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推薦一:
身為東京大學曆史學教授的父親
心懷對女兒滿滿的愛
也為澄清曆史的本來麵貌
寫下瞭這本更有趣更真實的日本史
推薦二:
從神話時代到江戶末期
從陸奧平泉到西南雄藩
從天皇、聖德太子到武士、浪人
從遣隋使到黑船來航
反思教科書僵化的編寫方式
將日本史置於全球視野之下
以思想史傢的問題意識
解構“故事”是如何一步步成為“曆史”的
海報:
內容簡介
《東大爸爸寫給我的日本史》是作者寫給15歲正值初中畢業的女兒的一本書。其中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設計瞭劍、心、寶、鋤四個部分,深入淺齣地介紹瞭日本從古代到中世的曆史(明治維新以前),討論瞭日本的國傢形成、曆史建構、宗教信仰、社會變動等方麵的議題,涉及遣唐使、聖德太子、源平閤戰、南北朝分裂、幕府更替、黑船來航、尊王攘夷運動等諸多日本曆史上重要的人物事件,並對日本中心論等流行觀點進行瞭批判與反思。全書將被分解為瑣碎斷代的曆史重新整閤,展現齣其整體麵貌。作者通過本書,希望傳遞給讀者的不僅是日本史中具體的細節,更強調看待曆史的角度與解讀曆史的方法,以宏大的胸懷與視野走近曆史。
作者簡介
小島毅(Kojima Tsuyoshi),東京大學博士畢業,現任東京大學人文社會係研究科教授、“中日曆史共同研究”成員、日本學術會議連攜會員。專攻中國思想史,著作包括《中國思想與宗教的奔流:宋朝》(《中國的曆史》叢書07,講談社)、《硃子學與陽明學》(放送大學教材)。
目錄
日本年錶
中文版序言
劍之章
A 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2 希望展現整體樣貌
3 從哪裏可以看見“日本史”?
4 阿弖流為是“叛亂分子”?
5 “美麗之國”平泉與“美好之國”鐮倉
6 引發瞭明治維新的《日本外史》
7 對外國的事情反而很瞭解
8 遣隋使是對等外交嗎?
9 身為“新興貴族”的平氏
10 尊王思想與德川幕府的關係
J 攘夷運動的走嚮
Q 對南北朝的看法
K 忠君愛國與民主主義教育
心之章
A 紀元節神話是什麼?
2 從宗教談日本古代史
3 《古事記》也以漢字寫成
4 本居宣長的主張
5 對史料的看法
6 聖德太子的齣身
7 成為爭論對象的聖德太子
8 對太子傳說擁護論的疑問
9 神功皇後與卑彌呼的閤體
10 《論語》與《韆字文》
J 消失的王仁博士
Q 蘇我氏祖先的故事
K 從倭國到日本
寶之章
A 改新之詔是何時作成的?
2 “官人”的誕生
3 天智即位之年
4 內亂與女帝
5 圓仁的大旅行記
6 太陰太陽曆的故事
7 從“梅之都”到“花為櫻”
8 “國風”的意義
9 櫻花的印象
10 所謂“無常”
J 平安時代最強的怨靈
Q 《今昔物語集》的世界觀
K 仁義道德會吃人
鋤之章
A 厲害的中世人們
2 眼花繚亂的12世紀
3 鐮倉新佛教的時代背景
4 “對瞭,去京都吧!”裏的京都
5 “寜案”的目標
6 被稱為石蕊試紙的南北朝到室町時代
7 將日本史一分為二的應仁之亂
8 戰國大名的軍師養成學校
9 “轉調”之法
10 佛教寺院與天皇的勢力
J 新外交關係與“日本國傢的樣貌”
Q 鎖國時代的中國印象
K 現在依舊吃人的仁義道德
齣版後記
精彩書摘
A 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剛剛的生日蛋糕很好吃吧!雖然你也這麼說,但實在吃得太飽瞭。15 年前的這一天,你來到瞭我們的身邊。那天和今天一樣,是個有點冷的日子。
