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精装4本套装(礼盒装)(京东专供) [VOICES FROM CHERNOBYL,ZINKY BOYS,WAR'S UNWOMANLY F]

诺贝尔奖精装4本套装(礼盒装)(京东专供) [VOICES FROM CHERNOBYL,ZINKY BOYS,WAR'S UNWOMANLY F]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S.A.阿列克谢耶维 著,方祖芳,郭成业,吕宁思,晴朗李寒 译
图书标签:
  • 诺贝尔奖
  • 文学奖
  • 纪实文学
  • 历史
  • 战争
  • 灾难
  • 切尔诺贝利
  • 乌克兰
  • 礼盒装
  • 精装本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ISBN:11797435
版次:1
商品编码:11797435
包装:精装
外文名称:VOICES FROM CHERNOBYL,ZINKY BOYS,WAR'S UNWOMANLY F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11-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1440
套装数量: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这套精装典藏版特别附赠限量版诺奖主题海报+5款精美明信片。

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为世界文坛开创了崭新纪实体裁。她的作品被译为35种文字,屡获世界大奖。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她的复调书写,是对我们时代苦难和勇气的纪念。”


  

海报:


  

内容简介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锌皮娃娃兵》《我是女兵,也是女人》《我还是想你,妈妈》是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S.A.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代表作。

1.《切尔诺贝利的悲鸣》简介:

1986年4月26日,惨烈的反应炉事故发生在切尔诺贝利。这是浩大的悲剧。作者访问了上百位受到切尔诺贝利核灾影响的人民,有无辜的居民、消防员、以及那些被征招去清理灾难现场的人员。他们的故事透露出他们至今仍生活在恐惧、愤怒和不安当中。

本书将这些访谈以独白的方式呈现,巨细靡遗的写实描绘,使这场悲剧读起来像世界末日的童话。人们坦白地述说着痛苦,细腻的独白让人身历其境却又难以承受。


  

2.《锌皮娃娃兵》简介:

1979年12月,苏军入侵阿富汗。很快,阿富汗各派游击队逐渐结成联盟,同入侵者和阿富汗政府军展开了游击战争。本书记录了阿富汗战争中苏联军官、士兵、护士、妻子、情人、父母、孩子的血泪记忆,是20世纪纪实文学经典作品。


  

3.《我是女兵,也是女人》简介:

超过100万名15—30岁的苏联女兵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她们中有医生、护士,还有伞兵、坦克兵、重机枪手、狙击手等。本书真实记录了她们亲历的那些感人泪下的故事,还有战火中伟大的爱情……

书里所有的故事都是真实发生过的,大量内容曾被苏联官方严禁出版。

这些女兵眼里的战争, 与男人们的描述截然不同。这些女兵的回忆,会让你感受到二战中直观的冲击和从未有过的强烈震撼。


  

4.《我还是想你,妈妈》简介:

卫国战争期间(1941—1945),数百万苏联儿童死亡,本书是幸存者的口述实录。战争发生时,他们只是2—12岁的孩子。这本书就是孩子们眼中战争的真实再现。

他们是战争公正,也是不幸的见证者。儿童眼里的战争,要比《我是女人,也是女兵》一书里女人的视角所记录的战争更加惊人。


  

作者简介

斯韦特兰娜·亚历山德罗夫娜·阿列克谢耶维奇(Svetlana Alexandravna Alexievich)

白俄罗斯作家,1948年生于乌克兰,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曾做过记者,作品以独特风格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等重大事件。

曾多次获奖,包括瑞典笔会奖(1996)、德国莱比锡图书奖(1998)、法国“世界见证人”奖(1999)、美国国家书评人奖(2005)、德国书业和平奖(2013)等。

2013年、2014年,连续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并入围决选名单,201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目前其作品已在全世界被翻译成35种文字,并创作有21部纪录片脚本和3部戏剧(曾在法国、德国、保加利亚演出)。


精彩书评

  

每一页都是奇异而残忍的故事,就像那些残留在幸存者身上的辐射。

——《纽约时报》


  

如同古希腊悲剧表演的合唱团,本书收录了众人的心声。短期之内,我们恐怕不会再有机会读到这般真实记录愤怒、愚昧、英勇和伤亡的文字。

──《伦敦时报》


  

