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曾国藩家书》是清朝名臣曾国藩写给家人的书信集,历经百年,永恒经典,是中国家庭教育的成功范本。
★梁启超、胡适、陈寅恪、毛泽东、蒋介石、朱镕基、钱穆、南怀瑾、范文澜等一致推崇,视为终生必读之经典。
★一位伟大思想者对世道人心的入微体察、一位卓越谋略家对修身勤政的完美忠告。
★本版《曾国藩家书》是目前市面上选编内容最全面、注释最多的精选版本。
★本版《曾国藩家书》是精装典藏本,设计简洁大方,装帧精美,不但适合家庭收藏和阅读,更适合各类图书馆收藏。
推荐阅读:《挺经》(精装典藏本)《素书》(精装典藏本)《小窗自纪》(精装典藏本)
内容简介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写给亲友的书信集,但它不仅仅是书信,还是一个学者对读书治学的经验之谈,是一个成功者对事业的奋斗经历,更是一个胸中有着万千沟壑的大人物心灵世界的袒露。《曾国藩家书》曾被媒体誉为“一位伟大思想者对世道人心的入微体察、一位卓越谋略家对修身勤政的完美忠告”。是做人处世之典范,齐家教育之真言,为官从政之精髓,治国安邦之旗帜。本书对他的书信进行了重新的编排,使分类更加合理和适合当下读者阅读,并进行了详尽的解读,对原文中出现的以及历史上相类的人物、事件、思想进行了总结、概括和评析。
作者简介
曾国藩,晚清名臣,清朝战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著有《治学论道之经》《持家教子之术》《冰鉴》《曾文正公全集》《曾国藩家书》等作品。
潘爱平,本书译注者,祖籍河北,1960年生于北京,在中国书法出版社任编辑室主任,副编审,多年从事文学艺术类图书的编辑工作。曾获中国文联优秀编辑荣誉,有数部所编作品获得省部级奖项。
精彩书评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毛泽东
足为吾人之师资。
——蒋介石
如无曾文正毅力,必为失败之人。
——梁启超
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套《曾国藩家书》。
——南怀瑾
《曾国藩家书》是一个学者对读书治学的经验之谈,是一个成功者对事业的奋斗经历,更是一个胸中有着万千沟壑的大人物心灵世界的坦露。
——唐浩明
目录
修身篇
致诸弟·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道光二十四年八月二十九日) 2
致诸弟·劝宜力除牢骚(咸丰元年九月初五日) 4
致四弟·不宜露圭角于外(咸丰六年九月初十日) 7
致沅弟·做人须要有恒心(咸丰七年十二月十四日) 8
致沅弟·专而精,纷而散(咸丰八年正月十一日) 11
致九弟·言凶德有二端(咸丰八年三月初六日) 13
致沅弟·注意平和二字(咸丰八年三月三十日) 15
谕纪泽·须从有恒二字下手(咸丰九年十月十四日) 18
致沅弟·庸人以惰字致败,才人以傲字致败(咸丰十年九月二十三日) 20
致沅弟季弟·戒傲戒惰(咸丰十年九月二十四日) 22
致四弟·教子弟去骄气惰习(咸丰十一年正月初四日) 24
致澄弟·不宜非议讥笑他人 (咸丰十一年二月初四日) 25
致沅弟季弟·常以劳、谦、廉自惕(同治元年五月十五日) 27
致九弟季弟·必须自立自强(同治元年五月二十八日) 30
致沅弟·面对指摘宜自修(同治元年六月二十日) 32
致沅弟·倔强二字不可少(同治二年正月二十日) 34
致沅弟·先有豁达光明之识后有恬淡冲融之趣(同治二年三月二十四日) 35
致沅弟·须以明强为本(同治二年四月二十七日) 37
致沅弟·强字须从明字做出(同治二年七月十一日) 39
致沅弟·宜自修处求强(同治五年九月十二日) 41
谕诸儿·不忮不求,克勤克俭(同治九年六月初四日) 43
谕纪泽纪鸿·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同治十年十一月) 47
治学篇
致诸弟·述求学之方法(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 52
致诸弟·明师益友虚心请教(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 56
致诸弟·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60
