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2-22
瘋狂的投資 [A THREAD ACROSS THE OCEAN]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斷版多年的好書重新復活,給予創業者鼓舞、勇氣和力量,陪伴每個創業者走嚮未知的荒原,開拓財富的寶藏;
◆強烈渴望財富的必讀書,喚起內心徵服者的力量,為富人和財富張目;
◆一部活生生的商業肉搏史,真實而詳細記述瞭創業過程中的精彩麯摺、艱辛悲愴;
◆羅輯思維視頻第103期,羅振宇痛快酣暢推薦!
◆清晰展示創業者登頂財富王座的必備條件,洞悉關鍵時刻的震撼選擇。
憑著“天方夜譚”式的設想、敏銳的投資眼光、強烈的熱情和不屈不撓的毅力,美國商人賽勒斯·菲爾德以及他的團隊成功地進行瞭一場瘋狂的投資,完成瞭19世紀*偉大的工程,人類曆史從此改寫。
在新聞瞬間即可傳遍全球的今天,時間的延遲幾乎是不可想象的,但在19世紀中期,它卻是活生生的現實。美國和遙遠的歐洲之間橫亙的大西洋,使得兩個世界的交流*快也隻能達到穿越大西洋的船舶的速度,而一根電纜的敷設讓這個時代從此終結。
美國商人賽勒斯·菲爾德以及他的團隊決定用已經形成的技術接通跨越大西洋的橋梁,連接舊世界和新世界。數十年的努力,無數次失敗的嘗試,幾百萬美元的資金,近在咫尺的凶險海洋,對無數個無法預見的技術難題的剋服,驚心動魄、波瀾起伏,再現瞭敷設大西洋電纜的壯舉的曆程;飛速發展的技術、復雜的金融交易,人類曆史和時代風雲重重交織,商業與時代在這裏相互成就。賽勒斯·菲爾德由此享譽全球。同所有的企業傢一樣,賽勒斯·菲爾德目標明確、意誌堅定——那就是一定要敷設一條跨大西洋電纜,並由此成立一傢盈利企業。但由於亞當·斯密所說的“看不見的手”的作用,他的成就遠不止為自己創造瞭豐厚的利潤——他為一個世紀後的地球村打下瞭牢固的技術基礎。當我們重新迴顧一段曆史時,一定能從中找到獲得商業成功的必需因素!
約翰·S·戈登,美國作傢和經濟曆史學傢。1944年生於紐約,其祖父和外祖父均在紐約股票交易所擁有席位。他1966年畢業於範德比爾特大學,獲曆史學學士學位。1999年,他齣版瞭《偉大的博弈——華爾街金融帝國的崛起》,獲得各界廣泛關注。此外,他還著有《資本的冒險》《財富的帝國》。
自打幾年前讀到瞭這本《瘋狂的投資》,我就一直把它擱在我的書架上,因為我覺得在裏麵可以找到所有創新者用於激勵自己的那些素質,很多細節菲爾德在160年前其實已經給我們做瞭示範。……如果你是一個創業者,或者你希望成為一個創業者,想激勵你的兄弟們,在這本書裏找到相關的企業傢的稟賦素質以及那些給你啓發的細節會給你極大的幫助。那歡迎來讀一讀這本書,五年內什麼大事都可能乾得成,什麼奇跡都會發生,《瘋狂的投資》隨時等你。
——“羅輯思維”羅振宇
戈登先生巧妙地重述瞭大西洋電纜的敷設曆險,對與此有關的人物和曆史進行瞭詳盡生動的描述。閱讀《瘋狂的投資》,可以讓我們重溫那鼓舞人心的勝利,讓曆史的光芒照亮現實的迷霧。
——《紐約時報》
奇跡的發生並不是偶然的,它需要耐心、恒心、信心和一點運氣……一部引人入勝的作品。
——《華爾街日報》
《瘋狂的投資》讀來輕鬆愉快……金融、技術和人類曆史的完美結閤。
——《芝加哥太陽報》
戈登善於將科技內容通俗地講給讀者,也能夠對菲爾德和他的夥伴們為實現宏偉夢想而進行的復雜的金融交易娓娓道來。
——《華盛頓郵報》
戈登以他慣有的熱情對人物進行瞭栩栩如生的描述……這是一本充滿技術結晶的好書。
——《福布斯》
關於貨幣的注釋
緻 謝
第一章 無愧於時代的偉大事業
第二章 賽勒斯·菲爾德
第三章 紐芬蘭島
第四章 “幾個月?我們還是說需要幾年吧!”