从受访者的独白中,阿列克谢耶维奇创造了这样一种历史:无论离这些事件有多远,读者都能感同身受,如有切肤之痛。读完这本书,我才知道切尔诺贝利是欧洲的一场海啸,这场海啸不仅是由我们人类所造成的,而且永无止境。如果你对未来抱有好奇心,我强烈推荐这本书。书中的切尔诺贝利是个充满极端与未知的地方,一个现代科技发展造就的戏剧世界。

——《每日电讯报》


  

口语叙述的历史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充斥着面对命运时的无奈、艰苦卓绝的勇气,以及浓厚的黑色幽默……如同不可磨灭的X 光透视着俄国人的灵魂。

──《出版人周刊》


  

正如这本书所描述的,不管在什么地方,战争的本质都一样:残忍,丑恶,摧残人性。令人难忘的是那些娃娃兵的母亲,尤其是当娃娃兵被装到锌皮棺材里运回家时,母亲们在墓地里讲述着儿子们的事,就好像他们还活着。

——《出版人周刊》


  

阿列克谢耶维奇的这本杰出著作,忠实地记录着她那些白俄罗斯同胞的生命与死亡。本书终于将在美国上架……这是无与伦比的见证。

──《国家》杂志


  

书中记录着受污染的世界里骇人的生活。这些典型的故事分别传达出不同的声音:愤怒、恐惧、无知、艰苦、英勇、同情和爱。阿列克谢耶维奇冒着损害健康的风险,深入前线收集这些见证,把故事转化成令人难忘的精辟著作,我们只能期盼书中的灾难不会重现。

──《书目杂志》


  

阿列克谢耶维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那些士兵们所面对的战争是什么样的,也揭露了强加到人民头上、扭曲人性的暴行。

——《图书馆》杂志


  

阿列克谢耶维奇用鸿篇巨制展现了20世纪人类历史里的细节。

——《纽约每日新闻》


  