致温弟·述学诗习字之法(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六日) 64
致诸弟·勿为时文所误(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二日) 67
致诸弟·读书须立志(道光二十四年九月十九日) 70
致诸弟·读书必须有恒心(道光二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72
致澄弟·读书不必一一求熟(咸丰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74
谕纪泽·四字读书之法(咸丰八年七月二十一日) 76
谕纪泽·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咸丰八年八月初三日) 78
谕纪泽·作诗写字之法(咸丰八年八月二十日) 80
谕纪泽·作文作诗均宜心有摹仿(咸丰九年三月初三日) 82
谕纪泽·分类手抄辞藻(咸丰九年五月初四日) 84
谕纪泽·文章应珠圆玉润(咸丰十年四月二十四日) 85
谕纪泽纪鸿·古人的文字意趣(同治四年六月初一日) 87
谕纪泽纪鸿·作文应在气势上下工夫(同治四年七月初三日) 89
精彩书摘
致诸弟·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
(道光二十四年八月二十九日)
【原文】
四位老弟左右:
昨二十七日接信,快畅之至,以信多而处处详明也。
四弟七夕诗甚佳,已详批诗后。从此多作诗亦甚好,但须有志有恒,乃有成就耳。余于诗亦有工夫,恨当世无韩昌黎及苏、黄一辈人可与发吾狂言者。但人事太多,故不常作诗,用心思索,则无时敢忘之耳。
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悌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作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余了一文钱。德业并增,则家私日起。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定,丝毫不能自主。昔某官有一门生为本省学政,托以两孙当面拜为门生。后其两孙岁考临场大病,科考丁艰,竟不入学。数年后两孙乃皆入,其长者仍得两榜①。此可见早迟之际,时刻皆有前定。尽其在我,听其在天,万不可稍生妄想。六弟天分较诸弟更高,今年受黜②,未免愤怨,然及此正可困心横虑③,大加卧薪尝胆之功,切不可因愤废学。
九弟劝我治家之法,甚有道理,喜甚慰甚。自荆七遣去之后,家中亦甚整齐,问率五归家便知。《书》曰:“非知之艰,行之维艰。”九弟所言之理,亦我所深知者,但不能庄严威厉,使人望若神明耳。自此后,当以九弟言书诸绅而刻刻警省。
季弟信天性笃厚,诚如四弟所云“乐何如之”。求我示读书之法,及进德之道,另纸开示。余不具。
国藩手草
【注释】
①两榜:清代会试称为甲榜,乡试称为乙榜,合称“两榜”。
②黜:降职、罢免。
③困心横虑:心中充满困苦与忧虑,表示费尽心力。
【评点】
古代的君子一生中所追求的不过两件事,第一件事是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第二件事则是成就一番有利于社会的功业。只有做到了这两样,才能无愧于天地。曾国藩在这封信中说“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也是这个意思。虽然曾国藩是古代科举考试的受益者,但他却经常批评迂腐死板的科举制度,认为这种为了功名而读书的做法残害了许多年轻人。他认为读书治学的目的应该在于进德和修业。进德指的是培养“孝、悌、仁、义”等品德,使自己思想端正、修身齐家。而修业则指的是提升“诗文作字”的能力,记诵圣人的经典文章,提高自己的学问。可见,曾国藩继承了孔子和孟子的观点,认为读书的目的是提高自身修养,增加学问和能力,从而使自己成为君子甚至圣贤。此外,曾国藩还是宋明理学的拥护者,他赞成理学大家朱熹读书要“明天理”的主张。不论是孔孟还是朱熹,他们都反对为了世俗功利而读书的做法,而认为读书应该有更高的目的和追求。曾国藩的观点并没有这样超然物外,他认为读书的好处从大处讲可以为国效力,从小处讲则可以修业谋生。他之所以说“只有进德、修业靠得住”,是因为他认为功名富贵是不能强求的,很大程度上要仰仗天命。而进德和修业这两件事则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提高的,自己付出了多少心血就能得到多少回报。