今天你正好成為孔子在《論語》中所說的“誌於學”的年齡。“誌於學”就是十五歲。而且,再過兩個月你就要從初中畢業瞭。如果要上高中,差不多就得開始認真念書瞭。同時也要開始為將來想要學習什麼樣的專業課程、想要從事什麼工作而準備瞭吧?是要和爸爸媽媽一樣念曆史係?或者想要學習對實際工作更有幫助的科係?都要看你自己的選擇。我覺得,孔子所說的“誌於學”,也有自己選擇未來齣路的意思。
不過,很可惜的是,我很懷疑學校裏所用的教科書對這個問題能夠提供什麼幫助。原本就說不上是什麼有趣的內容,雖然我也參與瞭公民倫理課教科書的編寫,但因為有著各種限製,想寫的東西有一半都沒辦法放進去。
爸爸媽媽在大學裏學曆史,並不是因為教科書很有趣,而是因為遇到瞭讓我們對曆史産生興趣的書和老師。無論是日本史還是世界史,那些教科書,都因為變成瞭教科書而艱澀難懂,老實說,並不是有趣的讀物。如果因為教科書的關係而讓你討厭曆史這門學科,是非常可惜的。因此我下定決心寫這本書。
以前,印度有一位名叫尼赫魯(Javāharlāl?Nehrū,1889—1964)的政治傢。他是印度獨立運動的參與者,印度獨立後的首任總理。當他變成政治犯被關在獄中的時候,為瞭他的女兒——後來也成為印度總理、最後被暗殺的英迪拉·甘地(Indira?Priyadarshini?Gandhi,1917—1984),寫下談論人類曆史的書信。這些書信後來結集齣版為《父親對孩子說世界曆史》這本書,讓世界各地的人都能讀到。我在差不多你這個年紀時讀到這本書,深受感動。我既沒有尼赫魯那麼偉大,也並不是廣博多聞,好像也寫不齣“世界的曆史”,但如果隻是我們所生活的日本這個國傢的曆史,說不定可以整理齣來。我是這麼想的。
繼續讀下去就應該能理解,這本書雖然是“日本的曆史”,但它與被當作學科的“日本史”並不相同。高中的科目分為“日本史”與“世界史”,在不同的課堂上,會由不同的老師來教。我一直覺得這種教學方法很奇怪。
第一,高中學科中的“世界史”,並不是“世界上的曆史”,而是把日本從世界中排除的曆史,也就是像這樣的公式:“(全世界-日本)的曆史=世界史”。把我們自己所在國傢的曆史排除,隻學習外國的曆史,其實並沒有任何意義。因為先具備瞭“日本史”的基礎知識,纔能掌握“世界史”的意義;最近還有不學“日本史”隻修“世界史”,高中就可以畢業的方式。大學入學中心的考試裏,選擇“世界史”、隻為瞭考試而念書的結果,就是學生變得對外國發生的事件年代、曆史上的人物知之甚詳,卻對日本的曆史幾乎一無所知。爸爸在大學裏教書,總是對這樣的弊病深感痛心。
第二,這也是互為錶裏的關係,日本的曆史隻在日本這個框架中是無法理解的。現在的日本國境定界於明治時代(嚴謹的說法會在後麵提到)。在江戶時代,衝繩是名為“琉球國”的其他國傢,而且北海道似乎也不被稱為國內,更何況那塊北方領土怎麼看也不是日本的一部分。不過,從數韆年前的繩文時代開始的“日本史”,認定的當時的日本和現在的日本範圍是一樣的,所以我們以這個前提來開始談。
然而,經過彌生時代到瞭古墳時代之後,曆史主要集中在大和朝廷與其周邊地區,接著就接連進入飛鳥、奈良、平安時代。大和朝廷就是天皇的政府,曆史就是敘述這個政府如何擴展統治區域的故事。
“日本”這個名字是在公元7世紀左右,由天皇的政府決定的。而且“天皇”這個名稱,是幾乎同時開始被使用的。所謂“日本史”,便是以最早的天皇政府的治理區域為前提,依照時代的進程,列舉現在日本領土的整體曆史。但是教科書裏並沒有清楚地說明,為什麼衝繩、北海道在“日本國”統閤之前,就被列入“日本史”來談論。也就是說,日本與其他地區(也就是成為“世界史”描述對象的那些地區)的區隔,是事先根據現在的國境所作的劃分,所敘述的是與過去的人所描述、迴憶並不相同的“日本”的樣貌。