目录

1.《切尔诺贝利的悲鸣》目录

【历史背景】 001

【序 幕】

孤单的人声 006

【第一部/死亡之地】

我们为什么记得 026

和活人、死人聊些什么 029

一生写在门上的人 036

回来的人 039

辐射长什么样 054

没有歌词的歌 058

三段关于家园的独白 059

祈祷时才真切展现自己的灵魂 069

士兵合唱曲 072

【第二部/活人的土地】

古老的预言 092

月光下的风景 096

耶稣死亡时牙痛的人 098

关于一颗子弹的三段独白 104

生活中为何不能没有契诃夫和托尔斯泰 112

战争电影 117

大叫 126

新国度 128

书写切尔诺贝利 137

谎言和真相 144

人民的声音 155

【第三部/出人意料的哀伤】

我们不知道的事:死亡能有多美 168

铲子和原子 172

测量 180

可怕的事总是悄悄发生 183

答案 191

回忆 194

对物理学的热爱 197

昂贵的萨拉米香肠 203

自由与梦想平凡地死去 206

死亡的阴影 213

畸形的婴儿 219

政策 222

苏联政府护卫者的独白 228

指示 230

人竟然可以拥有无尽的权力来支配他人 234

我们为什么爱切尔诺贝利 242

儿童的声音 247

孤寂的声音 253

后记 269


2.《锌皮娃娃兵》目录

【前 言】

我对自己说,我再也不愿意写战争了 002

我已置身于真正的战场上 005

我们彼此太贴近了,任何人都休想逃避 012

【第一天】

作者的话 020

谁第一个开枪,谁就能活下来 022

阿富汗治好了我轻信一切的病 029

人们在那边靠仇恨生存 032

他们永远不会知道这一切 041

我们好像已经是死人了 043

我们在忏悔 048

为什么逼我回忆 054

这里造就的都是扭曲的人 058

我感到羞耻 064

我的小太阳 075

如今我什么也不信了 078

忘掉你曾有过两条腿 084

人死的时候完全不像电影里那样 087

你们不要叫我儿子的名字 090

我把自己的一生全忘了 098

【第二天】

作者的话 102

杀人就是为了能回家 104

我仍然在哭泣 109

我不愿意当政治错误的牺牲品 114

活着回家 117

我在等他回来 124

我想像个正常人一样活下去 132

我在那边杀过人吗 144

我们出发时从不握手告别 147

他们死的时候不声不响 153

你听见我的声音了吗? 159

我把自己的儿子交给了什么人 163

只有完全绝望的人才能说出一切 169

这里的人都不愿意谈起未来 174

人身上能有多少人味 177

您浑身都沾着我儿子的鲜血 185

死亡就是这样 190

我要活着 194

【第三天】

作者的话 200

请在坟头上挂块牌子 202

为什么我只能想起可怕的事 205

我梦见的是棺材 212

朝着地雷前进 215

活石头 222

“快把我妈妈还给我” 226

“我想把儿子留在家里” 230

也许她还活着 233

我以为所有人都能变得善良 239

难道我能说“我怀疑” 243

什么是真理 249

为什么我要忍受这么大的痛苦 252

我没有人可以等待了 255

我有眼睛时比现在瞎得更厉害 262

“我亲爱的妈妈” 268

【后 记】

我是通过人说话的声音来聆听世界的 280

阿列克谢耶维奇和她的纪实文学/高莽 301


3.《我是女兵,也是女人》目录

“我不想去回忆……”  001

“再长长吧,姑娘……你们还嫩呢”  019

誓言与祷告  021

恐惧气氛和一提箱糖果  037

战场生活和琐事  060

“只有我一人回到妈妈身边……”  079

“我们的楼里有两场战争……”  102

“电话听筒可射不出子弹……”  112

“我们只获得了小小的奖章……”  130

布娃娃和步枪  136

血腥味和死亡前的惊异  142

马匹和鸟儿  147

“那已经不是我了……”  152

“我现在还记得这双眼睛……”  164

“我们没有打过枪……”  185

凯牌特殊肥皂和警卫室  196

烧坏的轴承和骂娘的脏话  207

“当然是需要军人……可我也还想做美女”  216

男人的靴子和女人的帽子  218

姑娘的尖叫和水手的迷信  232

沉默的恐怖和臆想的美丽  244

“小姐们!你们知道吗?工兵排长平均只能活

两个月……”  248

“哪怕让我只看他一眼……”  265

魔鬼女人和五月玫瑰  266

面向天空的特别沉静和一枚失去的戒指  283

孤独的子弹和人  294

“最后一点点土豆仔……”  298

装炸药的篮子和毛绒玩具  301

阿妈和阿爸  316

渺小的生命和伟大的思想  325

“妈妈,爸爸是什么样子的?”  336

洗澡的宝宝和像爸爸一样的妈妈  337

小红帽和在战场上看到一只小猫的高兴劲儿  348

那些已经可以说话的人们的沉默  358

“她把手放在自己的心口上”  363

战争的最后几天,杀人已经令人厌恶  364

写作文的幼稚错误和喜剧  376

祖国、斯大林和红色印花布  382

“突然间,非常想活下去……”  390