致诸弟·吾家规矩极严,当踵而行之
(道光二十七年七月十八日)
【原文】
四弟、九弟、季弟足下:
六月二十八日发第九号家信,想已收到。七月以来,京寓天小平安。癣疾虽头面微有痕迹,而于召见已绝无妨碍。从此不治,听之可也。
丁士元散馆,是诗中“皓月”误写“浩”字。胡家玉是赋中“先生”误写“先王”。
李竹屋今年在我家教书三个月,临行送他俸金,渠坚不肯受。其人知情知义,予仅送他褂料被面等物,竟未送银。渠出京后来信三次。予有信托立夫先生为渠荐馆。昨立夫先生信来,已请竹屋在署教读矣,可喜可慰。
耦庚先生革职,同乡莫不嗟叹。而渠屡次信来,绝不怪我,尤为可感可敬。
《岳阳楼记》,大约明年总可寄到。家中《五种遗规》,四弟须日日看之,句句学之。我所望于四弟者,惟此而已。家中蒙祖父厚德余荫,我得忝列①卿贰②,若使兄弟妯娌不和睦,后辈子女无法则,则骄奢淫佚,立见消败。虽贵为宰相,何足取哉?我家祖父、父亲、叔父三位大人规矩极严,榜样极好,我辈踵而行之,极易为力。别家无好榜样者,亦须自立门户,自立规条;况我家祖父现样,岂可不遵行之而忍令堕落之乎?现在我不在家,一切望四弟作主。兄弟不和,四弟之罪也;妯娌不睦,四弟之罪也;后辈骄恣不法,四弟之罪也。我有三事奉劝四弟:一曰勤,二曰早起,三曰看《五种遗规》。四弟能信此三语,便是爱兄敬兄;若不信此三语,便是弁髦③老兄。我家将来气象之兴衰,全系乎四弟一人之身。
六弟近来气性极和平,今年以来未曾动气,自是我家好气象。惟兄弟俱懒。我以有事而懒,六弟无事而亦懒,是我不甚满意处。若二人俱勤,则气象更兴旺矣。吴、彭两寿文及小四书序、王待聘之父母家传,俱于八月付回,大约九月可到。
袁漱六处,予意已定将长女许与他,六弟已当面与他说过几次矣,想堂上大人断无不允。予意即于近日订庚④,望四弟禀告堂上。陈岱云处姻事,予意尚有迟疑。前日四弟信来,写堂上允诺欢喜之意,筠仙已经看见,此书信告岱云矣。将来亦必成定局,而予意尚有一二分迟疑。岱云丁艰,余拟送奠仪⑤,多则五十,少则四十,别有对联之类,家中不必另致情也。余不尽言。
兄国藩手草
【注释】
①忝列:谦辞,意为有愧于位列其中。
②卿贰:卿,指大理寺正卿等三品京堂;贰,各部侍郎。卿贰指次于卿相的朝中大官,即二品、三品的京官,特成一个阶级,称为“卿贰”。
③弁髦:弁,黑色布子;髦,儿童眉际的垂发。在男子成年之后,这些东西都会被抛弃,引申为蔑视的意思。
④订庚:即订婚,旧时用交换男女年庚帖子来表示订婚。
⑤奠仪:用于祭奠的金钱和礼品。
【评点】
从多篇家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曾国藩对待家人虽然严而有威,但也是平易近人的。在治家方面,他是十分严格的,经常在信中告诫弟弟们要谨守家训,勤勉持家。在这封信中,他强调了曾家一直以来的良好家风,希望弟弟们能够以祖辈为榜样,把曾家的优良家风继承下去,使家庭能够持久兴旺。曾国藩深深地懂得家族的兴旺是靠一代又一代人逐渐积累起来的,富贵和名望都是暂时的,如果由于家庭条件优越,子孙就骄奢淫逸,那么家业很快就会衰落。在严格要求的同时,曾国藩并不摆兄长架子,而是语重心长地奉劝弟弟们。他对弟弟们的教导从来都不是大话空话,而是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例如他让四弟做到三件事,分别是勤、早起和看《五种遗规》,并说如果四弟能做到便是对兄长的敬爱,如果做不到就是蔑视兄长。他这么说是因为四弟负责管理家中事务,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家中的后辈。因此只有自己能够克服身上的缺点,不断提高品德修养,才能为后辈树立良好的榜样,将优良的家风延续下去,否则就会上梁不正下梁歪。一个家庭如果过于鼎盛,家中的子弟很容易养成骄奢的恶习,这样一来家中几代人辛苦攒下的家业就有可能被败光。因此越是富贵越不能忘掉本分,更不能奢侈懒惰。
致诸弟·但愿其为耕读孝友之家
(道光二十九年四月十六日)
……
曾国藩家书(精装典藏本)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