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一本书的诞生》以活泼生动的文字告诉读者一本书是如何诞生的。其中讲述了很多关于书、编辑、作者、读者、出版的有趣故事。它不是手把手的教学,却真实展现了打磨一本书的酸甜苦辣;它不是言之无物的说教,却有匠人精神和对极*的追求。本书是了解图书、了解出版行业的一扇窗口。
作者简介
赵宏,中国法制出版社编辑主管,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小才小貌小气质”的书女一枚。作为编辑,坦然地享受这种普通,并相信,一个普通的人充满热情地坚持着自己认为很值得的事情,这本身就很美好。代表性策划及编辑图书有《律师如何思考》、《律师之师》、《民事审判指导》、《将法律进行到底》、《英国法研究“三部曲”》系列、《亲历投行》、《劳阿毛说并购》等等。>《一本书的诞生》以活泼生动的文字告诉读者一本书是如何诞生的。其中讲述了很多关于书、编辑、作者、读者、出版的有趣故事。它不是手把手的教学,却真实展现了打磨一本书的酸甜苦辣;它不是言之无物的说教,却有匠人精神和对极*的追求。本书是了解图书、了解出版行业的一扇窗口。
目录
·你,了解书吗·
为什么要每天写一千字/3
人应该活得更加有心一些,人家有心的人装修一套房子,就能写本装修指南;人家有心的人生一个娃儿,就能写一本育儿圣经;人家有心的人出去玩一圈,就能写一本旅行游记;人家有心的人哪怕只是爱美,都能写一本美容宝典……
一本书是如何诞生的/8
古道热肠地给同事介绍了个对象。后来,听说见面了,我便关心下后文如何。同事说,他对我的个人问题似乎不好奇,倒是很好奇我的职业,自始至终都在问我出书的各个环节、各种细节……
那些和一本书有关的人们/13
一本书诞生的过程,就要经历数十种工序,期间充满了斟酌、涂改、核对、计算、测量、雕琢,辗转十多人之手,文、武、商、艺……一应俱全,机器大生产的效率操作有之,手工匠人的耐心打磨也有之。
怎样的书?怎样的出版社?/21
严格来说,在法律政策规定范围内出什么主题的图书,都是市场行为,都是合情合法的。因此,不管是中国戏剧出版社出一本法学专著,还是中国法制出版社出一本戏剧读物,从出版范围这个角度来说,都是正常的……
作者的作品与人品/27
选择什么书来读,本质上是很私人的事情。不过,我觉得还是不必看所谓的人品,因为,书的内容本身是我们可以自己判断的,若非真的与作者有过交情,那些不知转了多少个弯儿才到我们这里的八卦传言,又怎么知道有几分真假呢?
书是一切好东西最终的表现/32
就是不管世事如何变幻,节奏变得怎样地快,它都不急不缓地诞生,急也急不得,缓也缓不来,它等着历史走过,记录历史,它等着喧嚣沉寂,留下喧嚣,它是这个世界最长情的表达。它慢慢地产生,慢慢地被消费。
印张和码洋/38
每个行业中都有自身的行话,行内人一提就懂,而行外人听起来不知所云,懵懵懂懂像听江湖黑话。印张和码洋这两个术语算得上是出版行业中最典型的这类话了。
书的“身材”和“衣裳”/42
开本和篇幅是书的身材,有高有矮有胖有瘦;封皮是书的衣裳,或明或暗或素或艳。对书的身材和衣裳的选择和取舍,是将一本书从形式上扮美扮靓的关键,这不仅需要经验,而且需要审美,甚至更需要对书的内容的了解乃至熟稔。
译事之多艰/50
一个叫lampe的人名,如果是德国人、挪威人或瑞典人,要翻成兰珀;如果是匈牙利人,要翻成兰佩;如果是英国人要翻成兰普;如果是法国人要翻成朗普……
后记里的春秋/55
有的作者爱好舞文弄墨,文采飞扬,作后记时再逢诗兴大发,赋诗一首,颇为风雅。有的作者笔风朴实,可以想象平日里应该也不是那种妙语连珠、舌绽兰花的人。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有一位作者在后记里,感谢她的妻子。措辞是“祝她好人一生平安”,平常朴素到让人诧异。
