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24
可控的緊張:中日美之間的認知與誤認知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中日曆史問題的癥結何在?
為什麼經濟製裁日本不一定有效?
美國戰略重心是否真的東移?
美國是否還能“管住”日本?
東亞“無極化”的未來會怎樣?
作者用“認知”和“誤認知”的分析框架,對中美日之間的相互認知及在此基礎上的政策實踐進行的分析,有助於讀者從龐大的信息量和瞬息變幻的具體事件中撥開雲霧,把握本質。
張雲,先後獲得北京大學法學(國際政治)、早稻田大學國際關係學博士學位,現任日本國立新潟大學國際關係學副教授。曾任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麻省理工學院(MIT)國際問題研究中心訪問學者,日本經濟團體聯閤會·經濟廣報中心客座研究員,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S. Rajaratnam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客座資深研究員,北京外國語大學客座教授,中國海洋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
主要研究領域為中美日三邊關係、亞太地區國際關係、國際關係理論等。齣版有學術專著三部(英文一部,中文兩部)。在中、英、日文學術雜誌如The Pacific Review, Harvard Asia Quarterly等上發錶論文多篇。新加坡《聯閤早報》專欄作傢,開設有個人專欄《天下縱橫》,就中美日關係、國際關係等定期發錶文章百餘篇。
001序言
第一部 中日相互認知與中日關係
003 中日關係的再正常化
009 中日為什麼建立不起來戰略關係
014 中日關係的未來在於真正和解而非新的法律
019 美國對日外交的經驗值得中國藉鑒
024 中日關係中的“內壓”大於“外壓”
029 誤認知的睏境與中日關係之一——預設中國外交革命性轉變的危險性
037 誤認知的睏境與中日關係之二——預設日本已經全麵右傾化的危險性
042 中日相互定位再平衡的幾種可能
047 中日關係未來定位:穩定的工作關係
052 日本的右傾究竟有多可怕
057 中日曆史問題的癥結
063 日本領土問題與中日關係未來
068 釣魚島危機中日本是如何對中國嚴重誤判的
073 為什麼經濟製裁對日本不一定有效
084 中日經濟外交競爭不應是“零和遊戲”
089 亞投行參加問題上的中日關係
093 日本需要“嚮前看”的民族主義
098 中日首腦會談要避免齣現誤判
103 日本若不積極融入東北亞和解進程將為時過晚
107 日本安全政策的新關鍵詞:“積極的和平主義”
111 超越“國強必穩”的思維
第二部分 中美相互認知與中美關係
119 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目標
124 中美建立新型大國關係與中國的外交平衡
129 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內容正展雛形
133 中美新型關係與“新基辛格主義”
138 美國知識界對中國崛起認知的變遷和中美關係
145 亞太地區安全的“美國威脅論”
152 美國新亞太安全戰略新在何處
159 美國戰略重心並未東移亞洲
163 中國版“重返亞洲”與中美關係
167 全球實力轉移並沒有實質發生
171 朝鮮核問題: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第一塊試金石
175 拜登東亞三國之行的意義
179 中國為何不急於設立南海防空識彆區
184 網絡安全不應重蹈軍事安全睏境的覆轍
第三部分 日美相互認知與日美關係
189 日美同盟“強化”背後的日美博弈
193 為什麼日本右翼勢力的民族主義主要矛頭是美國
198 美國是否還能“管住”日本
203 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實質是日美博弈而非中日問題
208 靖國神社問題不大會對日美同盟構成結構性影響
212 圍繞東海防空識彆區的美日博弈
216 日本為什麼要修改集體自衛權的憲法解釋
221 新《防衛大綱》與日本的安全政策
227 正常國傢與正常同盟之路——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與中美日三邊關係
第四部分 中美日三邊視角下的國際關係
235 中美新型大國關係背景下的中美日三邊關係
240 中美對日認知鴻溝與中美日三邊關係
245 中美日間的遊戲:理性的威懾與非理性的後果
249 中日關係緊張背後的美國戰略計算
254 美國與中日曆史問題
259 日本在中美日三邊關係中的定位
264 日本新安保法案與中美日三邊關係
268 中美日的“準冷戰”及其影響
272 東亞“無極化”的未來會怎樣
278 中美戰略博弈與美國亞太同盟的未來
283 結束語
東亞“無極化”的未來會怎樣
沒有人懷疑21世紀世界經濟引擎之一是東亞,然而東亞地區國際政治的現狀常常讓“東亞世紀”的樂觀預測顯得沮喪。中日關係惡化,日韓關係緊張,朝鮮核問題前景不明,海洋爭端與安全睏境等,讓本地區充滿不確定性和不安全感。冷戰結束初期,一位著名的美國國際關係學者曾經發錶題為《衝突已經成熟》的論文,認為兩極格局解體後,亞洲在走嚮多極化和民族主義過程中,很可能發生大規模的軍事衝突甚至戰爭。上述悲觀預測在過去20年東亞和平與繁榮中沒有得到驗證,然而當下東亞的國際關係似乎又迴到瞭上述老問題上。當我們感到睏擾找不到答案時,不妨先把現在放一放,可以像這位學者一樣馳騁思維,對20年後的可能情景做一些可能的預想後再來分析。
“單極化”曾是曆史上東亞國際體係的常態
在國際關係中,考察國際體係經常使用的方法是判定“極”(polar)。例如,冷戰時期被定義為兩極世界,冷戰後被定義為美國一超的單極世界及新興大國崛起後的多極世界。如果我們用“極”的尺度來衡量東亞,20年後的東亞將會是一個什麼樣子呢?
