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全国名老中医韦绪性辨治疼痛病精要》理论特色鲜明,完善了中医疼痛学的理论框架,其中痛证病机五论、痛证论治步骤、类病一主证一主方诊疗模式、中医疼痛靶向疗法等均系首创。《全国名老中医韦绪性辨治疼痛病精要》临床经验独到,韦绪性长于类病同治,所创制的30余首笑痛系列方剂,泛治诸多痛证,且以病赅证,病证结合,研究深入。《全国名老中医韦绪性辨治疼痛病精要》实用性强,书中“术”“案”结合,以“术”类“案”,以“案”明“术”,融临证思维、学术观点、医案于一体,便于运用。《全国名老中医韦绪性辨治疼痛病精要》内容丰富,颇多创新,堪称是一部继承、发扬并举,整理、提高结合,具有较高学术、实用价值的专著,可供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和中医药院校学生阅读参考。
目录
第一章 痛证学术举要
第一节 痛证论治步骤
一、抓主症,从标止痛
二、辨病性,从本治痛
三、防复发,杂合以治
第二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辨治思路
一、权衡标本,治分主次
二、补肾为先,兼调肝脾
三、重视化瘀,贵在权变
四、调理经络,贯穿始终
第三节 从伏邪论治痹病
一、伏邪致痹,始于“三气”,伏于“三必”
二、蠲痹笑痛方开辟群阴,迎阳归舍
三、祛除伏邪,始终重视“治未病”
第四节 从瘀论治前列腺痛
一、察病机:精道瘀滞,病位深在
二、论证治:瘀血与湿热、肾虚相关
三、谈用药:攻补兼施,调理三焦
第二章 韦氏中医疼痛学要略
第一节 中医疼痛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创建中医疼痛学的构想
二、中医疼痛学的科学内涵
三、中医疼痛学的发展与展望
第二节 痛证病机五论
一、“不通则痛”论
二、“不荣则痛”论
三、不通不荣相关论
四、“诸痛属心”论
五、“久痛人络”论
第三节 痛证辨证
一、痛证定义
二、痛证分类
(一)病因分类
(二)病位分类
(三)病性分类
三、辨痛六要
(一)辨表里
(二)辨虚实
(三)辨寒热
(四)辨气血
(五)辨病位
(六)辨病势
四、类病-主证-主方诊疗模式
第四节 痛证论治
一、痛证论治溯源
(一)《伤寒杂病论》开创辨治先河
(二)《肘后备急方》疗法多样
(三)《千金方》从脏腑论治创新意
(四)金元四家辟新径
(五)明清医家继承创新
二、痛证论治三要
(一)辨缓急,治分标本
(二)察病位,脏络异治
(三)审病程,法随证转
三、中医疼痛靶向疗法
(一)中药靶向治疗
(二)针灸靶向治疗
第五节 止痛经验用药
一、理气止痛类
二、活血止痛类
三、温里止痛类
四、清热止痛类
五、祛湿止痛类
六、祛痰逐饮止痛类
七、消导、泻下止痛类
八、驱虫止痛类
九、补虚止痛类
十、平肝止痛类
十一、解表止痛类
十二、应急止痛类
第六节 痛证调摄心法
一、临证调摄
(一)见微知著,寓治于防
(二)明其传变,截断病势
(三)观察病情,精心护理
(四)愈后调摄,防止复发
二、生活调摄
(一)精神调摄
(二)饮食调节
(三)起居有常
(四)重视运动
(五)讲究卫生
第三章 笑痛系列方撷要
第一节 通天笑痛方
一、通天笑痛主方
二、通夭笑痛类方
桂附通天笑痛方
益坤通天笑痛方
四逆通天笑痛方
二陈通天笑痛方
白虎通天笑痛方
龟地通天笑痛方
羚附通天笑痛方
第二节 通脉笑痛方
一、通脉笑痛主方
二、通脉笑痛类方
参鹿通脉笑痛方
三粉通脉笑痛方
平胃通脉笑痛方
升降通脉笑痛方
麻辛通脉笑痛方
真武通脉笑痛方
第三节 蠲痹笑痛方
一、蠲痹笑痛主方
二、蠲痹笑痛类方
牛角蠲痹笑痛方
二土蠲痹笑痛方
青娥蠲痹笑痛方
皂角蠲痹笑痛方
龟鹿蠲痹笑痛方
第四节 强督笑痛方
一、强督笑痛主方
二、强督笑痛类方
附辛强督笑痛方
地萸强督笑痛方
姜术强督笑痛方
四妙强督笑痛方
灵仙强督笑痛方
第五节 月舒笑痛方
一、月舒笑痛主方
二、月舒笑痛类方
二陈月舒笑痛方
三子月舒笑痛方
三草月舒笑痛方
四君月舒笑痛方
艾附月舒笑痛方
……
第四章 痛证诊疗经验
附:岐黄传承忆父亲
精彩书摘
《全国名老中医韦绪性辨治疼痛病精要》:
5.瘀血疼痛
瘀血,指体内血液运行不畅,甚至停滞,或离经之血积于体内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凡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皆可致瘀血。瘀血既成,便阻碍气血之运行,而致疼痛。可以说,疼痛是瘀血的必有症状,瘀血则为疼痛的根本原因,所谓“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也。瘀血疼痛可发于身体任何部位,如瘀阻于心,则见真心痛;瘀阻于肺,致胸痛;瘀阻于胃肠,致胃痛、腹痛;瘀阻于肝,致胁痛;瘀阻于胞宫,致小腹痛;瘀阻于肢体,致局部肿痛等。其特点为:①表现为刺痛、刀割样痛;②痛处固定不移;③疼痛拒按;④夜间痛甚;⑤痛处或见肿物。
(二)病位分类
病位,指疾病发生、发展的部位,由于疾病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因此病位也会随着这种动态变化而由一处引发或牵连到另一处,于是在临床上便有原发病位和继发病位之别,疼痛一证也是如此。需要指出的是,疾病发生的部位应与疾病表现的部位相区别,前者为病位,后者则为症位。就疼痛而言,痛位不能代表病位,如肝气犯胃所致的胃脘痛,则是痛在胃脘,而病在肝胃。疼痛的病位可表现在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多处,因此,从病位上对疼痛进行分类,主要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为基础,兹分别论述之。
……
前言/序言
全国名老中医韦绪性辨治疼痛病精要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