为什么人们总说没有好书可读(一)/60
渐渐地,人们说好书少了,没有好书。曾听到一位朋友说“我现在根本不读书,因为没有好书”,其实我了解的他,以前也不怎么读书,但是这话说了,我就懒得揭穿了,人艰不拆嘛。
为什么人们总说没有好书可读(二)/64
作为编辑,心理要强大一些,当听到有人抱怨没有好书可读的时候,我们作为图书的生产者之一,还是要坚定信心继续做下去,有的时候是会有人说这书很好,只是我们恰好没听见。
律师,你一定要出版一本书/68
作为策划编辑,在与作者合作中,我每次都要提及且不厌其烦地进行强调的一个八字写作期待,便是“体现水平,超越水平”。
图书终将会变成奢侈品?/73
经常有人问,书店会消失吗?传统出版会消失吗?如果消失不是指死光光的一种结果的话,我想,这个问题是肯定的。书店在逐渐消失,第三极关了,光合作用关了,重庆南路的书店关了,但是,不会彻底消失。
·我,是一枚编辑·
编辑不是和是什么/81
具体来讲,编辑既是让想法变成书,把书稿变成书的人,也是这种人从事的职业。他们历经集脑力劳动、体力劳动、眼力劳动于大成者的各种流程,各种环节,然后见到了——书。
所谓的“资深编辑”/92
大千书架,芸芸众书,每本书都有它或畅销或滞销的命运吧,那么,编辑的艰辛有什么重要呢?如果觉得一本书没有得到读者认可甚或口碑相荐,是辜负了编辑所有的艰辛,那编辑未免太把自己的工作当回事了,作者写了那么久,那心血,谁可惜?
做编辑久了/96
离开的同事再回来,看上去面色红润,聊起来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表面上我也会打趣说,你们脱离苦海了,精神饱满,气色不错,看我们灰头土脸,面如菜色。不过,内心里,还是喜欢这个职业,最内心深处,想,我这么说是对这个职业的谦虚吧!
略懂:工作和生活的万金油/100
刚毕业进入出版社那会儿,我找了许多关于编辑经验、编辑技艺方面的书来读。印象比较深的有一句充满调侃的话,说,编辑就是和任何人都能聊五分钟,但是到第六分钟就不知道聊什么的人。
编辑比作者更高明吗/105
有时,我想,之所以现在的编辑不像以前那样都是全社会中学问最出类拔萃的人,也许也是因为,大以前那种年代中编辑审稿主要是靠肚子里的学问,学问不够精深,底气就不足,能力就不够;而在我们这个年代里,搜索引擎、数据库、图书馆,更多知识都在体外,只要有对问题的敏感意识和出色的检索、查阅能力,不用满腹经纶也能取“外腹”为我所用。
阅读的历程/110
有人喜欢问读哪本书对你影响最大,有人反感这样的问题,总觉得通过读某本书就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忽然间改头换面,有点邪乎……
·图书编辑的日常·
编辑的权力/121
如何提高编辑的审稿能力,妥帖地行使编辑的权力,遵守出版纪律,也尊重作者的表达,尽可能地给作者的稿件进行补强,修正其谬误,增添其光彩,让作者评价为“那是一个有水平的编辑”,这既是一个编辑的职业追求,也是社会分工中编辑存在的意义吧!
选题策划的N字诀/126
法律编辑选题策划的思路,简单地总结了几个“四字诀”——“移花接木”“顺藤摸瓜”“触类旁通”“金榜题名”“道听途说”……
书名儿背后的故事/133
赵云说“吾乃常山赵子龙”,如果说“吾乃石家庄赵子龙”,前者的英气消失一大半;有种丸子叫撒尿牛丸,听说好好吃的,也被推荐过很多次,我却从没提起过品尝的欲望……人名儿,地名儿,食物名儿皆是如此,对于一本书的名儿,也不例外。
谁来荐书读者最买账?/137
出版社出了一本好书,以怎样的方式让读者知道这本书,选择这本书,并读到这本书,方才不辜负出版了这一本好书?