在迴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迴答過去和現在東亞地區國際體係呈現何種“極”的問題。在西方殖民主義開始進入亞洲之前,中國在經濟、政治、軍事、文化上的絕對超強地位,事實上確立瞭中國在東亞單極國際體係中的核心地位。周邊國傢通過“朝貢貿易”從單極中心的中華帝國獲得經濟利益和政治認可,中國則通過調節經濟利益、軍事威懾以及文化軟實力,確立瞭中心和周邊的等級關係,以及協調仲裁周邊國傢之間紛爭的閤法性。鴉片戰爭後,中國周邊國傢逐步淪為西方殖民地,古代東亞以中國為核心的單極體係瓦解。經過近一個世紀的體係過渡,日本在20世紀40年代用武力確立瞭短暫的以日本為中心的單極體係。1945年日本戰敗以及本地區進入冷戰後,在亞太地區的海洋區域形成瞭以美國為中心的“單極”國際體係,大陸部分則成為美蘇中角力場,沒有形成明顯的體係。以1972年中美關係解凍、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以及1989年冷戰結束為標誌,亞太地區實際上進入瞭以美國為中心的“單極”格局(中國的改革開放、積極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等可以被廣義地看成積極融入美國主導的國際體係),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機。概括說,就是東亞或者亞太地區國際體係經曆瞭超長期的中國單極、超短期的日本單極以及較長時期的美國單極階段。
20年後的東亞國際體係:無極化
按照著名經濟學傢馬蒂森(Maddison)的估算,2030年中國GDP占世界的比重將達到23��8%,美國為17��3%,日本為3��5%,印尼為2��0%,韓國為1��6%,澳大利亞為0��9%。
如果這個估算趨勢基本準確的話,那麼本地區現有的經濟力量對比將會發生質的變化。最為明顯的就是,中美將同時作為經濟“頭等大國”齣現,從而改變目前美國最強、中日旗鼓相當的“1+2”局麵。麵對如此重大的力量重組,未來東亞地區的國際體係會有哪些可能性呢?我們可以做如下的情景分析。
情景之一:經濟上,以中國為中心的單極“華夷秩序”重現?
2012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報告指齣,目前世界上78個國傢的最大或者第二大貿易夥伴是中國,占全球GDP的55%。而在2000年僅為13個國傢,占全球GDP的15%。根據美聯社的報道,124個國傢將中國看成最重要的貿易夥伴。王毅外長在2013年的一次講話中提到,東亞國傢中的大多數國傢最大的貿易夥伴是中國。隨著本地區國傢對中國經濟依存度的不斷提高,認為東亞經濟可能迴歸類似於曆史上的中國中心的“朝貢體係”、“華夷秩序”的單極體係的觀點有瞭更多的說服力。
然而,這種情景不大可能齣現。首先,中國雖然已成為東亞很多國傢的最大貿易夥伴,但並非唯一的經濟夥伴。這一點同古代中國及冷戰中美國對東亞經濟體的意義具有本質的區彆。第二,中國同東亞國傢的貿易集中在半成品,而非最終消費品。錶麵上貿易對中依存度高,但背後最終消費市場仍然是歐美,中國對東亞國傢經濟的影響力,取決於中國經濟是否能夠嚮內需拉動成功轉型。第三,即使中國中産階級壯大後消費市場飛速擴大,中國市場對東亞經濟也絕對不居支配地位。東亞的“非中國市場”的規模事實上同中國市場不相上下,這是常被忽視的事實。這些市場的需求客觀上將中和中國市場在東亞地區的主導地位。換句話說,20—30年後中國在東亞的經濟地位將會極其重要,但不會是壟斷性的。
情景之二:安全上,以美國為中心的雙邊同盟網絡為基礎的單極體係的強化?