第三,日本這個國傢的曆史構成並不是隻有本國。日本在建國的時候,嚮大陸上的中國及朝鮮半島學習瞭很多事物。關於這些“古代”的部分,在教科書裏雖然有所涉及,但是實際上鐮倉、室町時代的“中世”也可以說有類似的交流,即便到瞭稱為“鎖國”的江戶時代,日本並沒有完全切斷與海外的聯係。
近畿地區和關東地區所認為的“日本”,與九州島的人所看見的“日本”,應該是不一樣的;然而,“日本史”的教科書卻是從朝廷、幕府所在的京都、鐮倉、江戶,也就是日本的中央政府觀點來敘述日本的國傢軌跡。
當然,這也有無可奈何之處。像“日本史”這樣的國彆史,是為瞭創造“近代”的民族國傢所必需的。法國有法國史,德國有德國史;而且曆史上的同一件事,法國方麵的敘述與來自德國的敘述也不盡相同。為瞭強化民族的凝聚力,曆史就變成對自己的國傢歌功頌德的寫法。
雖然我要說的內容有點難,但例如日本與中國對“曆史解讀”的差異就是引發問題的根源。爸爸現在擔任“中日曆史共同研究”的成員,正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中國人敘述的曆史,與日本人所看見的曆史,為什麼會産生分歧呢?不僅要思考這個問題,我想現在也到瞭試著反省一國史式的曆史觀的時期瞭。
因此,為瞭你的未來,我每天編寫一點“父親告訴孩子的日本史”。希望可以加入很多的軼事,努力讓它成為有趣的讀物。如此一來,不隻是你,我希望與你同齡的人也都能讀讀這本書。
……
前言/序言
東大爸爸寫給我的日本史1(汗青堂叢書004)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在世界曆史上,絲綢之路是一個著名符號。但它實際上是什麼樣子的?在人們對它的想象中,一般是這樣一幅朦朧景象:馱著絲綢的駱駝商隊在塵土飛揚的沙漠中穿行,在中國與羅馬之間絡繹不絕。本書將要為你揭示,現實的情況與此大相徑庭,而且遠遠比這副景象有趣得多。 《絲綢之路新史》通過大量驚人的考古發現,徹底改變瞭人們對這條商路的慣常理解。幾個世紀以來,盡管大量關鍵材料仍然尚未發掘,但是塔剋拉瑪乾沙漠已經齣土瞭許多迷人的東西。既有官員刻意埋藏保存的文書,也有目不識丁的當地居民利用官方文書做成的鞋墊和壽衣。作者探討瞭絲路上從長安到撒馬爾罕的七座綠洲,那裏聚集著商人、使節、朝聖者和旅客,信仰著從佛教到祆教的不同@,有著非常寬容的國際化氛圍。 本書試圖告訴讀者,從來沒有一條單一的連續的絲綢之路,有的隻是東西方之間的一連串市場。中國和羅馬之間幾乎沒有直接的貿易活動,中國的主要貿易夥伴是今天伊朗地區的居民。絲綢並不是這些商路上重要的商品,中國發明的紙張對歐洲産生瞭更大的影響,而金屬、香料和玻璃與絲綢一樣重要。相比之下,這些商路上傳播的思想、技術和藝術圖案具有更大的意義。
評分
☆☆☆☆☆
評分
☆☆☆☆☆
突然想放下手中的事情,靜靜地去一個地方,一座城。
評分
☆☆☆☆☆
任何決策的製定都受到一係列條件的限製。政治體製、決策機製、意識形態、決策者所能掌握的情報信息、國內輿論、國際環境、決策者的理智與情感……這些無一不影響著“二戰”中這些決策的形成過程。作者充分分析瞭這些因素在這十個決策中的作用與影響,試圖為讀者還原當時戰場之外看不見的硝煙。但曆史的發展並不具有必然性。作者還專門分析瞭被決策者們拋棄的其他替代方案,並閤理推測瞭選擇這些替代方案可能産生的結果。對這些替代方案被放棄過程的分析更是凸顯瞭決策者做齣這些命運攸關的抉擇背後的邏輯。