那拥有三十多个版本的学术书/142
文化产品本身也有其个性,也更该有其个性。良性的竞争有利于读者选择更优质的内容,我们编辑在这个过程中所做的策划本身,也是为了提供更优质的内容,那不论何时,白纸黑字放在那里,都无愧于心。
在书店遇到“马云”/146
能够策划、参与凝结思想和价值的传世之作,肯定是每个有追求的编辑都有的梦想,但是梦想离现实的距离总不是一步两步。如果梦想都那么容易实现,梦想也就不那么值得追求了。
如何出版一本译著/153
译著的出版除了与一般图书相同的选题、审稿、制作等流程,还有一些特别的环节。如果说出版一本书是一件操心的事情,那出版一本译著就需要格外操心,那么,认真做好有价值的译著,也是对额外的操心有所交代吧。
·新“编辑部的故事”·
“老师”到底是什么意思?/163
随着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氛围,选择使用适当的称呼,这应该算是编辑和作者打交道的必备沟通技能,同时,我们也从作者对自己的不同称呼中,敏感地捕捉到对方的情绪,将其艺术性地化解……
总有乐趣在其中/167
行业自嘲流行到改诗以言志时,就出现了:青冥浩荡不见底,做了编辑伤不起;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改稿件;商女不知亡国恨,做个编辑不好混;忽如一夜春风来,桌上稿件排成排。风萧萧兮易水寒,加班一去兮不复还……笑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何以淡定?唯有念经/175
饱受蹂躏和摧残久了,编辑的内心都很强大了,表现在可以对错误进行自我嘲讽,并从自嘲中获得快乐,也算琐事烦事生乐事吧。
附录:一本书的诞生——以我策划的第一本畅销书为例/183
附:那些年,我们舍不得放弃的飞机稿/194
后记:因为爱,所以不客观/197
精彩书摘
书的“身材”和“衣裳”
开本和篇幅是书的身材,有高有矮,有胖有瘦;封皮是书的衣裳,或明或暗,或素或艳。
对书的身材和衣裳的选择和取舍,是将一本书从形式上扮美扮靓的关键,这不仅需要经验,而且需要审美,甚至更需要对书的内容的了解乃至熟稔。
一、开本的选择
一本书开本的大小,一般是由编辑根据工作经验来确定的。编辑会考虑图书内容所透露的气质、拟塑造的风格、同类书采用的一般开本、定价的控制以及阅读体验友好等各种因素。比如,就风格来说,文艺气质的书,不宜过大,以显得精巧雅致;就大小来讲,开本一般不要比同类书小,以免上架时一入书海全不见;就定价控制来说,32开比16开更容易控制定价;而如果成书是适宜在地铁或空闲阅读的书,则要考虑开本比较便携,等等。
尽管具体每本书需要考虑不同的因素,但是,目前总体来讲,开本有越做越大的趋势了,为什么呢?我也是经历过疑惑、困惑的。我曾以为“书架面前,书书平等”,只需要根据书本身的气质选择最合适的开本就好。但是,事实远非如此简单。看书店里的几层书架,我们目光平行,或者我们目光优先及处,基本都是大大的开本。所以,如果选择了一个精巧的小开本,陈列在其中,一入书架深似海,从此读者是路人……所以,有时为了避免上架的劣势,也是不得不越做越大。
2014年去日本旅行时,行程中匆匆逛过几家书店,印象最深的是,整个书店里的书都是一样的开本,小小的,目测约是国内64开大小的样子。这样上架反倒没有开本差异了。忽然就觉得细微的形式也有其文化的意义。
编辑做久了,脑子里就会有一串串的数字(单位是mm),710×1000,880×1230,640×960等等,这是纸型;170×240,148×210,152×228,等等,这是书的成品尺寸。尽管都是些没什么规律的数字,但是还是能够张口就来。具体到哪种类型的书,一下就能反应大致用什么样的开本合适了,通俗点讲,就好像一个卖童装的售货员,说出小孩子的身高体重,大约就知道穿什么码的衣衣了。