這種預測的認識基礎是,隨著中國軍力增強和安全訴求擴大,周邊國傢的安全壓力相應增加,作為本地區安全盟主的美國則需要“亞洲再平衡”來應對中國的“擴張”,所以中心—輪輻的美國單極同盟網絡隻會日益強化。
誠然,美國在本地區的安全同盟網絡將會在很長時間內繼續,但會不會有質變的強化則仍是問號。2012年底,美國國傢情報委員會的報告將威脅美國安全的兩大地區定為中東和南亞,奧巴馬總統執政後盡管提齣“重返亞洲”等口號,但工作重心首先在恢復國內經濟,在外交上則努力從兩場戰爭中盡快抽身。美國在東亞地區的安全投資不大可能會有質的飛躍。最有可能齣現的情況是,美國希望盟國承擔在安全網絡中更多的成本。然而美國經濟實力的相對減弱以及孤立主義的抬頭,讓美國同盟承諾的可信度降低。東亞盟國會感到華盛頓仍然很重要,但同時又會覺得不一定可靠。美國與盟國之間的博弈會有更多的流動性,從而弱化軍事單極色彩。
情景之三:中美兩極體係,全麵對抗或者全麵閤作?
這種預測的認知根源在於,中美將成為本地區力量不相上下的超級大國,這樣的邏輯結論是齣現新冷戰,走嚮全麵對抗的“中美衝突論”,或是走嚮全麵閤作的“兩國集團論”(G2)。中美經濟上高度依存讓新冷戰不可能齣現。“兩國集團論”從2009年被提齣來以後,過去五年的發展至少證明這還是一個遙遠的夢想。
筆者認為最可能的情景將是“無極化”,也就是說不存在傳統意義上的支配性的“極”。
“無極化”的東亞更加危險還是更加安全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持續瞭幾十年的美國單極體係嚮無極化轉變,無疑會讓人感到危險。東亞地區除瞭東盟以外沒有有效的地區政治安全架構,這讓很多安全需求依靠同美國結盟得到滿足的國傢感到無所適從。美國的一舉一動都被高度關注是不是要抽身而去,這一點在日本的戰略計算中體現得最為明顯。然而,筆者不認為“無極化”的東亞會讓那個“衝突已經成熟”的預言成為現實。
第一,中美建立新型大國關係將為本地區國際體係提供穩定的基礎框架。中美雙方都沒有顯示齣獨霸亞洲的意願和能力。中美作為兩個決定性大國在整體實力上將更加平衡。在安全上,美國將很可能把軍事存在的重點轉移到所謂的“第二島鏈”,在這裏美國有領土——關島,這讓其軍事存在及安全訴求有更強的閤法性。與此同時,兩岸關係的改善也讓美國有更多的理由可以抽身。第一島鏈將更多地起到作為美中緩衝區而非衝突區的作用。同時,中國海上力量的強化會繼續,並可能努力在周邊海域建設起“海上長城”,對美軍的監控騷擾說不,但會努力避免同美國發生衝突。正如奧巴馬所說,中美需“構建基於健康競爭而非戰略博弈的新型大國關係”,盡管中美之間不對抗但競爭的有限閤作關係不會帶來“兩國集團”,但提供瞭最基本的地區保險。
第二,“中等大國”走嚮聯閤的可能性增強,在此基礎上強化多邊框架,包容中美,將為未來地區國際體係提供更好保障。2030年,日本經濟地位的下滑會讓日本人更加自然地接受作為同東盟、韓國和澳大利亞一樣的“中等大國”認同。日本會認識到,日美同盟不足以滿足自身的安全需求,而中等國傢又不允許其大規模的自主安全努力,那麼,同上述三個國傢(集團)一道強化多邊框架,加上日美同盟應對挑戰,就成瞭最佳選擇。而中美關係的大緻穩定將給予這些國傢以戰略自由度。以“中等大國”為基礎的多邊主義如果有較大發展,將可以作為同中美進行實質性對話的重要平颱,形成良性互動。當然,日本能否同韓國搞好關係,澳大利亞能夠取得東盟更多信任,以及這些國傢的“智力貢獻”將非常關鍵。
我們有理由對“無極化”的東亞感到擔憂,因為本地區從來沒有經曆過這樣的情景,但至少不會産生悲觀的結果。東亞最佳的國際體係的未來取決於中美,同樣取決於其他的中等大國和地區組織,而“無極化”恰恰給這些國傢提供瞭發揮作用和“智力”的空間。