写战争,更是写人(创作笔记摘录)  402

译后记  441


4.《我还是想你,妈妈》目录

“他害怕回头看一眼……”  001

“我的第一支,也是最后一支香烟……”  004

“奶奶在祈祷……她祈祷我的灵魂能回来……”  009

“他们全身粉红地躺在木炭上面……”  011

“可我还是想妈妈……”  016

“这么漂亮的德国玩具……”  021

“一把盐……这是我们家留下来的全部……”  027

“我吻过课本上的所有人像……”  031

“我用双手收集起它们……它们雪白雪白的……”  034

“我想活下去!我想活下去!”  037

“我透过扣眼儿往外偷看……”  039

“我只听到妈妈的喊叫声……”  043

“我们在演奏,战士们却在哭泣……”  047

“死去的人们躺在墓地……仿佛又被打死了一次……”  050

“当我明白这个人是父亲……我的膝盖颤抖不停……”  052

“闭上眼睛,儿子……不要看……”  056

“弟弟哭了,因为爸爸在的时候,还没有他……”  060

“第一个来的就是这个小姑娘……”  062

“我——是你的妈妈……”  065

“可以舔舔吗?”  067

“还有半勺白糖。”  069

“房子,别着火!房子,别着火!”  074

“她穿着白大褂,就像妈妈……”  077

“阿姨,请您把我也抱到腿上吧……”  080

“她开始轻轻摇晃,像摇晃布娃娃……”  082

“已经给我买了识字课本……”  085

“既不是未婚夫,又不是士兵……”  096

“哪怕是留下一个儿子也好啊……”  098

“他在用袖子擦着眼泪……”  101

“它吊在绳子上,就像个小孩儿……”  104

“现在你们就是我的孩子……”  107

“我们亲吻了她们的手……”  109

“我用一双小女孩的眼睛看着他们……”  112

“我们的妈妈没有笑过……”  114

“我不习惯自己的名字……”  116

“他的军便服湿漉漉的……”  118

“好像是她为他救出了女儿……”  121

“他们轮流把我抱到手上……从头到脚地

拍打我……”  125

“为什么我这么小?”  129

“人的气味会把它们吸引过来……”  131

“为什么他们朝脸上开枪?我的妈妈这么漂亮……”  133

“你求我,让我开枪打死你……”  139

“我头上连块三角巾都没有……”  144

“大街上没有可以玩耍的伙伴……”  148

“我深夜打开窗子……把纸条交给风……”  151

“挖掘一下这里吧……”  158

“人们把爷爷埋在了窗户下面……”  161

“他们还用铁锹拍打了一阵,好让它看起来

漂亮一些。”  163

“我给自己买了条带蝴蝶结的连衣裙……”  166

“他怎么会死呢,今天没开枪啊?”  170

“因为我们——是小女孩,而他——是小男孩……”  177

“如果和德国男孩子玩,你就不是我的哥们……”  181

“我们甚至都忘了这个词……”  188

“你们都该去前线,却在这儿爱我妈妈……”  195

“最后,他们大声叫喊着自己的名字……”  202

“我们四个人都套在这个小雪橇上……”  204

“这两个小男孩变得很轻,像麻雀一样……”  208

“我很害羞,因为我穿的是小女孩的皮鞋……”  211

“我喊啊,喊啊……不能停下来……”  217

“所有孩子都手拉着手……”  220

“我们甚至不知道怎么埋葬死人,而此刻不知怎么

就想起来了……”  223

“他收集到篮子里……”  225

“他们把小猫从家里带了出来……”  228

“你要记住:马利乌波里市,帕尔科瓦亚街6号……”  231

“我听见,他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233

“我跟着姐姐、上士薇拉·列契金娜上了前线……”  237

“在那太阳升起的地方……”  239

“白衬衫在黑暗中远远地发着光……”  244

“妈妈倒在我刚刚擦洗过的干净地板上……”  247

“上帝是不是看到了这些?他是怎么想的……”  251

“这世间——让人百看不厌……”  253

“他们带回来又细又长的糖果,像铅笔一样……”  259

“箱子大小正好和他差不多……”  261

“我怕做这样的梦……”  263

“我希望妈妈就我一个孩子,只宠爱我……”  265

“他们没有沉下去,像皮球一样……”  268

“我记得蔚蓝蔚蓝的天空……我们的飞机在天上飞过……”  273

“像熟透的南瓜……”  276

“我们吃了……公园……”  280

“谁要哭,就开枪打死谁……”  284


精彩书摘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也许两者是一样的,我该讲哪一种?

  我们才刚结婚,连到商店买东西都还会牵手。我告诉他:“我爱你。”但当时我不知道自己有多爱他,我不知道……我们住在消防局的二楼宿舍,和三对年轻夫妇共享一间厨房,红色的消防车就停在一楼。那是他的工作,我向来知道他发生了什么事─他人在哪里,他好不好。

  那天晚上我听到声响,探头望向窗外。他看到我就说:“把窗户关上,回去睡觉。反应炉失火了,我马上回来。”

