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第2版)
定價: 42.00元
作者:陳思和
齣版社:復旦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年1月1日
ISBN:9787309023572
頁數:445
版次:第2版
開本:16
本書貫穿瞭主編陳思和的幾個頗具創見的當代文學史研究的核心觀念:“多層麵”、“潛在寫作”、“民間文化形態”、“民間隱形結構”、“民間的理想主義”、“共名與無名”等,以此梳理當代文學史的復雜成分和發展流變。
本書以文學現象為依據,在介紹文學運動史料和文學史背景的基礎上,把重點放在作品分析方麵,使學習者通過解讀作品去實現對文學史中體現齣的精神傳統的理解。書中將當代文學史分為1949——1978、1978一1989、90年代以後三個階段,對三個階段的主導特徵戰爭文化規範、和平建設時期新的文化規範以及“無名”時代的文化多元狀態進行瞭深入細緻的分析。
本書既是一部普及性的文學史教材,同時又具有很強的學術性和探索性,適閤大專院校學生和文學愛好者閱讀,也適閤文學研究者做參考.
陳思和,男,1954年1月生於上海,原籍廣東番禹。1977年恢復高考後考入復旦大學中文係,畢業留校任教至今。現任復旦大學中文係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中文係主任,兼任中國現代文學學會副會長等工作.
前言
緒論 中國當代文學的源流、分期和發展概況
di一章 迎接新的時代到來
di一節 “五四”新文學傳統的轉型
第二節 勝利者的政治抒情:《時間開始瞭》
第三節 尋找時代的切閤點:《奧斯威辛集中營的故事》
第四節 潛在寫作的開端:《五月卅下十點北平宿捨》
第二章 來自民間的土地之歌
di一節 民間文化形態與農村題材創作
第二節 民間藝術空間的探索:《山鄉巨變》
第三節 民間立場的麯摺錶達:《鍛煉鍛煉》
第四節 民間藝術的隱形結構:《李雙雙》
第三章 再現戰爭的藝術畫捲
di一節 戰爭文化規範與小說創作
第二節 戰爭小說的巨構性探索:《紅日》
第三節 戰爭小說的傳奇性:《林海雪原》
第四節 戰爭小說與人性美:《百閤花》
第四章 重建現代曆史的敘事
di一節 確立現代曆史敘事模式
第二節 傢族和曆史的命運組閤:《三傢巷》
第三節 舊時代的民間生活浮世繪:《茶館》
第四節 知識分子的心靈搏鬥掠影:《紅豆)
第五章 新的社會矛盾的探索
di一節 “雙百方針”前後的文藝界思想衝突
第二節 新的矛盾和睏惑:《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
第三節 思想者的苦惱:《望星空》
第四節 受難者的煉獄之歌:《又一名哥倫布》和《有贈》
第六章 尋求曆史與現實的呼應
di一節 曆史題材創作的繁榮
第二節 知識分子英雄形象的再現:《關漢卿》
第三節 知識分子心聲的麯摺錶露:《陶淵明寫< 挽歌> 》
第四節 清官形象的理論與創作:《十五貫》與《況鍾的筆》
第七章 多民族文學的民間精神
di一節 進入漢語世界的多民族文學
第二節 民間文學的整理與改編:《阿詩瑪》
第三節 民族風土的記憶與詩惰:《正紅旗下》
第四節 汲取民間營養的文人創作:《劃手周鹿之歌》
第八章 對時代的多層麵思考
di一節 時代的抒情與個人的思考
第二節 時代的抒情:《桂林山水歌)與《長江三日》
第三節 現實的諷喻:《燕山夜話》及其他
第四節 私人性話語:《無夢樓隨筆》
第九章 “文化大革命”時期的文學
di一節 “文化大革命”對文學的摧殘及“*革”期間的地下文學活動
第二節 老作傢的秘密創作:《緣緣堂續筆》
第三節 壓抑中的生命噴發與現代智慧:《半棵樹》與神的變形》
第四節 年輕一代的覺醒:《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與《波動》
第十章 “五四”精神的重新凝聚
……
第十一章 麵對劫難的曆史沉思
第十二章 為瞭人的尊嚴與權利
第十三章 感應著時代的大變動
第十四章 民族風土的精神升華
第十五章 新的美學原則的崛起
第十六章 文化尋根意識的實驗
第十七章 先鋒精神與小說創作
第十八章 生存意識與文學創作
第十九章 社會轉型與文學創作
第二十章 個人立場與文學創作
第二十一章 新的寫作空間的拓展
第二十二章 理想主義與民間立場
附錄一
附錄二
附錄三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