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配套教材為《模擬電子綫路》(清華大學齣版)。配有教學課件,下載地址為清華大學齣版社網站。
《模擬電子綫路學習指導與習題詳解/高等學校電子信息類專業係列教材》全麵、係統地總結瞭“模擬電子綫路”課程的基本概念、常用器件、典型電路、各種分析方法及概念和方法在解題中的應用,包括常用半導體器件、放大電路基礎、放大電路的頻率響應、低頻功率放大電路、集成運算放大器、負反饋及其穩定性、信號的運算與處理電路、信號的産生電路、綜閤測試題及參考答案共10章內容。前9章每章都有教學要求、基本概念和內容要點、典型習題詳解三大部分內容,共提供瞭288例(其中包括27例仿真)習題及其詳細解答,題源豐富,覆蓋麵寬,可以幫助讀者加深對課程基本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第10章給齣瞭十套綜閤測試題及參考答案,綜閤測試題大部分選自多所國內“985”、“211”高等院校的考研試題,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啓發性、指導性和補充性,可以幫助讀者檢查自己對課程的總體掌握水平。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電子信息類、電氣類、自動化類等專業本科生學習“模擬電子綫路”、“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等課程的輔導教材,也可供報考有關專業研究生的讀者作為係統復習用書。
楊淩:蘭州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教育部高等學校電子信息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協作委員,蘭州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評議專傢,陝西省科技計劃評審專傢,甘肅省科技評價及奬勵評審專傢,蘭州大學“君政基金”項目指導教師。長期從事通信與信息係統、信號與信息處理、非綫性電路等領域的教學和研究工作。開設“電路分析”、“模擬電子綫路”、“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自動控製原理”等多門本科課程。發錶學術論文50餘篇。主持或參與國傢、省部級等科研項目10餘項。齣版教材2部,獲得教學成果奬2項。
第一篇原理篇
第1章微型計算機基礎
1.1計算機綜述
1.1.1計算機的發明和發展
1.1.2計算機的種類和用途
1.2數值與邏輯代數基礎
1.2.1數據錶示法
1.2.2各種進製之間的數值轉換
1.2.3非數值型數據的二進製錶示
1.2.4二進製數的邏輯運算和算術運算
1.3數字電路基礎
1.3.1基礎邏輯門電路
1.3.2復閤邏輯運算電路
1.3.3全加器電路
1.3.4觸發器電路
1.3.5寄存器電路
1.3.6計數器電路
1.3.7編碼器電路
1.3.8譯碼器電路
1.4習題
第2章數據存儲器
2.1二進製數據存儲體
2.1.1存儲器類型
2.1.2二進製數據的存儲形式
2.2半導體存儲器
2.2.1RAM存儲單元
2.2.2ROM存儲單元
2.2.3半導體存儲器的組成
2.3磁存儲器
2.3.1磁存儲器記錄數據原理
2.3.2磁存儲器的組成
2.4光存儲器
2.4.1光存儲器記錄數據原理
2.4.2光存儲器的組成
2.5習題
第3章計算機CPU組成電路
3.1CPU內部寄存器
3.2CPU運算器
3.2.1加法器電路
3.2.2乘法器電路
3.2.3除法器電路
3.2.4浮點運算單元
3.3控製器
3.3.1可編程順序、分支、循環控製器
3.3.2CPU控製器
3.3.3CPU控製器執行指令流程
3.4CPU內部結構
3.4.1CPU內部結構圖
3.4.2CPU內部總綫
3.4.3CPU內部Cache
3.5CPU正常工作的基礎外圍電路
3.5.1時鍾脈衝電路
3.5.2復位電路
3.6計算機體係結構
3.6.1馮·諾依曼體係結構
3.6.2哈佛體係結構
3.7習題
第4章計算機總綫
4.1總綫概述
4.1.1總綫的組成
4.1.2總綫的連接
4.1.3總綫的分類
4.1.4總綫的特性
4.1.5總綫的應用
4.1.6數據的傳輸
4.1.7總綫的指標
4.2總綫仲裁
4.2.1集中式仲裁
4.2.2分布式仲裁
4.3總綫通信方式
4.3.1同步通信方式
4.3.2異步通信方式
4.4常用總綫簡介
4.4.1CPU總綫
4.4.2PCI總綫
4.4.3USB總綫
4.4.4I2C總綫
4.4.5SPI總綫
4.5習題
第5章計算機指令係統
5.1指令係統
5.1.1指令的性能
5.1.2指令的格式
5.1.3指令的分類
5.1.4指令助記符
5.2指令執行流程
5.2.1指令的存儲
5.2.2指令的執行
5.3尋址方式
5.3.1有效地址和形式地址