  我没有亲眼看到爆炸,只看到火焰。所有东西都在发亮。火光冲天,烟雾弥漫,热气逼人。他一直没回来。

  屋顶的沥青燃烧,产生烟雾。他后来说,感觉很像走在焦油上。他们奋力灭火,用脚踢燃烧的石墨……他们没有穿帆布制服,只穿着衬衫出勤,没人告诉他们,他们只知道要去灭火。

  四点钟了。五点。六点。我们本来六点要去他爸妈家种马铃薯,普利彼特离他爸妈住的史毕怀塞大约四十公里。他很喜欢播种、犁地。他妈妈常说,他们多不希望他搬到城里。他们甚至帮他盖了一栋房子。他入伍时被编入莫斯科消防队,退伍后就一心想当消防员!(沉默)

  有时我仿佛听到他的声音在我耳边回响,即使相片对我的影响力都比不上那个声音。但他从来没有呼唤我……连在梦里都没有,都是我呼唤他。

  到了七点,有人告诉我他被送到医院了。我连忙赶去,但警察已经包围了医院,除了救护车,任何人都进不去。

  警察喊:“救护车有辐射,离远一点!”

  不只我在那里,所有当晚丈夫去过反应炉的女人都来了。

  我四处寻找在那所医院当医生的朋友,一看到她走下救护车,我就抓住她的白袍说:“把我弄进去!”

  “我不能。他的状况很不好,他们都是。”

  我抓着她不放:“我只想见他一面!”

  “好吧,”她说,“跟我来,只能待十五到二十分钟。”

  我看到了他,全身肿胀,几乎看不到眼睛。

  “他需要喝牛奶,很多牛奶,”我的朋友说,“每个人至少要喝三升……”

  “可是他不喜欢牛奶……”

  “他现在会喝的。”

  那所医院的很多医生和护士,特别是勤务工,后来都生病死了,但是当时我们不知道危险。

  上午十点,摄影师许谢诺克过世了。他是第一个。我们听说还有一个人被留在碎片里─瓦列里·格旦霍克,他们一直无法接近他,只好把他埋在混凝土里。我们不知道他们只是第一批死去的人。

  我问他:“瓦西里,我该怎么办?”

  “出去!快走!你怀了我们的孩子。”

  可是我怎么能离开他?他说:“快走!离开这里!你要保护宝宝。”

  “我先帮你买牛奶,再决定怎么做。”

  这时我的朋友唐雅·克比诺克和她爸爸跑了进来,她的丈夫也在同一间病房。我们跳上她爸爸的车,开到大约三公里外的镇上,买了六瓶三升的牛奶给大家喝。但是他们喝了之后就开始呕吐,频频失去知觉。医生只好帮他们打点滴。医生说他们是瓦斯中毒,没人提到和辐射有关的事。

  没多久,整座城市就被军车淹没,所有道路封闭,电车火车停驶,军人用白色粉末清洗街道。我很担心第二天怎么出城买新鲜牛奶。没人提到辐射的事,只有军人戴着口罩。城里人依旧到店里买面包,提着袋口敞开的面包在街上走,还有人吃放在盘子上的纸杯蛋糕。

  那天晚上我进不了医院,到处都是人。我站在他的窗下,他走到窗前高声对我说话。我们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人群中,有人听说他们马上会被带到莫斯科。所有妻子都聚集起来,决定跟他们一起去:“我们要和丈夫一起行动!你们没有权力阻止我们!”

  我们拳打脚踢,士兵─士兵已经出现了─把我们推开。后来一个医生出来宣布:“没错,他们要搭机去莫斯科,所以你们得帮他们拿衣服,他们穿去救火的衣服都烧坏了。”公交车停驶,我们只好跑着去。我们跑过大半个城市,但是等我们拿着他们的行李回来,飞机已经起飞了。他们只想把我们骗走,不让我们在那里哭闹。

  街道的一边停满了几百辆准备疏散居民的巴士,另一边是从各地开来的好几百辆消防车。整条街都覆盖着白色的泡沫。我们踏着泡沫走,边哭边骂。收音机里说,整座城市可能在三到五天内进行疏散,要大家携带保暖衣物,因为我们会在森林里搭帐篷。大家都好开心─露营!我们要用与众不同的方式庆祝五一劳动节!很多人准备了烤肉器材,带着吉他和收音机。只有那些丈夫去过反应炉的女人在哭。

  我不记得我是怎么到我爸妈家的,只知道自己一醒来就看到了妈妈。我说:“妈妈,瓦西里在莫斯科,搭专机去的。”