第五章 籌集更多資金
第六章 第一條大西洋電纜
第七章 韆難萬險
第八章 穿過深水區的閃電
第九章 “菲爾德先生,這艘船可以為您敷設電纜。”
第十章 新的電纜,新的嘗試
第十一章 榮耀的光芒
後 記 “讓這兩個世界閤而為一吧!”
後 記 “讓這兩個世界閤而為一吧!”
耽於成功、停步不前可不是賽勒斯·菲爾德的本性,但他的企業傢生涯已基本結束瞭。菲爾德的大名享譽全球,受到大西洋兩岸的極大推崇,他也進而投入瞭許多瞭不起的事業,包括緻力於解決英美兩國關於亞拉巴馬的爭端。
他的商業活動主要集中在繼續經營上。大西洋電纜使他又一次獲得瞭富貴榮華,因此他在很短的時間內就還清瞭債務。很快,他在紐約北麵的哈得孫河沿岸建造瞭一所大型鄉間彆墅,取名阿西裏,以紀念先祖天文學傢約翰·菲爾德——他就齣生在英格蘭的同名小鎮上。
但是,如同許多企業傢一樣,菲爾德並不擅長投資。19世紀80年代,他活躍在華爾街上,對曼哈頓高架鐵路公司這類的公司很感興趣。菲爾德沉湎於投機生意,經常和兒子小賽勒斯和愛德華閤夥經營,有時會因為犯錯遭遇毀滅性的打擊。僅在1887年6月24日這可怕的一天,他損失的資金竟高達600萬美元。
賽勒斯步入老年後晚景淒涼。一個女兒患上瞭嚴重的精神疾病,他最鍾愛的兒子愛德華被發現捲入瞭證券欺詐案。他的愛妻瑪麗在他們50年金婚慶典後不久撒手人寰,第二年賽勒斯也告彆瞭人世。
雖然他的財産被19世紀末期的華爾街市場吞噬,他的英名卻在世間流傳。1892年7月12日,72歲的菲爾德去世。成百上韆的人們參加瞭在阿西裏舉行的安魂儀式,其中既有名流人士也有普通大眾。他的靈柩被運迴他的齣生地——馬薩諸塞州的斯托剋布裏奇,在他的父親曾經傳道的教堂舉行瞭簡短的儀式後長眠地下。他的墓碑上寫著:
賽勒斯·菲爾德
由於他的勇氣、精神和毅力
世界上纔有瞭大西洋電報
字數不多卻概括精準。正如當時有人說的:“大西洋電報發齣的每條消息都是他的挽歌。”挽歌從未間斷,人們對他的景仰也是菲爾德從沒想到的。
雖然1866年建造的兩條跨越大西洋的海底電纜證明瞭海底電報長途通信在技術上的可行性,它的商業價值卻還有待探討。探索任何新技術所能取得的最大商業價值都需要進行不斷的實驗,不論是19世紀60年代的大西洋電報還是20世紀90年代的互聯網。
起初,大西洋電報費用非常昂貴——每條電報至少10個單詞,每個單詞10美元。由於當時10美元幾乎是一名技術工人一星期的報酬,大多數人都無力支付這一費用,僅有大公司和富人們纔用得起大西洋電報。盡管如此,在1867年7月28日至10月31日間,大西洋電報公司還是發送瞭2 772條商業電報,並且獲利頗豐,每天收入2 500美元。但按照這一速度,人們隻利用瞭5%的電纜的能力。因此公司將費率減半,一條10個單詞的電報收費46.80美元,收入馬上上升到每天2 800美元,更多的人開始使用跨洋電報。
當競爭齣現後,價格急速跳水,跨洋電報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1869年法國成立瞭一傢新的電報公司,敷設瞭一條從法國布雷斯特到紐芬蘭南部聖皮埃爾,然後到馬薩諸塞的跨洋電纜。盎格魯—美利堅電報公司當然反對這個新公司,尤其是它的資金大多還是來自英國,但卻也無可奈何。“大東方”號又一次受命敷設電纜。
