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當前,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但同時也麵臨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嚴峻挑戰。如何準確把握戰略機遇期內涵的深刻變化?如何深化對發展規律的認識?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總書記的黨中央毫不動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勇於實踐、善於創新,深化對共産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形成一係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在新的曆史條件下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瞭科學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
內容簡介
本書緊緊圍繞五大發展的新理念、新常態的發展新思想、“四個全麵”的發展新戰略,係統闡述瞭黨的十八大以來治國理政的創新實踐,有利於廣大黨員乾部提高領導發展能力和水平,推進國傢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更好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更加有效地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繼續集中力量辦好中國的事情,不斷開拓發展新境界。
目錄
第一章·五大發展理念——治國理政的思想指南
一、全麵小康決勝階段是“五大發展理念”的客觀依據 001
二、堅持創新發展 005
三、堅持協調發展 013
四、堅持綠色發展 020
五、堅持開放發展 027
六、堅持共享發展 030
第二章·新常態——治國理政新思想
一、我國經濟發展進入瞭一個新的時期 038
二、新常態是我國經濟嚮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閤理階
段演進的必經過程 044
三、變中求新、新中求進、進中突破 045
第三章·“四個全麵”——治國理政的戰略重點
一、“四個全麵”反映瞭當代中國共産黨人的全局視野和戰略
眼光 051
二、深刻理解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麵”戰略布局的科學內涵 056
三、“四個全麵”戰略布局是我國全方位發展的基本遵循 074
第四章·牢牢把握一條主綫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內涵和基本特徵 078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凝聚著幾代共産黨人的智慧和心血 085
三、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 089
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論述
和新發展 092
第五章·奮力實現“兩個百年”目標
一、“兩個一百年”——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科
學內涵 099
二、“兩個一百年”——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齣光明的
前景 102
三、奮力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變為現實 106
第六章·充分發揮三個價值引領作用
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傢治理在國傢層麵的價值引領 121
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國傢治理在社會層麵的價值引領 125
三、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國傢治理在公民個人層麵的價值
引領 128
四、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
的基礎工程 132
第七章·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實現閤作共贏
一、“一帶一路”的基本含義和思想起源 136
二、習近平關於“一帶一路”建設的思想和倡議 138
三、《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
行動》的基本內容 141
第八章·不斷開創依法治國新局麵
一、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傢建設的基本思路 153
二、全麵貫徹實施憲法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傢的首要任務和基礎
性工作 156
三、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社會主義法治國
傢建設的基本方針 158
四、加強政法工作和政法隊伍建設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傢建設的保證 165
第九章·打鐵還需自身硬
一、努力做好宣傳思想工作 168
二、切實做好新形勢下的組織工作 186
三、把對作風之弊、行為之垢進行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常
態化 202
四、嚮黨中央看齊,把守紀律講規矩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218
第十章·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
一、嚴明政治紀律,自覺維護黨的團結統一 228
二、嚴明黨的組織紀律,增強組織紀律性 245
三、堅持全麵從嚴治黨、依規治黨 256
四、健全法規製度,強化黨內監督 261
精彩書摘
第一章·五大發展理念——治國理政的思想指南
2015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産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上提齣瞭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並寫進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所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之中。這“五大發展理念”是“十三五”時期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發展思路、發展方嚮、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也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發展經驗的集中體現,反映齣我們黨對我國發展規律的新認識,對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都具有極其重大的指導意義。
全麵小康決勝階段是“五大發展理念”的客觀依據
按照我們黨製定的“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第一個一百年”就是到2020年,把我國建設成為全麵的小康社會。從今天看來,還有將近五年的時間,因此,完全可以說,從現在起到2020年,這是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決勝階段。同時必須看到,這個決勝階段與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十三五”時期正好重閤。這就使製定和實施好“十三五”規劃,闡明黨和國傢戰略意圖,明確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要求、基本理念、重大舉措,描繪好未來5年國傢發展藍圖,事關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全麵深化改革、全麵依法治國、全麵從嚴治黨戰略布局的協調推進,事關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事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大局。
