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发表的(中篇)小说。在精神世界的铺展与叙述形式的追求方面,有着超乎时代的冷峻和成熟,是70年代地下文学中“现代”风格的杰出代表,80年代“先锋小说”的滥觞。可与作者同时期的诗歌对照阅读。
知名批评家李陀的长序,着重分析小说的叙述风格和“小资”倾向,对小说的把握高屋建瓴,鞭辟入里,是近年非常难得的文学批评佳作。
中篇小说。初写于1974年,定稿于1979年,《今天》1979年第四至六期连载。
小说讲述文革中一对青年的爱情和几个人物的故事。无论是爱情本身的凄婉与苦涩,还是非脸谱化的人物性格与命运的复杂性,抑或是叙事角度的快速切换、大量使用人物对话等等,都显现出这篇小说远超出时代的早熟与“现代”。对于“文革”,不同于伤痕文学的愤怒与简单控诉,而是直抵人物内心,叙述冷静而深沉。
知名批评家李陀的长序,着重分析小说的叙述风格和“小资”倾向,对小说的把握高屋建瓴,鞭辟入里,是近年非常难得的文学批评佳作。
北岛,原名赵振开,1949年生于北京。做过建筑工人、编辑、自由撰稿人。1978年在北京创办文学杂志《今天》,担任主编至今。自1987年起在欧洲和北美居住并任教。获得多种国际文学奖项及荣誉。作品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现与家人定居香港。
《波动》初稿于1974年,定稿于1979年,并在《今天》第四至六期以连载的形式发表。无论从时间看,还是从内容看,这当然也是一部写“文革”的小说。可是,无论1979年时候的第1次阅读,还是多年以后的重新阅读,我从来都没有把《波动》看成是“伤痕文学”——尽管这部小说里也写了伤痕,内容里也有和其他以“文革”为题材的小说比较近似的地方,但我一直觉得,《波动》是和“伤痕文学”十分不同的另一种写作。
——李陀(学者,文学批评家)
这部作品在主题探讨上显得尤为深邃且富有层次。它没有固守某一种单一的哲学命题,而是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揭示出现代人在身份认同、时间感知以及记忆保存方面的困惑。最让我触动的是作者处理“变化”这一母题的方式。它没有将变化描绘成一个线性的、进步的过程,而是展现了它反复、循环甚至倒退的可能性。这种对时间流逝和个体经验复杂性的接纳,使得全书的基调显得既忧郁又充满希望。它迫使我重新审视自己过去的生活轨迹,思考那些被时间冲淡的决定和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坚持,究竟在今天构成了我怎样的内核。与那些急于提供“人生指南”的作品不同,它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我们自身面对无常时的真实面貌,让人在阅读后久久无法释怀,需要时间沉淀才能真正消化其中的意味。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掌控得相当到位,读起来有一种水流般顺滑的感觉。作者在构建人物时,没有采用那种大开大合、刻意制造戏剧冲突的方式,而是非常细腻地描绘了角色内心深处那些不易察觉的挣扎与微小的胜利。尤其是主角在面对困境时,那种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的心理描写,让人不禁联想到生活中的许多瞬间——我们总以为自己能波澜不惊地度过难关,但实际上,每一次呼吸、每一个眼神的停顿,都可能隐藏着巨大的情感暗涌。这种克制而不失力量的笔触,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生活的质感,没有空泛的口号,只有真实的人性在光影交错中缓缓展开。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文字背后那种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它不像某些作品那样急于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而是鼓励读者自己去体会、去感受那种在迷雾中摸索前行的状态。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让我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与人物同喜同悲,而不是一个旁观者。这种含蓄而内敛的表达方式,恰恰是最有力量的。
评分作者的语言风格变化多端,这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新鲜感和挑战性。有些章节的文字如同散文诗般优美流畅,充满了古典的韵味和音乐性,读起来让人感到一种极大的愉悦;而另一些关键情节的叙述,却又突然变得异常精炼、节奏急促,仿佛为了配合人物焦灼的心情而刻意压缩了句子的长度和结构,充满了现代主义的破碎感。这种风格上的大胆跳跃,非但没有造成阅读的障碍,反而极大地增强了文本的表现力。这像是在听一首交响乐,不同乐章之间有着强烈的对比和呼应。它要求读者保持高度的专注,因为下一页的文字可能就会要求你从深沉的冥想到快速的行动中瞬间切换焦点。这种对语言工具的灵活运用,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敢于突破常规的创作勇气。
评分我尤其欣赏作者在环境描绘上所展现出的那种近乎雕塑般的精确性。笔下的场景,无论是喧嚣的都市街景还是宁静的乡野小路,都不仅仅是故事发生的背景板,它们仿佛具有了独立的生命和情绪,与人物的命运形成了奇妙的共振。例如,书中对某一个雨夜的刻画,那种湿漉漉的空气、远处模糊的霓虹灯光,以及偶尔划破夜空的闪电,都精准地烘托出人物内心深处的孤独与迷茫。这种环境烘托手法,高明之处在于它并未喧宾夺主,而是巧妙地融入了情节肌理之中,让读者在阅读时能调动起所有的感官去体验那个世界。读完之后,那些画面感极强的场景片段仍旧清晰地留在脑海里,清晰到我仿佛能闻到那种泥土与水汽混合的味道。这绝非简单的堆砌辞藻,而是建立在对细节近乎偏执的观察和提炼之上的艺术再现,展现了作者非凡的观察力和文字驾驭能力。
评分从整体结构来看,这本书的布局设计非常精巧,它采用了非线性叙事的手法,将不同时间点、不同人物的片段巧妙地编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张巨大而复杂的网。起初,碎片化的信息流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感觉像是在面对一堆散落的拼图,需要读者主动去寻找连接点和潜在的逻辑线索。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你会惊喜地发现,每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最终都会在故事的某个高潮处被激活,与其他线索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这种“延迟满足”的叙事策略,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参与感和智力上的探索乐趣。它考验的不仅仅是耐心,更是对文本潜藏结构的洞察力。完成阅读的过程,与其说是“读完”了一本书,不如说是在脑海中“重构”了一个完整而立体的世界,这种智力上的互动,是很多平铺直叙的作品所无法比拟的。
评分北岛集函套,很经典的一套书,装帧很精美,内容很吸引人去读下去,爱不释手,闲暇时阅读,收获很多,推荐给大家。
评分很好质量不错,送货快包装好,制作精良
评分书包装的很好,快递也很快,好评~
评分值得去看看 当代诗人代表人物
评分北岛是我很喜欢的一位诗人所以迫不及待的就拿来读了。三联书店出版,图书绝对精美,质量够硬!纸张非常到位。快递也非常尽职。
评分是正版书 有塑料封套 有些人也许像我一样看不进去诗歌 但是我觉得抄写是不错的选择 每天抄一篇 练练字也陶冶了情操
评分北岛的文集,一本一本收吧。
评分北岛的书值得一看,是一个很好的作家。
评分根本不需要这样的一个精装就这本小说而言的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