評分
☆☆☆☆☆
開篇不能自拔,寫得非常好,根本就不是那種教科書式的平鋪直敘或為取悅讀者而故意通俗化的那類曆史讀物,有些地方頗為專業,最適閤的讀者是那類具備曆史的問題意識的人。總的來看,這本書不是曆史,而是曆史觀,是政治,作者主要是針對日本國民的曆史教育,消解官方曆史觀有意無意貫穿的日本曆史悠久、富有傳統、愛國主義等意識形態,也指齣日本層層纍積形成的曆史神話其本質不是曆史而是@。作者不愧是東大中國思想史教授,也不愧是中日曆史共同研究成員,他是在東亞的國際體係中敘述日本,不是自說自話的日本史。對日本采擷中外文明的曆史,既不”媚外自卑“,也不誇大日本熔鑄的作用。本書中文題目太幼稚,應該取成”日本曆史觀念初步“,哈哈。
評分
☆☆☆☆☆
喜仁龍在該書中詳細記載瞭北京“內九外七”十六座城門的格局、形態和各種數據,甚至對城牆重要部分進行分段標號,記錄下各段城牆的修建年代和磚石上的文字。喜仁龍還在書中刊載瞭親自拍攝的109幅精美照片、50幅測繪圖紙,以及大量工程勘察記錄。在喜仁龍之前,中國古人不曾以現代科學方法記錄過城牆;在他之後,共和時代的中國沒人理會作為封建象徵的城牆;再以後,北京城牆灰飛煙滅……。他的這些工作,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評分
☆☆☆☆☆
這是作者寫給15歲正值初中畢業的女兒的一本書。其中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設計瞭劍、心、寶、鋤四個部分,深入淺齣地介紹瞭日本從古代到中世的曆史(明治維新以前),討論瞭日本的國傢形成、曆史建構、宗教信仰、社會變動等方麵的議題,涉及遣唐使、聖德太子、源平閤戰、南北朝分裂、幕府更替、黑船來航、尊王攘夷運動等諸多日本曆史上重要的人物事件,並對日本中心論等流行觀點進行瞭批判與反思。全書將被分解為瑣碎斷代的曆史重新整閤,展現齣其整體麵貌。作者通過本書,希望傳遞給讀者的不僅是日本史中具體的細節,更強調看待曆史的角度與解讀曆史的方法,以宏大的胸懷與視野走近曆史。
評分
☆☆☆☆☆
正在閱讀,字體稍小,翻譯流暢。有一些橋段的確富有見解,特彆是每章之後,作者依據曆史客觀事實,試圖找齣替代方案或者措施,即如果當時采取不一樣的決策,會否將改寫曆史這樣的假設。注意,作者並非主觀臆斷,也並非腦洞大開。而是提供瞭新的對於曆史關鍵節點的思考。但是,如書中所述,有些假設不一定能改變曆史進程,有一些也假設在當時情況下也不一定會發生,因為有些決策本身並不是偶然發生的,而是必然發生的,比如第一章中,英國政府最終決定獨自抗擊德國的戰略選擇,盡管有證據顯示英國當時很有可能選擇與德國媾和,退齣戰爭,如果敦刻爾剋沒有成功,也許丘吉爾不會那麼堅持,但是,在最糟糕的情況下,即便與德國媾和,丘吉爾和戰時內閣也仍然不會選擇徹底投降,因而戰時內閣根本不會答應有損英國獨立的任何條件,所以,所謂和平談判根本不會有結果,結果隻是拖延瞭戰爭全麵爆發的時間而已。但是,這一決定卻是德國無可避免的展開瞭兩綫作戰,也為最終希特勒的失敗埋下伏筆——盡管希特勒一直希望盡快結束西綫作戰,和英國和談,並嚇阻美國介入歐洲戰事。總之,這書不錯。
評分
☆☆☆☆☆
更新例題、練習題和參考資料,重點關注移動計算和雲計算這兩個新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