  我们整理菜园(一星期后,那座村子也疏散了)。谁知道?当时有谁知道?那天晚上我开始呕吐,我怀了六个月身孕,很不舒服。那晚我梦见他在梦里叫我:“露德米拉!小露!”但是他去世后就没有到我梦中呼唤我了,一次也没有(开始哭)。

  我早上起床后决定,我得一个人去莫斯科。妈妈哭着问:“你这个样子要去哪里?”我只好带父亲一起去,他去银行里提出所有存款。

  我完全不记得到莫斯科的过程。抵达莫斯科后,我们问看到的第一个警察:“切尔诺贝利消防员被安置在哪里?”

  他马上就说:“休金斯格站的六号医院。”

  我们有点惊讶,之前大家都吓唬我们,说那是最高机密。

  那是专门治疗辐射的医院,要有通行证才进得去。我给门口的女人一些钱,她说:“进去吧。”接着又求了另一个人,最后才坐在放射科主任安格林娜·瓦西里耶芙娜·古斯科瓦的办公室。不过当时我不知道她的名字,我只知道我必须见她。她劈头盖脸就问:“你有没有小孩?”

  我该怎么回答?我知道我绝不能说出我怀孕了,否则他们不会让我见他!还好我很瘦,看不出有身孕。

  “有。”我说。

  “几个?”

  我心想,我要告诉她两个,如果只说一个,她不会让我进去。

  “一男一女。”

  “所以你不必再生了。好吧,他的中枢神经系统完全受损,头骨也完全受损。”

  我心想,喔,所以他可能有点烦躁。

  “还有,如果你哭,我就马上把你赶出去。不能抱他或亲他,甚至不能靠近他,你有半个小时。”

  但我知道我不会走,除非我和他一起离开,我对自己发誓!我走进去,看到他们坐在床上玩牌、嬉笑。

  “瓦西里!”他们叫。

  他转过身看了我一眼,说:“好啦,没戏唱了!连在这里她都找得到我!”

  他穿四十八号的睡衣,看起来很滑稽,他应该穿五十二号。袖子太短,裤子太短,不过他的脸不肿了。他们都在打点滴。

  我问:“你想跑去哪里?”

  他要抱我。

  医生阻止他。“坐下,坐下,”她说,“这里不能拥抱。”

  我们后来把这些当成笑话来说。其他房间的人也来了,所有从普利彼特搭专机到莫斯科的二十八个人都聚集过来。“现在怎么样了?”“城里情况如何?”我说他们开始疏散所有居民,整座城市会在三到五天内清空。大家都没说话,这些人里有两个女的,其中一个哭了起来,发生意外时她在电厂值班。

  “天啊!我的孩子在那里,他们不知道怎么样了?”

  我想和他独处,哪怕只有一分钟。其他人察觉出来了,于是陆续找借口离开。我拥抱、亲吻他,但是他移开。

  “不要离我太近,去拿张椅子。”

  “别傻了。”我不理他。

  我问:“你有没有看到爆炸?发生了什么事?你们是最早到现场的人。”

  “可能是蓄意破坏,有人引爆,大家都这么认为。”

  当时大家都那样说,以为有人蓄意引爆。

  第二天他们躺在自己的病房里,不能去走廊,也不能交谈。他们用指节敲墙壁,叩叩,叩叩。医生解释说,每个人的身体对辐射的反应都不一样,一个人能忍受的,另一个也许不行。他们还测量病房墙壁的辐射量,包括右边、左边和楼下的病房,甚至撤离所有住在楼上和楼下的病人,一个也不剩。

  我在莫斯科的朋友家住了三天,他们一直说:“你拿锅子,拿盘子去啊,需要什么就拿。”我煮了六人份的火鸡肉汤,因为当晚执勤的消防员有六个:巴舒克,克比诺克,堤特诺克,帕维克,堤斯古拉。我帮他们买牙膏、牙刷和肥皂,医院都没有提供,还帮他们买了小毛巾。

  现在回想起来,朋友的反应让我很诧异。他们当然担心,怎么可能不担心?但即使传言都出现了,他们还是说:“需要什么尽管拿!他情况怎么样?他们还好吧?能不能活下去?”活下去……(沉默)

  我当时遇到很多好人,有些我都忘了,不过我记得一位看门的老太太教我:“有些病是治不好的,你只能坐在旁边照顾他们。”

  我一大早去市场买菜,然后就到朋友家熬汤,所有食材都得磨碎。有人说:“帮我买苹果汁。”我就带六罐半升的果汁过去,都是六人份!我赶到医院,在那里待到晚上,然后又回城市的另一端。我还能撑多久?三天后,他们说我可以住进医院的员工宿舍。真是太棒了!