進入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後,亞太地區國際關係展現齣一幅混沌的圖景。一方麵,本地區的經濟規模日益增強,經濟總量已經超過歐盟,地區內貿易依存度超過六成,各國中産階級的不斷增加為本地區未來的經濟發展提供著強勁的推力;另一方麵,本地區的國際政治則展現齣無序和令人擔憂的趨勢,朝鮮半島核危機、中日東海爭端、南海問題、曆史問題周期性的升溫在經常提醒人們,經濟區域化和全球化並不會自動地帶來外交上的紅利。地區國傢都很清楚,過去幾十年的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無疑得益於和平穩定的地區國際政治環境。從這個角度看,可以說沒有國傢願意看到軍事衝突或者戰爭的爆發。然而,意願是一迴事,結果很可能是另一迴事。本地區在今後幾十年會保持和平穩定還是走嚮衝突乃至戰爭,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本地區最重要的三個國傢——中美日之間的互動。
冷靜地看,在亞太地區沒有比這三個國傢更加重要的國傢。俄羅斯盡管仍然是世界上疆域最廣闊、軍事技術也領先的大國,但在國際經濟中,無論是市場規模、經濟結構還是規則製定方麵的影響都有限,冷戰後在東亞政治事務中的參與程度不高。雖然俄羅斯在歐洲麵臨睏境,要走嚮亞太,但它如何成為一個亞太國傢仍然是一個未知數。韓國雖然已經成為發達經濟體,但在國際事務中,在可預見的未來,主要精力將被固定在半島問題上。東盟在地區一體化進程中發揮著積極的建設性作用,然而主要大國之間如果發生戰略競爭甚至對抗,東盟的地區多邊機製很容易失靈。中美日三國是世界上最大的三個經濟體,同時也都屬於軍事力量最強的國傢。日美屬於正式的軍事同盟關係,美國在日本有大量駐軍和軍事基地;中美分彆作為崛起大國和守成大國,存在著天然的高度互疑;中日之間則因為曆史、領土問題等,嚴重缺乏互信。準確和理性地認識中美日關係,不僅具有很強的政策和現實意義,還有助於引導輿論和民眾理性認知,為決策營造具有彈性的政策空間。
張雲博士在過去幾年裏圍繞著中美日關係這個主題,在《聯閤早報》的個人專欄 《縱橫天下》裏發錶瞭不少有影響的文章。本書係在這些文章基礎上修改而成。作者將國際關係理論和中美日互動的政策實踐相聯係,通過這種通俗易懂的分析方法,為讀者提供瞭具有很強邏輯分析力和實證說服力的高質量“知識産品”。特彆值得一提的是,張雲博士用“認知”和“誤認知”的分析框架,對中美日的相互認知及在此基礎上的政策實踐進行的分析,有助於讀者從龐大的信息量和瞬息變幻的具體事件中撥開雲霧,把握本質。本書從相互認知、戰略思考以及具體問題三個角度,分析瞭三對雙邊關係以及三邊關係整體,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啓發性。作者在中日關係分析方麵引入日美關係和中美關係影響因素,為讀者提供瞭全新的視角。
張雲博士是我北大的後輩,交往多年。我認為他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來從事這項極富挑戰性的研究題目。張雲博士先後獲得北大法學博士和早稻田大學國際關係學博士學位,在日本國立新澙大學任教多年,也曾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和華盛頓的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擔任訪問學者。在中美日三國同時擁有長期學習和工作的經曆是比較難得的,無論是學術傳統的融閤、分析角度與信息獲取的多元化,還是人際網絡等方麵,都為他從事中美日三邊關係的研究提供瞭很多的優勢。多年來,在學術研究之餘,他筆耕不輟,在《聯閤早報》的專欄上發錶瞭不少文章,為我們準確、理性地瞭解三個國傢各自的邏輯提供瞭獨特的視角。
作為為數不多的研究中美日三邊關係的專門著作,本書對於讀者準確認識和研判中美日三邊關係以及觀察亞太地區的國際關係將大有益處。我相信,從本書中,讀者得到的將不僅僅是作者的獨到觀察和見解,更多的將是作者對國際局勢的理性分析精神。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 鄭永年
2015年2月2日
可控的緊張:中日美之間的認知與誤認知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