我們說,我國已經進入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這裏的“決勝”二字,有兩重含義。一是從時間來看,已經十分接近、十分緊迫,二是說從發展程度來看,已經有瞭十分堅實的基礎,有瞭巨大的可能性。對這兩重含義,重要的是從發展程度方麵來看。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確立瞭到建黨100周年即2020年把我國建成全麵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30多年來,黨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這個目標進行瞭艱辛探索,付齣瞭艱苦努力,取得瞭重大成就。特彆是在剛剛過去的“十二五”時期,麵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頑強拼搏、開拓創新,奮力開創瞭黨和國傢事業發展新局麵。尤為重要的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毫不動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勇於實踐、善於創新,深化對共産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形成一係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在新的曆史條件下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瞭科學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使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事業大大嚮前推進。
我們在“十二五”時期取得的成就,《中共中央關於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已經講得很明確。《建議》指齣:我們妥善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持續影響等一係列重大風險挑戰,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不斷創新宏觀調控方式,推動形成經濟結構優化、發展動力轉換、發展方式轉變加快的良好態勢。我國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位,十三億多人口的人均國內生産總值增至七韆八百美元左右。第三産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産總值比重超過第二産業,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全麵躍升,農業連續增産,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百分之五十五,一批重大科技成果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公共服務體係基本建立,覆蓋麵持續擴大,新增就業持續增加,貧睏人口大幅減少,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加快提高。全麵深化改革有力推進,人民民主不斷擴大,依法治國開啓新徵程。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進展,對外開放不斷深入,我國成為全球第一貨物貿易大國和主要對外投資大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國傢文化軟實力不斷增強。中國特色軍事變革成就顯著,強軍興軍邁齣新步伐。全麵從嚴治黨開創新局麵,黨的群眾路綫教育實踐活動成果豐碩,黨風廉政建設成效顯著,贏得瞭黨心民心。“十二五”規劃目標已經勝利實現,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國際影響力又上瞭一個大颱階。
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在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我們麵臨著的形勢和艱巨的任務。對此,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三五”規劃的建議深刻分析瞭“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環境的基本特徵。從國際環境來看,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沒有變,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深入發展,世界經濟在深度調整中麯摺復蘇,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蓄勢待發,全球治理體係深刻變革,發展中國傢群體力量繼續增強,國際力量對比逐步趨嚮平衡。同時,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在相當長時期依然存在,全球經濟貿易增長乏力,保護主義抬頭,地緣政治關係復雜變化,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交織,外部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從我國國內環境來看,我國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本豐富、市場空間廣闊、發展潛力巨大,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新的增長動力正在孕育形成,經濟長期嚮好基本麵沒有改變。同時,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仍然突齣,主要是發展方式粗放,創新能力不強,部分行業産能過剩嚴重,企業效益下滑,重大安全事故頻發;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資源約束趨緊,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尚未得到根本扭轉;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不足,收入差距較大,人口老齡化加快,消除貧睏任務艱巨;人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有待提高;法治建設有待加強;領導乾部思想作風和能力水平有待提高,黨員、乾部先鋒模範作用有待強化。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責任意識,著力在優化結構、增強動力、化解矛盾、補齊短闆上取得突破性進展。綜閤判斷,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麵臨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嚴峻挑戰。我們要準確把握戰略機遇期內涵的深刻變化,更加有效地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繼續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辦好,不斷開拓發展新境界。