  “但是那里没有厨房,我怎么煮饭?”

  “你不用煮了,他们没办法消化。”


前言/序言

我看遍了他人的痛苦,但在这里我和他们同样是见证人。这个事件是我人生的一部分,我就活在其中。

  我们的国家有三百五十颗核弹。人们还没有注意到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却已经活在后核战的时代了。

  现在,人们因为其他的战争来到这里。上千名俄国难民从亚美尼亚、格鲁吉亚、阿布哈兹、塔吉克斯坦、车臣等地涌入。这些人从有枪声的地方来,来到这片被遗弃的土地。这里还有荒废的房屋尚未被特殊部队掩埋。

  一共有两千五百万侨胞住在俄国领土外─这已经是一个国家的人口数了─他们无处可归,只能去切尔诺贝利。关于那里的土地、水和空气能够取人性命的传言,对他们来说只是童话故事。这些人有自己的故事,一个古老的故事,他们深信不疑─这个故事是在说人们如何用枪射杀他人。

  我曾以为自己可以理解一切并表达一切,至少在大部分事情上可以如此。我还记得,我在写《锌皮娃娃兵》时来到阿富汗,当地人向我展示了一些从阿富汗斗士手里得来的外国武器。我对这些武器的精美感到很惊讶,他们可以在这些武器上完美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有一位军官就站在我身旁,他说:“你说这个意大利地雷看起来很漂亮,像是圣诞节的装饰,但如果有人踩到的话,就会被炸得血肉横飞,要用汤匙在地上刮才刮得干净。”

  当我坐下来写这一段的时候,我开始思考:“这是我该写的吗?”

  我是在伟大的俄罗斯文学的浸染中长大的,我认为作品的尺度可以更辽阔,所以我把这一段血肉横飞的情节写了下来。但是在隔离区─那是另一个世界,那个世界与外面的世界不同─那些强烈的感受是文学无法形容的。

  三年来,我四处旅行,在人群里访问:包括在核电厂工作的工人,科学家,前共党官僚,医生,士兵,直升机驾驶员,矿工,难民,迁居的人们。他们都有着不同的命运、职业和个性,但是切尔诺贝利却是他们生命里共同的重心。这些人不过是平凡人,却必须面临最艰难的问题。

  我时常觉得,简单和呆板的事实,不见得会比人们模糊的感受、传言和想象更接近真相。为什么要强调这些事实呢,这只会掩盖我们的感受而已。从事实当中衍生出的这些感受,以及这些感受的演变过程,才是令我着迷的。我会试着找出这些感受,收集这些感受,并将其仔细保护起来。

  书中的人已经见过他人未知的事物。我觉得自己像是在记录着未来。

  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用户评价

评分

自定义标签

评分

这套书等了好久了,难得423这次活动给力拿下,?

评分

评价很不错的一套书 还没看过此类的小说 趁活动买下来慢慢看 京东真棒

评分

京东购物就是方便和快捷。质量好,价格便宜,包装严实,物流给力。

评分

斯维特拉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女,1948年生于乌克兰,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记者,散文作家,擅长纪实性文学作品。她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写作纪实文学,记录了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等人类历史上重大的事件。

评分

又到京东618,图书优惠力度越来越小,不过还是感谢东哥,祝福东哥打败马丑怪,脚踢柳痔疮。

评分

物流迅速,价格便宜,值得购买!

评分

搞活动囤了很多书,阿列的书没看过,据说以后不能再版了于是赶紧买了一套。

评分

一直想买她的书来看,没想到遇上这么大力度促销,赶紧入手,很满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