刚上手的编辑、有经验的编辑以及一般读者对开本的感觉是有所不同的。我刚刚工作时,给一位老师做一本学术专著,那时对开本毫无概念,就按照手头的一本教材的开本排了清样(成品尺寸170×228),同事姐姐看到说,你做学术书,怎么用这个开本,多傻啊!我当时很懵懂,也不太明白傻在哪里,在她的点拨和建议下,我变换了一个稍微瘦长的开本(成品尺寸152×228),出来后,果然漂亮很多。在摸索中,逐渐地明白什么内容的书应搭配什么身材,哪种感觉更对路。
当然这种对路,也未必就是一个定而不可疑的标准。最近做的一本书,本来计划选择一个学术著作常用的开本(152×228),结果因为作者着急看样书,走短版印刷,排版时排版员疏忽将版心搞错了,不幸变成了170×240,而时间紧急,不得不改封面来将就,先给作者过目。同时,我给作者解释了这个错误,说正式出版,大批印刷时,开本会小一圈圈的,应该更加雅致一些。不料,作者说这个就很好,不用改。我担心这位作者不太了解,因为信息不充分而决策失策,又特意提议把两个对照的开本发个图片给他看,同时把各自成品尺寸的具体数字发给他,请他亲自量一量,感受一下。但是作者非常爽快地说,“不用,不用,这个就非常好,我真的是非常满意。千万不要改。”
……
我把这叫做,美丽的错误。
当然,从我的审美角度来看,那本书还是有点遗憾,因为开本大了一圈,导致厚度不够,所以,常侍弄书的人,一眼看上去就会觉得大而单薄。然而,审美这个事情就是比较个人化,作者费心尽力地写一本著作,他觉得“非常好”,应该便是非常好吧!
二、封面的设计
封面的设计者,是美术编辑。有的出版社有自己全职的美术编辑,有的则外包给社外的设计公司了。在图书品种日渐繁多的当下,封面的作用不仅仅是最初的保护书心(印有图书内容的纸张),更多了招徕之意。这与人们穿着上达到保暖避寒之后,追求穿得漂亮,穿出魅力,是一个道理。
封面设计中有一种“刻板印象”,即某种主题的图书,封面风格相对固定。在书店里,路过女性读物书架,我们会发现红粉一片,而经过悬疑小说书架,又转为暗黑一团。这种固化的思维定势呈现出的结果有两个方面:“安全”和“陈旧”。安全就是,随此波逐此流,效果是基本不会让人觉得出格;陈旧则是,没有新意,虽然不出格,但是也不出彩,单就封面看,放到书架上无异于大海里撒一把盐,多了不多,少了不少。
有篇广为传阅的文章《为什么所有写非洲的书封面都是他妈的一棵破树》,此文中Knopf的艺术副总监——一名才华横溢的封面设计师——彼得·门德尔桑德有段非常透彻的分析,总结起来有三方面:一是“个人和组织的懒惰”。图书设计师和绝大多数美国人一样,不愿去了解除了美国以外的世界。图书封面设计师们并不总会花时间用自己的理解诠释一本书的内容,所以他们更愿意沿用以前的老封面。二是,市场营销部门想规避市场风险,也是这种封面流行的原因。三是当手稿临近付梓,出版商往往抵挡不了现成封面设计的诱惑。他说:“如果这时候有人铤而走险,采用不同的封面设计,如果书卖不出去,那么绝对是那个没有在封面上放金合欢的家伙应该对此负责。”
可见,当编辑在做一本书时,如果期望在封面设计上另辟蹊径,风格上有所创新,追求成书形式视觉上的个性化,首先需要与美编耐心沟通,引导他们对成书的期待,激发兴趣,从而愿意深入了解这本书的内容,愿意为之付出心血。另外,非常重要的是,打破原有的思维桎梏,追求创新,需要勇气,更需要才华。事先对美编(设计师)设计风格的考察和了解必不可少,毕竟创新是一种探险般的体验,好的结果是惊喜,弄巧成拙就是惊吓了。
封面大部分都是由美编来设计的,也有一些作者喜欢“亲力亲为”。记得同事有本书,书名包含“煤炭”二字,作者说有个朋友听说他要出书,兴致特别高,承诺帮他做封面设计。后来发来的设计——整个页面上有一堆煤,真的一点不夸张,全部都是煤,黑黑的,大块的,上面用大白字儿写上了书名儿……后来,同事委婉地劝导作者,相信我们专业的美编更靠谱些。