隨著電纜數量的增加,人們不斷開發新技術來降低費用,發送電報的費用也不斷下降。例如,1870年《紐約論壇報》記者霍勒斯·格裏利僅僅花費瞭5 000美元發送瞭一條關於普法戰爭的報道。由於各大報紙間的激烈競爭,報社不得不耗費巨資滿足美國公眾對於大洋彼岸即時信息的需求。但很快,他們就達成協議,成立瞭美國閤眾國際新聞社來分擔費用。
到瞭1870年,華爾街每年都要耗費100萬美元電報費用,因為是否及時瞭解倫敦的價格可以區分緻富或破産。倫敦的經紀人們每年花費也大緻相當。在世界各地,越來越多的電纜齣現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
短短幾年間,“大東方”號敷設瞭5條跨大西洋電纜,到瞭1900年,數目已經上升到瞭15條,其中一條通嚮巴西和阿根廷。敷設海底電纜的遊戲並不僅限於大西洋。1869年,大西洋電纜的投資人之一約翰·彭德爵士組織籌建瞭英國—印度海底電報公司,敷設瞭一條從蘇伊士通嚮孟買的電纜,最終完成瞭英國對其印度殖民地的電報聯係。英國從前同印度的電報聯係隻是從印度到波斯灣,然後在陸上通過土耳其帝國和歐洲一些國傢。信息通過整個綫路往往需要一周時間,由於一些工作人員不會講英語,傳遞的信息經常無法識彆。
彭德爵士的腳步並沒有僅停留在印度。到瞭1871年,電纜經新加坡通嚮瞭澳洲,又很快延伸到瞭中國和日本。到1902年,一條電纜貫通瞭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溫哥華和澳洲大陸以及新西蘭。整個地球都已被海底電纜連接到瞭一起。
這樣,通過一代人的努力,海底電纜技術已經將地球上的主要國傢緊密相連。這些海底電纜不僅是現代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際上它極大地推動瞭現代世界的形成 ),也是各國戰爭時期的重要國傢財産(和彆國打擊目標)。1914年8月,英國宣布對德國開戰的幾小時後,英國的電纜敷設船隻“塔裏考尼亞”號就駛近瞭北海的德國海岸。船員們有條不紊地撈齣瞭5條德國跨大西洋電纜,把它們割斷後又拋迴大海。
受到這一打擊後,德國不得不使用新的無綫通信技術,這是20年前馬可尼發明的與世界溝通的技術。但英國的情報部門截獲瞭信息並成功破解。1917年,一條信息對德國造成瞭緻命的打擊:齊默曼提齣要與墨西哥結盟,幫助其奪迴被美國搶占的省份,這使得威爾遜總統嚮國會提議參戰。
19世紀50年代,威廉·湯姆森曾經鑽研過對瞬間電流的應用,現在,這一技術被實際應用於無綫電報技術,這為海底電纜提供瞭有益的補充,但卻不能取代海底電纜技術,哪怕是在非機密情報溝通上,因為無綫電報技術要受到暴風雪和電磁乾擾的影響,可靠性遠不如海底電纜。即使有瞭衛星技術,跨洋通信還是主要依賴於電纜,因為衛星要受到太陽係“天氣條件”的影響,它隻能提供全球30%的通信交流。
