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世界大国军事史译著丛书:俄罗斯军事史 从恐怖伊凡到车臣战争》讲述了俄罗斯军事史重要组成部分的战争、会战和战斗,讲述了俄罗斯军事史中的另一半,即俄罗斯军队与社会之间复杂而又互利的关系。数百年来,俄罗斯军队对俄罗斯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反过来,俄罗斯社会又决定了俄罗斯拥有什么样的军队。军队和社会离开彼此都不完整。俄罗斯军事史上,既有胜利,也有失败;既有推崇教育和人文发展的一面,也有为达到军事目的而不惜牺牲人命的一面。
《世界大国军事史译著丛书:俄罗斯军事史 从恐怖伊凡到车臣战争》还探讨了四个重要主题:一是俄罗斯作为西方文化代表和非西方文化代表的模糊不清的定位。俄罗斯有其独特的、鲜明的、深刻的特征,从东西方的明确划分来理解其军事史是没有意义的。二是俄罗斯为摆脱社会、经济、科技而进行的斗争。与其他欧洲强国相比,俄罗斯许多方面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但技术和技巧方面的落后容易弥补,政治和社会方面的落后难以解决,武器落后与军事组织方式落后给军事方面带来的损失同样严重。三是俄罗斯社会军事化的必要性及军事化所带来的负担。俄罗斯是一个为备战而组织的社会,虽然备战的程度随时代不同而有所差别,但战争对俄罗斯精英如何理解自己的国家以及个人在国家当中扮演的角色一直发挥着中心作用,军事化对俄罗斯的政治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带来了恐怖的后果,但俄罗斯只能如此,因为国家决策的依据不是国民幸福而是国家能否幸存。四是广阔空间和国家能力之间的相互作用。俄罗斯的广阔疆域使战争具备了特色鲜明的模式。
《世界大国军事史译著丛书:俄罗斯军事史 从恐怖伊凡到车臣战争》对认识和研究俄罗斯军事史、战争史、国家史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戴维·R.斯通,是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俄罗斯历史学副教授。他的处女作《锤子加步枪:1926-1933年苏联的军事化》,是美国历史书俱乐部精选的作品,获得了美国历史学会当年颁发的最佳处女作奖。凭借此书以及其他作品,他获得了美国斯拉夫研究促进委员会颁发的“舒尔曼奖”。他对俄罗斯和苏联军事史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发表了许多关于俄罗斯和苏联军事史与外交史的文章,本书是其重要的代表作。
目录
序言
第1章 莫斯科维的崛起
基辅罗斯的衰亡
俄罗斯领土的整合
“伊凡雷帝”统治下的莫斯科维
伊凡四世早期统治
利沃尼亚战争
第2章 混沌时期
鲍里斯·戈都诺夫
伪德米特里
第3章 罗曼诺夫王朝早期统治
罗曼诺夫王朝的建立
斯摩棱斯克战争
十三年战争
拉辛起义
王朝危机
第4章 彼得大帝
彼得的军队
亚速会战
北方战争
波尔塔瓦
征战土耳其
北方战争的结束
第5章 后彼得时代
波兰王位继承战争
俄土战争(1735-1739)
伊丽莎白女王时期
七年战争
第6章 叶卡捷琳娜大帝
俄土战争(1768-1774)
第一次瓜分波兰
普加乔夫叛乱
俄土战争(1787-1792)
第7章 拿破仑战争
保罗一世
第一轮
第二轮
第三轮
第8章 镇压与失败
维也纳会议
十二月党人起义
帝国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
塞瓦斯托波尔之困
第9章 改革与恢复
米留金改革
俄土战争(1877-1878)
帝国战争
第10章 俄日战争
源起
奉天
对马海战
俄日战争的后果
第11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七月危机
1914年战役
1915年战役
1916年战役
崩溃
第12章 苏维埃实验
内战
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军队
斯大林的革命和红军
肃反
第13章 伟大卫国战争
冬季战争
日益紧张的局势
巴巴罗萨计划
苏联抗战的演变
1942年战争
巴格拉季昂行动
游击战
大结局
第14章 苏维埃超级大国
冷战
赫鲁晓夫时期
勃列日涅夫时期
第15章 新俄罗斯的诞生
推荐阅读
致谢
精彩书摘
《世界大国军事史译著丛书:俄罗斯军事史 从恐怖伊凡到车臣战争》:
第二位伪德米特里包围莫斯科使局势再次陷入僵局。他无法攻下莫斯科杀死舒伊斯基;舒伊斯基也没能力将他打败。于是两个独立的政府出现了。在多年叛乱之后,南方局势完全失控;第二位伪德米特里占领了相对繁荣的北方,不断掠夺北方的资源;舒伊斯基控制着莫斯科和莫斯科维东部的一些领土,但是基本再无其他领土。莫斯科维的精英贵族阶层在多年的政治动荡之后,已经毫无原则可言。他们计算着眼前的利益,时而效忠舒伊斯基,时而效忠第二位伪德米特里,立场摇摆不定。
舒伊斯基迫切地想要得到支援,而瑞典国王查理九世迫切地想阻止波兰影响力的扩张。1609年,斯科平一舒伊斯基作为谈判代表,和瑞典达成协议,于是瑞典人也被拉了进来。莫斯科维和瑞典结成反波兰同盟,同时放弃索要利沃尼亚。作为回报,1609年瑞典为舒伊斯基提供了5000名雇佣兵,第二年又增加了1万名。此外,第二位伪德米特里在莫斯科维北部的强索策略,特别是他使用波兰军队,遭到当地民众的反对,转而拥护舒伊斯基。一场以沃洛格达镇为中心的反对第二位伪德米特里的战斗席卷莫斯科维北部。1609年,斯科平一舒伊斯基率领着瑞典雇佣兵和莫斯科维人,开始有条不紊地从诺夫哥罗德向南推进,以缓解莫斯科的压力,同时进攻第二位伪德米特里在图希诺的基地。第二位伪德米特里无法抵挡舒伊斯基的猛攻,因为他发起的运动正在瓦解。支持他的波兰人、对舒伊斯基不满的俄罗斯贵族和哥萨克叛军没有什么共同点,他们彼此之间的仇恨堪比他们对舒伊斯基的仇恨。到1609年底,由于内讧和内部意见不合,第二位伪德米特里跑到了南部的卡卢加避难。1610年3月,斯科平一舒伊斯基凯旋,拯救了叔叔的政权,回到了莫斯科。
舒伊斯基局势缓和的好日子转瞬即逝。瑞典的干预使波兰国王西吉斯蒙德三世放下了所有虚伪,亲征莫斯科维,包围了鲍里斯·戈都诺夫不久前扩建的边境重镇斯摩棱斯克。那些与舒伊斯基反目成仇,但发现自己被第二位伪德米特里抛弃的俄罗斯贵族转而对西吉斯蒙德效忠,同意拥立西吉斯蒙德的儿子弗拉基斯拉夫为沙皇,条件是弗拉基斯拉夫皈依东正教。但只要舒伊斯基还是沙皇,还在莫斯科占据着皇位,这一切都是假设。但是,他的沙皇位置没能保多久。
斯科平一舒伊斯基的军事和外交才能保住了舒伊斯基的皇位,但在1610年4月,斯科平一舒伊斯基病倒,不久便辞世。沙皇舒伊斯基剩余的支持者认为是他谋杀了自己的侄子,目的是除掉潜在的竞争对手,于是这些支持者也离开了他。外国雇佣军临阵脱逃,抛弃了莫斯科维人,向波兰人投诚,于是舒伊斯基的军队在克卢希诺被波兰军队干净利落地击败。舒伊斯基的瑞典盟友觉得留下来也没什么意义,于是也抛弃了他。第二位伪德米特里察觉到舒伊斯基的赢弱,于是在莫斯科以南重新拉起了自己的队伍。最后,反对舒伊斯基的大贵族们煽动莫斯科民众在1610年7月活捉了舒伊斯基,强迫他当了修道士(在莫斯科维的文化中,这样意味着他永远脱离了政治,而且这一步不可逆转)。舒伊斯基的政治生命走到了尽头。如果考虑到他欺骗、谋杀以及明里一套、暗里一套的历史,舒伊斯基如此轻易地逃脱真的是很幸运。莫斯科维命运多舛,然而局势却进一步恶化了:没有人站出来继任沙皇的位置。舒伊斯基那些所谓的瑞典盟友正在掠夺俄罗斯的领土,第二位伪德米特里就在莫斯科城外,波兰大军也正在向莫斯科城进军,在这个节骨眼上,莫斯科城内的大贵族们还要按照之前的约定让波兰国王之子弗拉基斯拉夫做沙皇。1610年9月,波兰军队进入莫斯科城,为弗拉基斯拉夫继任沙皇做准备,莫斯科维的大贵族们也宣誓对他效忠。为接管已成为空壳的莫斯科维,波兰军队开始进攻第二位伪德米特里再次组织起来的队伍。
弗拉基斯拉夫和第二位伪德米特里都没有当上沙皇。1610年12月,第二位伪德米特里被他自己的保镖杀死,而弗拉基斯拉夫的父亲西吉斯蒙德明确表示,他自己想当莫斯科维的沙皇,沙皇必须是天主教徒。由于害怕天主教徒当上莫斯科维沙皇,团结在东正教周围、反对外国统治的全国性运动开始兴起。曾满怀热情地同戈都诺夫和舒伊斯基作斗争的哥萨克人也对波兰人的统治感到恐惧和不满。于是,外省的贵族和哥萨克人组建了一支军队,试图赶走占据莫斯科的波兰人,重建莫斯科维。1611年3月,莫斯科陷入战火之中,交战的双方是波兰占领者和愤怒的民众。莫斯科维的武装力量无法把波兰人从他们占据的莫斯科中心的要塞中赶出去。正如第二位伪德米特里的军队由于特权贵族和激进的哥萨克人之间的紧张关系而分崩离析,反对波兰人的运动因不同的利益和目标而走向分裂。1611年夏发生的一系列灾难性事件似乎让人失去了所有希望。被围困已久的边关重镇斯摩棱斯克城墙被破,最终于当年6月被波兰人迅速攻占。
……
世界大国军事史译著丛书:俄罗斯军事史 从恐怖伊凡到车臣战争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