决问题灵活应对,因时而异,不强求划一是其准则,它不仅关注经济发展,也同样注重社会变化,通过发展经济与完善管理改善社会。”[3]
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JohNesbitt)在《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模式主要有八大支柱支撑,即解放思想、“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结合、规划“森林”和让“树木”自由生长、摸着石头过河、艺术与学术的萌动、融入世界、自由与公平、从奥运金牌到诺贝尔奖。并断言:“2009年中国却在创造一个崭新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它的政治模式也许可以证明资本主义这一所谓的‘历史之终结’只不过是人类历史道路的一个阶段而已。”[4]
美国政治学家约瑟夫·奈(Joseph S Nye)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让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特殊的发展模式和道路也被一些国家视为可效仿的榜样……更重要的是,中国倡导的政治价值观、社会发展模式和对外政策,将来会进一步在世界公众中产生共鸣和影响力。
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认为,中国“是作
面向21世纪的中国模式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