特彆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所作的關於“十三五”規劃建議的說明中,更是有重點地、具體地從三個方麵指齣瞭我們如期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的艱巨性。一是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必須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錶現齣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三大特點,增長速度要從高速轉嚮中高速,發展方式要從規模速度型轉嚮質量效率型,經濟結構調整要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嚮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舉,發展動力要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嚮創新驅動。這些變化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是我國經濟發展階段性特徵的必然要求。我們必須按照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的總要求進行戰略謀劃。二是麵對經濟社會發展新趨勢、新機遇和新矛盾、新挑戰,必須確立新的發展理念,用新的發展理念引領發展行動。古人說:“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嚮、管長遠的東西,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嚮、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發展理念搞對瞭,目標任務就好定瞭,政策舉措也就跟著好定瞭。三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必須緊緊扭住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存在的短闆,在補齊短闆上多用力。比如,農村貧睏人口脫貧,就是一個突齣短闆。我們不能一邊宣布全麵建成瞭小康社會,另一邊還有幾韆萬人口的生活水平處在扶貧標準綫以下,這既影響人民群眾對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滿意度,也影響國際社會對我國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認可度。此外,在社會事業發展、生態環境保護、民生保障等方麵也存在著一些明顯的短闆。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全力做好補齊短闆這篇大文章,著力提高發展的協調性和平衡性。在此基礎上,習近平總書記提齣瞭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為我們黨在新常態下治國理政提供瞭思想指南。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這“五大發展”新理念,是我們黨在深刻總結國內外經驗教訓、深刻分析國內外發展大勢的基礎上形成的,集中反映瞭黨對經濟規律、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認識的深化,因而關係到我國發展實踐的全局、根本、方嚮和長遠,是“十三五”時期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發展思路、發展方嚮、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堅持“五大發展”理念,既是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路綫圖,也是關係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我們要充分認識“五大發展”新理念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曆史意義,在實踐中要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講的“以發展理念轉變引領發展方式轉變,以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發展質量和效益提升,為‘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指好道、領好航”。
堅持創新發展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指齣: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堅持創新發展,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傢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製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麵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傢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必須明確,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這“五大發展”新理念中,創新發展居於發展新理念的首要和引領地位。因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因此,在國際發展競爭日趨激烈和我國發展動力轉換的形勢下,必須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形成促進創新的體製架構,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著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各級領導乾部都要在實踐工作中堅持做到: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有創新就有希望。
(一)培育發展新動力
培育發展新動力是創新發展的根本。要優化勞動力、資本、土地、技術、管理等要素配置,激發創新創業活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釋放新需求,創造新供給,推動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蓬勃發展,加快實現發展動力轉換。要發揮消費對增長的基礎作用,著力擴大居民消費,引導消費朝著智能、綠色、健康、安全方嚮轉變,以擴大服務消費為重點帶動消費結構升級。促進流通信息化、標準化、集約化。要發揮投資對增長的關鍵作用,深化投融資體製改革,優化投資結構,增加有效投資。發揮財政資金撬動功能,創新融資方式,帶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投資。創新公共基礎設施投融資體製,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閤作模式。要發揮齣口對增長的促進作用,增強對外投資和擴大齣口結閤度,培育以技術、標準、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對外經濟新優勢。實施優進優齣戰略,推進國際産能和裝備製造閤作,提高勞動密集型産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營造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産業新優勢,提高我國産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
(二)拓展發展新空間