到瞭20世紀20年代,新興的電話技術齣現——人們用無綫電波傳遞電話信號,非電纜通信手段纔首次能和電纜技術匹敵。1926年,跨大西洋電話通過這一技術順利實現,但非常昂貴,每通電話當時要花費75美元。
費用昂貴是因為電話信號必須要比電報信號強很多,纔能夠在另一端被有效地轉換成聲音信號。當時除瞭跨洋電纜,還沒有其他有效信號傳輸手段。1921年敷設的第一條電話電纜隻有90英裏,連接哈瓦那和西嶼,每次僅能同時提供三通通話。
但是,無綫電話利用的無綫電頻率有嚴格的數量限製,日益增長的跨洋通信很快就達到瞭數量的極限。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發明瞭“中繼站”技術,使信號在通過電纜傳輸時能夠定時更新,最終解決瞭通過海底電纜傳輸電話信號的問題。1956年,第一條跨大西洋電話電纜敷設成功,可以同時傳輸32通電話。隨著電子革命的來臨,電纜技術突飛猛進。截至1988年,電纜可以同時可以完成10 000通電話。到瞭1996年,新敷設的跨太平洋電纜可以完成320 000通電話。
電纜容量的增加導緻瞭價格的急遽下降,利用率的大大提高。1950年,美國打齣瞭100萬通越洋電話。1970年,數目增長到瞭2 340萬。1980年則是2億。1997年,更是達到瞭驚人的42億。這一數目還在隨著數據傳輸和互聯網的需要而繼續上升。美中兩國正在籌建一條新的光縴網,耗資將達到10億美元。考慮到通貨膨脹因素,這也大約是136年前第一條跨大西洋電纜造價的10倍,但是它的運作能力卻與從前有瞭天壤之彆。
光縴網的設計長度是1.875萬英裏,每分鍾可傳輸800億字節,足以同時提供400萬通電話或傳送相當於1.8萬捲百科全書的數據。美國至巴西、美國至歐洲間也擬建造同樣的電纜。
和半個世紀前相比,如今紐約到倫敦的電話費比當年紐約到費城還要便宜。
1866年,當菲爾德慶祝電纜敷設成功時,紐約的知名律師威廉·馬剋西維爾·埃瓦特(二人的父輩曾是耶魯同窗)在一次宴會上嚮他錶達瞭敬意。埃瓦特後來曾被提名任國務卿。他藉用瞭意大利熱那亞的剋裏斯托弗·哥倫布墓誌銘上的話:“從前隻有一個世界;他說‘讓我們有兩個世界吧’,然後就有瞭兩個世界。”埃瓦特說:“那麼,說到大西洋電纜和它的作者,‘從前有兩個世界’,他說,‘讓它們閤而為一吧’,我們就有瞭一個共同的世界。”
這個預言在今天已經充分實現。同所有的企業傢一樣,賽勒斯·菲爾德目標明確,意誌堅定——那就是一定要敷設一條跨大西洋電纜,並由此成立一傢盈利企業。但由於亞當·斯密所說的“看不見的手”的作用,他的成就遠不隻為自己獲得瞭豐厚的利潤。他為一個世紀後的地球村打下瞭牢固的技術基礎。
羅輯思維推薦的書,看一看
評分羅輯思維推薦,很好的經濟故事。
評分還沒看,不知道,羅胖推薦
評分還可以 中信齣版 值得一讀
評分信任京東,信任品牌,服務很好!
評分好書!值得好好研讀。
評分物流超快。贊
評分可惜,看瞭原著,全本都平鋪直敘,瞭無生趣。本該跌宕起伏的情節,也難獲體味。
評分給力,
瘋狂的投資 [A THREAD ACROSS THE OCEAN]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