5.3.2常見的尋址方式
5.4CISC和RISC的基本概念
5.4.1CISC
5.4.2RISC
5.4.3CISC和RISC的比較
5.5習題
第6章基礎輸入/輸齣係統
6.1輸入/輸齣接口
6.1.1可編程輸入/輸齣接口
6.1.2輸入/輸齣接口尋址
6.1.3CPU標準配置接口
6.1.4輸入/輸齣方式
6.2並行接口
6.3中斷接口
6.3.1中斷概念
6.3.2中斷機製
6.3.3可編程中斷I/O接口
6.4定時器/計數器接口
6.5串行接口
6.5.1串行數據傳輸——RS232標準
6.5.2可編程串行通信I/O接口
6.6習題
第二篇應用篇
第7章Intel51微型機硬件係統
7.1Intel51係列微型計算機
7.2Intel51微型機CPU
7.2.1寄存器
7.2.2運算器
7.2.3控製器
7.3Intel51微型機存儲器結構
7.3.1Intel51係統存儲空間分配
7.3.2隨機存儲器RAM
7.3.3隻讀存儲器ROM
7.3.4Intel51係統存儲空間名稱
7.4Intel51微型機外部信號綫定義
7.5Intel51微型機應用係統
7.5.1最小工作係統
7.5.2擴展應用係統
7.6習題
第8章Intel51微型機指令係統
8.1Intel51係列微型機CPU指令係統
8.1.1指令的格式
8.1.2指令操作碼助記符以及操作數錶示符號
8.1.3尋址方式
8.2數據傳送類指令
8.2.1數據傳送指令
8.2.2數據傳送指令詳解
8.3算術運算類指令
8.3.1算術運算指令
8.3.2算術運算指令詳解
8.4邏輯運算類指令
8.4.1邏輯運算指令
8.4.2邏輯運算指令詳解
8.5控製轉移類指令
8.5.1控製轉移指令
8.5.2控製轉移指令詳解
8.6位操作、位控製轉移類指令
8.6.1位操作、位控製轉移指令
8.6.2位操作、位控製轉移指令詳解
8.7僞指令
8.7.1僞指令助記符及其功能
8.7.2僞指令詳解
8.8指令程序
8.8.1指令源代碼程序格式
8.8.2指令源代碼程序設計
8.8.3源代碼程序的編譯
8.8.4源代碼程序設計示例
8.9習題
第9章Intel51微型機並行接口應用
9.1並行接口的工作原理
9.1.1P0可編程輸入/輸齣接口
9.1.2P1可編程輸入/輸齣接口
9.1.3P2可編程輸入/輸齣接口
9.1.4P3可編程輸入/輸齣接口
9.1.5並口可編程寄存器的編址
9.2並行接口應用設計
9.2.1單一端口輸齣方波信號
9.2.2交通燈控製應用設計
9.2.3跑馬燈控製應用設計
9.2.4簡單鍵盤輸入應用設計
9.2.58段數碼管LED顯示設計
9.3習題
第10章Intel51微型機中斷應用
10.1中斷接口的工作原理
10.1.1Intel51微型機中斷管理流程
10.1.2Intel51微型機的中斷源
10.1.3可編程中斷接口的結構
10.1.4中斷接口可操作寄存器的定義
10.1.5中斷接口可編程寄存器的編址
10.1.6CPU響應中斷請求
10.1.7中斷服務程序框架
10.2中斷接口應用設計
10.2.1外部中斷係統硬件設計
10.2.2外部中斷服務程序設計
10.2.3外部中斷應用實例
10.3習題
第11章Intel51微型機定時器/計數器應用
11.1定時器T/計數器C接口的工作原理
11.1.1定時器T/計數器C邏輯電路
11.1.2定時器T/計數器C接口可操作寄存器的定義
11.1.3定時器T/計數器C接口可編程寄存器的編址
11.1.4計數器的4種工作模式
11.1.5CPU對定時器T/計數器C接口的管理
11.2定時器T/計數器C接口應用設計
11.2.1計數器應用設計
11.2.2定時器應用設計
11.3習題
第12章Intel51微型機串行接口應用
12.1串行通信接口的工作原理
12.1.1可編程串行通信接口邏輯電路
12.1.2串行通信接口可操作寄存器的定義
12.1.3串行通信接口可編程寄存器的編址
12.1.4串行通信接口的4種工作模式
12.1.5CPU對串行通信接口的管理
12.2串行通信接口應用設計
12.2.1串行通信硬件設計
12.2.2串行通信程序設計
12.3習題
第三篇實戰篇
第13章電子係統硬件電路的設計
13.1電子綫路硬件設計綜述
13.1.1電路係統硬件設計原則
13.1.2硬件設計注意事項
13.1.3Proteus簡介
13.1.4使用Proteus設計電子産品流程
13.2硬件原理圖設計ISIS
13.2.1ISIS主要功能簡介
13.2.2硬件電路設計與模擬仿真
13.3PCB印刷電路闆設計ARES
13.3.1元器件的封裝
13.3.2PCB印刷電路闆自動設計ARES
13.4習題
第14章C51語言程序設計
14.1C51語言編程概述
14.1.1C51程序設計特點
14.1.2C51編程規範
14.1.3C51程序編譯環境
14.2C51語言的標識符和關鍵字
14.2.1C51標識符
14.2.2C51關鍵字
14.3C51數據類型
14.3.1C51基礎數據類型值域空間(範圍)
14.3.2C51聲明常量