拓展發展空間,就是要用發展新空間培育發展新動力,用發展新動力開拓發展新空間。一要拓展區域發展空間。以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為基礎,以“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為引領,形成沿海沿江沿綫經濟帶為主的縱嚮橫嚮經濟軸帶。發揮城市群輻射帶動作用,優化發展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形成東北地區、中原地區、長江中遊、成渝地區、關中平原等城市群。發展一批中心城市,強化區域服務功能。支持綠色城市、智慧城市、森林城市建設和城際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進重點地區一體發展,培育壯大若乾重點經濟區。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開闢農村廣闊發展空間。二要拓展産業發展空間。支持節能環保、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智能製造、高端裝備、新能源等新興産業發展,支持傳統産業優化升級。推廣新型孵化模式,鼓勵發展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空間。發展天使、創業、産業投資,深化創業闆、新三闆改革。三要拓展基礎設施建設空間。實施重大公共設施和基礎設施工程。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加快構建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加快完善水利、鐵路、公路、水運、民航、通用航空、管道、郵政等基礎設施網絡。完善能源安全儲備製度。加強城市公共交通、防洪防澇等設施建設。實施城市地下管網改造工程。加快開放電力、電信、交通、石油、天然氣、市政公用等自然壟斷行業的競爭性業務。四要拓展網絡經濟空間。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發展物聯網技術和應用,發展分享經濟,促進互聯網和經濟社會融閤發展。實施國傢大數據戰略,推進數據資源開放共享。完善電信普遍服務機製,開展網絡提速降費行動,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聯網。推進産業組織、商業模式、供應鏈、物流鏈創新,支持基於互聯網的各類創新。五要拓展藍色經濟空間。堅持陸海統籌,壯大海洋經濟,科學開發海洋資源,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維護我國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
(三)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我們黨在世界科技迅猛發展、科學技術的第一生産力作用更加突齣以及我國科技水平總體較低的形勢下提齣的,是推動創新發展的本源所在。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關鍵是要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麵創新中的引領作用,加強基礎研究,強化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推進有特色高水平大學和科研院所建設,鼓勵企業開展基礎性前沿性創新研究,重視顛覆性技術創新。實施一批國傢重大科技項目,在重大創新領域組建一批國傢實驗室。積極提齣並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在這方麵,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就《中共中央關於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的說明中指齣: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必須把重要領域的科技創新擺在更加突齣的地位,實施一批關係國傢全局和長遠的重大科技項目。這既有利於我國在戰略必爭領域打破重大關鍵核心技術受製於人的局麵,更有利於開闢新的産業發展方嚮和重點領域、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2014年8月,我們確定要抓緊實施已有的16個國傢科技重大專項,進一步聚焦目標、突齣重點,攻剋高端通用芯片、集成電路裝備、寬帶移動通信、高檔數控機床、核電站、新藥創製等關鍵核心技術,加快形成若乾戰略性技術和戰略性産品,培育新興産業。在此基礎上,以2030年為時間節點,再選擇一批體現國傢戰略意圖的重大科技項目,力爭有所突破。從更長遠的戰略需求齣發,我們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在航空發動機、量子通信、智能製造和機器人、深空深海探測、重點新材料、腦科學、健康保障等領域再部署一批體現國傢戰略意圖的重大科技項目。已經部署的項目和新部署的項目要形成梯次接續的係統布局,發揮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製優勢,集中力量、協同攻關,為攀登戰略製高點、提高我國綜閤競爭力、保障國傢安全提供支撐。
我國同發達國傢的科技經濟實力差距主要體現在創新能力上。提高創新能力,必須夯實自主創新的物質技術基礎,加快建設以國傢實驗室為引領的創新基礎平颱。國傢實驗室已成為主要發達國傢搶占科技創新製高點的重要載體,諸如美國阿貢、洛斯阿拉莫斯、勞倫斯伯剋利等國傢實驗室和德國亥姆霍茲研究中心等,均是圍繞國傢使命,依靠跨學科、大協作和高強度支持開展協同創新的研究基地。當前,我國科技創新已步入以跟蹤為主轉嚮跟蹤和並跑、領跑並存的新階段,急需以國傢目標和戰略需求為導嚮,瞄準國際科技前沿,布局一批體量更大、學科交叉融閤、綜閤集成的國傢實驗室,優化配置人財物資源,形成協同創新新格局。主要考慮在一些重大創新領域組建一批國傢實驗室,打造聚集國內外一流人纔的高地,組織具有重大引領作用的協同攻關,形成代錶國傢水平、國際同行認可、在國際上擁有話語權的科技創新實力,成為搶占國際科技製高點的重要戰略創新力量。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還應當做到:要積極推動政府職能從研發管理嚮創新服務轉變。完善國傢科技決策谘詢製度。堅持戰略和前沿導嚮,集中支持事關發展全局的基礎研究和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加快突破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醫藥、智能製造等領域核心技術。瞄準瓶頸製約問題,製定係統性技術解決方案。要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形成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健康發展。依托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建設一批國傢技術創新中心,形成若乾具有強大帶動力的創新型城市和區域創新中心。完善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擴大固定資産加速摺舊實施範圍,推動設備更新和新技術應用。要深化科技體製改革,引導構建産業技術創新聯盟,推動跨領域跨行業協同創新,促進科技與經濟深度融閤。加強技術和知識産權交易平颱建設,建立從實驗研究、中試到生産的全過程科技創新融資模式,促進科技成果資本化、産業化。構建普惠性創新支持政策體係,加大金融支持和稅收優惠力度。深化知識産權領域改革,加強知識産權保護。要擴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權,賦予創新領軍人纔更大人財物支配權、技術路綫決策權。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嚮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收益分享比例,鼓勵人纔弘揚奉獻精神。
(四)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
農業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現代化的基礎。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發揮其在現代農業建設中的引領作用。要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係、生産體係、經營體係,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推動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閤、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産業融閤發展,走産齣高效、産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要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係
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