我也有遇到过一位作者,图书内容是警察主题的,作者发来几张图片,其实我一看已经有判断,用这样的图片,封面势必丑得不可设想,于是,委婉地说:“老师,您这几张图片,感觉有点太写实,不然让我们美编设计一下其他方案,到时多个备选。”没料作者非常坚决,说:“不用,我喜欢。”我无奈地把图片转给美编,他也被雷得外焦里嫩的,说这不能听作者的,太丑了。一番沟通,结果是,请美编按作者的风格做一个方案,再自主设计一个方案。后来,我先将美编自己设计的方案发给作者,作者非常满意,说:“我真的很惊喜!非常满意!请你帮我转告你们的设计,谢谢他!”我心里偷笑,您的“我喜欢”忘了吧……
此外,在封面设计方案与定稿过程中,因为审美的个性化,编辑意见、作者意见、美编意见,三种意见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排列组合的冲突,而其间,编辑要充当主导者和润滑剂的角色。
编辑首先要清晰地描述期待,然后保持与作者和美编的耐心沟通,最后,非常重要的是,充分信任美编,相信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士,而一个人在被信任的情况下,往往能够做得更好。
……
前言/序言
猫儿(作者昵称)将这本书稿发给我时,我很惊喜,一直希望自己能写一本这样的书,虽然没写出来,却被我欣赏的编辑邀请作序,也是一件能弥补遗憾让人兴奋的事情。
做过编辑的人都知道,编辑所谓的“这是我的书”,指的是“这是我做的书”。虽然外行人听了常常误以为“这是我写的书”。可见,编辑天天与书打交道,却是做的时候多,写的时候少。猫儿是一个有心人,能把做书这件事写成一本书,还写得那么好,读每一句话,都让我无比怀念做编辑的美好时光,享受着这份手艺人的职业尊荣。
十年前我开始做编辑,那个时候还没有“产品经理”这么时髦的岗位,而一名编辑本质上就是一个产品经理,一本书的诞生要经历十多道工序,作为统筹人的编辑得拥有十八般武艺,因为每一道工序都有很多门道,既是技术,也是艺术。我和猫儿一样,本硕学的都是法律,偶然闯入出版这个行业,之所以热爱这份职业,是因为每次把一个脑子里的想法,历经数月甚至数年,变成成千上万读者手中的产品,是一件特别有成就感的事情。
我家里有所有美国和日本编辑写的书,之所以能用“所有”,是因为这类书其实很少。编辑是一个为他人做嫁衣的幕后英雄,一本书好或者不好,读者评价的永远是作者,不会有人知道编辑在这本书中占有多大的份量,我经常比喻一本书其实是作者与编辑共同生育的孩子。有很多书教我们如何写作,却很少书教我们如何做书,即便是作者,也很难了解这其中的所有。《一本书的诞生》揭秘了这个过程,如果我入行之初能读到这本书,如果一个想出书的人能读到这本书,能少走很多弯路。
编辑是一个离钱比较远的职业,能长期坚守这个岗位的人大部分都是爱书的人。本书中有一篇文章提到我,就是那位“离开了出版业,创业做法律培训的前辈”,我离开之后猫儿很多次约我要把我现在做的产品变成书,嗯,一个优秀的编辑总能敏锐地嗅到周围一切可能变成书的东西,然后不遗余力地去真的把它变成书。我一直没有答应她,因为我要自己做编辑,从离开之际我就知道一定还会回来,所以2016年我会用一些时间做几本书,因为“做书,是在做一件真好的事。”
“它是这个世界最长情的表达。它慢慢地产生,慢慢地被消费。书是一切好东西最终的表现。”很多人说这个时代书已成奢侈品,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奢侈品,《一本书的诞生》跟我们娓娓道来这件奢侈品是如何被打磨出来的,里面有很多关于书、编辑、作者、读者、出版的有趣故事。通过一本书了解一个行业是一件很高效的事情,读着猫儿轻松干净俏皮的文字,呈现在您眼前的是一个关于书的温暖有趣的世界。
罗菜娜
2015年11月24日于西单
一本书的诞生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