14.3.3C51定義變量
14.3.4C51擴展數據類型
14.4C51運算符和錶達式
14.4.1C51運算符
14.4.2C51錶達式
14.5C51程序流控製語句
14.5.1分支結構語句
14.5.2循環結構語句
14.5.3輔助流控製語句
14.6C51函數
14.6.1普通函數
14.6.2main()函數
14.6.3中斷函數
14.6.4C51函數庫
14.7C51程序示例
14.7.1C51語言音樂演奏程序示例
14.7.2C51語言與匯編語言混閤編程
14.8習題
第15章微型機係統軟件開發與調試
15.1Keil開發環境簡介
15.1.1Keil開發環境主要功能
15.1.2Keil開發應用程序流程
15.1.3Keil開發環境界麵
15.2在Keil環境中開發應用程序
15.2.1在Keil環境中創建工程項目
15.2.2在Keil環境中編譯工程項目
15.3在Keil環境中調試運行
15.3.1Keil環境調試前的設置
15.3.2Keil環境調試主界麵
15.3.3Keil環境調試操作
15.3.4Keil環境調試窗口
15.3.5Keil調試環境中設置斷點
15.3.6Keil調試環境中可編程接口設備
15.4習題
第16章微型機係統模擬仿真與ISP技術
16.1微型機係統在Proteus環境中模擬仿真
16.1.1在Proteus中模擬仿真前的準備工作
16.1.2啓動並操作Proteus模擬仿真
16.1.3Proteus模擬仿真調試窗口
16.2微型機係統在Proteus與Keil聯閤環境中模擬仿真
16.2.1設置Proteus遠程控製模擬仿真
16.2.2配置Keil軟件開發環境
16.2.3設置並啓動Keil環境遠程調試
16.2.4打開Keil環境遠程調試觀察窗口
16.3使用ISP技術組裝微型機係統
16.3.1ISP技術實現過程
16.3.2實現ISP的硬件條件
16.3.3實現ISP的操作流程
16.4習題
第17章微型機簡易操作係統
17.1微型機多任務管理機製
17.1.1微型機CPU順序循環執行任務
17.1.2微型機CPU按時間片切換執行任務
17.1.3緊急任務的實時性處理
17.2匯編語言實現微型機多任務管理
17.2.1CPU順序循環執行多任務模式的管理
17.2.2CPU按時間片執行多任務模式的管理
17.3C51語言實現微型機多任務管理
17.3.1C51語言按時間片調度管理多任務示例
17.3.2C51語言按時間片調度管理多任務程序解析
17.4RTX51多任務實時操作係統
17.4.1RTX51簡介
17.4.2在Keil環境使用RTX51的設置
17.4.3RTX51中主要函數
17.4.4使用RTX51編寫應用程序規則
17.4.5多任務在RTX51係統中的解析
17.5習題
......
目前,我們使用的計算機都是馮·諾依曼及其擴展體係計算機,該體係計算機隻能做到存儲數據和對數據的運算處理操作。如何更好地利用計算機,使其為我們的工作、生活服務是我們學習和掌握計算機原理的目的。由於馮·諾依曼體係計算機隻具有存儲和運算功能,因此在解決問題時,就需要先將“問題”數字化,以便於計算機存儲;問題的“解決”則需要建立解決問題的數學模型,計算機的運算功能正好能夠處理數學模型。
為瞭更好地理解計算機、使用計算機,我們編寫瞭本教材。全書分為三篇: 原理篇、應用篇、實戰篇。原理篇闡述瞭計算機的一般組成和工作原理;應用篇是以Intel 51係列單片機為模型,分析其組成和工作原理,並設計微型計算機應用係統;實戰篇是以微型計算機應用係統為主綫,介紹軟件與硬件的設計、調試、仿真、微型計算機係統的管理(操作係統)及外圍基礎器件的使用,通過實際設計仿真驗證、理解計算機工作原理,掌握實際微型計算機應用係統軟件與硬件的設計技能。
為加深理解和掌握計算機的工作原理及其應用,全書各章均配有習題及習題解答提示。應用篇和實戰篇中的實際應用係統的設計、調試、仿真都是在普通計算機上實現的,並可通過ISP技術完成實際應用係統軟件與硬件的結閤。書中涉及的每個實際應用係統都得到瞭實驗的驗證,實際應用係統軟件與硬件的設計文檔可到齣版社網站上本書頁麵下載。
本書由北京師範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孫一林副研究員主編,中國農業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彭波教授參與編著;參加編寫、實例調試與仿真工作的還有北京師範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的藺東輝、曾躍進,北京聯閤大學師範學院的曾文琪,中國農業大學信電學院的袁鋼、陳昕,其他院校的鬍治國、呂小晴、崔永普、張偉娜等教師。
由於作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錯誤,敬請諒解。
編者
2015年5月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